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4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方百合养分吸收规律和分配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郭友红 马文奇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3-757,共5页
本文通过温室田间实验,研究了东方百合的养分吸收规律和分配特点。结果表明,现蕾以前,以消耗鳞茎中的养分为主,供应百合植株生长;由现蕾开始,历时30天,为百合吸收氮素的高峰期,现蕾始历时45天为百合吸收磷的高峰期,钾的吸收较早,由展叶... 本文通过温室田间实验,研究了东方百合的养分吸收规律和分配特点。结果表明,现蕾以前,以消耗鳞茎中的养分为主,供应百合植株生长;由现蕾开始,历时30天,为百合吸收氮素的高峰期,现蕾始历时45天为百合吸收磷的高峰期,钾的吸收较早,由展叶期开始,直至切花期,共计75天。氮、磷、钾在各器官的分布:现蕾以前以叶片为主,茎秆次之,地下部最少;随着百合的生长,地下部养分比重上升,进入切花期后,茎、叶养分降低,以地下部和花蕾为主。百合吸收氮、磷、钾的比值:现蕾以前为1∶0.17∶1.08,现蕾以后为1∶0.15∶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 切花 养分 吸收 分配 生理
原文传递
切花百合生物量动态及其与施肥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郭友红 马文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180-183,共4页
通过盆栽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东方百合、麝香百合和亚洲百合3个切花百合品种生物量动态及其与施肥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施肥与否,切花百合的前期生长主要是以消耗鳞茎为主,供地上部生长,生物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时虽然3个品种的百合进... 通过盆栽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东方百合、麝香百合和亚洲百合3个切花百合品种生物量动态及其与施肥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施肥与否,切花百合的前期生长主要是以消耗鳞茎为主,供地上部生长,生物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时虽然3个品种的百合进入了不同的生育阶段,但它们所经历的消耗鳞茎的时间基本一致,大约为47 d。此后,东方百合和麝香百合的鳞茎生物量迅速增加,总量也随之增加,茎、叶干质量在生长后期降低;亚洲百合鳞茎生物量变化不大,茎、叶干质量不断上升,总量增加。施肥对3个品种整株生物量积累和切花商业品质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改善部分品质指标性状如东方百合的花直径、麝香百合的叶片颜色、亚洲百合每株花蕾个数等;也能增加后期部分器官如东方百合叶片和根系、麝香百合的叶片等的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切花 生物量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筛选紫斑牡丹切花品种 被引量:16
3
作者 罗浩 成仿云 +2 位作者 郭鑫 陶熙文 王旭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69-2180,共12页
针对牡丹切花生产的专用目标,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选取14个性状构建"标准品种",对51个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品种进行评价并筛选出适宜切花的品种,为牡丹切花生产提供重要的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分为4类:第Ⅰ类4... 针对牡丹切花生产的专用目标,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选取14个性状构建"标准品种",对51个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品种进行评价并筛选出适宜切花的品种,为牡丹切花生产提供重要的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分为4类:第Ⅰ类4个品种,关联度为0.7841~0.8203,为适宜切花的品种,分别是‘京玉红’、‘粉面桃腮’、‘京粉岚’及‘京冠辉红’;第Ⅱ类14个品种,关联度为0.7082~0.7561,具备良好的切花生产潜力,为较适宜切花的品种;第Ⅲ类19个品种,关联度为0.6361~0.6950,切花生产潜力一般,可作为后备切花品种资源;第Ⅳ类14个品种,关联度为0.5771~0.6291,不适宜作切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切花 品种 评价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原文传递
香石竹切花采后微生物对衰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娇 朱天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335-339,共5页
探讨了香石竹切花采后微生物对切花衰老的影响。经香石竹切花采后茎切口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发现香石竹切花采后瓶插时的微生物影响主要以细菌为主,真菌未检出,从30株香石竹切花上共分离得32个细菌菌株。通过人工回接实验,分别对接种不同... 探讨了香石竹切花采后微生物对切花衰老的影响。经香石竹切花采后茎切口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发现香石竹切花采后瓶插时的微生物影响主要以细菌为主,真菌未检出,从30株香石竹切花上共分离得32个细菌菌株。通过人工回接实验,分别对接种不同细菌菌株的瓶插香石竹切花进行外观形态指标及瓶插寿命的观测,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处理下香石竹切花的萎蔫程度,外观形态,花径变化以及瓶插寿命存在明显差异,有6株细菌对香石竹切花采后萎蔫影响较严重,有2株属于益生菌,其余菌株无影响。经细菌性状初步鉴定,香石竹切花采后病原菌为植物棒形杆菌(Clavibac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切花 细菌 衰老
下载PDF
乙醇处理对康乃馨切花的保鲜效果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朋 尹明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7,共6页
分别采用体积分数为0%、1%、2%、3%、4%、5%的乙醇作为康乃馨(品种"马斯特")鲜切花的瓶插液,通过测定瓶插时间、鲜质量增加率、花径大小等指标筛选最佳体积分数,同时测定切花SOD、POD和CAT活性,丙二醛含量,呼吸速率,ACC合成酶... 分别采用体积分数为0%、1%、2%、3%、4%、5%的乙醇作为康乃馨(品种"马斯特")鲜切花的瓶插液,通过测定瓶插时间、鲜质量增加率、花径大小等指标筛选最佳体积分数,同时测定切花SOD、POD和CAT活性,丙二醛含量,呼吸速率,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活性,ACC含量及乙烯释放量。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3%的乙醇保鲜效果最佳,能增进切花吸水,增大花径,降低呼吸速率,延长瓶插时间85.9%;能明显增大SOD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POD、CAT活性小于对照;能有效阻止乙烯的合成,降低ACC合成酶的活性和ACC的含量,但是对ACC氧化酶的活性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康乃馨(马斯特) 切花 保鲜效果
下载PDF
基于切花育种的中国姜花属野生植物观赏价值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秀 吴志 +1 位作者 刘念 熊友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0-93,共4页
采用野外考察的方法,以传统的切花品种白姜花和综合性状优良、在国外广泛应用的切花品种金姜花为参照,对收集到的25个野生种、变种、变型进行了以切花为应用目的、以观赏价值评价为主的育种资源评价。评价方法采用加权评分法,各性状指标... 采用野外考察的方法,以传统的切花品种白姜花和综合性状优良、在国外广泛应用的切花品种金姜花为参照,对收集到的25个野生种、变种、变型进行了以切花为应用目的、以观赏价值评价为主的育种资源评价。评价方法采用加权评分法,各性状指标以9分制赋分,性状指标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最后计算出各分类群的总分并排序。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感官评价一致,筛选出综合观赏价值较高的5个野生种,明确了各分类群在各性状上的优势和需要改良的性状,可作为育种亲本形态学选择的参考依据,亦为姜花属切花花卉的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花属 野生种 切花 观赏价值评价
下载PDF
乙烯影响切花衰老的机理及调控措施 被引量:3
7
作者 夏晶晖 吴中军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2期27-29,共3页
乙烯(ETH)是植物激素中影响切花衰老的主要因子,根据乙烯的生物合成及作用机理提出对切花采后应采取的调控措施,以延缓切花衰老。
关键词 乙烯 切花 衰老 调控措施 植物激素 保鲜
下载PDF
不同保鲜剂对玫瑰切花保鲜及生理效应的调控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彬 杜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1,共4页
以玫瑰切花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赤霉素(GA)、水杨酸(SA)对玫瑰切花瓶插寿命和最大花径、花枝鲜重变化率、水分平衡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瑰切花花枝鲜重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以玫瑰切花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赤霉素(GA)、水杨酸(SA)对玫瑰切花瓶插寿命和最大花径、花枝鲜重变化率、水分平衡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瑰切花花枝鲜重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瓶插时间的延长,水分平衡值由正值降为0,再降为负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前期上升后期下降;丙二醛含量持续上升。其中200mg/L SA+3%蔗糖+300mg/L柠檬酸处理下玫瑰切花保鲜期最长达到17.8d,比对照延长7d,花径最大达到6.51cm,比对照增大2.06cm;花枝鲜重变化率在11d时仍高于起始鲜重,比对照延长7d;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丙二醛含量最低,适合作为玫瑰切花的保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 切花 保鲜 生理效应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K and N Nutrition on Function and Production of Ranunculus asiaticus 被引量:8
9
作者 N.BERNSTEIN M.IOFFE +6 位作者 G.LURIA M.BRUNER Y.NISHRI S.PHILOSOPH-HADAS S.SALIM I.DORI E.MATA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88-301,共14页
Potassium (K) affects a range of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plant and is a key factor controlling crop productivity and yield quality.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concerning effects of K nutrition on functio... Potassium (K) affects a range of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plant and is a key factor controlling crop productivity and yield quality.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concerning effects of K nutrition on function of cut flower plants. The pres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K and N nutrition, on flower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Ranunculus asiaticus L. The plants were supplied with three levels of K fertigation (60, 120, or 180 mg K L-1) under 50 mg N L-1 application, and at the intermediate level of 120 mg K L-1, to three levels of N applications (50, 100, or 150 mg N L-l). The two lowest K treatments and the lowest N treatment excelled in flower production due to the lower incidence of stem-toppling, a 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localized Ca deficiencies in rapidly expanding tissues of the flower stem. Detrimental effects in terms of yield quality were apparent already under supply of 180 mg K L-1 and 50 mg N L-1, and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osmotic potential, relative water content or membrane stability of the plant tissue, or with changes in mineral contents of the leaves other than reduced Ca under high N application. Our results suggest a low nutritional requirement of R. asiaticus L. for K and N, a lack of involvement of tissue water relations in the reduced flower quality under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concentrations of K and N, and an induction of stem toppling under high application of N and K by reduced availability of Ca to the expanding tissue of the flower 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 cut-flower plant nutrition stem-topple
原文传递
玫瑰鲜切花辐照保鲜延长花期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增成 李春涛 +2 位作者 唐菲 徐宏青 史丹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用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玫瑰鲜切花 ,结果表明 ,植株经 0、5 0、1 0 0、2 0 0和 30 0Gy(剂量率 4Gy min)处理后 ,呼吸速率、脯氨酸 (Pro)、丙二醛 (MDA)和鲜花的花色、冠茎、叶色发生变化 ,2 0 0和 30 0Gy剂量处理后玫瑰鲜切花花期相对延长。
关键词 玫瑰 鲜切花 辐照保鲜 花期 Γ射线 剂量
下载PDF
切花文心兰花梗芽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安石 韩松 +2 位作者 陈施明 潘英文 林明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23-27,F0002,共6页
以切花文心兰南茜Oncidium Gower Ramsey为材料,对以花梗芽为外植体的切花文心兰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成熟度2(外形呈笋状,花苞和分叉始露出花梗苞片,高约70 cm)和中部节位的花梗上的芽为最适宜外植体;用0.1%升汞消毒处... 以切花文心兰南茜Oncidium Gower Ramsey为材料,对以花梗芽为外植体的切花文心兰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成熟度2(外形呈笋状,花苞和分叉始露出花梗苞片,高约70 cm)和中部节位的花梗上的芽为最适宜外植体;用0.1%升汞消毒处理花梗芽的适宜时间为12 min;1/2MS+6-BA 2.0 mg/L+TDZ 1.0mg/L+NAA 0.2 mg/L为花梗芽最佳初代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以6-BA 3.0 mg/L+NAA 0.3 mg/L为最佳激素组合;以温度25℃和光照强度2 500 lx(光照时间10~12 h/d)的培养条件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兰 切花 花梗芽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下载PDF
施肥对三种切花百合钾素吸收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友红 马文奇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1,共4页
通过盆栽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肥与不施肥(对照)条件下东方百合、麝香百合和亚洲百合3个切花百合品种的钾素吸收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进展,各品种的切花百合地上部各器官含钾量均逐渐降低,地下部器官根和鳞茎则依品种和施肥的不... 通过盆栽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肥与不施肥(对照)条件下东方百合、麝香百合和亚洲百合3个切花百合品种的钾素吸收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进展,各品种的切花百合地上部各器官含钾量均逐渐降低,地下部器官根和鳞茎则依品种和施肥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鳞茎中的钾素支撑切花百合的前期地上部生长的钾素需求,经历的时间3个品种基本一致,均为47d。钾素快速吸收期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东方百合由花芽分化至切花,历时81d;麝香百合由花芽分化至切花,历时50d;由亚洲百合10月6日至切花,历时25d。施肥均提高了3个品种后期整株的钾积累量,但出现时期因品种而不同,东方百合最早、麝香百合次之、亚洲百合最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切花 吸收规律
下载PDF
唐菖蒲切花采后微生物变化与衰老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娇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探讨了唐菖蒲切花采后瓶插时微生物的变化及与切花衰老的关系。经唐菖蒲切花瓶插液和茎切口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发现微生物发生以细菌为主,真菌数量少,瓶插第7天才检测出少量,放线菌未检出。细菌繁殖速度快,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切花衰老... 探讨了唐菖蒲切花采后瓶插时微生物的变化及与切花衰老的关系。经唐菖蒲切花瓶插液和茎切口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发现微生物发生以细菌为主,真菌数量少,瓶插第7天才检测出少量,放线菌未检出。细菌繁殖速度快,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切花衰老成正相关,主要来自于切口处的伤口感染。纯化培养鉴定后保存6株主要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菖蒲 切花 细菌 衰老
下载PDF
水杨酸对菊花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司建利 代海芳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107-109,共3页
以"笑靥金"(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采前处理对切花的花径、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细胞膜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蕾期叶面喷洒一定浓度的水杨酸能降低瓶... 以"笑靥金"(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采前处理对切花的花径、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细胞膜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蕾期叶面喷洒一定浓度的水杨酸能降低瓶插期间"笑靥金"花瓣细胞膜透性和叶片丙二醛含量,增加其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从而延长"笑靥金"的瓶插寿命,其中60 mg/L的水杨酸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切花 水杨酸 采前处理 保鲜
下载PDF
激动素预处理对香石竹切花保鲜生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翠萍 程聪 +1 位作者 杜玉婷 罗红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6-189,共4页
为了对香石竹切花的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初步研究了含激动素(KT)的预处液结合含硫酸铝的瓶插液对香石竹切花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动素预处理配合Al3+瓶插可改善香石竹切花体内水分平衡,增加切花的鲜重,增大花径,推迟切花达到最大... 为了对香石竹切花的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初步研究了含激动素(KT)的预处液结合含硫酸铝的瓶插液对香石竹切花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动素预处理配合Al3+瓶插可改善香石竹切花体内水分平衡,增加切花的鲜重,增大花径,推迟切花达到最大花径的时间,延缓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下降,提高SOD、CAT和POD活性,降低O2-生成速率,延长切花瓶插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切花 激动素 预处理 保鲜 生理效应
下载PDF
洋桔梗切花瓶插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师进霖 董绍辉 +2 位作者 李军萍 杜秀虹 姜跃丽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788-792,共5页
以洋桔梗切花品种"702"为材料,研究了切花采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鲜重、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前期上升后期下降,相对电导率和过氧化物酶(POD)活... 以洋桔梗切花品种"702"为材料,研究了切花采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鲜重、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前期上升后期下降,相对电导率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为上升趋势。保护酶系统活性下降,膜质过氧化等造成细胞膜损伤是启动洋桔梗切花衰老的生理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桔梗 切花 可溶性蛋白质 呼吸速率 相对电导率 保护酶活性
下载PDF
家庭切花月季简易保鲜剂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华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8期126-127,91,共3页
本文研究了在室内环境下,用醋酸、蔗糖及CaC l2组配成不同保鲜剂对月季切花保鲜的效果。
关键词 月季 切花 保鲜
下载PDF
栀子切花衰老与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家寿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9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研究了栀子切花衰老过程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和膜脂过氧化水平。结果表明,瓶插过程中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
关键词 栀子 切花 膜脂过氧化 保护酶 衰老
下载PDF
多头切花菊新品种‘京科喜丰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利英 黄丛林 +4 位作者 喻锌 姜宝龙 程钰涵 李彦慧 陈东亮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15-116,共2页
菊花新品种‘京科喜丰收’(Chrysanthemum×morifolium‘Jingke Xifengshou’)是以切花菊CQ72为母本,通过开放授粉方式获得杂交种子,再连续选择育成。其花平瓣单轮,直径3 cm左右,黄色舌状花上分布有红色条斑。直立性好,整体商品性佳... 菊花新品种‘京科喜丰收’(Chrysanthemum×morifolium‘Jingke Xifengshou’)是以切花菊CQ72为母本,通过开放授粉方式获得杂交种子,再连续选择育成。其花平瓣单轮,直径3 cm左右,黄色舌状花上分布有红色条斑。直立性好,整体商品性佳,适合做多头切花菊使用。在北京地区自然花期为10月中下旬。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保护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头菊花 切花 品种 条斑
原文传递
文心兰切花栽培技术和经验浅谈 被引量:2
20
作者 赖月茹 林农人 许碧果 《热带林业》 2014年第3期48-52,47,共6页
从文心兰生长特点、生活环境、品种选择出发,结合海南地区实际情况,对文心兰切花栽培技术进行综述,重点总结了文心兰切花生产中的栽培基质、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对如何提高文心兰切花产量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文心兰 切花 栽培技术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