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刈割对呼伦贝尔割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杨尚明 金娟 +3 位作者 卫智军 孙世贤 闫瑞瑞 刘文亭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6,共7页
以呼伦贝尔割草地为对象,在2009-2011年间连续三年进行了不同刈割时期对草地群落生物量、主要植物种盖度、群落多样性及群落养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8月1日和8月15日刈割主要植物种生物量较高,不同的刈割时间对细叶白头翁和裂叶蒿生... 以呼伦贝尔割草地为对象,在2009-2011年间连续三年进行了不同刈割时期对草地群落生物量、主要植物种盖度、群落多样性及群落养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8月1日和8月15日刈割主要植物种生物量较高,不同的刈割时间对细叶白头翁和裂叶蒿生物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冷蒿在不同的刈割时间下生物量变化较小;8月15日刈割群落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均保持较高水平,群落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且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时期 群落生物量 物种盖度 多样性
下载PDF
甘南地区饲用型小黑麦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代寒凌 田新会 +1 位作者 杜文华 吴建平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9年第2期66-72,共7页
以饲用型小黑麦品系C35为试材,黑麦品系C39和当地种植的燕麦品种(岷县燕麦)为对照,对3种牧草4个刈割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的草产量、营养价值和干物质消化率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以饲用型小黑麦品系C35为试材,黑麦品系C39和当地种植的燕麦品种(岷县燕麦)为对照,对3种牧草4个刈割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的草产量、营养价值和干物质消化率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乳熟期小黑麦,黑麦和燕麦的平均干草产量最高,抽穗期CP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最高,株高,NDF含量和ADF含量最低。小黑麦的平均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显著高于燕麦,虽然干草产量与黑麦无显著差异,但CP含量显著高于黑麦,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黑麦。综合评价,3种牧草最佳刈割时期均为乳熟期,乳熟期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γi(小黑麦)>γi(黑麦)>γi(燕麦);小黑麦品系C35在该地区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具有明显区域优势,适于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刈割时期 草产量 营养价值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箭筈豌豆兰箭1号在夏河地区的最佳刈割期 被引量:17
3
作者 毛祝新 傅华 +3 位作者 牛得草 聂斌 陈昊 黄德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53-1659,共7页
在位于高山草原地区的甘南州夏河县,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新品种兰箭1号(Lanjian No.1)在不同物候期(现蕾期、开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刈割时,其干草产量和粗蛋白(CP)、可溶性糖(WSC)、粗脂肪(EE)、中性... 在位于高山草原地区的甘南州夏河县,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新品种兰箭1号(Lanjian No.1)在不同物候期(现蕾期、开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刈割时,其干草产量和粗蛋白(CP)、可溶性糖(WSC)、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和矿物元素等品质指标的表现。结果表明,各物候期的CP含量均达到美国一等饲草标准,其中,成熟期干草产量最高,WSC、EE和NDF含量适中,矿物元素P、K、Na、Mg和Zn含量能够基本满足高寒草地家畜的营养需求。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权重赋值法对干草产量、CP、WSC、EE、NDF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成熟期综合评价值最高,建议兰箭1号在高山草原地区的最佳刈割期为成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筈豌豆 兰箭1号 夏河地区 刈割期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添加剂对甘肃省高寒牧区不同刈割期小黑麦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和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任昱鑫 代寒凌 +1 位作者 田新会 杜文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7-206,共10页
用甘农2号小黑麦于2017年在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筛选小黑麦青贮的最佳刈割期和青贮添加剂,旨在丰富该地区牧草饲喂方式,为科学应用小黑麦提供技术支持。试验设2个因素,分别为小黑麦刈割期(A1:抽穗期;A2:开花期;A3:灌浆期;A4:乳熟期;A5:... 用甘农2号小黑麦于2017年在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筛选小黑麦青贮的最佳刈割期和青贮添加剂,旨在丰富该地区牧草饲喂方式,为科学应用小黑麦提供技术支持。试验设2个因素,分别为小黑麦刈割期(A1:抽穗期;A2:开花期;A3:灌浆期;A4:乳熟期;A5:蜡熟期)和添加剂种类[B1:Sila-Max;B2:Sila-Mix;B3:CK(不添加)]。通过评价不同刈割期和添加剂间青贮饲料营养品质的差异,结合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小黑麦的生长发育,CP含量逐渐降低,各刈割期小黑麦的WSC含量普遍较高且乳熟期达到最高,抽穗期小黑麦的NDF、ADF含量和DMD显著低于其他时期;开花期pH值最低,乳酸含量在灌浆期最高,乙酸含量随小黑麦的生长发育呈下降的趋势;在开花期以后,ADF含量显著降低,DMD显著升高;乳熟期和蜡熟期的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刈割期。添加Sila-Max显著提升了小黑麦的青贮品质,提高了乳酸含量,降低了pH值和氨态氮/总氮,尤其在乳熟期和蜡熟期。以收获草产量为目的,则应该在蜡熟期刈割,要获得较优的营养价值以及青贮品质,兼顾较高草产量,则应在乳熟期刈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青贮质量 刈割期 添加剂
下载PDF
杂交狼尾草新品系1号秋末适宜刈割期和留茬高度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石秀兰 陈平 +2 位作者 周玉雷 刘萍 朱惠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41,共7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秋末不同刈割时间和留茬高度对杂交狼尾草新品系1号株高、分蘖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秋末刈割时间的推迟,杂交狼尾草新品系1号株高、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同一刈割时间,随着留茬高度的提高,其...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秋末不同刈割时间和留茬高度对杂交狼尾草新品系1号株高、分蘖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秋末刈割时间的推迟,杂交狼尾草新品系1号株高、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同一刈割时间,随着留茬高度的提高,其株高、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均相对增加。综合考虑,在广州地区10月中上旬刈割,留茬高度可控制在10cm以上;10月下旬刈割,留茬高度应不低于15cm;11月上旬刈割,留茬高度最低可控制在20cm,否则会造成翌年分蘖死亡率升高,生物量下降,营养物质储备降低,影响牧草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新品系 刈割时间 留茬高度
下载PDF
不同干燥失水方式对牧草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忠宽 王艳芬 +2 位作者 汪诗平 韩建国 陈佐忠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47-51,共5页
以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羊草、紫花苜蓿和混合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干燥失水方式对不同刈割期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粗蛋白质、胡萝卜素营养上看,以人工快速干燥失水方式最佳,其次为风干失水方式,平摊晒干失水方式最差;从可... 以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羊草、紫花苜蓿和混合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干燥失水方式对不同刈割期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粗蛋白质、胡萝卜素营养上看,以人工快速干燥失水方式最佳,其次为风干失水方式,平摊晒干失水方式最差;从可溶性糖营养上看,以人工快速干燥失水方式最佳,其次为平摊晒干失水方式,风干失水方式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期 干燥方式 牧草 营养品质
下载PDF
生长季初刈割时间对羊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宋彦涛 周道玮 +2 位作者 于洋 李强 乌云娜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62,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刈割起始时间对羊草种群和群落特征的影响,在我国东北松嫩草地开展了刈割控制实验。刈割起始时间间隔为10d,留茬高度2cm。结果表明:生长季初不同时间刈割对松嫩草地羊草群落特征有显著的影响。5月下旬之前刈割,为家畜提供... 为了研究不同刈割起始时间对羊草种群和群落特征的影响,在我国东北松嫩草地开展了刈割控制实验。刈割起始时间间隔为10d,留茬高度2cm。结果表明:生长季初不同时间刈割对松嫩草地羊草群落特征有显著的影响。5月下旬之前刈割,为家畜提供高品质饲草的同时,对再生羊草种群和群落的产量和质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而进入6月后进行刈割不利于羊草再生,降低了羊草在群落中的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群落组成中一年生杂草比例增加,饲草质量降低,不利于草地健康维持。但生长季初不同时间刈割,对群落功能群丰富度都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对于羊草占绝对优势的松嫩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对干扰的响应更敏感,在草地管理中应更关注物种丰富度而非功能群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刈割时间 干草产量 质量 松嫩草地
下载PDF
刈割时期对光叶紫花苕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苟文龙 张新跃 +2 位作者 何光武 陈国祥 黄海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35-38,共4页
对不同刈割时期(播种后60d、90d、105d、120d和135d)的光叶紫花苕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在播种后105d刈割利用1次可获得较高的效益,产草量高达18000.15kg/hm2,种子产量高达964.5kg/hm2,比播种后90d刈割产草量提高... 对不同刈割时期(播种后60d、90d、105d、120d和135d)的光叶紫花苕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在播种后105d刈割利用1次可获得较高的效益,产草量高达18000.15kg/hm2,种子产量高达964.5kg/hm2,比播种后90d刈割产草量提高了16.13%,种子产量提高13.8%,比对照种子产量提高7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时期 光叶紫花苕 生产性能
下载PDF
扦插密度及采收期对蒌蒿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郑洪建 顾卫红 +4 位作者 蔡福根 陈龙英 董玉光 孙丽珍 张燕 《长江蔬菜》 2001年第10期30-31,共2页
研究了扦插密度及采收期对保护地蒌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扦插密度和采收期调节,可以控制保护地蒌蒿群体大小和个体生长量,适当扩大扦插密度和延迟采收是保护地蒌蒿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蒌蒿 生长 扦插密度 采收期 保护地栽培
下载PDF
大麦茎、叶、穗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赵斌 季昌好 +3 位作者 孙皓 朱斌 王瑞 陈晓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5-870,共6页
为探明大麦不同组织(茎、叶和穗)在不同刈割期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安徽省两个主栽饲用大麦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两年度两个品种茎、叶和穗分别在齐穗期及其后14 d和28 d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组织、刈割期及组织×... 为探明大麦不同组织(茎、叶和穗)在不同刈割期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安徽省两个主栽饲用大麦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两年度两个品种茎、叶和穗分别在齐穗期及其后14 d和28 d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组织、刈割期及组织×刈割期互作效应对饲草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影响(P<0.05),年度效应主要影响产量,其他互作效应因品种和性状不同而异。饲草产量随刈割期后移增加,对其贡献表现为茎﹥穗﹥叶,第2年度高于第1年度。饲草品质性状在组织间和刈割期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年度间仅在单个品种若干性状上存在差异;粗蛋白含量表现为穗﹥叶﹥茎,且随刈割期后移下降;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均为茎﹥叶﹥穗,且随刈割期后移前3个性状先降后升,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持续上升;粗脂肪含量为叶﹥穗﹥茎,且随刈割期后移上升。综上,在株高相当时,增加穗部比例可提高大麦饲草产量和品质;刈割期后移可提升饲草产量但降低品质。基于本研究,选育大穗、多叶型品种,适期刈割,有望同步提升大麦饲草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组织 刈割期 饲草产量 饲草品质
下载PDF
几种培育措施对河西走廊盐化草地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沈禹颖 李昀 阎顺国 《中国草地》 CSCD 1998年第6期7-11,20,共6页
在连续3年的定位研究中:(1)对以芦苇+海韭菜为主要的草地进行施肥、划破草皮和刈割等培育措施。结果表明,施肥可提高草地质量,当施N量不超过300kg/hm2时,草地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的刈割时间为秋季;采用... 在连续3年的定位研究中:(1)对以芦苇+海韭菜为主要的草地进行施肥、划破草皮和刈割等培育措施。结果表明,施肥可提高草地质量,当施N量不超过300kg/hm2时,草地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的刈割时间为秋季;采用的划破草皮的方法对草地质量无显著的影响。(2)在芦苇+赖草为主的草地中,研究了3个不同的灌溉频率处理对草地植被和土壤水盐含量的影响。草地土壤含盐量随灌溉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连续灌溉第3年时,草地产量随灌溉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年灌溉1次、2次、3次的草地产量分别为141g/m2、178g/m2和211g/m2,年灌溉3次使某些一年生盐生植物如盐角草的数量有所增加,表明灌水在造成土壤水盐含量变化的同时进一步引起了植被的演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N肥 盐化草地 划破草地 灌溉
原文传递
傣药倒心盾翅藤扦插繁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丽霞 彭朝忠 +1 位作者 牛迎凤 李海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25-128,共4页
采用不同扦插材料、扦插基质、外源激素、扦插时期筛选倒心盾翅藤扦插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倒心盾翅藤的根和茎均可以作为扦插材料,其中以半木质化枝条或根做扦插材料,以河沙作扦插基质,成活率可达到67.78%~100%。NAA和IAA两种激素可... 采用不同扦插材料、扦插基质、外源激素、扦插时期筛选倒心盾翅藤扦插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倒心盾翅藤的根和茎均可以作为扦插材料,其中以半木质化枝条或根做扦插材料,以河沙作扦插基质,成活率可达到67.78%~100%。NAA和IAA两种激素可显著提高插穗的成活率。扦插时期以3月中旬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心盾翅藤 扦插材料 扦插基质 外源激素 扦插时期
下载PDF
刀具几何参数激光测量仪的开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猛 张伟 +1 位作者 彭彦平 贺凤宝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66,共4页
研制开发了基于激光传感原理的刀具几何参数测量仪,简要说明了测量系统的构成和基本原理。通过对钻头几何形状的测量实例,重点介绍了该测量仪实现三维测量的原理及特点。
关键词 刀具 几何参数 三维测量 激光传感器 数据处理
下载PDF
外源激素、采穗时间对光叶榉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万元 臧德奎 +3 位作者 吴小龙 傅剑波 刘济祥 郭先锋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33-37,共5页
光叶榉是重要的用材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通过扦插试验,研究了外源激素、采穗时间及插穗内源营养贮备(可溶性糖与氮素)对其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 000 mg·L^(-1)IBA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佳。在1 000 mg·L-1IBA处理... 光叶榉是重要的用材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通过扦插试验,研究了外源激素、采穗时间及插穗内源营养贮备(可溶性糖与氮素)对其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 000 mg·L^(-1)IBA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佳。在1 000 mg·L-1IBA处理插穗基础上,3个采穗日期处理间8月10日扦插生根特性最好,生根率可达89.5%,扦插后10.0 d开始生根,根数达12.5条,一级根平均长度为5.2 cm;7月10日的次之;6月10日的效果最差。在本试验采穗时期内,随采穗时间延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增加趋势,且3个采穗日期处理间差异显著,其含量变化与生根特性表现基本呈正相关;其氮素含量变化不明显,基本呈下降趋势,与生根表现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叶榉 扦插 外源激素 采穗时间 营养贮备
下载PDF
高强度钢钻削用量的优选
15
作者 张欣 于凤云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1-32,共2页
通过对高强度钢的切削加工试验 ,并结合切削参数的数学模型 ,得出了切削用量的最优参数。
关键词 高强度钢 切削用量 切削速度 进给量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圆铃大枣绿枝扦插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田砚亭 任建武 牛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4-19,共6页
研究了圆铃大枣绿枝扦插育苗技术,以期为生产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生根率依插穗质量、扦插时期、基质和激素处理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插穗生根要保持一定范围的湿度和温度;只要条件适合,管理得当,生根率可达80%以上。试验证明:绿枝扦插... 研究了圆铃大枣绿枝扦插育苗技术,以期为生产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生根率依插穗质量、扦插时期、基质和激素处理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插穗生根要保持一定范围的湿度和温度;只要条件适合,管理得当,生根率可达80%以上。试验证明:绿枝扦插是一项适于生产中推广的圆铃大枣繁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铃大枣 绿枝扦插 育苗
下载PDF
机械加工中刀具寿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天聪 《宁夏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4期57-64,共8页
本文以车刀为典型,分析了机械加工中影响刀具寿命的刀具材料、焊接、刀磨、几何参数与切削用量等因素。
关键词 刀具 寿命 硬质合金 切削用量 机械加工
下载PDF
板式家具生产中数控裁板中心的作业测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维生 吴智慧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9年第7期20-22,共3页
对某家具生产企业的WNT600数控裁板中心进行了作业测定,得出了锯切单元时间消耗的线性回归方程和人工操作各单元的时间标准数据,为企业建立作业时间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板式家具 数控裁板中心 标准资料法 时间研究
下载PDF
The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to First Cutting Date of Siberian Wildrye in North China
19
作者 LI Zi-zhong ZHANG Wei-hua GONG Yuan-shi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716-1722,共7页
A field experiment study was conducted in Bashang Plateau in North China in 2008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hree first cutting dates on the growth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of Siberian wildrye (Elymus sibiric... A field experiment study was conducted in Bashang Plateau in North China in 2008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hree first cutting dates on the growth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of Siberian wildrye (Elymus sibiricus L.) in the agro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 China (APENC).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split plot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with water supply regime as the main plot treatment and first cutting date as the subplot treatment. Two water supply regimes were used, which included rain-fed treatment as control (CK) and a single irrigation and straw mulch treatment (W). Three first cutting date treatments were conducted at early heading stage on July 1 (E), at late heading stage on July 12 (L), and at flowering stage on July 27 (F),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rage yield and WUE were the lowest at early heading stage harvest, while the highest at flowering stage either in CK or W treatment. Under combined CK and W treatments, average forage yields of the F subplots were 2 900 and 6 703 kg ha-~, and the values of WUE were 0.82 and 2.28 kg m-3, respectively. Under the CK treatment, forage yields of the E and L subplots were 43.8 and 41.9% lower than the F subplots, and their values of WUE were 46.2 and 50.3% lower than F, respectively. Under the W treatment, the forage yields of the E and L subplots were 74.9 and 61.6% lower, and their values of WUE were 78.1 and 63.3% lower,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with F subplots. Therefore, earlier first cutting did not increase the regrowth of Siberian wildrye and improve the mismatch between rainy season and the period of high growth potential of the grass in the semiarid APE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erian wildrye first cutting date forage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North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