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4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电流下Cu-0.33Cr-0.06Zr合金的时效动力学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彦敏 王海艳 +4 位作者 罗钧 白宁 甘春雷 李伟文 宋克兴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3-1126,共4页
采用固溶+冷变形+不同直流电流密度下的时效工艺制备了Cu-0.33Cr-0.06Zr(质量分数,下同)合金试样。进行了450℃下不同时效时间及不同电流密度的时效试验,研究了时效电流和时间对Cu-0.33Cr-0.06Zr合金导电性能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观察... 采用固溶+冷变形+不同直流电流密度下的时效工艺制备了Cu-0.33Cr-0.06Zr(质量分数,下同)合金试样。进行了450℃下不同时效时间及不同电流密度的时效试验,研究了时效电流和时间对Cu-0.33Cr-0.06Zr合金导电性能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时效合金组织,探讨了不同电流密度下该合金的时效析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合金在电流密度为100A/cm2的直流电流下时效,电导率低于无电流时效的;而在电流密度为400 A/cm2下时效2h后,电导率达到49.5MS/m,接近峰值,高于无电流时效的。时效后合金析出Cr相和CuZr3相,通过对电导率与析出相体积分数关系的分析,确定了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时效的相变动力学Avrami经验方程和电导率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0.33Cr-0.06Zr合金 直流电流 电流密度 时效 相变动力学方程
原文传递
离子导入对罗替戈汀体外渗透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晓 杜洪光 +2 位作者 王树明 陆玉成 高文倩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241-1245,共5页
目的研究脉冲电流占空比、电流强度和药物浓度对罗替戈汀离子导入的渗透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子导入作为促透方法,分别测定不同占空比、电流强度和药物浓度下的盐酸罗替戈汀在离子导入后接受室溶液的浓度,计算它们的稳态透皮速率。结... 目的研究脉冲电流占空比、电流强度和药物浓度对罗替戈汀离子导入的渗透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子导入作为促透方法,分别测定不同占空比、电流强度和药物浓度下的盐酸罗替戈汀在离子导入后接受室溶液的浓度,计算它们的稳态透皮速率。结果固定药物质量浓度为1.4g.L-1,电流强度为0.5mA.cm-2,占空比为1∶2时稳态透过速率达到93.74μg.cm-2.h-1,而1∶1时达到24.98μg.cm-2.h-1;固定药物质量浓度为1.4g.L-1,占空比为1∶2,当电流强度由0.125mA.cm-2提高到0.5mA.cm-2时,稳态透皮速率由3.03增至93.74μg.cm-2.h-1;固定电流强度为0.5mA.cm-2,占空比为1∶2,药物质量浓度由0.5g.L-1提高到1.4g.L-1时,稳态透皮速率由7.96增至93.74μg.cm-2.h-1。结论脉冲直流电占空比为1∶2时可以有效消除皮肤极化现象;且在漏槽条件下,罗替戈汀离子导入的渗透速率均随着电流强度和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并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导入 罗替戈汀 占空比 电流强度 药物浓度
原文传递
电解高纯金的制备与表面织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夏雯 王书明 +2 位作者 左玉婷 刘红 李爱嫦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43,共5页
用670和800 A/m^2的电流密度对4N金进行电解提纯,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电沉积产物的底面和表面进行极图绘制和微观组织重构。结果表明,样品纯度均达到6N以上;EBSD与XRD所得织构结果基本一致。电沉积金的表... 用670和800 A/m^2的电流密度对4N金进行电解提纯,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电沉积产物的底面和表面进行极图绘制和微观组织重构。结果表明,样品纯度均达到6N以上;EBSD与XRD所得织构结果基本一致。电沉积金的表面和底面均存在织构,较大的电流密度会弱化织构。受外延生长效应和过渡生长效应的影响,2样品与阴极基板接触的表面均存在{111}纤维织构,电沉积自由表面均存在{001}纤维织构,电流密度的变化导致2样品的织构也发生变化。随着电沉积过程的进行,晶粒尺寸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高纯金 电流密度 织构
下载PDF
直流电流时效对Cu-0.33Cr-0.06Zr合金显微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白宁 张彦敏 +2 位作者 罗钧 王海艳 宋克兴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4,共3页
对Cu-0.33Cr-0.06Zr合金先固溶再冷变形,进行了450℃下不同时效时间及不同电流密度的时效试验。研究了不同电流密度对Cu-0.33Cr-0.06Zr合金时效后硬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越大,合金到达硬度峰值的时间越短。合金在电流密度为4... 对Cu-0.33Cr-0.06Zr合金先固溶再冷变形,进行了450℃下不同时效时间及不同电流密度的时效试验。研究了不同电流密度对Cu-0.33Cr-0.06Zr合金时效后硬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越大,合金到达硬度峰值的时间越短。合金在电流密度为400 A·cm-2下,时效0.25 h就到达峰值227HV。对比无电流下时效,大密度的直流电流在时效初期能大大提高合金的硬度,时效后期则会降低合金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0 33Cr-0 06Zr合金 直流电流 电流密度 时效 显微硬度
下载PDF
金属互联中晶粒结构梯度演化及其对力、电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恒嘉 张晓敏 +1 位作者 赵志鹏 唐洪武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5-501,共7页
为了揭示金属互联结构在高电流密度下的晶粒尺寸梯度化对其力学与电学性能的潜在影响,采用考虑了电迁移效应的相场模型研究了电流密度梯度诱导的晶粒尺寸的梯度化路径,通过基于晶粒尺寸与位错密度的本构模型和Matthiessen准则对梯度结... 为了揭示金属互联结构在高电流密度下的晶粒尺寸梯度化对其力学与电学性能的潜在影响,采用考虑了电迁移效应的相场模型研究了电流密度梯度诱导的晶粒尺寸的梯度化路径,通过基于晶粒尺寸与位错密度的本构模型和Matthiessen准则对梯度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分别进行了定量表征。计算结果表明,梯度结构中细化的晶粒层有助于提高材料整体的强度,而粗晶层保证了良好的延展性,但过多的细晶层引起的晶界密度的提高会造成导电性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粒尺寸梯度 相场模型 电流密度 强度 导电性
下载PDF
恒定电流和连续电流的充要条件
6
作者 孟继德 余锡斯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S2期31-35,共5页
本文指出,将(?)·j=0作为电流的恒定条件是不准确的;并对电流的恒定条件和连续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这两个条件讨论一些电流.
关键词 恒定电流 时变电流 电荷密度 电流密度
下载PDF
微晶磷铜阳极在不同电流密度下成膜行为的研究
7
作者 谭发棠 李劲军 +3 位作者 黎科 陈世荣 郭炳昌 谭永鹏 《印制电路信息》 2017年第9期18-19,70,共3页
微晶磷铜阳极由于其优异性,在镀铜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探究微晶磷铜阳极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成膜行为。结果表明:微晶磷铜阳极在较短的时间就可以形成均匀的磷膜,而且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下也可以形成均匀的磷膜,有利于生产。
关键词 微晶磷铜阳极 电流密度 磷膜 印制电路板
下载PDF
电流的连续性和安培环路定理的成立条件
8
作者 孟继德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6期22-24,共3页
·j=0不能作为电流的稳恒条件,而是电流的连续条件.安培环路定理不是只对稳恒电流才成立,而是只要电流是连续的,在似稳区内安培环路定理就成立.
关键词 电流密度 连续 安培环路定理
下载PDF
阳极氧化AlCoCrFeNi高熵合金用于高效碱性电解水 被引量:3
9
作者 周鹏飞 黄宝琪 +6 位作者 牛朋达 陈明鹏 郭志达 汤育欣 李瑞迪 王双鹏 潘晖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033-1041,共9页
碱性水电解(AWE)作为一种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绿色制氢方法,能够用来改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然而,由于电极材料昂贵且效率低下,这种方法生产氢气的效率比较低.本文采用块状AlCoCrFeNi高熵合金作为碱性电解水的有效电极.研究发现通... 碱性水电解(AWE)作为一种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绿色制氢方法,能够用来改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然而,由于电极材料昂贵且效率低下,这种方法生产氢气的效率比较低.本文采用块状AlCoCrFeNi高熵合金作为碱性电解水的有效电极.研究发现通过快速阳极氧化(5 min)处理的高熵合金可以同时对析氢和析氧反应(HER和OER)具有超高的催化活性,只需要880和845 m V的过电位就可以达到-500 mA cm-2(HER)和500 mA cm-2(OER)的电流密度.特别地,该催化剂只需要3.00 V就可以达到500 mA cm-2的全解水电流密度,并且在此电流密度下表现出超过100小时的出色稳定性.我们的研究表明,阳极氧化的块体AlCoCrFeNi高熵合金作为高效催化剂在工业水电解制氢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用于缓解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碱性电解水 高熵合金 电流密度 碱性水电解 能源危机 水电解制氢 制氢方法
原文传递
在大电流密度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单原子催化剂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佳烨 张鹏 潘原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3-654,共12页
二氧化碳电还原(ECR)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能源转换方式,可以将CO_(2)转化为各种具有高附加值的燃料或化学品,但是在大电流密度下通常存在反应活性、产物选择性和长周期稳定性差的问题。单原子催化剂具有高选择性、高催化活性和高原子利用... 二氧化碳电还原(ECR)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能源转换方式,可以将CO_(2)转化为各种具有高附加值的燃料或化学品,但是在大电流密度下通常存在反应活性、产物选择性和长周期稳定性差的问题。单原子催化剂具有高选择性、高催化活性和高原子利用率等优点,在ECR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如何设计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长周期稳定性的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大电流密度下电催化CO_(2)还原成为该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本文综述一系列单原子催化剂在大电流密度下的ECR反应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增强单原子催化剂在大电流密度下ECR性能的活性、产物选择性及长周期稳定性调控机制,为系统设计和制备ECR单原子催化剂提供了思路,并对ECR单原子催化剂工业化应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原子催化剂 CO_(2)电还原 调控机制 大电流密度
原文传递
强电流铁电阴极电性能参数与发射结果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雪梅 张树人 +2 位作者 周晓华 郭曙光 张恩官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60-764,共5页
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上阐明了材料的电滞回线、介电常数、压电常数等性能对电流发射性能的明显影响,并通过材料的掺杂改性提高材料的性能参数,从而达到了提高发射电流密度的目的。
关键词 铁电阴极 发射电流密度 介电参数
下载PDF
铁电冷阴极材料电子发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忠道 张树人 +1 位作者 蔡雪梅 郭曙光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4,共3页
铁电冷阴极材料是一种在脉冲电压激励下从铁电表面获得很强的脉冲电子发射的新型功能材料。如何提高该材料的发射电流密度、束发射度和束亮度,是其研究的一个热点。本实验采用硅橡胶,清漆作为底电极表面及栅电极边缘的绝缘保护层,避免... 铁电冷阴极材料是一种在脉冲电压激励下从铁电表面获得很强的脉冲电子发射的新型功能材料。如何提高该材料的发射电流密度、束发射度和束亮度,是其研究的一个热点。本实验采用硅橡胶,清漆作为底电极表面及栅电极边缘的绝缘保护层,避免了表面放电现象,使得激励场强增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铁电冷阴极材料的发射电流密度,最高达187 A/cm2,从归一化均方根发射度εn(m·rad)和归一化峰值亮度βn(A/m2·rad2)理论计算值来看,也大大改善了材料的束发射度和束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冷阻材料 发射电流密度 脉冲电子发射 束发射度 束亮度 功能材料
下载PDF
通过Nb,Ti扩散反应制备不同成分的超导体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宝海 吴晓祖 +4 位作者 陈自力 刘向宏 付宝全 杨晓东 周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6-880,共5页
利用Nb片和Ti片交替组配加工,经扩散反应制备了Ti含量在42.56%-56.62%之间的3种不同成分的NbTi超导线。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Nb/Ti界面的扩散形态及微结构,并对热处理工艺和不同Ti含量对临界电流密度(Jc)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利用Nb片和Ti片交替组配加工,经扩散反应制备了Ti含量在42.56%-56.62%之间的3种不同成分的NbTi超导线。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Nb/Ti界面的扩散形态及微结构,并对热处理工艺和不同Ti含量对临界电流密度(Jc)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随着Ti含量增加,可提高超导线在低场(<5T)时的临界电流密度Jc。该工艺制备的NbTi超导线材的Jc可达到2800A/mm2(5T,4.2K)和4200A/mm2(3T,4.2K)。随着Ti含量的增加,试样的Jc在低场时很高,而在高场时的性能偏低,且下降迅速,而Ti含量低的试样的Jc衰减相对缓慢些。对Ti含量较高的合金,在一定温度下,选用较短的热处理时间,可获得高的Jc,对Ti含最较低的合金,则要求较长热处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超导体 临界电流密度 时效热处理 扩散反应
下载PDF
Nanoengineering of Flux Pinning Sites in High-T_c Superconductors
14
作者 M.R.Koblischka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3年第3期280-291,共12页
Volume pinning forces were determined for a variety of bulk high-Tc superconductors of the 123-type from magnetization measurements. By means of scaling of the pinning forces, the acting pinning mechanisms in various ... Volume pinning forces were determined for a variety of bulk high-Tc superconductors of the 123-type from magnetization measurements. By means of scaling of the pinning forces, the acting pinning mechanisms in various temperature ranges were identified. The Nd-based superconductors and some YBCO crystals exhibited a dominating pinning of the δTc-type (i.e. , small, superconducting pinning sites). In contrast to this, the addition of insulating 211 particles provided pinning of the δ/-type; providing effective pinning in the entire temperature range acting as a 'background' pinning mechanism for the peak effect. Due to the small coherence lengths of the high-Tc compounds, effective pinning sites are defects or particles of nanometer size relative to ζ3. Integral magnetic measurements of the magnetization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in large applied magnetic fields (up to 7 T) revealed that practically all high-Tc compounds were spatially inhomogeneous, which could be caused by oxygen deficiency (YBCO), solid solutions of Nd/Ba (NdBCO and other light rare earth compounds), intergrowths (Bi-based superconductors), and doping by pair-breaking dopants like Zn, Pr. This implies that the superconducting sample consists of stronger and weaker superconducting areas, coupled together. In large applied fields, this coupling gets broken and the magnetization versus temperature curves revealed more than one 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In contrast, irradiation experiments by neutrons, protons, and heavy-ions enabled the artificial introduction of very effective pinning sites into the high-Tc superconductors, thus creating a large variety of different observations using magnetic data. From all these observations, we construct a pinning diagram for bulk high-Tc superconductors explaining many features observed in high-Tc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x pinning critical current densities peak effect 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nanoengineering of pinning sites
原文传递
NBT基陶瓷中相变致电子发射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雪梅 吴贵能 +3 位作者 王宝英 陈世杰 郭曙光 张树人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64-766,共3页
在无铅铁电阴极钛酸铋钠(NBT)中获得了20 A/cm2的电流发射密度。在施加激励电压过程中,观察到了和其他阴极材料不同的3个发射电流峰。通过考虑相变因数对电流发射的影响,修正了基于极化反转致电子发射模型的电流发射公式,由此定量解释了... 在无铅铁电阴极钛酸铋钠(NBT)中获得了20 A/cm2的电流发射密度。在施加激励电压过程中,观察到了和其他阴极材料不同的3个发射电流峰。通过考虑相变因数对电流发射的影响,修正了基于极化反转致电子发射模型的电流发射公式,由此定量解释了在NBT基陶瓷中观察到的不同电流发射现象,揭示了电流发射不仅仅由已有文献中提出的快极化反转产生,也可以由极化的变化(比如相变)产生。为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和弄清不同种类铁电阴极电子发射的机理,进行了NBT与锆钛酸铅(PZT)的电子发射比较实验。在电子发射前后观察到NBT的压电常数和介电常数没有变化,而在PZT中有变化,由此得出PZT的电子发射机制主要基于极化反转,而NBT的电子发射机制主要基于相变。相变致电子发射机理的提出和实验验证,为新型抗疲劳铁电阴极的研制指明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致电子发射 抗疲劳铁电阴极 快极化反转 电流发射密度
下载PDF
新型无铅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雪梅 谢光忠 余昌奎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9-451,共3页
采用NBT基铁电陶瓷,获得了20 A/cm2的电流发射密度。与PZT的发射性能相比,NBT发射电流密度稍低,但NBT具有更低的发射起始阈值,更高的耐压强度和更好的退极化性能。NBT表现出来的较PZT良好的耐压和退极化性能是与其结构有关的,由于A位阳... 采用NBT基铁电陶瓷,获得了20 A/cm2的电流发射密度。与PZT的发射性能相比,NBT发射电流密度稍低,但NBT具有更低的发射起始阈值,更高的耐压强度和更好的退极化性能。NBT表现出来的较PZT良好的耐压和退极化性能是与其结构有关的,由于A位阳离子与八面体间较PZT有更强的耦合作用,因此,NBT的铁电电畴较PZT稳定,在反复施加电场进行电子发射后表现出来的退极化性能更好,这与电性能参数介电常数ε、压电常数d33值的测试结果是一致的。正是这些特点使得NBT基陶瓷成为一种新型的极有前途的电子发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阴极 电流发射密度 起始阈值 退极化
下载PDF
500kV变电站工频电场人体内感应电流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子山 姚陈果 +1 位作者 杨新春 邱炜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对超高压变电站工频电场在人体内的感应电流分布进行了研究。根据500 k V变电站内离地1.5 m处的工频电场分布,采用基于有限积分法的频率缩放法计算人体曝露于变电站工频电场时体内的感应电流分布。研究了变电站内三相合成电场的极化特性... 对超高压变电站工频电场在人体内的感应电流分布进行了研究。根据500 k V变电站内离地1.5 m处的工频电场分布,采用基于有限积分法的频率缩放法计算人体曝露于变电站工频电场时体内的感应电流分布。研究了变电站内三相合成电场的极化特性,计算了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三种极化电场下人体内感应电流,考虑了电场不同的入射方向。研究表明,当人体曝露于变电站内电场强度最大区域的线极化工频电场中时,人体内感应电流不超出ICNIRP职业曝露基本限值;当工频圆极化和工频椭圆极化电场矢量包含垂直于地面的分量时,人体内感应电流较强;人体内感应电流最大值出现在骨髓之中,其中椭圆极化电场下的感应电流最大值最大,已经接近人体受工频电场影响的阙值,需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频率缩放法 旋转电场 人体 感应电流
下载PDF
Fe-Cr-Ni合金碱性SCC的电化学研究
18
作者 黄春波 吕战鹏 杨武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7-69,100,共4页
采用控制电位下恒变形C形环试样试验研究了Fe -Cr-Ni合金 (80 0M )在含硫代硫酸钠杂质的热浓碱溶液中的应力腐蚀破裂 (SCC)行为 ,测量了C形环试样恒电位极化时的稳定溶解电流密度ist(稳定溶解速率 )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腐蚀形貌与电位... 采用控制电位下恒变形C形环试样试验研究了Fe -Cr-Ni合金 (80 0M )在含硫代硫酸钠杂质的热浓碱溶液中的应力腐蚀破裂 (SCC)行为 ,测量了C形环试样恒电位极化时的稳定溶解电流密度ist(稳定溶解速率 )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腐蚀形貌与电位和 ist的相互关系 ,发现ist随电位的变化呈单调增加趋势 ,ist为 0 6 8mA/cm2 ~ 1 6 2mA/cm2 ,对应电位ESCE=- 30mV~ 4 0mV ,C形环试样发生碱性SCC ;当电位和ist为其它值时 ,发生全面腐蚀 (含晶间腐蚀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溶解电流密度 碱性SCC 电化学 FE-CR-NI合金 应力腐蚀破裂
下载PDF
Saturation Ion Current Densities in Inductively Coupled Hydrogen Plasma Produced by Large-Power Radio Frequency Generator
19
作者 WANG Songbai LEI Guangjiu +3 位作者 BI Zhenhua H. GHOMI YANG Size LIU Dongping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907-911,共5页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aturation ion current densities (Jions) in hydroge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 produced by a large-power (2-32 kW) radio frequency (RF) generator is reported, then 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aturation ion current densities (Jions) in hydroge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 produced by a large-power (2-32 kW) radio frequency (RF) generator is reported, then some reasonable explanations are given out. With the increase of RF pow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ree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2-14 kW),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will rise with the increase of RF power in the ICP, thus, the Jions increases continually as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rises in the ICP. In the second stage (14 20 kW), as some H- ions lead to the mutual neutralization (MN), the slope of Jio^s variation firstly decreases then increases. In the third stage (20-32 kW), both the electronic detachment (ED) and the associative detachment (AD) in the ICP result in the destruction of H- ions, therefore, the increased amplitude of the Jions in the third stage is weaker than the one in the first stage. In addition, with the equivalent transformer model, we successfully Explain that the Jions at different radial locations in ICP has the same rule. Finally, it is found that the Jion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outer/inner puffing gas pressure ratio,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high-speed movement of hydrogen molec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uration ion current densities large-power RF generator outer/innerpuffing gas pressure ratio H- ion transformer model
下载PDF
新疆库尔勒土壤模拟溶液中X70钢的缝隙腐蚀(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义全 冯佃臣 +2 位作者 张新 杜翠薇 李晓刚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44-152,共9页
以新疆库尔勒土壤模拟溶液为腐蚀介质(0.06MCl^-+0.009MSO4^2-+0.0017MHCO^3-),在阴极极化条件下,采用楔型缝隙模型研究了具有剥离涂层缺陷X70钢的缝隙腐蚀.楔型缝隙的一端封闭,另一开口端延伸到溶池(100mm×100mm×... 以新疆库尔勒土壤模拟溶液为腐蚀介质(0.06MCl^-+0.009MSO4^2-+0.0017MHCO^3-),在阴极极化条件下,采用楔型缝隙模型研究了具有剥离涂层缺陷X70钢的缝隙腐蚀.楔型缝隙的一端封闭,另一开口端延伸到溶池(100mm×100mm×100mm)的模拟溶液中.楔型缝隙的尺寸为深100mm,宽45mm,开口尺寸0.15.0.45mm.将6条X70钢电极试样安装到缝隙中用以测定缝口不同距离处的局部电流密度、极化电位并监测试样的腐蚀状况.安装在缝隙上盖测量孔中的H^+离子探头用于测量缝内的pH值.采用-0.85,-1.0和-1.15V(相对于CSE)的阴极极化电位分别对缝口尺寸(δ)为0.15,0.30和0.45mm的楔型缝隙进行阴极极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极化时间的延长,缝内局部电流密度和极化电位变得更为均匀,随着缝口控电位的降低以及缝口尺寸的增加,缝内的局部电流密度和pH值增加.缝口控电位相同时,从缝口到缝底的pH值先增加,然后达到一个较稳定的状态.缝口控电位越低以及缝口尺寸越大,pH值越易于达到稳定状态,且pH值开始增加的速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腐蚀 楔型缝隙 X70管线钢 阴极极化 极化电位 局部电流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