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株高、基部第二伸长节间茎粗和茎壁厚的初步遗传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莫永生 蔡中全 +1 位作者 张磊 杨亲琼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用4个水稻自交系组配3对正、反交组合,考察其F2的株高、第二伸长节间茎粗和壁厚3个性状。发现F2株高分离分布连续但不呈正态,表现为质量—数量性状;第二伸长节间茎粗和壁厚分离均成正态分布,表现为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对正、反... 用4个水稻自交系组配3对正、反交组合,考察其F2的株高、第二伸长节间茎粗和壁厚3个性状。发现F2株高分离分布连续但不呈正态,表现为质量—数量性状;第二伸长节间茎粗和壁厚分离均成正态分布,表现为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对正、反交组合进行方差分析,发现3个性状均有部分正反交组合间差异显著,表明存在细胞质遗传效应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高 茎粗 茎壁厚 数量性状 质量—数量性状 高大韧稻
下载PDF
垦复干扰对糙花少穗竹秆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世品 陈辉 +2 位作者 黎茂彪 吴继林 吴锦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4-258,共5页
应用4种分布函数对6个垦复糙花少穗竹林样地全部立竹及其各龄级的秆径分布进行拟合,并以1个未垦复样地为对比,结果表明,各样地拟合效果最好的均是Weibull分布.垦复样地的立竹总体平均秆径和幼龄竹平均秆径均大于未垦复样地.垦复样地的... 应用4种分布函数对6个垦复糙花少穗竹林样地全部立竹及其各龄级的秆径分布进行拟合,并以1个未垦复样地为对比,结果表明,各样地拟合效果最好的均是Weibull分布.垦复样地的立竹总体平均秆径和幼龄竹平均秆径均大于未垦复样地.垦复样地的秆径分布峰度值均较大,秆径各径阶分布相对集中而有利于竹林管理.各样地的总体秆径分布偏度均为正值,分布曲线右偏,但垦复样地的幼龄竹秆径分布则为左偏,秆径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各种垦复措施相比,劈山和多次浅翻均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大径阶立竹的数量,不利于长期地力维持;而浅翻施肥和全锄使立竹秆径偏度为正值且大小适当,是效果较好的垦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花少穗竹 垦复 干扰 秆径 分布
下载PDF
海涂哺鸡竹笋产量分布和竿径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徐绍清 吕建淼 +1 位作者 冯世祥 沈焕初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17,共3页
对海涂哺鸡竹笋产量分布和竿径变化规律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哺鸡竹出笋不均勾,盛笋期在整个笋期的中前期;笋期从造林后开始逐年推迟,最后稳定在5月上旬左右。竹竿胸径逐年增粗,到成林时基本稳定,受土壤条件影响较深。
关键词 哺鸡竹 产量 竿径 规律
下载PDF
江西省大岗山毛竹林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16
4
作者 聂道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93-699,共7页
1987~1989年对毛竹林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杆容重随年龄的变化反映了毛竹个体独特的生长分化特点。随着立竹度的增加,竹株按年龄分布大致均匀化。竹株按径阶分布遵从威布尔分布,但随生产力提高,则向正态分布过渡。
关键词 毛竹林 结构 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