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Cu2+浓度下热再生氨电池产电及Cu2+去除特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唐志强 张亮 +3 位作者 朱恂 李俊 付乾 廖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04-4810,共7页
热再生氨电池(thermally regenerative ammonia-based battery,TRAB)在废弃资源回收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和良好应用前景。通过构建TRAB来处理含Cu^2+废液并回收电能和铜资源,实验中研究了不同Cu^2+浓度对电池产电性能和废液Cu^2+去除效... 热再生氨电池(thermally regenerative ammonia-based battery,TRAB)在废弃资源回收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和良好应用前景。通过构建TRAB来处理含Cu^2+废液并回收电能和铜资源,实验中研究了不同Cu^2+浓度对电池产电性能和废液Cu^2+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阴极废液Cu2+浓度低于0.2 mol/L时,随着Cu^2+浓度的增加,电池最大输出功率不断增加,电池输出电压和产电周期不断增加,促使批次获得电量和能量密度也不断增加。同时采用TRAB技术去除废液中铜离子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而且去除率随着废液中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后续研究采用TRAB结合电凝法的两步处理法有望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再生氨电池 铜离子浓度 最大功率 铜离子去除率 电化学 废水 回收
下载PDF
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对废水中Cu(Ⅱ)的沉淀浮选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生鹏 霍文凯 +2 位作者 王茹 廖学品 石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872-3878,共7页
以低浓度Cu^(2+)水溶液模拟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了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CBS和阳离子型C-CBS)对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沉淀浮选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气速、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气浮时间、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废水中Cu... 以低浓度Cu^(2+)水溶液模拟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了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CBS和阳离子型C-CBS)对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沉淀浮选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气速、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气浮时间、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废水中Cu^(2+)沉淀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BS和C-CBS均适用于在碱性条件下对金属离子废水进行沉淀浮选,Cu^(2+)的去除率达到90%左右;且随着气速的升高,Cu^(2+)的去除率增加而后趋于不变;随着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对CBS,Cu^(2+)的去除率增加,而对C-CBS,Cu^(2+)的去除率反而下降;随气浮时间延长,Cu^(2+)去除率逐渐增加而后趋于不变。研究表明,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可用于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沉淀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多肽 表面活性剂 cu2+废水 沉淀 浮选
下载PDF
车间外排废水综合治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亚菲 谭运良 《铜业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37-40,共4页
有色冶金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各类不同的重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对环境存在一定的毒性。本文在全面分析造成外排至厂串山垄1#水库的车间外排水Cu2+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小幅超标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节能减排精神,对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一... 有色冶金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各类不同的重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对环境存在一定的毒性。本文在全面分析造成外排至厂串山垄1#水库的车间外排水Cu2+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小幅超标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节能减排精神,对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改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对存在相似情况的冶金废水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cu2+ 超标 节能减排 综合治理
下载PDF
以不对称席夫碱金属铜(Ⅱ)配合物为载体的硫氰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
4
作者 归国风 聂晓燕 刘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24-1427,共4页
研制了以水杨醛缩乙酰丙酮乙二胺合铜(Ⅱ)金属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阴离子选择性电极。试验表明,以水杨醛缩乙酰丙酮乙二胺合铜(Ⅱ)金属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电极对硫氰酸根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电位响应特性。在pH 5.0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电极... 研制了以水杨醛缩乙酰丙酮乙二胺合铜(Ⅱ)金属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阴离子选择性电极。试验表明,以水杨醛缩乙酰丙酮乙二胺合铜(Ⅱ)金属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电极对硫氰酸根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电位响应特性。在pH 5.0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电极电位呈现近能斯特响应,线性范围为7.5×10^(-5)~1.0×10^(-1)mol·L^(-1),斜率为-53.8 mV·dec^(-1)(25℃),检出限(3S/N)为6.5×10^(-6)mol·L^(-1)。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电极反应的选择性及其响应机理。将该电极用于实验室废水中硫氰酸根离子的检测,测得该方法的回收率在95.3%~107.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 硫氰酸根离子 铜(Ⅱ)与席夫碱的络合物 中性载体 废水
下载PDF
氨基乙醇席夫碱Cu^(2+)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染料降解 被引量:5
5
作者 江银枝 赵攻城 +1 位作者 时永强 徐火英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3-899,共7页
合成了3个氨基乙醇席夫碱Cu2+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利用分光光度法考查了配合物催化降解酸性蓝9的性能和动力学曲线;利用Graph Pad Prism 5软件进行了米氏常数的测定;利用HPLC法测定了降解产物.发现配合物均为单核五配位配合物.发现配合... 合成了3个氨基乙醇席夫碱Cu2+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利用分光光度法考查了配合物催化降解酸性蓝9的性能和动力学曲线;利用Graph Pad Prism 5软件进行了米氏常数的测定;利用HPLC法测定了降解产物.发现配合物均为单核五配位配合物.发现配合物能催化废水中酸性蓝9降解,催化活性Cu Cl Lb·H2O最好,Cu Cl La·H2O其次,Cu Cl Lc·H2O最差,说明给电子基团有利于催化活性,位阻基团不利于催化活性.发现Cu Cl La·H2O、Cu Cl Lb·H2O催化酸性蓝9的V-S曲线与米氏方程吻合,米氏常数分别为1.35×10-2mmol·L-1和1.54×10-2mmol·L-1,说明催化过程具有酶促特性,Cu Cl La·H2O与底物的结合能力比Cu Cl Lb·H2O与底物结合能力弱.发现降解产物有顺式丁烯二酸.推测了配合物的催化机理和酸性蓝9的降解机制.得到了两个性能优良的酸性蓝9降解的仿酶催化剂,催化活性可以通过基团进行调控,为开发新的染料废水的有效治理技术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配合物 仿生催化 染料降解 废水
原文传递
球衣菌对工业废水中Cu^(2+)吸附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丽梅 谢华玲 许旭萍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4-46,39,共4页
利用球衣菌FQ32制备生物吸附剂,研究其对Cu2+的耐受能力,并以连江某工厂含Cu2+废水为样液,对其进行吸附条件试验,分析了影响吸附率和吸附量的因素,结果表明,球衣菌FQ32对Cu2+的耐受能力大于150 mg/L。在工业废水中Cu2+的浓度为23.1mg/L... 利用球衣菌FQ32制备生物吸附剂,研究其对Cu2+的耐受能力,并以连江某工厂含Cu2+废水为样液,对其进行吸附条件试验,分析了影响吸附率和吸附量的因素,结果表明,球衣菌FQ32对Cu2+的耐受能力大于150 mg/L。在工业废水中Cu2+的浓度为23.1mg/L,吸附剂用量为0.2g/L,30℃,pH值6.0,吸附时间10m in的条件下,该吸附剂对Cu2+的吸附率达到85.2%,吸附量达91.21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衣菌 生物吸附 废水 cu^2+
下载PDF
冠醚对废水中微量铜的捕集性研究
7
作者 李苏 罗明道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68-70,共3页
以几种不同的冠醚作为 Cu2 + 离子的捕集剂 ,测试了它们对试样中 Cu2 + 的富集效率、富集容量 ,并对工业原废水样中的 Cu2 + 进行了捕集性实验 ,对冠醚的捕集机理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铜离子 冠醚 捕集 废水处理 cu^2+
下载PDF
铁氧体法处理废水中Cr^6+、Cu^2+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夏璐 鲁栋梁 何正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52-55,共4页
采用铁氧体法处理Cr^6+、Cr^6+和Cu^2+混合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还原阶段pH=3.5,共沉淀阶段pH=8.0,控制反应温度为60℃时,Cr^6+的处理效果最好;在还原阶段pH=3.5,共沉淀阶段pH=9.0,控制反应温度为60℃时Cr^6+和Cu^2+混合... 采用铁氧体法处理Cr^6+、Cr^6+和Cu^2+混合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还原阶段pH=3.5,共沉淀阶段pH=8.0,控制反应温度为60℃时,Cr^6+的处理效果最好;在还原阶段pH=3.5,共沉淀阶段pH=9.0,控制反应温度为60℃时Cr^6+和Cu^2+混合废水中Cr^6+和Cu^2+的处理效果最好。且处理后Cr^6+和Cu^2+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总铬和铜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实验还对处理后得到的残渣铁氧体进行红外分析和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法 CR^6+ 废水 CR^6+ cu^2+ 混合废水
下载PDF
利用粉煤灰基X型沸石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 被引量:7
9
作者 亢玉红 李健 +3 位作者 高平强 慕苗 陈娟 闫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5-980,共6页
本研究采用经碱熔融-离心提取处理的粉煤灰为原料,经水热反应法两步合成高纯度X型沸石。研究了含Cu^(2+)模拟废水溶液pH值与Cu^(2+)初始浓度对废水中Cu^(2+)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H值为6,吸附剂X沸石的投加量为1g·L^(-... 本研究采用经碱熔融-离心提取处理的粉煤灰为原料,经水热反应法两步合成高纯度X型沸石。研究了含Cu^(2+)模拟废水溶液pH值与Cu^(2+)初始浓度对废水中Cu^(2+)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H值为6,吸附剂X沸石的投加量为1g·L^(-1),静态饱和吸附量为62.28mg·g^(-1),溶液初始浓度较低时,吸附过程符合准一阶动力学模型,溶液初始浓度较高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粉煤灰基X型沸石对Cu^(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的自发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X型沸石 cu^2+废水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分泌胞外多聚物吸附Cu^(2+)的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迪 张瑞昌 赵阳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19-2823,共5页
为探讨硫酸盐还原菌胞外多聚物(EPS)吸附Cu2+的特性,采用热力学平衡实验研究了EPS对Cu2+的吸附行为,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SEM-EDS)分析EPS吸附Cu2+前后官能团以及元素组成的变化来研究EPS吸附Cu2+的机理。结果表明... 为探讨硫酸盐还原菌胞外多聚物(EPS)吸附Cu2+的特性,采用热力学平衡实验研究了EPS对Cu2+的吸附行为,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SEM-EDS)分析EPS吸附Cu2+前后官能团以及元素组成的变化来研究EPS吸附Cu2+的机理。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EPS对Cu2+的吸附平衡能较好地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FTIR和SEM-EDS分析证明,EPS对Cu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EPS多聚糖和蛋白质中的—OH,C—O—C和C O等基团在Cu2+的络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硫酸盐还原菌 胞外多聚物 cu2+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金矿氰化废水组合催化体系催化氧化除氰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廷省 邓建红 +2 位作者 郝志伟 张强 张小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66,共4页
筛选了Na_2S·9H_2O+Cu^(2+)作为组合催化氧化除氰体系,对金矿含氰废水进行除氰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催化体系处理某矿山实际含氰废水,除氰率达99%以上,经一级处理即可达标排放。通过分析铜离子在含氰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对活性炭... 筛选了Na_2S·9H_2O+Cu^(2+)作为组合催化氧化除氰体系,对金矿含氰废水进行除氰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催化体系处理某矿山实际含氰废水,除氰率达99%以上,经一级处理即可达标排放。通过分析铜离子在含氰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对活性炭吸附容量的影响和Na_2S·9H_2O对浸铜碳吸附容量的影响,探讨了Na_2S·9H_2O+Cu^(2+)组合催化体系的催化除氰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含氰废水 催化氧化 除氰率 组合催化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