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培植物的耐镉性与镉污染土壤的农业利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凯荣 龚惠群 王久荣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2000年第4期196-199,共4页
为了有效实施镉污染农田农业生态整治与安全高效利用策略 ,采用室外微区池栽培实验 ,对我国南方几种主要栽培植物耐土壤Cd污染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禾谷类作物水稻和玉米虽然对Cd的生理耐受性较强 ,但其产品 (籽实 )易因Cd污染影响... 为了有效实施镉污染农田农业生态整治与安全高效利用策略 ,采用室外微区池栽培实验 ,对我国南方几种主要栽培植物耐土壤Cd污染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禾谷类作物水稻和玉米虽然对Cd的生理耐受性较强 ,但其产品 (籽实 )易因Cd污染影响而丧失食用价值 ,属于污染敏感型作物 ,不宜在污染区种植 ;油菜、花生和甘蔗等对Cd的生理耐性较强 ,产品 (种子油、蔗糖 )中Cd存留量低 ,对食用品质影响较小 ,可考虑在轻污染区保留种植 ,但油料作物的秸秆和饼粕、蔗渣等应作为污染物妥善处理 ,不宜作肥料或饲料利用 ;纤维植物棉花、红麻、苎麻和蚕桑对土壤Cd污染都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 ,产品质量基本不受Cd污染的影响 ,产品中的Cd不进入食物链 ,因此 ,在对污染农田实施农业生态整治与安全高效利用策略时 ,可作为改种改制的首选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植物 抗污染性 污染土壤利用 土壤污染
下载PDF
“艺术的外貌、科学的内涵、使命的担当”——植物园500年来的科研与社会功能变迁(二):科学的内涵 被引量:28
2
作者 黄宏文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4-314,共11页
世界植物园500多年来的科研行进轨迹既是整个生物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也表现出人类对植物资源发掘与利用,使之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懈追求。从16–17世纪的植物园主要研究药用植物并发掘药物,到18–20世纪以来从植物分类学逐步拓展... 世界植物园500多年来的科研行进轨迹既是整个生物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也表现出人类对植物资源发掘与利用,使之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懈追求。从16–17世纪的植物园主要研究药用植物并发掘药物,到18–20世纪以来从植物分类学逐步拓展至众多植物学分支学科,进一步发展到当今的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代谢组学等等。植物园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其科学研究内涵始终贯穿其中,既奠定了18世纪植物分类学的根基,也对18世纪以来许多生物学发现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16世纪以来跨大陆、跨地区、跨国家之间的植物引种驯化及其发掘利用与传播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社会格局,影响了一些国家的兴衰。在近代500多年的植物引种驯化与传播过程中,植物园发挥了引领作用。本文试图对植物园500年来的科学研究轨迹进行梳理,展望当今植物园在植物宏观与微观生物学及其大数据时代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植物园的科研方向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分类 植物生物学 植物引种与传播 迁地保护 栽培植物
原文传递
中国外来植物数据集 被引量:22
3
作者 林秦文 肖翠 马金双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114,共8页
搞清楚中国外来植物种类有哪些,从哪里来,如何进入中国,属于什么性质的类群,它们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性如何等问题,是中国外来入侵植物预防和预警机制研究的重要基础。《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各省级植物志书等记载的外来... 搞清楚中国外来植物种类有哪些,从哪里来,如何进入中国,属于什么性质的类群,它们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性如何等问题,是中国外来入侵植物预防和预警机制研究的重要基础。《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各省级植物志书等记载的外来植物信息由于种种原因非常有限,且目前我国尚没有完整体现中国外来植物信息的数据库。本文通过整合近几年外来植物相关的资料,并通过文献考证增补外来植物原产地、习性等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手段,经信息化处理和分类学校正,进行分类体系重建,最终确定中国外来植物的物种名录数据集。该数据集共有数据14,710条,记载中国外来植物283科3,233属14,710个类群(含13,401原种332杂交种2嵌合体458亚种503变种14变型)。每个类群包括类别、中文科名、科名、中文属名、属名、中文名、别名、学名、命名人、生存状态、生存时间、生活型、原产国家或地区和中国引入省份等基础信息。数据集显示,外来植物已在中国的植物种类构成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高达28.19%,中国境内有维管植物52,177个类群,其中本土37,464,外来14,710,上述数字包含种下等级,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就生存状态而言,栽培植物占所有外来植物的比例高达91%,逃逸植物占7.36%,归化植物占6.69%,入侵植物占2.66%;对于生活型的分析显示,多年生类群占据了外来植物的绝大多数(13,625种,约占总数的92.6%),草本植物(8,937种,约占总数的60.8%)相较于乔木(2,752种,约占总数的18.7%)、灌木(4,916种,约占总数的33.4%)及其他生活型数量要更多;中国的外来植物大多来自北美洲(4,242种)、非洲(3,707种)、南美洲(3,645种)、亚洲(3,102种),欧洲(1,690种)和大洋洲(1,305种)相对较少;而中国具有外来植物最多的前10个省份分别为台湾(6,122种)、北京(5,244种)、福建(3,66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 栽培植物 逃逸植物 归化植物 入侵植物 植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海河流域植物硫素含量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林舜华 黄银晓 +2 位作者 蒋高明 韩荣庄 高雷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5-242,共8页
本文研究了海河流域各类植物硫元素含量特征及与土壤硫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植物全硫含量平均值为0.232%,为正常含量的下限值,与我国南、北方一些地区比较属中等水平,其中栽培植物略高于野生植物。植物硫含量范围差别... 本文研究了海河流域各类植物硫元素含量特征及与土壤硫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植物全硫含量平均值为0.232%,为正常含量的下限值,与我国南、北方一些地区比较属中等水平,其中栽培植物略高于野生植物。植物硫含量范围差别悬殊,最大值可为最小值的26倍,以沿大城市的水系和地区的植物含硫量高。海河流域的土壤全硫含量平均值为0.043%(指耕地和天然植被的土壤),为正常土壤含量的中上水平,植物硫元素含量与土壤硫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土壤 含量 海河流域
下载PDF
利用~1H-NMR比较管花肉苁蓉野生品和栽培品的化学成分组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文静 刘瑶 +5 位作者 宋青青 颜昱 赵云芳 屠鹏飞 李军 宋月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506-3512,共7页
管花肉苁蓉素有"沙漠人参"之称,为著名补益类中药。为了缓解管花肉苁蓉的资源问题并有效保护野生资源,我国在新疆的南疆地区大力推广管花肉苁蓉的人工栽培,目前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该文利用1H-NMR技术能够全面提供定性和定量信息的优... 管花肉苁蓉素有"沙漠人参"之称,为著名补益类中药。为了缓解管花肉苁蓉的资源问题并有效保护野生资源,我国在新疆的南疆地区大力推广管花肉苁蓉的人工栽培,目前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该文利用1H-NMR技术能够全面提供定性和定量信息的优点,深入地比较管花肉苁蓉野生品和栽培品的化学成分组,以期为栽培品替代野生品使用的科学性提供直接证据。野生品和栽培品药材提取后,平行采集1H-NMR图谱;通过直观比较,发现2组图谱间相似度较高;通过与对照品及数据库(如HMDB,BMRB等)比对,从典型图谱中初步鉴定了28个化学成分;利用多元统计学手段比较野生品和栽培品的1H-NMR图谱,发现两组样品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统计结果表明,从化学成分组成而言,管花肉苁蓉的野生品与栽培品相似度高,一定程度上证明栽培品可以替代野生品使用。同时,1H-NMR技术能够反映中药提取物等复杂体系的定量化学成分组,在中药化学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领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H-NMR技术 管花肉苁蓉 化学成分组 野生品 栽培品
原文传递
中国外来归化植物的编目现状及有关问题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秦文 于胜祥 +5 位作者 唐赛春 崔夏 高信芬 王焕冲 刘全儒 马金双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75-1280,共6页
在简要讨论外来植物相关定义的基础上,对中国外来归化植物的调查和编目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近年发表的两篇文章中外来归化植物数据进行了订正。
关键词 外来植物 归化植物 入侵植物 栽培植物 中国
原文传递
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的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耀 李耕耘 杨继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426,共13页
栽培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全球人口与人均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导致对植物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栽培植物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是限制其产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在自然环境中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变异... 栽培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全球人口与人均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导致对植物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栽培植物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是限制其产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在自然环境中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并在应对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新的适应性状,是栽培植物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然而,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的存续和自然进化因生境破坏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正面临严重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进行原生境保护与迁地保护所取得的进展,并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的保护建议。此外,本文还对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利用技术进行了梳理,探讨了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遗传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思路。最后,我们以长江流域几种代表性栽培植物为例,对主要作物类型的保护与利用情况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植物 野生近缘种 原生境保护 迁地保护 利用
原文传递
上海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组成和历史变化暨上海维管植物名录更新(2022版) 被引量:3
8
作者 杜诚 汪远 +4 位作者 闫小玲 严靖 李惠茹 张庆费 胡永红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4,共9页
上海市人口密集、土地利用率极高,其原生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不高,受人为干扰严重,栽培植物种类较多,是国内唯一栽培植物种类超出原生植物种类的省级行政区。为了及时总结并展现上海市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分布信息,基于已公开发表的论著,结... 上海市人口密集、土地利用率极高,其原生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不高,受人为干扰严重,栽培植物种类较多,是国内唯一栽培植物种类超出原生植物种类的省级行政区。为了及时总结并展现上海市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分布信息,基于已公开发表的论著,结合馆藏标本和野外调查数据,本文更新了上海维管植物名录,并根据植物的首次记录时间、历史分布等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野生、逸生及栽培维管植物有4,126种(含种下等级和品种),其中野生及逸生植物1,238种及种下分类群,栽培植物2,888种(含种下等级和品种);包含211科1,176属2,782种,种下分类群有38亚种107变种5变型,栽培植物品种1,194个。物种数比2013版上海维管植物名录增加了914种(含种下等级和品种),主要是近年来新记录到的栽培植物和品种,而野生植物只增加了34种,原生植物仅增加了5种。因有92种原生植物在近年多次调查中没有被找到,上海实有原生植物数量首次出现了下降,说明对上海的原生植物特别是对多年未见的植物进行专题调查仍有必要。上海栽培植物多样性的大幅增加仅有40年历史,1980年开始栽培植物原种数量开始增加,2010年来品种多样性大幅增加,新增的栽培植物绝大多数都是人工选育的品种,这主要是与人的经济、喜好、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次更新的名录中科的范围界定与编排采用了以分子系统学结果为主要依据的新分类系统,学名变动的部分均给出了说明和参考文献,并以Excel格式发表,便于公众获取并检索利用。本文建议应持续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尤其是对近年多次调查没有发现的物种进行专题调查。此外由于新增的外来植物中一半以上是入侵物种,加强对这些植物的调查和监测则显得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编目 维管植物 上海 野生植物 栽培植物
原文传递
中国引进的栽培植物 被引量:8
9
作者 郑殿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0-915,共6页
中国国外植物引种取得的显著成就,在中国农业发展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国外植物引种就不会有中国当今发达的农业。目前关于中国引进作物种类及数量总体情况的报道极少,本文结合有关文献,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果树... 中国国外植物引种取得的显著成就,在中国农业发展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国外植物引种就不会有中国当今发达的农业。目前关于中国引进作物种类及数量总体情况的报道极少,本文结合有关文献,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果树作物、饲用及绿肥作物、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和林木作物,分别汇集了中国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共计253种,涉及栽培物种30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引种 栽培植物
下载PDF
植物硅酸体分析在农业考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报章 刘广民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1期59-62,共4页
植物硅酸体,又称植硅石(phytolith),是指高等植物细胞中发育的硅质颗粒,易鉴定且较易被保存在考古地层和遗物中。许多栽培植物能够产生具属种一级鉴定特征的植物硅酸体。通过考古土壤等样品的硅酸体分析,能够较好地恢复... 植物硅酸体,又称植硅石(phytolith),是指高等植物细胞中发育的硅质颗粒,易鉴定且较易被保存在考古地层和遗物中。许多栽培植物能够产生具属种一级鉴定特征的植物硅酸体。通过考古土壤等样品的硅酸体分析,能够较好地恢复史前农耕面貌与特点。目前,已有一些栽培植物的硅酸体形态得到了较好的研究,当代考古植物学家也有一些成功的研究范例。植物硅酸体分析,将在农业考古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硅酸体 栽培植物 农业考古 应用
下载PDF
长白山区野生与家种高山红景天药材的性状鉴别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文耆 马宏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80-182,共3页
本文对吉林省长白山地区野生和家种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药材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为红景天药材的收购和鉴别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山红景天 药材性状 药物鉴定 红景天
下载PDF
关于栽培植物的品种命名问题 被引量:5
12
作者 臧德奎 向其柏 《中国园林》 2006年第9期50-54,共5页
《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是栽培植物分类和命名的国际准则,其目标是促进农业、林业和园艺植物命名的一致、准确和稳定。介绍了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品种、品种群、命名等级、命名标准、发表和建立等基本概念,栽培植物... 《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是栽培植物分类和命名的国际准则,其目标是促进农业、林业和园艺植物命名的一致、准确和稳定。介绍了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品种、品种群、命名等级、命名标准、发表和建立等基本概念,栽培植物的分类等级和命名体系,并主要以桂花、兰花等观赏植物的品种分类为例,详细论述了品种、品种群和嫁接嵌合体的命名规则;简要评述了我国栽培植物品种分类和命名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品种 研究 栽培植物 命名 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
下载PDF
栽培植物拉丁学名及品种名的规范表述 被引量:5
13
作者 宗淑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1年第3期382-385,共4页
针对目前植物学科研究中栽培植物的拉丁学名及品种名表述仍存在混乱现象,从科技期刊编辑的实际工作出发,依据2006年出版的《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第7版)中的有关规定,列举相关例子,对植物学科研究中植物拉丁学名及品种名在表述中存... 针对目前植物学科研究中栽培植物的拉丁学名及品种名表述仍存在混乱现象,从科技期刊编辑的实际工作出发,依据2006年出版的《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第7版)中的有关规定,列举相关例子,对植物学科研究中植物拉丁学名及品种名在表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为科技期刊编辑及科技论文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植物 拉丁学名 品种名 科技论文
下载PDF
河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拟订
14
作者 易冉 张梦帆 +3 位作者 崔贵峰 董帅伟 苏静 李家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91-598,共8页
【目的】更加准确评价河南省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现状,科学制定自然保护管理战略,特更新河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方法】根据20 a野外调查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和全国植物标本馆馆藏标本的查阅,拟订了河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目的】更加准确评价河南省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现状,科学制定自然保护管理战略,特更新河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方法】根据20 a野外调查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和全国植物标本馆馆藏标本的查阅,拟订了河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结果】该名录收录了33科50属67种1亚种6变种,新增10科17属29种1亚种3变种。其包括1新发表种及河南省极小种群4种1亚种,并增补《河南植物志》8种1亚种。【结论】在更新河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对河南省极小种群的资源数量、分布及其受威胁状况进行了分析,也对名录中的一些物种的入选或排除进行了解释说明。河南保护植物需开展针对性野外调查和分类学研究,为保护工作提供急需的科学依据,并制订相应的保护行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植物 极小种群 新纪录 野生植物
下载PDF
人工栽培堇叶碎米荠生物学特征及其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爱华 黄思勇 +4 位作者 陈体强 金显平 彭经寿 姚茂桂 周光龙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对人工驯化栽培的堇叶碎米荠进行生物学观察和营养成分分析,为蔬菜类新食品原料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分类学和扫描电镜观察,描述和鉴定栽培植物;分析比较、大棚和露地补(富)硒栽培样品的营养成分。结果:栽培植物为堇叶... 目的:对人工驯化栽培的堇叶碎米荠进行生物学观察和营养成分分析,为蔬菜类新食品原料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分类学和扫描电镜观察,描述和鉴定栽培植物;分析比较、大棚和露地补(富)硒栽培样品的营养成分。结果:栽培植物为堇叶碎米荠(Cardamine violifolia O.E.Schuiz),其花粉粒为橄榄球状,大小为13.48~16.72μm×33.45~36.77μm;干品中水分、还原糖、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7.10%~7.44%、3.7%~5.55%和8.0%~15.7%,含有较低的粗脂肪(0.82%~1.9%)、较高的蛋白质(17.0%~21.5%),氨基酸总量可达13.38%~14.07%,并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镁和锌等人体必需等常量和微量元素;正常补硒栽培硒含量为78.9~129μg/100 g,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结论:堇叶碎米荠的食用部位为抽苔期的嫩茎叶,可制成干品粉末后筛分去掉粗纤维可作为补硒的食品新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叶碎米荠 形态分类 栽培植株 营养成分 新食品原料
下载PDF
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江 石佳 +2 位作者 付花 付长坤 宗浩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112,共6页
在对四川大学等10所高校18个校区的校园栽培植物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科、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共有植物244种,187属,91科;2优势科、属不明显;3分布区类型多样,地理成分... 在对四川大学等10所高校18个校区的校园栽培植物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科、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共有植物244种,187属,91科;2优势科、属不明显;3分布区类型多样,地理成分也较为复杂;4区系成分中,以热带成分为主,温带成分丰富,呈现一定的过渡性;5特有、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种类较多,展现了成都市高校校园文化的环境保护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高校校园 栽培植物 区系特征
下载PDF
高黎贡山栽培植物简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珺 李恒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A02期66-92,共27页
本文概述了高黎贡山地区常见的栽培植物155种,隶属49科,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科为豆科18种,葫芦科10种,蔷薇科9种.并对这些栽培植物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10类:1.粮食作物,2.蔬菜作物,3.油料作物,4.调料植物,5.水果,6.饮料植物,7... 本文概述了高黎贡山地区常见的栽培植物155种,隶属49科,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科为豆科18种,葫芦科10种,蔷薇科9种.并对这些栽培植物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10类:1.粮食作物,2.蔬菜作物,3.油料作物,4.调料植物,5.水果,6.饮料植物,7.药用植物,8.饲料植物,9.观赏,绿化,造林植物和10.工业原料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 栽培植物
下载PDF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栽培木本植物调查研究
18
作者 胡樱 贾慧萍 王慧春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1期48-49,55,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走访调查法,对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栽培的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乐都区木本植物共有25科44属93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2种,被子植物21科36属81种。该区栽培木本植物科属分布集中在单种科(60.00%)和单种属(63....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走访调查法,对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栽培的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乐都区木本植物共有25科44属93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2种,被子植物21科36属81种。该区栽培木本植物科属分布集中在单种科(60.00%)和单种属(63.64%)中,具狭窄性,同时,栽培种中乔木与小乔木占有优势(69.89%)。调查结果可为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栽培木本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海东市 乐都区 栽培植物 调查
下载PDF
贵州省施秉地区常见栽培植物名录
19
作者 王英 汤晓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施秉喀斯特位于我国贵州省黔东南州境内,区内拥有古老、完整、全球罕见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因其具有超乎寻常的美学、生态和科研价值。该区域内地形崎岖,气候湿润温和,人为干扰少,水质洁净,森林茂密,生境多样,生物种类繁多。研究历经3... 施秉喀斯特位于我国贵州省黔东南州境内,区内拥有古老、完整、全球罕见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因其具有超乎寻常的美学、生态和科研价值。该区域内地形崎岖,气候湿润温和,人为干扰少,水质洁净,森林茂密,生境多样,生物种类繁多。研究历经3年对该区域的植物进行鉴定整理得到该区域常见栽培植物名录,以期对该区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秉 喀斯特 栽培植物 植物名录
下载PDF
石油助长剂对生物的生理效应及应用技术(续)
20
作者 费雪南 徐正泰 《上海农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65-82,共18页
3 石油助长剂在蔬菜上的试验和应用蔬菜上的试验应用以菜豆、甘兰、番茄、胡萝卜、豌豆为多,并以菜豆为材料,对增产作用的生理生化机理作了一系列的研究。 3.1
关键词 石油助长剂 效应 应用 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