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理论解释与实证 被引量:87
1
作者 宋小青 李心怡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2-1010,共19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由耕地利用类型结构、投入结构和种植结构决定的区域耕地利用功能究竟如何转型,至今悬而未决。通过分析诱致性生产替代与3种结构演变的内在联系,构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综合解释框架及量化方法,选取广东省为典型地区,研...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由耕地利用类型结构、投入结构和种植结构决定的区域耕地利用功能究竟如何转型,至今悬而未决。通过分析诱致性生产替代与3种结构演变的内在联系,构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综合解释框架及量化方法,选取广东省为典型地区,研究区域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结果表明:①广东省耕地利用功能处于从经济社会型转向生态经济型转型的过渡期,但区域差异明显。其中,珠江三角洲耕地利用功能实现了从经济社会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型,东翼、西翼、山区实现了从社会生态型向经济社会型的转型;②广东省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人文驱动机理表现为,经济—社会和社会—体制两方面的驱动力沿"城镇化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诱致性生产替代—耕地利用结构演变—耕地利用功能形态转变"的级联驱动效应;③耕地利用结构演变分析是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研究的有效视角。随着经济社会从初级发展阶段经历中高级到高级阶段,在诱致性生产替代作用下,耕地利用类型结构、投入结构和种植结构演变将决定耕地利用功能从社会生态型向经济社会型、生态经济型转型;④对土地利用转型中"型"的内涵做出了新的阐释。在诱致性生产替代理论认知基础上,对耕地利用功能"型"之转变的深层机理进行了新的探索。这对缩小学术界与公众、决策层在耕地利用转型方面的认知鸿沟,以及推动土地利用转型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提出了中国"旱改水"及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社会生态效应管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耕地 功能 结构 格局 广东
原文传递
中国省域耕地集约利用态势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82
2
作者 王国刚 刘彦随 陈秧分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07-915,共9页
基于"理性小农"、超边际经济学等理论,建立了农户耕地集约利用解释的理论框架。构建了集约利用度指数(CII)和驱动力模型,分析了1996-2008年中国省域的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大... 基于"理性小农"、超边际经济学等理论,建立了农户耕地集约利用解释的理论框架。构建了集约利用度指数(CII)和驱动力模型,分析了1996-2008年中国省域的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大幅度提高,但地域差异明显,初步形成了第一阶梯较高集约度、第二三阶梯较低集约度的空间格局;耕地集约利用的首要贡献来自于化肥、机械、农药等省工性劳动的大量使用,其次是资本投入和劳动力;耕地自然本底条件、耕地经济收益和劳动力生产率,与耕地集约度呈正相关,而耕地非农化效益与耕地利用集约度呈负相关。基于研究结论的政策引申:加强政策引导,科学合理使用非可再生能源等省工性劳动;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耕地综合生产力;提高耕地经营性经济补贴标准,激励农户稳定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集约利用度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京津冀地区耕地破碎化分析 被引量:74
3
作者 李鹏山 吕雅慧 +3 位作者 张超 郧文聚 杨建宇 朱德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1-287,共7页
为了深入分析京津冀地区耕地破碎化和人工干扰程度,以空间网格为基本单元,采用核密度函数法对耕地进行密度计算,继而采用自然断点法进行密度分区,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破碎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最后采用耕地破碎度... 为了深入分析京津冀地区耕地破碎化和人工干扰程度,以空间网格为基本单元,采用核密度函数法对耕地进行密度计算,继而采用自然断点法进行密度分区,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破碎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最后采用耕地破碎度指数和人工干扰指数对比分析提出耕地整治的方向。结果表明:耕地核密度变化范围为0~95.08点/km2,85%以上的耕地集中分布在区域中部和东南部的中密度区到高密度区,耕地面积随着密度降低而减少;耕地斑块密度指数、斑块边界密度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耕地斑块聚集度在不同密度区的变化情况均反映出破碎化程度随着耕地密度减小而增大;耕地破碎度指数和人工干扰度指数均随着耕地密度降低而升高,人工干扰是该区域耕地破碎化程度加剧的主要因素。采用核密度估计法能合理地反映耕地聚集程度和破碎化程度,可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耕地整治和土地利用优化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耕地 空间格局 核密度估计 破碎化
下载PDF
水稻化感材料的抑草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3
4
作者 胡飞 孔垂华 +2 位作者 徐效华 张朝贤 陈雄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60-1165,共6页
水稻化感材料PI312777和化感1号在田间能显著地抑制杂草,而且其抑草作用与栽培方式相关,抛秧和移栽方式对杂草的抑制作用明显地优于直播。结果表明,PI312777和化感1号植株产生和释放的化感物质(多酚、黄酮和羟基肟酸)显著高于非化感品... 水稻化感材料PI312777和化感1号在田间能显著地抑制杂草,而且其抑草作用与栽培方式相关,抛秧和移栽方式对杂草的抑制作用明显地优于直播。结果表明,PI312777和化感1号植株产生和释放的化感物质(多酚、黄酮和羟基肟酸)显著高于非化感品种华粳籼1号,而且在6叶期植株中的化感物质含量达最大值。这种不同水稻材料植株在不同生育期产生并释放化感物质量的差异是导致它们在田间抑草效应强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研究发现,PI312777植株由地上部分合成化感物质后经根部分泌到环境中,根组织并不产生化感物质,且稗草能诱导PI312777植株产生和释放更大量的化感物质。在水培条件下,PI312777根分泌的化感物质明显地抑制稗草的生长,但水培液中加入活性碳能使水稻对稗草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研究显示,水稻化感材料的抑草效应虽与化感作用、栽培方式和环境等多因素相关,但化感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水稻和伴生稗草之间可能存在着化学识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感材料 抑草作用 抑草机制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吉林省中西部耕地数量和质量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欧阳玲 王宗明 +4 位作者 贾明明 毛德华 刘明月 任春颖 满卫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34-242,共9页
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研究粮食主产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利用2000年、2013年Landsat TM/ETM+/OLI遥感数据和2351个样点土壤实测数据,对吉林省中西部耕地分布的空间变化和由... 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研究粮食主产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利用2000年、2013年Landsat TM/ETM+/OLI遥感数据和2351个样点土壤实测数据,对吉林省中西部耕地分布的空间变化和由此引起的不同质量等级耕地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3年期间,吉林省中西部耕地总量稍有增加,面积由5.61×104 km2增加到5.64×104 km^2,其中旱田面积增加645 km2,水田面积减少350 km^2。研究区耕地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西部增加、东部减少的趋势;新增耕地最主要来源于湿地(66.04%)和草地(21.12%),传统耕作区(主要为城市周边)耕地大面积减少,其中45.08%转化为人工表面,28.85%和22.61%转化为林地和湿地;水田与旱田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剧烈。2000—2013年期间,研究区耕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净减少的耕地为一、二等地,其中一等地净减少305 km^2,长春市占96%,净增加的耕地是三、四和五等地,分别为235、148和218 km^2,主要分布在白城市和松原市。城市化占用和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是该区域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时段内吉林省中西部优质耕地流失严重,存在突出的占优补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GIS 土壤 耕地 耕地质量 空间格局
下载PDF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生产能力空间格局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子良 王树涛 +2 位作者 张利 门明新 许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23-331,共9页
为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生产能力空间格局,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抽样补充调查,建立耕地生产能力核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3个层次产能(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的空间分布得到:较高的理论单产和可实现单产主要分... 为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生产能力空间格局,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抽样补充调查,建立耕地生产能力核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3个层次产能(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的空间分布得到:较高的理论单产和可实现单产主要分布在以唐山市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各个乡镇;而较高的实际单产主要分布在唐山市南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乡镇;处在北部山地丘陵区的迁西县和迁安市等地区的一些乡镇的3个层次的产能单产都比较低;以唐山市为中心的西部和东部及东南部地区的一些乡镇的3个层次产能的总产都比较高,北部的山地丘陵区的产能总产比较低。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产能结果表明,3个层次产能单产的空间聚集程度顺序是理论单产>可实现单产>实际单产;3个层次产能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中在H-H型(高-高关联)和L-L型(低-低关联)的乡镇占到了全部的50%以上。进行产能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性分析表明,可实现单产和人均GDP及农村人均纯收入空间耦合关系较好,实际产能和地均农产值空间耦合关系较好。认清区域耕地生产能力空间格局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可以为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提供决策支持,对于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能力 经济 土地利用 耕地 空间格局 唐山市
下载PDF
Dynamic trends and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 intensific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被引量:24
7
作者 WANG Guogang LIU Yansui +1 位作者 LI Yurui CHEN Yangfe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45-57,共13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several important factors representing land use intensification in cultivated land (denoted by ClI), using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achieve realistic and practical cultiv...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several important factors representing land use intensification in cultivated land (denoted by ClI), using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achieve realistic and practical cultivated land use policies in China. For this reas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was first built to explain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intensification in the cultivated land, and then the variables and index were further developed for the purpose of characterizing the dynamic trends and driving forces of the land use intensification in the cultivated land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xtent of C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6 to 2008, due to the extensive use of fertilizers, machinery and pesticide, increased labor and capital input, and intensified land use. Moreover,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ductivity of cultivated l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cultivated land, labor productivity, and land use convers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village development. The first three factors play a positive role, while the last one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land use intensification in the cultivated land.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the main 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in cultivated land are proposed. First, the sustainable pathways for intensification should be adopted to reduce the unsustainable uses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gricultural chemicals, etc. Second, the condition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to increase the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Third, it is very necessary and helpful for improving labor productivity and land use efficiency from the viewpoint of accelerated the cultivated land circulation. The last step is to positively affect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peasants by means of reforming the subsidy stand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ted land land use intensification spatial pattern FACTORS China
原文传递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global cultivated land change since the 1980s 被引量:21
8
作者 YAO Ziyan ZHANG Lijuan +2 位作者 TANG Shihao LI Xiaxiang HAO Tiantia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7年第7期771-785,共15页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 between 1982 and 2011 using global vector-based land use/land cover data. (1) Ou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otal global cultivated land area ...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 between 1982 and 2011 using global vector-based land use/land cover data. (1) Ou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otal global cultivated land area increased by 528.768×10^4 km^2 with a rate of 7.920×10^4 km^2/a, although this increasing trend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global cultivated land increased fastest in the 1980s. Since the 1980s,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in North America, South America and Oceania increased by 170.854×10^4 km^2, 107.890×10^4 km^2, and 186.492×10^4 km^2,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that in Asia, Europe and Africa decreased by 23.769×10^4 km^2, 4.035×10^4 km^2 and 86.76×10^4 km^2,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in North America, South America and Oceania exhibited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s of 7.236× 10^4 km^2/a, 2.780×10^4 km^2/a and 3.758×10^4 km^2/a, respectively. On the other hand, that of Asia, Europe and Africa exhibited decreasing trend rates of–5.641×10^4 km^2/a,–0.831×10^4 km^2/a and–0.595×10^4 km^2/a,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decreasing trend in Asia was significant. (2) Since the 1980s, the increase in global cultivated lands was mainly due to converted grasslands and woodlands, which accounted for 53.536% and 26.148% of the total increase, respectively. The increase was found in southern and central Africa, eastern and northern Australia, southeastern South America, central US and Alaska, central Canada, western Russia, northern Finland and northern Mongolia. Among them, Botswana in southern Africa experienced an 80%–90% increase, making it the country with the highest increase worldwide. (3) Since the 1980s, the total area of cultivated lands converted to other types of land was 1071.946×10^4 km^2. The reduction was mainly converted to grasslands and woodlands, which accounted for 57.482% and 36.000%, respectively. The reduction occurred mainly in southern Sudan in central Africa, southern and central US, southern Russia, and southern European count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ted lands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 spatial pattern GLOBAL 1980s
原文传递
中国耕地差异化休耕模式及技术措施探讨 被引量:22
9
作者 苏康传 杨庆媛 +1 位作者 张忠训 毕国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3-291,共9页
耕地休耕模式是实行耕地休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差异化的休耕模式对中国全面实施耕地休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系统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等,结合中国耕地休耕主要试点区实地调研资料及数据,总结、... 耕地休耕模式是实行耕地休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差异化的休耕模式对中国全面实施耕地休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系统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等,结合中国耕地休耕主要试点区实地调研资料及数据,总结、提炼差异化耕地休耕模式。结果表明:中国耕地休耕模式设计应充分考虑制度主体、制度客体及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模式内涵、模式适用区域、典型案例区及主要休耕技术措施等进行设计。中国耕地差异化休耕模式主要有地下水漏斗区节水保水型休耕模式、土地污染区清洁去污型休耕模式、生态严重退化区生态修复型休耕模式、耕作过度集约化区耕地地力保护型休耕模式及耕地撂荒严重区的"流转+休耕"模式。差异化休耕模式涉及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休耕时长安排、培肥技术、休耕地翻耕技术及休耕试验示范技术等。当前中国休耕时长安排主要有季节性休耕、长期休耕及短期休耕3类;休耕培肥技术主要有少耕肥豆轮作、免耕过腹还田、免耕净种绿肥、免耕肥草间套种、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腐熟农家肥)及上述多种方式混合形成的技术措施;休耕地翻耕技术主要有深松浅翻、深翻晒垡、旋耕保墒等;休耕试验示范技术主要包括休耕绿肥品种筛选试验、休耕时长试验、土壤指标测定试验、休耕对比示范等,并以甘肃省环县为案例对休耕模式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可为中国全面开展耕地休耕提供案例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业 耕地 休耕模式 技术措施 中国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耕地动态变化及其景观格局 被引量:22
10
作者 白元 徐海量 +2 位作者 刘新华 凌红波 赵新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2-500,共9页
基于3S(RS、GIS、GPS)技术,并结合数理统计和景观格局数量分析方法,运用2000年CBERS、2005年CBERS和2010年TM遥感影像对塔里木河干流10年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景观格局及其生态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在过去10年中,塔河干流... 基于3S(RS、GIS、GPS)技术,并结合数理统计和景观格局数量分析方法,运用2000年CBERS、2005年CBERS和2010年TM遥感影像对塔里木河干流10年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景观格局及其生态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在过去10年中,塔河干流耕地面积明显增加。具体地,2000年耕地面积为1.61×105hm2,所占研究区总面积比例为3.89%,至2010年增加至3.27×105hm2,比例为7.88%,年增长率为1.66×104hm2a-1;(2)塔里木河干流耕地空间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A、B、C、D断面耕地分布宽幅分别为21~23 km、11~16 km、6~17 km、4~9 km,塔河北岸C、D断面和南岸D、E断面耕地的增速最快;(3)2000-2010年耕地的斑块数不断增加,面积加权形状指数增大,形状趋于不规则。景观聚集度适中,景观内斑块大小分布均匀性降低,景观多样性下降,各个景观类型所占比例趋于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时空变化 景观格局 塔里木河干流
下载PDF
福建沿海养殖贝类体石油烃总量水平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9
11
作者 钟硕良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40,共8页
对福建沿海6种主要养殖贝类体石油烃总量水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福建沿海6种养殖贝类体石油烃总量水平范围在2.57mg/kg.wet~61.5mg/kg.wet之间,总平均10.5mg/kg.wet其受测样品石油烃总量水平的频率分布,含量在5.00mg/kg~... 对福建沿海6种主要养殖贝类体石油烃总量水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福建沿海6种养殖贝类体石油烃总量水平范围在2.57mg/kg.wet~61.5mg/kg.wet之间,总平均10.5mg/kg.wet其受测样品石油烃总量水平的频率分布,含量在5.00mg/kg~15.0mg/kg范围的样品占81.3%;其石油烃污染指数范围在0.2~4.0之间,总平均0.7,总体属轻度污染。福建沿海6种养殖贝类体石油烃总量水平的种间分布,缢蛏>僧帽牡蛎>翡翠贻贝>太平洋牡蛎泥>蚶菲>律宾蛤子。其石油烃总量水平的空间分布,由闽南海区向闽中海区和闽东海区呈明显递减之势;其石油烃总量水平的时空分布,在2002—2004年间总体呈微弱上升之势,但缢蛏和僧帽牡蛎体石油烃含量的年际升幅比其它4种养殖贝类体的升幅大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养殖贝类 分布特征 福建沿海
下载PDF
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顺兴 邓南圣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2-96,共5页
在分析环境科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培养规格要求,提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强化基础,多模式培养,辅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全学程中,前两年修读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后两年按污染治理与资源化、环... 在分析环境科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培养规格要求,提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强化基础,多模式培养,辅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全学程中,前两年修读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后两年按污染治理与资源化、环境规划管理与评价、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四类,并以前两类为主,按社会需求及学生意愿进行分流,多模式培养,辅修科学、化学、生物等学科师范教育专业,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环境科学学科发展趋势、就业多元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 本科专业 环境规划管理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环境生物学 学科特点 需求状况 专业人才 规格要求 辅修专业 污染治理 环境化学 社会需求 师范教育 社会需要 发展趋势 多模式 资源化 多元化
下载PDF
近30年来黄河三角洲耕地轨迹转化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云龙 韩美 +4 位作者 孔祥伦 王敏 潘彬 魏帆 黄淑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6-143,共8页
黄河三角洲是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土地增长区和耕地资源储备区,耕地是研究区最重要的景观类型之一。通过LandsatTM/OLI遥感影像解译,获取黄河三角洲1986、1992、1998、2004、2010和2016年6个时期用地类型分布,使用轨迹分析法分析耕地... 黄河三角洲是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土地增长区和耕地资源储备区,耕地是研究区最重要的景观类型之一。通过LandsatTM/OLI遥感影像解译,获取黄河三角洲1986、1992、1998、2004、2010和2016年6个时期用地类型分布,使用轨迹分析法分析耕地轨迹的时空变化。借助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指数(PLAND)、散布与并列指数(IJI)、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指数(FREAC-AM),分析不同耕地转化类型的景观格局。选择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区位因素3大类共13个影响因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耕地转化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①1986—2004年黄河三角洲耕地面积由1390.16km2,增长至2184km^2,2016年减少至2138.88km^2,1986—2016年间研究区耕地和耕地占三角洲总面积比例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30年间未利用地向耕地转入322.46km^2,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耕地向建设用地输出107.82km^2,是耕地转出的主要去向。恒定非耕地主要分布在河口区和垦利区,间歇性耕地主要分布在河口区,转入耕地主要分布在垦利区,恒定耕地与转出耕地在各县区均有分布。②耕地是黄河三角洲最重要的景观类型之一,耕地轨迹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2.75%。间歇性耕地和恒定耕地的IJI指数分别为89.84%和78.20%,表明间歇性耕地和恒定耕地周边的耕地变化复杂,相邻景观类型最多。同时,间歇性耕地FREAC-AM指数为1.22,还是研究区耕地转化轨迹中形状最复杂的类型。③Logistic分析表明,地理区位是黄河三角洲耕地转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距海岸线距离(贡献率1832.730)、距黄河距离(贡献率589.109)、人口密度差(贡献率408.403)、距乡镇距离(贡献率398.933)是耕地转入的主要驱动因子。距海岸线距离(贡献率1914.205)、距乡镇距离(贡献率763.96)、距黄河距离(贡献率142.210)是耕地转出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黄河三角洲 转化轨迹 景观格局 LOGISTIC回归分析 驱动力
下载PDF
“二调”以来湖北省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子识别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陶荣 孔雪松 +2 位作者 陈翠芳 刘茜 张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90-295,共6页
为了识别耕地动态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基于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以来的土地利用数据,从省域、县域与地块3个尺度,系统分析了2009—2016年湖北省耕地变化的数量和景观格局特征,运用回归分析定量识别了驱动耕地变化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 为了识别耕地动态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基于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以来的土地利用数据,从省域、县域与地块3个尺度,系统分析了2009—2016年湖北省耕地变化的数量和景观格局特征,运用回归分析定量识别了驱动耕地变化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湖北省耕地面积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耕地与其他地类之间的转换关系复杂而频繁,城乡建设用地整治已成为耕地补充的重要来源;(2)湖北省大部分地区的耕地斑块密度都呈现出小幅增长的态势,耕地斑块平均规模有下降趋势,耕地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耕地破碎化程度趋于严重。(3) 2009—2016年,经济驱动因素对湖北省耕地变化的作用明显,尤以人均GDP的影响最为显著,而自然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研究将为统筹耕地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关系,制定区域差异化的耕地资源保护策略提供决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时空特征 景观格局 驱动机制 湖北省
下载PDF
华北平原主要优质牧草的种植模式与产业发展方向 被引量:14
15
作者 潘国艳 欧阳竹 李鹏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0,共6页
近年来华北平原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但优质青绿饲草的不足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在农区发展优质青绿饲草是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牧草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都比秸秆等传统饲料高,一般禾本科干草的蛋白质含量为13%-1... 近年来华北平原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但优质青绿饲草的不足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在农区发展优质青绿饲草是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牧草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都比秸秆等传统饲料高,一般禾本科干草的蛋白质含量为13%-15%,豆科牧草为18%-24%,并且牧草中所含的蛋白质更容易被家畜消化吸收。本文试验研究了几种适宜华北平原种植的优质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华北平原牧草种植与利用现状.提出了适宜华北平原的8种牧草和种植模式。并对平原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畜牧业产业发展方向作出了规划设想,即建设山前平原青绿饲草产业带,促进奶牛业发展;建立海河低平原和黄河三角洲两个饲草业出口基地。以大城市和亚洲市场为对象,发展外向型草业经济;建立山前平原、沿黄地区、淮北平原三个精饲料生产、加工基地,生产优质高产饲用玉米,发展精饲料加工业和秸秆加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牧草种类 种植现状 种植模式 牧草产业
下载PDF
滇中城市群耕地时空变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国平 赵俊三 +1 位作者 李红波 吴晓伟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24-32,共9页
基于1986、1995、2000年三期TM遥感影像和2009年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以滇中城市群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群尺度耕地时空变化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分析结果与实际一致,所选取的分析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尤其在表征不同时段耕地... 基于1986、1995、2000年三期TM遥感影像和2009年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以滇中城市群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群尺度耕地时空变化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分析结果与实际一致,所选取的分析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尤其在表征不同时段耕地变化特征上.分布指数、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地学信息图谱和景观格局指数多种方法可以优势互补,相互验证,既能说明耕地数量的变化,又能揭示变化的空间布局和变化机理,说明分析方法具有可行性.该研究可为城市群尺度,尤其是类似高原山区耕地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定量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城市群 耕地 地学信息图谱 景观格局
原文传递
水稻种植模式对水稻籽粒离子组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沙之敏 袁婧 +3 位作者 赵峥 岳玉波 姚健 曹林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0-607,共8页
亚细胞、细胞、器官乃至有机体内所有矿质元素的组合称为离子组。离子组是植物化学元素指纹,能够定量、精准地反映环境因子驱动下植物体产生的无机化学响应。为探求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籽粒离子组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比较了长期常... 亚细胞、细胞、器官乃至有机体内所有矿质元素的组合称为离子组。离子组是植物化学元素指纹,能够定量、精准地反映环境因子驱动下植物体产生的无机化学响应。为探求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籽粒离子组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比较了长期常规种植、绿色蛙稻和有机蛙稻3种水稻种植模式水稻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和元素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了土壤中可利用态元素向水稻籽粒中的转移效率。21种元素含量通过高通量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别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各元素处理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各元素在水稻籽粒中的浓度顺序为:K>P>Mg>Ca>Mn>Zn>Fe>Cu>Rb>Na>Ba>Mo>B>Ni>Sr>As>Cr>Cd>Se>Co>Cs。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水稻籽粒离子组有显著影响,第1主成分占总变量的32.7%,区分了有机和绿色种植模式;第2主成分占总变量的27.1%,将常规种植模式和另外两种模式区分开。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水稻籽粒离子组有显著影响。与常规种植相比,绿色蛙稻模式下籽粒第1主族元素K、Na、Cs、Rb含量显著增加21%、31%、59%、72%,Mn、Cd的含量显著增加23%、441%,B和Cr的含量显著降低63%和51%;有机模式下水稻籽粒中Co、Ni和Cd含量分别增加60%、286%和488%,而Ca、B、Mo、Sr和Cr的含量显著降低38%、60%、20%、27%和96%,而同主族元素间的竞争并未发现。因此,从水稻必需元素吸收角度出发,绿色蛙稻种植模式优于有机和常规种植模式;但绿色和有机蛙稻种植模式对一些非必需元素的吸收也为水稻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因此,科学的养分管理和合理种植结构的调整对保证水稻食品的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模式 离子组 水稻籽粒 主成分分析 食品安全
下载PDF
1998—2014年阿克苏河流域耕地景观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涛 张超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1-178,共8页
以新疆阿克苏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GIS解译了研究区1998年、2002年、2006年、2010年、2014年5个时相的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针对耕地信息,分别从耕地面积动态变化、耕地重心空间迁移、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等分析阿克苏... 以新疆阿克苏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GIS解译了研究区1998年、2002年、2006年、2010年、2014年5个时相的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针对耕地信息,分别从耕地面积动态变化、耕地重心空间迁移、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等分析阿克苏河流域耕地近16年的变化过程,并从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增长、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该流域耕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流域耕地面积持续增加,上、中、下游耕地面积增加幅度有所不同,下游耕地面积增幅最大,上游次之,中游最小;流域上、中、下游耕地重心坐标在不同时段内分别向不同方向迁移,但总体表现为上游向东迁移,中游向南迁移,下游向北迁移;流域内耕地间逐渐聚拢,空间上接连成片,斑块面积不断增大,景观异质性降低;阿克苏地区人口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流域耕地面积持续扩张的重要原因,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保证了不断增加的耕地的用水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景观格局 时空变化 驱动力分析 阿克苏河流域
下载PDF
下辽河平原典型区耕地格局变化及其空间要素驱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全喜 宋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75-283,共9页
为明确粮食主产区耕地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及其空间驱动因素。该研究以下辽河平原典型区沈阳市为研究区,运用变化轨迹分析法、重心迁移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揭示1980—2000年和2000—2018年耕地格局变化特征,并从空间要素角度出发,运用随机... 为明确粮食主产区耕地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及其空间驱动因素。该研究以下辽河平原典型区沈阳市为研究区,运用变化轨迹分析法、重心迁移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揭示1980—2000年和2000—2018年耕地格局变化特征,并从空间要素角度出发,运用随机森林算法识别不同区域尺度耕地格局变化空间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80—2000年耕地格局相对稳定,耕地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2000—2018年耕地流失严重,耕地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迁移速度加快。2)2个研究时段内耕地变化均具有转入转出双向特征,1980—2000年耕地转入与耕地转出速度缓慢,2000—2018年耕地转出面积远高于耕地转入面积,耕地转出区域以城区周边为主。3)不同区域尺度空间驱动因素重要性大小存在差异,空间距离要素、地理空间要素和政策因素对耕地格局变化起主要驱动作用,高程和坡度对耕地格局变化的影响较小。研究证实了随机森林算法能够有效量化耕地格局变化空间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构建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 空间格局 驱动因素 随机森林算法 下辽河平原
下载PDF
大都市镇域耕地功能格局及其成因——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叶晓琪 宋小青 +1 位作者 谭子安 吴志峰 《热带地理》 2017年第6期862-873,共12页
选取广州市为典型区域,运用土地利用图斑数据库及社会经济数据,通过熵权法评价分析了镇域尺度耕地功能的格局特征、区域关联及成因,结果表明:1)广州市耕地总功能呈现北部最强、南部次之、中部最弱的格局特征,各功能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 选取广州市为典型区域,运用土地利用图斑数据库及社会经济数据,通过熵权法评价分析了镇域尺度耕地功能的格局特征、区域关联及成因,结果表明:1)广州市耕地总功能呈现北部最强、南部次之、中部最弱的格局特征,各功能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功能间强度不一,受耕地资源丰度、地形及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较大;2)由于功能间存在关联,通过协调功能间关系、促进区域合作有助于实现有效的耕地多功能管理;3)耕地功能具备动态性,必须在不同阶段调整管理措施。此外,从统筹耕地开发管理、因地制宜发展耕地功能、加大优惠力度保障各方权益等方面探讨了耕地多功能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地利用 功能 格局 镇域 广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