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血拔罐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血清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02
1
作者 田浩 田永静 +3 位作者 王兵 杨莉 王莹莹 杨金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8-681,共4页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并对其镇痛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刺血拔罐组:于患者疼痛局部采用注射针点刺及负压拔罐器拔罐治疗,隔日1次,治疗8次;普瑞巴林组...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并对其镇痛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刺血拔罐组:于患者疼痛局部采用注射针点刺及负压拔罐器拔罐治疗,隔日1次,治疗8次;普瑞巴林组:采用普瑞巴林口服治疗,150mg/次,每天2次,治疗16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外周与局部血清P物质含量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外周血清P物质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而刺血拔罐组降低更显著(P<0.01);刺血拔罐组治疗后局部血清P物质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93.86±9.87)pg/mL vs(46.13±6.31)pg/mL,P<0.01]。结论: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肯定,可显著降低患者外周及局部血清P物质含量,这可能是其发挥镇痛效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刺血疗法 拔罐疗法 P物质
原文传递
拔罐疗法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95
2
作者 洪寿海 吴菲 +2 位作者 卢轩 蔡青 郭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2-934,共3页
以近10年拔罐疗法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为基础,从拔罐负压及由此而引起的机体局部组织结构特异性改变两个方面对该疗法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主要包括负压的吸拔,对神经、肌肉的牵拉,促进血液循环和引起自身性溶血等,以期用现代科学通用的语... 以近10年拔罐疗法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为基础,从拔罐负压及由此而引起的机体局部组织结构特异性改变两个方面对该疗法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主要包括负压的吸拔,对神经、肌肉的牵拉,促进血液循环和引起自身性溶血等,以期用现代科学通用的语言对该疗法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罐 作用机制 文献计量学
原文传递
拔罐疗法对人体局部血红蛋白的影响及分析 被引量:64
3
作者 张莉 唐丽亭 +3 位作者 仝小林 贾洪 张志远 酒谷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19-621,共3页
目的 :观察拔罐疗法对人体局部血红蛋白的改变及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现代物理学的光谱技术 ,以人体皮肤局部血红蛋白变化作为定性和定量指标。结果 :拔罐能够使局部组织的血氧状态发生改变 ,主要是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明显增... 目的 :观察拔罐疗法对人体局部血红蛋白的改变及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现代物理学的光谱技术 ,以人体皮肤局部血红蛋白变化作为定性和定量指标。结果 :拔罐能够使局部组织的血氧状态发生改变 ,主要是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明显增加 ,并呈现动态变化 ,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较平稳地维持 ,启罐后有所下降 ,但仍然维持在一定高度的曲线变化。并且 ,氧合血红蛋白及脱氧血红蛋白二者关系密切 ,氧合血红蛋白增加量大大高于脱氧血红蛋白。结论 :拔罐使局部组织处于高供氧低消耗状态 ,其对局部组织的作用是良性的 ,极其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氧合血红蛋白 代谢 拔罐疗法
下载PDF
刺络拔罐加围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末梢和局部血炎性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5
4
作者 郝蓬亮 杨一玲 关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围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血液炎性相关指标的影响,并对其控制疼痛及治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疱疹局部点刺放血采样后拔罐,并在皮损局部围刺,每天1次,3天后...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围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血液炎性相关指标的影响,并对其控制疼痛及治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疱疹局部点刺放血采样后拔罐,并在皮损局部围刺,每天1次,3天后改为隔日1次,共治疗1周;对照组静脉滴注阿昔洛韦、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每日1次,共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末梢血与局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疼痛减轻时间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末梢血与局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局部血中性粒细胞较治疗前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局部血淋巴细胞亦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局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本组末梢血及对照组局部血中的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更明显(均P<0.05)。结论:刺络拔罐加围刺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肯定,可显著降低患者局部血淋巴细胞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数,这可能是其抗病毒治疗效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急性期 刺络疗法 拔罐 血常规
原文传递
罐疗之走罐研究——天人地三部走罐法 被引量:51
5
作者 陈波 陈泽林 +1 位作者 郭义 余楠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77-780,共4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罐疗的走罐法,并结合临床实践,把走罐的时间、速度、力度进行了量化;系统总结了15种走罐的基本手法,推荐10种临床应用方案;根据针刺理论提出了"天人地三部走罐法"的概念,认为走罐法根据不同的手法与走罐方案可... 本文系统研究了罐疗的走罐法,并结合临床实践,把走罐的时间、速度、力度进行了量化;系统总结了15种走罐的基本手法,推荐10种临床应用方案;根据针刺理论提出了"天人地三部走罐法"的概念,认为走罐法根据不同的手法与走罐方案可达到温灸、拔罐、刮痧、按摩和药物疗法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罐 推罐 临床方案 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拔罐疗法的负压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6
作者 崔帅 崔瑾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6-510,共5页
中医拔罐疗法治疗疾病,是多种复合刺激作用于皮肤和穴位产生的综合效应。其中,罐内负压是疗效产生的主要因素。现代医学负压疗法中,对负压的作用机制也有深入研究。本文针对拔罐疗法和现代医学负压疗法的效应机制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总... 中医拔罐疗法治疗疾病,是多种复合刺激作用于皮肤和穴位产生的综合效应。其中,罐内负压是疗效产生的主要因素。现代医学负压疗法中,对负压的作用机制也有深入研究。本文针对拔罐疗法和现代医学负压疗法的效应机制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认为罐内负压的形成与操作熟练程度、火罐大小和燃用乙醇浓度等因素有关;罐内负压与罐斑的形成密切相关。负压能够扩张血管,调节局部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局部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形态修复;促进细胞核增殖抗原的表达,显著提高创面再上皮化速度,发挥良性刺激作用,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罐疗法 负压效应 局部微循环 超微结构 生物效应
原文传递
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研究概述 被引量:45
7
作者 李丹丹 孟向文 +2 位作者 刘华朋 朱成慧 朴盛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506-2508,共3页
目的:归纳总结近十几年关于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研究的相关文献及报道,进一步探析拔罐疗法的作用机理。方法:检索分析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的相关文献及报道。结果:目前,医家及科研工作者大多关注拔罐的临床应用研究,机理研究方面虽取得了一些... 目的:归纳总结近十几年关于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研究的相关文献及报道,进一步探析拔罐疗法的作用机理。方法:检索分析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的相关文献及报道。结果:目前,医家及科研工作者大多关注拔罐的临床应用研究,机理研究方面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普遍认同、推广相对不足,关于拔罐作用机理多集中在其对免疫、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并未系统的阐明其作用机制。结论:进一步全面地探索挖掘拔罐作用的机理,不仅对拔罐疗法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其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临床应用水平更是不可或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罐疗法 作用机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9
8
作者 金禹彤 宣丽华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归纳总结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搜集各类文献资料,归纳穴位贴敷疗法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在临床治疗上多采用穴位贴敷单一疗法、穴位贴敷配合电针、穴位贴敷结合壮医药线点灸、穴位贴敷配合拔罐... 目的归纳总结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搜集各类文献资料,归纳穴位贴敷疗法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在临床治疗上多采用穴位贴敷单一疗法、穴位贴敷配合电针、穴位贴敷结合壮医药线点灸、穴位贴敷配合拔罐、穴位贴敷配合神阙穴贴敷、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配合超短波治疗、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等方法。结果穴位贴敷是通过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经皮给药共同作用的一种外治疗法,可以通过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恢复人体生理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单一穴位贴敷与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拔罐、中药内服等多种治疗的综合疗法均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结论过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证明其机制主要为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过敏性鼻炎 针灸疗法 拔罐疗法 电针疗法
下载PDF
时间和压力因素对拔罐罐斑颜色影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7
9
作者 赵喜新 童伯瑛 +1 位作者 王雪霞 孙改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考察拔罐时压力因素、时间因素及双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罐斑颜色变化的影响,为拔罐参数及效应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时间3水平,压力4水平,共12个刺激参数,在同一健康受试者背部12个部位进行拔罐,一共完成34人次的试验... 目的:考察拔罐时压力因素、时间因素及双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罐斑颜色变化的影响,为拔罐参数及效应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时间3水平,压力4水平,共12个刺激参数,在同一健康受试者背部12个部位进行拔罐,一共完成34人次的试验。应用制作的罐斑颜色图谱,对拔罐24h后的罐斑颜色进行评分,分析罐斑的变化规律。结果: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不同参数的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间因素对罐斑颜色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10min>30min>20min。压力因素对罐斑颜色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现-0.07MPa>-0.06MPa>-0.05MPa>-0.04MPa。结论:10min×-0.04MPa即能使拔罐部位产生明显瘀斑,随着刺激量增强罐斑越来越重;压力因素对罐斑的影响最大,呈线性关系,可表达为:Y(罐斑颜色)=2.025+0.902×100×负压绝对值(-MPa);时间因素对罐斑的影响较为复杂,可能与拔罐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罐 时间因素 压力 皮肤颜色
原文传递
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颜 周建伟 +3 位作者 黄蜀 陈纯涛 邓懿 黄玉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有效疗法。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火针刺皮损区皮肤配合刺络拔罐54例为治疗组,澳能(卤米松乳膏)外擦皮损42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1.9%,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治愈... 目的:探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有效疗法。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火针刺皮损区皮肤配合刺络拔罐54例为治疗组,澳能(卤米松乳膏)外擦皮损42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1.9%,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治愈率为28.6%,总有效率为81.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针灸疗法 火针疗法 刺血疗法 拔罐
下载PDF
针灸、刺血拔罐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高京宏 娄志云 +1 位作者 于龙 宋雨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2163-216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使用针灸、刺血拔罐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8年2月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收治的老年PHN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使用针灸、刺血拔罐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8年2月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收治的老年PHN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口服汤药桃红四物汤,刺血拔罐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口服汤药桃红四物汤治疗,分析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前降低,其中对照组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针灸、刺血拔罐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PHN患者,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改善睡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桃红四物汤 针灸 拔罐
下载PDF
中国罐疗法溯源——《五十二病方》角法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陈泽林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87-89,共3页
考证了角法概念的提出,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五十二病方》;论述了《五十二病方.牡痔》中关于"以小角角之,如熟二斗米顷,而张角"的内涵,认为:"小角"是角法的工具;"角之"是触抵... 考证了角法概念的提出,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五十二病方》;论述了《五十二病方.牡痔》中关于"以小角角之,如熟二斗米顷,而张角"的内涵,认为:"小角"是角法的工具;"角之"是触抵牡痔,表示小角的操作方式与操作部位;"如熟二斗米顷"包含角法的吸拔方法与操作时间:用煮热角法吸拔,吸拔约半个时辰(60 min);"张角"表示取罐时要用一定的力,因角内有负压。指出:《五十二病方》"以小角角之,如熟二斗米顷,而张角",其内涵上包含使用工具、操作部位、吸拔方法、吸拔时间,符合罐疗法的4个要素。《五十二病方》的角法是现代罐疗的最早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法 罐疗 拔罐 帛书
下载PDF
针罐并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卫红 吴士杰 +2 位作者 卢永江 严书荣 林庆学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81-482,共2页
用毫针针刺大椎、至阳、心俞、膈俞、命门、肾俞、长强穴 ,起针后选择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 1侧线、第 2侧线施走罐术 ,治疗观察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 2 5例 ,并设中药采力合剂组 (药物成分黄芪、人参、地黄等 )为对照组。结果显示 ,... 用毫针针刺大椎、至阳、心俞、膈俞、命门、肾俞、长强穴 ,起针后选择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 1侧线、第 2侧线施走罐术 ,治疗观察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 2 5例 ,并设中药采力合剂组 (药物成分黄芪、人参、地黄等 )为对照组。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 92 %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4 % ,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提示针罐治疗 ,通过物理和化学机制 ,良性刺激大脑皮层的功能 ,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针灸疗法 拔罐治疗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及其对神经递质P物质与神经激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秀娟 韩海涛 +4 位作者 李婕 赖菁菁 秦红玲 黄瑾明 李美康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神经递质P物质(SP)及神经激肽-1(NK-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PHN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神经递质P物质(SP)及神经激肽-1(NK-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PHN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对照组1给予加巴喷丁胶囊口服,对照组2采用拔罐法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P及NK-1表达水平、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SP、NK-1表达水平及VAS评分均降低,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其余两组(均P <0. 05);观察组疗效优于其余两组(均P <0. 05)。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PHN临床疗效显著,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血清SP及NK-1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壮医 逐瘀法 莲花针 拔罐法 神经递质P物质 神经激肽-1
下载PDF
针罐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15
作者 万学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1-552,共2页
目的寻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疗法。方法将针罐组(32例)采用针刺和拔罐结合治疗,针刺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进行观察治疗40天。结果针罐组临床缓解率62.5%,针刺组临床缓解率33.3%,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针... 目的寻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疗法。方法将针罐组(32例)采用针刺和拔罐结合治疗,针刺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进行观察治疗40天。结果针罐组临床缓解率62.5%,针刺组临床缓解率33.3%,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针罐组总有效率93.8%,优于针刺组的83.3%(P<0.01)。随访1年后复发率分别为3.3%与24.0%(P<0.01)。结论针罐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优于针刺组,且疗程短,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针灸疗法 脊柱炎 强直性/中医药疗法 拔罐 针刺疗法/方法
下载PDF
罐之理即针之理 被引量:27
16
作者 陈波 王婷婷 +4 位作者 余伟佳 邢立莹 李柠岑 郭义 陈泽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174-4176,共3页
目前国内外研究对拔罐疗法的重视不够,拔罐疗法与针灸疗法同属于中医优秀的体表刺激疗法,两者在中医发展历史中对维护人民的健康皆有显著贡献。笔者认为拔罐疗法作用机制研究应受到重视,提出拔罐疗法与针灸疗法的作用机制有共通之处,都... 目前国内外研究对拔罐疗法的重视不够,拔罐疗法与针灸疗法同属于中医优秀的体表刺激疗法,两者在中医发展历史中对维护人民的健康皆有显著贡献。笔者认为拔罐疗法作用机制研究应受到重视,提出拔罐疗法与针灸疗法的作用机制有共通之处,都是通过体表物理刺激这个固有属性,首先引起体表刺激部位微环境的变化,将物理信号转化为生物信号,局部相关信号分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效应级联放大,激活机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进而产生整体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罐疗法 针灸疗法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背部腧穴排列拔罐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7
作者 韩斐 李秋 赵晓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091-2092,共2页
目的观察背部腧穴排列拔罐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选取5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颈型20例,神经根型15例,交感型10例,脊髓型5例。均给予背部腧穴排列拔罐法治疗,根据病情1次/2 d,7次为1个疗程。... 目的观察背部腧穴排列拔罐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选取5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颈型20例,神经根型15例,交感型10例,脊髓型5例。均给予背部腧穴排列拔罐法治疗,根据病情1次/2 d,7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50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其中临床治愈15例,显效28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采用背部腧穴排列拔罐法治疗颈椎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经济、便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穴位 背部 拔罐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三步针罐疗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8
作者 蒋戈利 邢军 +3 位作者 刘玉珍 李坚将 李文敏 杨政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 :观察三步针罐疗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机体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方法 :治疗 12 0例 ,并与西药组 4 0例比较 ,观察其疗效及血液组织中SOD、LPO的变化。结果 :前者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药物治疗 (P <0 0 5 ) ,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三步针罐疗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机体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方法 :治疗 12 0例 ,并与西药组 4 0例比较 ,观察其疗效及血液组织中SOD、LPO的变化。结果 :前者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药物治疗 (P <0 0 5 ) ,临床疗效与其改善机体氧自由基紊乱作用相平行。结论 :治疗该病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步针罐疗法 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疗效观察 针灸疗法 拔罐疗法
下载PDF
梅花针刺络拔罐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9
作者 游弋 杨志华 +1 位作者 孙德芝 兰春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2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观察梅花针刺络拔罐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刺络拔罐结合颈椎牵引,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目的观察梅花针刺络拔罐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刺络拔罐结合颈椎牵引,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刺络拔罐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优于单纯牵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梅花针疗法 拔罐 牵引术
下载PDF
点刺放血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20
作者 廖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 :观察放血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点刺太阳、心俞、肺俞、大椎、足三里 ,加拔火罐 1 0min,同时测定治疗前后IgG、IgA、IgM、C3 、C4的含量和CD3 + 、CD4+ 、CD8+ 的含量。结果 :显效 ... 目的 :观察放血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点刺太阳、心俞、肺俞、大椎、足三里 ,加拔火罐 1 0min,同时测定治疗前后IgG、IgA、IgM、C3 、C4的含量和CD3 + 、CD4+ 、CD8+ 的含量。结果 :显效 1 5例 ,占 46 9% ;有效 1 2例 ,占 37 5 % ;总有效率为84 4%。放血治疗后C3 、C4含量较治疗前下降(P <0 0 5)。同时CD4+ 水平下降 ,CD8+ 水平升高 ,CD4+ /CD8+ 比值下降 ,与治疗前比差异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 <0 0 1 )。结论 :点刺放血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可以改善临床症状 ,消除体征 ;并提示放血治疗对异常的补体有纠正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血疗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 细胞免疫功能 取穴 针灸疗法 诊断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