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颈内静脉可调弯鞘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婷 陆国梁 +2 位作者 方剑 肖霭仪 谢少波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总结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颈内静脉可调弯鞘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9月接受手术的患者43例,其中男14例,女29例,年龄1. 3~67. 0岁,体质量9. 5~53. 5 kg。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 目的:总结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颈内静脉可调弯鞘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9月接受手术的患者43例,其中男14例,女29例,年龄1. 3~67. 0岁,体质量9. 5~53. 5 kg。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ASD直径为(10. 3±5. 1) mm。穿刺右侧颈内静脉,送入可调弯鞘,在TEE引导下,置入合适大小的封堵器。结果:43例患者均封堵成功。置入封堵器直径为6~30 mm。术后即刻TEE证实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结论:TEE作为一种简便的监测手段,是经颈内静脉可调弯鞘ASD封堵术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颈内静脉 可调弯鞘 房间隔缺损 封堵
下载PDF
可调弯鞘经颈内静脉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孟春营 郭则蘅 +4 位作者 李大刚 李涵葳 何建斌 温定国 罗滨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5-6,16,F0002,共4页
目的评价可调弯鞘经颈内静脉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采用可调弯鞘经颈内静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7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5例;年龄23... 目的评价可调弯鞘经颈内静脉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采用可调弯鞘经颈内静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7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5例;年龄23-47岁;体重39.6-64.5kg。术后一周及1个月内各随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1次,3个月后再次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经颈内静脉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手术;手术时间22-40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4.5h,ICU停留时间6-32h,术后住院时间2-3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1周、1、3个月随访行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显示7例患者封堵器位置均良好,未见残余分流及血栓形成,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ASD封堵术较传统的经皮介入封堵、经胸封堵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创伤更加轻微、操作简单的新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颈内静脉 封堵 可调弯鞘
下载PDF
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学习曲线分析:单中心经验
3
作者 陆国梁 孙婷 +2 位作者 黄杰周 马伦超 谢少波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41-443,共3页
目的分析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学习曲线。方法2015年1月~2018年6月连续完成的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病人40例,记录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心内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数据,通过累积求合分析法(cumulativ... 目的分析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学习曲线。方法2015年1月~2018年6月连续完成的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病人40例,记录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心内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数据,通过累积求合分析法(cumulative summation,CUSUM),研究该技术的学习曲线。结果40例病人均封堵成功。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心内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1.2±8.7)分钟、(17.1±4.4)分钟、(14.1±5.3)分钟和(7.6±1.8)ml。CUSUM学习曲线拟合优度R^(2)为0.99,拟合方程为CUSUM=0.001X^(3)-0.123X^(2)+3.264X-2.420(X为手术例数)。拟合曲线在第18例手术时达到最高点,斜率由正转负,18例为跨越学习曲线所需要累积的最低手术例数。结论随着术者经验的积累,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累积手术例数达到18例时,能够较好掌握此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 可调弯鞘 房间隔缺损 封堵 学习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