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的深部构造特征──地壳厚度和居里面的研究结果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光夏 赵文俊 张先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88-391,共4页
从居里等温面埋深和地壳厚度两方面论述郯庐断裂带渤海段的深部构造特征。根据航磁资料,运用三维磁性层反演方法,计算了研究海区居里面的深度;又根据布格重力异常资料,运用三维重力正、反演方法,计算了研究海区的地壳厚度。参考了... 从居里等温面埋深和地壳厚度两方面论述郯庐断裂带渤海段的深部构造特征。根据航磁资料,运用三维磁性层反演方法,计算了研究海区居里面的深度;又根据布格重力异常资料,运用三维重力正、反演方法,计算了研究海区的地壳厚度。参考了地热和壳幔电性结构的有关数据,提出了对郯庐断裂渤海段深部构造特征的认识:①向东陡倾斜,这是居里面埋深和地壳厚度两个较为一致的结果;②分段性明显,显示了沿断裂带新生代以来地壳动力学特征是不同的。郯庐断裂在渤海可以分成三段,即渤海中段,居里面最浅(13km),地壳厚度最薄(25km),地壳运动以拉张为主;辽东湾段,居里面深度16~17km,地壳厚度28~30km;莱州湾段,居里面深度20km,地壳厚度30~32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渤海段 深部构造 地壳厚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航磁异常及居里面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先 赵丽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4期14-20,共7页
在对青藏高原航磁异常及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频率域三维磁性层反演方法对青藏高原居里面埋深进行了定量计算。反演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居里面埋深相对较浅 ,一般为 2 0~ 2 3km ,羊八井、那曲地热田附近居里面埋深 14... 在对青藏高原航磁异常及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频率域三维磁性层反演方法对青藏高原居里面埋深进行了定量计算。反演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居里面埋深相对较浅 ,一般为 2 0~ 2 3km ,羊八井、那曲地热田附近居里面埋深 14~ 18km。依据反演结果对该地段地震测深的强反射亮点群及大地电磁测深的低阻高导构造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并对青藏高原的地震及地壳隆升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航磁异常 居里面 隆升机制 地震成因
下载PDF
漳州地热田成因模式及其与控制构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粘为振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8年第4期30-33,共4页
通过分析漳州地区区域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及漳州地热田居里面深度等值线图,发现漳州地热田居里面深度的中部隆起带正好与相对阻水的F5断裂相吻合,得出漳州地热田的成因是由F2断裂汇集西部水源及F5断裂提供深部热源且具阻水而成的的结论... 通过分析漳州地区区域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及漳州地热田居里面深度等值线图,发现漳州地热田居里面深度的中部隆起带正好与相对阻水的F5断裂相吻合,得出漳州地热田的成因是由F2断裂汇集西部水源及F5断裂提供深部热源且具阻水而成的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大房农场西侧山前是本区具有地热资源开发的远景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控热构造 居里面 深部热源
下载PDF
区域航磁资料在预测松辽盆地北部区域地温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益中 李成立 +1 位作者 周锡明 冯肖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63-1069,共7页
分析了应用区域航磁资料研究区域地温场的方法,提出了在探井井温资料控制下采用指数形式的方法计算地温梯度,并建立起居里深度与近地表地温梯度、指数因子的关系,给出了求取近地表地温梯度、指数因子的方法及公式,推导了不同深度地温及... 分析了应用区域航磁资料研究区域地温场的方法,提出了在探井井温资料控制下采用指数形式的方法计算地温梯度,并建立起居里深度与近地表地温梯度、指数因子的关系,给出了求取近地表地温梯度、指数因子的方法及公式,推导了不同深度地温及平均地温梯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区域地温场计算结果分析认为,应用区测航磁资料结合一定数量的井温资料可较好地预测区域地温场,为盆地评价提供较为可靠的地温场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磁 地温梯度 居里面 居里温度 井温资料 指数方法
下载PDF
南海深部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来自重磁位场反演的认识 被引量:11
5
作者 鲁宝亮 王万银 +5 位作者 赵志刚 冯旭亮 张功成 罗新刚 姚攀 纪晓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31-4241,共11页
莫霍面和居里面是认识深部过程重要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界面.为了进一步理解南海深部构造活动与洋盆扩张的关系,本文以OBS剖面和深反射地震剖面作为约束,对卫星测高重力异常进行海水、沉积层影响校正,采用最小曲率位场分离方法消除局部密... 莫霍面和居里面是认识深部过程重要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界面.为了进一步理解南海深部构造活动与洋盆扩张的关系,本文以OBS剖面和深反射地震剖面作为约束,对卫星测高重力异常进行海水、沉积层影响校正,采用最小曲率位场分离方法消除局部密度体的重力影响,获取了反映莫霍面起伏的重力异常,并利用双界面模型重力场快速反演方法计算得到了南海地区莫霍面深度值.通过与居里面起伏的对比研究,发现南海莫霍面和居里面整体均表现为"洋盆浅、周缘深"的菱形特征,两者在洋陆转换区呈现明显的窄梯级带特征,反映了南海扩张期岩石圈的强烈伸展减薄、南北向构造拉张作用等深部构造过程.洋盆莫霍面和居里面的西南向楔形形态是对南海由东向西渐进式扩张的深部构造响应.洋盆南部莫霍面浅于北部,这与扩张中心逐渐向南迁移的特征一致,而洋盆居里面南深北浅的特征则可能与洋盆的简单剪切扩张方式以及洋盆北部的岩浆活动更活跃有关.南海地区莫霍面和居里面呈现交错叠置关系,南、北陆缘表现为明显的深部构造差异,说明南海为非对称式扩张.北部陆缘区居里面深度浅于莫霍面,而洋盆区和南部陆缘区居里面深于莫霍面,这与南、北陆缘性质的差异和南部陆缘复杂的中-新生代俯冲碰撞等构造演化相关,而洋盆区居里面深于莫霍面的现象推测与大洋上地幔橄榄岩蛇纹石化导致的岩石磁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深部构造 莫霍面 居里面 洋盆扩张
下载PDF
松辽盆地地壳热结构与深部热源条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健 何雨蓓 范艳霞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松辽盆地是中国中低温地热能的重点地热资源区。利用最新地震成像资料,结合重、磁、地热观测数据及盆地构造演化与地幔热流关系,计算分析了松辽盆地深、浅地层热量配分比例,莫霍面与居里面深度,盆地生热率结构。结果表明:①松辽盆地浅... 松辽盆地是中国中低温地热能的重点地热资源区。利用最新地震成像资料,结合重、磁、地热观测数据及盆地构造演化与地幔热流关系,计算分析了松辽盆地深、浅地层热量配分比例,莫霍面与居里面深度,盆地生热率结构。结果表明:①松辽盆地浅部地壳的地温场以传导传热为主;②盆地中心莫霍面上隆,但上地幔热流处于衰减回落状态,上地幔供热不足导致莫霍面温度相对周缘要低;③盆地中心居里面较深,与上地幔热松弛相关;居里面之上,受花岗岩较高放射性生热率影响,地温梯度较高;居里面之下,受地幔热流衰减回落影响,地温梯度下降。综上所述,中央坳陷区上地幔处于热流衰减的热松弛阶段,其对地表热流贡献小于上地壳放射性生热对地表热流的贡献,松辽盆地中部地表热异常成因主要是地壳上部的花岗岩放射性生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地壳热结构 放射性生热 上地幔热松弛 居里面 莫霍面 花岗岩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鲁西隆起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构造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于磊 张健 +1 位作者 高玲举 董淼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4-707,共14页
通过对鲁西隆起区重磁资料的分析和反演计算,研究了沂沭断裂带、齐河—广饶断裂带、聊城—兰考断裂带、丰沛断裂带以及地块内部断裂的重磁异常、莫霍面和居里面深度特征,并讨论了鲁西隆起的地质构造特征和构造活动性.结果显示:鲁西隆起... 通过对鲁西隆起区重磁资料的分析和反演计算,研究了沂沭断裂带、齐河—广饶断裂带、聊城—兰考断裂带、丰沛断裂带以及地块内部断裂的重磁异常、莫霍面和居里面深度特征,并讨论了鲁西隆起的地质构造特征和构造活动性.结果显示:鲁西隆起基底广泛出露,沉积层主要分布在由断裂下降盘控制的凹陷内,区内断裂深度达20km以上,其中蒙山断裂深入至上地幔,控制了蒙山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的产出;鲁西隆起区莫霍面深度为30—35km,整体呈向西开口的箕形,地块中部地壳厚度较厚,除西侧地壳呈阶梯状增厚外隆起地块四周地壳逐渐减薄;居里面深度介于20—33km之间,中部地区较深,为整体稳定的地块,断裂带分布位置对应于居里面梯度带;地震活动主要集中于断裂带与莫霍面梯度带交会区以及断裂带上的居里面突变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隆起 重磁反演 构造活动性 地壳结构 莫霍面 居里面
下载PDF
燕山中部大地热流及岩石圈热结构特征——以承德市七家-茅荆坝地热田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峰 王贵玲 +4 位作者 张薇 岳晨 陆川 黄起伟 欧小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50-1959,共10页
燕山中部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地热地质条件较好,但该地区大地热流测量工作较少,岩石圈热结构研究尚未开展,制约了该地区的地热地质研究与资源勘探开发。本文以该地区的七家-茅荆坝地热田为典型区,结合地温测井、取样测试、数据收集与分析... 燕山中部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地热地质条件较好,但该地区大地热流测量工作较少,岩石圈热结构研究尚未开展,制约了该地区的地热地质研究与资源勘探开发。本文以该地区的七家-茅荆坝地热田为典型区,结合地温测井、取样测试、数据收集与分析,初步查明燕山中部大地热流特征及浅部-深部岩层热物性特征,填补了大地热流值测量空白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热结构概念模型,估算其深部地温分布。研究得出燕山中部大地热流值变化较大,平均约57 mW/m^2,与周边温泉水温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七家-茅荆坝地热田大地热流值较高,为74.9 mW/m^2。通过深部地温分布计算得出七家—茅荆坝地区居里面埋深为21.5~22.8 km,莫霍面温度约815℃,分析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较为一致,验证了本文所建立岩石圈热结构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地区 七家-茅荆坝地热田 大地热流 岩石圈热结构 居里面
下载PDF
基于磁力资料的南海及邻区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深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马杰 王万银 +6 位作者 罗新刚 姚攀 赵志刚 邱之云 纪晓琳 鲁宝亮 冯旭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69-4280,共12页
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是研究地壳和岩石圈的地质构造和热演化过程的两个重要磁性界面.为了研究南海及邻区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所反映的深部构造及其热活动的地质效应,本文在对磁异常进行化极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最小曲率位场分离方法,获得了磁性... 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是研究地壳和岩石圈的地质构造和热演化过程的两个重要磁性界面.为了研究南海及邻区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所反映的深部构造及其热活动的地质效应,本文在对磁异常进行化极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最小曲率位场分离方法,获得了磁性基底和居里面引起的化极磁异常,利用双界面模型快速反演方法,反演了南海及邻区的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深度,研究了磁性基底、居里面深度及其分布特征,讨论了磁性基底、居里面与新生界深度之间相关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表明,磁性基底深度5~20km,洋盆南北两侧磁性基底走向分别以NE、NEE向为主,中南半岛周缘磁性基底呈NW、NNW走向.居里面深度15~32km,宏观表现为"洋壳浅、周缘深"及周缘"北浅南深"的特征,洋盆地区居里面深度呈现"西南浅、东部深",洋壳与陆壳接触带在居里面深度上表现为梯级带特征.新生界深度与磁性基底深度相关性(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pth of magnetic basement and Cenozoic,CDMBC)多以不规则形状分布,在盆地的沉积中心呈现正相关;新生界深度与居里面深度相关性(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pth of Curie surface and Cenozoic,CDCSC)多呈NE、NEE向带状正相关分布,走向与盆地走向一致;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万安盆地南部和曾母盆地CDMBC呈正相关、CDCSC呈负相关,莺歌海相关性特征推测为:居里面随岩石圈变形隆起而抬升,磁性基底张裂下沉,发生大规模沉降引起;琼东南盆地相关性特征推测为:居里面随岩石圈变形下坳而下降,沉积中心与磁性基底下沉方向一致;万安盆地和曾母盆地相关性特征推测为:深部流体沿南海西缘断裂直接进入地壳,引起该处居里面深度变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及邻区 磁性基底 居里面 盆地 相关性
下载PDF
豫北地区居里面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虎喜凤 刘明清 +1 位作者 赵丽 宋金跃 《华北地震科学》 2000年第3期26-31,共6页
利用频率域三维磁性界面反演方法和程序反演计算了豫北地区居里面埋深图 ,结合地质构造特征及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对豫北地区地震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 :认为该区地壳上隆增厚区和地壳下沉减薄区之间产生的巨大剪切力和地下热物质上涌产生的... 利用频率域三维磁性界面反演方法和程序反演计算了豫北地区居里面埋深图 ,结合地质构造特征及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对豫北地区地震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 :认为该区地壳上隆增厚区和地壳下沉减薄区之间产生的巨大剪切力和地下热物质上涌产生的热应力的双重作用乃是地震发生的直接动力 ,汤阴地堑和东濮断陷之内形成的居里面梯级带即高温块体和低温块体相交汇聚的地带是地震发生的构造基础。并对豫北地区潜在震源区的重点监测提出了一些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成因 河南 地震监测 航空磁测 居里等温面
下载PDF
陕西关中盆地地热资源及壳幔温度结构的地球物理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健 董淼 +2 位作者 王蓓羽 艾依飞 方桂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0-163,共14页
陕西关中盆地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是中国典型的隐伏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区。为研究关中盆地中、低温地热系统形成机理,认识深部热源条件,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分析了该区壳幔温度结构。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居里面平均深度为25.0 km,莫霍面... 陕西关中盆地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是中国典型的隐伏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区。为研究关中盆地中、低温地热系统形成机理,认识深部热源条件,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分析了该区壳幔温度结构。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居里面平均深度为25.0 km,莫霍面平均深度为36.6 km,地壳平均地温梯度为22.60℃·km-1,咸礼断阶、西安凹陷、固市凹陷地壳地温梯度高于平均值,是地热地质条件较好的构造分区。咸阳、西安之下,上地幔存在向南下倾的高温带,咸阳北侧约175 km深度是一个温度大于1500℃的高温区;其上,莫霍面、居里面上隆,形成高温基底,加热沉积地层中的地下水。富平、渭南之间,上地幔存在“下沉”低温区,低温区北、南两侧约175 km深度分别对应温度大于1450℃的高温区;高温区之上,莫霍面、居里面上隆,形成聚热中心,为地表地热资源提供稳定热源条件。总体上,关中盆地新生代潜水受莫霍面、居里面上隆带入的地幔热量传导加热,热物质随莫霍面、居里面向上抬升,是盆地中、低温地热田的深部热源。上地幔流变边界层控制研究区重要的构造活动,此边界层受周缘构造带不同动力作用,在重力均衡调整过程中,导致深大断裂活动,进而引起地壳深、浅部水体沿断裂带热对流,形成带状分布热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地球物理分析 莫霍面 居里面 地壳温度 地震剪切波 流变边界层 上地幔热结构 关中盆地
下载PDF
东大别山构造带六安—英山地磁剖面观测与地震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毅 陈宇卫 +4 位作者 黄显良 顾春雷 徐如刚 余勇 王雷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7-213,共7页
本文以东大别构造带内六安—英山地磁剖面磁异常数据为基础,结合研究区域地质学和地震学研究成果,反演给出研究区域居里面埋深及地下介质磁性结构模型.通过对磁异常变化特征曲线、介质磁性结构模型分析发现:东大别构造带北部磁异常较强... 本文以东大别构造带内六安—英山地磁剖面磁异常数据为基础,结合研究区域地质学和地震学研究成果,反演给出研究区域居里面埋深及地下介质磁性结构模型.通过对磁异常变化特征曲线、介质磁性结构模型分析发现:东大别构造带北部磁异常较强且波动较大、地下磁性结构特征相对复杂,北淮阳地区磁异常较弱、地下介质结构成叠瓦状形态分布,合肥盆地磁异常曲线变化平缓、埋深较深,为连续均匀的磁性基底,结果较好地反应了合肥盆地、北淮阳、东大别构造带北部之间的差异;"霍山地震窗"地壳下方6~12km处存在显著地磁性差异,结合东大别构造带内70年代以来地震和历史强震,对"霍山地震窗"地震活动性与地下构造、场源关系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其动力学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大别构造带 磁性构造 居里面 霍山地震窗 地震活动性 反演
下载PDF
基于居里面深度对中国东北部大地热流的研究
13
作者 邱楠生 许晴 +2 位作者 朱传庆 宋佳霖 李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0-691,共12页
大地热流值是表征地球热状态的重要参数,也是进行深部地温预测和评价一个地区地热资源的最基本数据。受钻孔测温的影响,盆地外的无钻孔测温地区缺少实测的大地热流值。目前的热流分布图都是依据相邻盆地的实测值进行插值绘制的,无钻孔... 大地热流值是表征地球热状态的重要参数,也是进行深部地温预测和评价一个地区地热资源的最基本数据。受钻孔测温的影响,盆地外的无钻孔测温地区缺少实测的大地热流值。目前的热流分布图都是依据相邻盆地的实测值进行插值绘制的,无钻孔区热流值可信度较低。由于岩石居里点与温度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居里面深度来研究地表热流值。本文依据东北地区现有的居里面深度分布图,结合实测的岩石热导率、岩石生热率数据和相应的地壳分层状况,计算了东北地区的大地热流值,重新绘制了中国东北地区精细的大地热流分布图。东北地区整体大地热流处于42.5~95 mW/m~2之间,热流高值位于五大连池及敦化-密山断裂带海龙—牡丹江一带,松辽盆地内部、小兴安岭和长春-延吉缝合带也有局部的高热流值。热流高值与居里面隆起区域有较高的一致性,即居里面隆起处热流较高,而坳陷区热流较低。本次研究填补了中国东部地区热流实测值空白,为该区深部地温预测和地热资源评价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里面 大地热流 岩石热导率 岩石生热率 地热资源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rrestrial heat flow in Guizhou Province 被引量:4
14
作者 Shuai-chao Wei Feng Liu +4 位作者 Wei Zhang Gui-ling Wang Ruo-xi Yuan Yu-zhong Liao Xiao-xue Yan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2年第2期166-183,共18页
Terrestrial heat flow is an important physical parameter in the study of heat transfer and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earth and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otential of regio... Terrestrial heat flow is an important physical parameter in the study of heat transfer and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earth and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otential of regional geothermal resources.Although several breakthroughs in geothermal exploration have been made in Guizhou Province.The terrestrial heat flow in this area has not been properly measured,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province.For this reason,the terrestrial heat flow in Guizhou was measured in this study,during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t flow were determined using borehole thermometry,geothermal monitoring and thermal property testing.Moreover,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errestrial heat flow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rocks ranges from 2.0W/(m·K)to 5.0 W/(m·K),with an average of 3.399 W/(m·K);the heat flow varies from 30.27 mW/m^(2) to 157.55 mW/m^(2),with an average of 65.26±20.93 mW/m^(2),which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verage heat flow in entire land area in China.The heat flow in Guizhou generally follows a dumbbell-shaped distribution,with high values present in the east and west and low values occurring in the north and south.The terrestrial heat flow is related to the burial depths of the Moho and Curie surface.The basaltic eruptions in the Emeishan led to a thinner lithosphere,thicker crust and lateral emplacement,which dominated the basic pattern of heat flow distribution in Guizhou.In addition,the dichotomous structure of regional active faults and concealed deep faults jointly control the heat transfer channels and thus influence the terrestrial heat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conductivity Terrestrial heat flow MOHO curie surface Emeishan basaltic
下载PDF
辽宁省干热岩资源赋存条件分析及靶区初选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小磊 张晓辉 +5 位作者 刘振伟 蔡新明 杨慧 孙磊 陈军典 慕钧浩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5期608-615,共8页
干热岩作为一种可再生的高温地热资源,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干热岩温度除深部钻探手段外无法直接测量,但是可以通过大地热流、居里面埋深、酸性岩体分布、壳内低速高导体及构造应力场等指标间接反映地下的热异常.辽宁省大地热流值高值... 干热岩作为一种可再生的高温地热资源,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干热岩温度除深部钻探手段外无法直接测量,但是可以通过大地热流、居里面埋深、酸性岩体分布、壳内低速高导体及构造应力场等指标间接反映地下的热异常.辽宁省大地热流值高值点主要分布于辽阳-海城-盖州一带,其次为下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辽宁省居里面隆起区绕辽北拗陷区呈环状分布,隆起中心居里面埋深均在18 km以浅.高放射性花岗岩主要为早白垩世花岗岩,主要分布于辽东及辽南地区.海城东西两侧约40 km范围内存在壳内低速高导体,埋深10~20 km.区内张性断裂以NE—NEE向为主,郯庐断裂带为贯穿辽宁省的NE向岩石圈断裂,大型NE—NEE深壳断裂主要分布于辽东地区.通过对辽宁省干热岩资源赋存指标的分析,结合中国干热岩资源的分类,初选出鞍山-海城一带作为高放射性干热岩资源靶区及下辽河盆地作为沉积盆地型干热岩资源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大地热流 居里面 酸性岩体 构造应力场 辽宁省
下载PDF
东大别地磁剖面磁异常的匹配滤波分析与地震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如刚 张毅 +2 位作者 王雷 朱志春 顾左文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3-387,共5页
利用匹配滤波方法对东大别造山带内的六安—英山、白塔畈—无为、金寨青山—万佛湖三条地磁剖面异常数据进行局部与区域异常场分离;基于区域异常场分离结果利用近似线性反演方法对各剖面的居里面埋深进行了定量计算;并结合构造及地震资... 利用匹配滤波方法对东大别造山带内的六安—英山、白塔畈—无为、金寨青山—万佛湖三条地磁剖面异常数据进行局部与区域异常场分离;基于区域异常场分离结果利用近似线性反演方法对各剖面的居里面埋深进行了定量计算;并结合构造及地震资料对东大别造山带内的地震活动与居里面的关系及其地震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剖面磁异常曲线较好地反应出研究区构造基底性质之间的差异性,与居里面埋深呈现出较好的镜像关系;居里面的起伏较大约为14km,埋深最浅处位于霍山地区;地震空间分布与居里面相关,主要发生在居里面的梯度带上;居里面梯度带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的热应力可能是霍山地区地震发生的直接动力源。居里面反演结果也为晓天—磨子潭断裂下方莫霍面垂向错断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大别造山带 匹配滤波 居里面 磁异常 地震成因
下载PDF
BaTiO3晶粒尺寸效应及其微观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鲍婕 李盛涛 邹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05期143-146,共4页
综述了BaTiO3晶粒尺寸效应及其微观机理的研究背景,重点介绍了介电常数和居里温度随晶粒尺寸变化的规律,及其微观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通过改变表面态来改变纳米BaTiO3介电和铁电性能的想法。
关键词 BATIO3 尺寸效应 介电常数 居里温度 表面态
下载PDF
南海深部过程及与含油气盆地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鲁宝亮 王万银 +2 位作者 张功成 冯旭亮 纪晓琳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42-1350,共9页
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南海是地质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本文整理和分析了近年来南海深部过程、洋盆扩张、形成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含油气盆地耦合关系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洋盆扩张作为南海形成演化的核心问题,扩张模式与年... 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南海是地质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本文整理和分析了近年来南海深部过程、洋盆扩张、形成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含油气盆地耦合关系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洋盆扩张作为南海形成演化的核心问题,扩张模式与年代、动力学机制以及深部过程均存在较大争议.但普遍认为南海是在伸展作用下,伴随着大规模的岩石圈减薄而形成的.南海含油气盆地广泛发育,均认为其形成演化主要受南海深部动力过程作用的控制,但关于南海深部过程对盆地和油气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等基础问题,目前的研究结果尚不能准确回答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前人研究工作,结合本文开展的南海深部构造界面反演,初步建立了南海深部过程及与沉积盆地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建议开展更为细致深入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确定南海深部结构及构造,构建南海深部演变过程,结合南海周缘含油气盆地分布及性质,明确南海深部过程对含油气盆地的控制作用,对比分析南海盆地的油气资源分布特征,从而阐明油气资源与深部构造及过程的关系,以期更好的理解南海深部过程及其对含油气盆地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洋盆扩张 深部过程 含油气盆地 动力学机制 居里面
原文传递
东海磁场特征及居里面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波 张训华 徐晓达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9-528,共10页
利用东海及邻域最新的磁力异常数据,分析东海的磁场特征,并利用该磁力数据计算东海的居里面,分析解释居里面特征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从陆区、陆架盆地到冲绳海槽中部,磁力异常呈正负相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福建沿海地区,居里面深度在1 5... 利用东海及邻域最新的磁力异常数据,分析东海的磁场特征,并利用该磁力数据计算东海的居里面,分析解释居里面特征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从陆区、陆架盆地到冲绳海槽中部,磁力异常呈正负相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福建沿海地区,居里面深度在1 5~27 km之间变化;从中绳海槽中部到琉球群岛,磁异常从正磁异常变为负磁异常,居里面深度在1 5~28 km之间变化;从琉球海沟到菲律宾海区,磁力异常为正负相间变化,中部磁异常为负值,两侧异常为正值,居里面深度在1 9~29 km之间变化.通过居里面和莫霍面对比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大陆和东海陆架盆地的居里面和莫霍面有部分相关性,走向都以北东为主,而在冲绳海槽槽底地区,居里面和莫霍面走向出现部分不同,从琉球海沟和到菲律宾海地区,居里面已经在莫霍面下部,可能是由于洋壳地幔物质上涌等原因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磁场特征 居里面 莫霍面
下载PDF
MT探测居里面深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艳飞 徐义贤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03-2011,共9页
居里面是地球内部铁磁性物质向顺磁性物质转换的界面,在温度略低于居里点时物质磁化率会快速升高,这被称为Hopkinsin峰.对于地球内部而言Hopkinsin峰是只有几百米至几公里厚的薄层,由于其与居里温度的关系,因此其底界面的深度可以作为... 居里面是地球内部铁磁性物质向顺磁性物质转换的界面,在温度略低于居里点时物质磁化率会快速升高,这被称为Hopkinsin峰.对于地球内部而言Hopkinsin峰是只有几百米至几公里厚的薄层,由于其与居里温度的关系,因此其底界面的深度可以作为居里面深度的估计.传统的居里面深度探测方法包括谱分析方法、等层模型方法和温度-深度剖面法.这些方法是人们研究地球内部热结构和居里面深度的重要手段,但是谱分析和等层模型的结果均有一些固有的缺点,如横向分辨率太低等;而地热方程的结果则受地表因素影响十分严重,并且地球内部的热源分布也不是十分清楚,这导致了其结果是不可靠的.本文提出用MT方法探测居里面深度,通过对几种简单一维模型进行的正反演数值试验,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MT方法研究居里面性质,不但可以得到居里面深度,还可以得到居里面顶部Hopkinsin峰所对应介质的电学和磁学性质,但必须同时反演岩层的电阻率和磁导率,才能获得较为可靠的居里面深度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tellurics/MT 居里面 电导率 磁导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