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挤压伤后脊髓神经元NGF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明 王廷华 +2 位作者 李兴国 路华 朱兴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6,共4页
本研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和灰度值测定探讨脊髓挤压伤后 NGF在脊髓腹角和背角神经元表达的早期变化。结果显示 :NGF主要分布于脊髓灰质神经元的胞核及胞浆 ;腹角阳性神经元数量在损伤后 2 1d组较正常组明显增多 (P<0 .0 1) ,而... 本研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和灰度值测定探讨脊髓挤压伤后 NGF在脊髓腹角和背角神经元表达的早期变化。结果显示 :NGF主要分布于脊髓灰质神经元的胞核及胞浆 ;腹角阳性神经元数量在损伤后 2 1d组较正常组明显增多 (P<0 .0 1) ,而背角的阳性神经元在损伤后 2 4h、7d及 2 1d组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多 (P<0 .0 1)。腹角和背角神经元的阳性灰度值在挤压伤后各组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 (P<0 .0 1)。提示 ,内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伤 脊髓 神经元 NGF 表达 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灰度值测定 脊髓灰质神经元 损伤修复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辅酶Q_(10)、甘露醇对挤压伤后多器官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立金 方玉荣 +2 位作者 张酶芳 王琳 李文月 《锦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7-19,共3页
本文采用32Kg重物挤压家兔双后肢的大腿和臀部5小时,复制出挤压伤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观察了解压后24小时反映组织细胞损伤的血浆MDA、NAG及反映器官功能指标的血浆GPT、肌酐、尿NAG和肺通透指数变化,并分别用... 本文采用32Kg重物挤压家兔双后肢的大腿和臀部5小时,复制出挤压伤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观察了解压后24小时反映组织细胞损伤的血浆MDA、NAG及反映器官功能指标的血浆GPT、肌酐、尿NAG和肺通透指数变化,并分别用自由基清除剂CoQ10和甘露醇于挤压前和解压前5分钟静脉注射,观察其对挤压伤的治疗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挤压伤后血浆MDA、NAG显著性升高、心,肝、肺、肾、小肠和骨骼肌组织MDA显著性增高,肝、肺、肾等器官功能明显降低,应用CoQ10和甘露醇显示出减轻组织损伤保护器官功能的作用,但两者间没有明显差异。本文认为,CoQ10和甘露醇可能通过抗自由甚途径对挤压伤后多器官功能损害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伤 多器官损伤 辅酶Q10 甘露醇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常规超声结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兔坐骨神经挤压伤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朱亚琼 金壮 +4 位作者 陈思明 任玲 王月香 田晓琦 罗渝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0-196,共7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兔坐骨神经挤压伤定量评估的价值。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挤压伤2、4、8周组和对照组(无挤压伤)。应用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手术侧坐骨神经及...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兔坐骨神经挤压伤定量评估的价值。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挤压伤2、4、8周组和对照组(无挤压伤)。应用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手术侧坐骨神经及小腿三头肌,分别得到不同时间点损伤神经及失神经支配肌肉的厚度、硬度变化指标,并与组织病理学参数进行比较。应用组内相关系数比较测试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损伤神经内径在术后2周较对照组明显增厚[(1.65±0.34)mm比(0.97±0.15)mm,P=0.00],在术后8周恢复接近正常水平[(1.12±0.18)mm比(0.97±0.15)mm,P=0.06],但神经弹性模量随时间变化逐渐增高[2周:(14.77±2.53)kPa;4周:(19.12±3.46)kPa;8周:(28.39±5.26)kPa],各时间点较对照组[(8.75±1.02)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病理表现为神经组织内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失神经支配小腿三头肌厚度逐渐减小,弹性模量于术后2周内减低,2周后逐渐增加,术后8周显著增加(P均=0.00);病理学表现为肌内胶原大量增生并伴有脂肪细胞浸润,肌肉湿重比及肌纤维横截面积下降。测试者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常规超声结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为挤压伤神经及失神经支配肌肉的形态学及力学性能提供定量评价信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 常规超声 坐骨神经 挤压伤
下载PDF
不同类型损伤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兴宝 王廷华 +1 位作者 冯忠堂 陈彦红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0-21,24,共3页
为了解不同类型损伤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影响 ,采用本室建立的SD成年大鼠脊髓挤压伤、半横断伤和全横断伤模型 ,分别于术后第 2 4h ,7d ,2 1d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连续冰冻切片 .间隔取片行苏木精染色 .... 为了解不同类型损伤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影响 ,采用本室建立的SD成年大鼠脊髓挤压伤、半横断伤和全横断伤模型 ,分别于术后第 2 4h ,7d ,2 1d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连续冰冻切片 .间隔取片行苏木精染色 .光镜下观察损伤位点尾侧端背角的形态改变 ,计数背角神经元数 .结果 :组间比较 ,挤压伤者较正常者神经元明显萎缩 ,胞体周围有空隙 ,神经元数无明显减少 (P >0 0 5 ) ,半横断伤和全横断伤者均出现大量空泡 ,未见丰满而轮廓清楚的神经元 ,残存的少数神经元明显萎缩 ,术后神经元数明显减少且以全横断伤者为甚 (P <0 0 1) .组内比较 ,3种损伤术后各时相神经元数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损伤对背角神经元存活的影响不同 ,全横断伤者最重 ,半横断伤者次之 ,挤压伤者相对较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背角神经元 挤压伤 半横断伤 全横断伤 影响 大鼠
下载PDF
被动运动对家兔周围神经挤压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立宁 王兴林 +4 位作者 刘子洋 魏正茂 郭义柱 郑一琼 张效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研究被动运动对周围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用电生理学和组织学的方法观察被动运动对周围神经挤压伤后早期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与夹板固定组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神经传导速度比夹板组快(P<0.05),潜伏期缩... 目的研究被动运动对周围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用电生理学和组织学的方法观察被动运动对周围神经挤压伤后早期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与夹板固定组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神经传导速度比夹板组快(P<0.05),潜伏期缩短(P<0.05)。康复组的髓鞘厚度、单位面积的有髓纤维数目、再生轴突直径均比夹板组大(P<0.05)。康复组小腿三头肌湿重比夹板组大(P<0.01)。结论被动运动能促进胫神经挤压伤后早期再生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挤压伤 运动疗法 电生理学 组织学 神经再生 功能恢复
下载PDF
NT-3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时相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兴宝 冯忠堂 +3 位作者 王廷华 马以骝 杨志敏 陈彦红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 :了解NT - 3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方法 :制作成年SD大鼠T13 -L1节段脊髓挤压伤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 ,分别于术后 2 4h ,7d ,2 1d处死动物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NT - 3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 目的 :了解NT - 3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方法 :制作成年SD大鼠T13 -L1节段脊髓挤压伤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 ,分别于术后 2 4h ,7d ,2 1d处死动物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NT - 3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 .观察NT - 3在背角的表达 ,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 ,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数和胶质细胞数 .结果 :NT - 3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挤压伤后NT - 3的表达从术后 2 4h至术后 7d进行性减少 ,而术后 2 1d时则增加并高过正常者水平 .结论 :NT - 3不仅参与脊髓的正常生理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挤压伤 背角 NT-3 时相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挤压伤后脊髓神经元NT-3和NT-4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明 王廷华 +2 位作者 路华 朱兴宝 冯忠堂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为了研究脊髓挤压伤后 ,脊髓神经元 NT-3和 NT-4的早期变化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和阳性神经元计数 ,结果在大鼠脊髓证明了 NT-3免疫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在胞核着色 ,NT-4则胞浆及胞核均着色。腹角的 NT-3阳性神经元数在脊髓挤压... 为了研究脊髓挤压伤后 ,脊髓神经元 NT-3和 NT-4的早期变化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和阳性神经元计数 ,结果在大鼠脊髓证明了 NT-3免疫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在胞核着色 ,NT-4则胞浆及胞核均着色。腹角的 NT-3阳性神经元数在脊髓挤压伤后 7d组和 2 1d组较正常组和 2 4h组明显增高 ( P<0 .0 1) ;背角的 NT-3阳性神经元仅 2 1d组较正常组有显著增加 ( P<0 .0 1)。腹角的 NT-4阳性神经元数在损伤后 2 4h组、7d组和 2 1d组均较正常组有显著增加 ( P<0 .0 5 ) ,且随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 ( P<0 .0 5 ) ;背角的 NT-4阳性神经元数 7d组和 2 1d组较正常组和 2 4h组显著增加 ( P<0 .0 1) ,随时间延长仍有增加趋势 ( P<0 .0 1)。结论 :在脊髓挤压伤后的早期腹、背角 NT-3和 NT-4阳性神经元数均有增多 ,提示内源性 NT-3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伤 脊髓神经元 NT-3 NT-4 表达 腹角 背角 大鼠
下载PDF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功能修复的时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恒胜 伍亚民 +3 位作者 龙在云 曾琳 邵阳 王永堂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 :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S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时效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模型 ,局部滴加药物和术后肌注 90 0Bu/kg的SNGF ,分别给药 14、2 1和 2 8d。通过展爪反射、趾间距、脊髓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 目的 :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S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时效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模型 ,局部滴加药物和术后肌注 90 0Bu/kg的SNGF ,分别给药 14、2 1和 2 8d。通过展爪反射、趾间距、脊髓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 (MEP)观察 ,评定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时效作用。结果 :蛇毒NGF以90 0Bu/kg剂量 ,每天于伤侧肌肉注射一次 ,分别给药 14、2 1、2 8d均有促进伤侧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且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 ,给药 2 1、2 8d组治疗效果较给药 14d组效果好 (P <0 .0 5 )。 2 1d组与 2 8d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S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具有一定的时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坐骨神经损伤 修复 时效 神经再生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挤压伤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NGF,BDNF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廷华 路华 +3 位作者 马以骝 杨志敏 冯忠堂 李明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为探讨脊髓挤压伤后早期不同时间腹角运动神经元NGF和BDNF的表达变化 ,建立脊髓挤压伤模型 ,取挤压伤位点尾侧段T13 节段脊髓制作冰冻切片 ,运用NGF ,BDNF兔抗血清以免疫组化ABC法染片 ,观察并计数腹角NGF和BDNF的阳性神经元数 .结果 :... 为探讨脊髓挤压伤后早期不同时间腹角运动神经元NGF和BDNF的表达变化 ,建立脊髓挤压伤模型 ,取挤压伤位点尾侧段T13 节段脊髓制作冰冻切片 ,运用NGF ,BDNF兔抗血清以免疫组化ABC法染片 ,观察并计数腹角NGF和BDNF的阳性神经元数 .结果 :NGF主要分布于正常大鼠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的胞核及胞浆 ,损伤后 2 1d ,NGF的阳性神经元数较对照、损伤 1d及 7d组均明显增多 (P <0 0 1) .与NGF比较 ,对照组脊髓腹角亦见BDNF免疫阳性神经元 ,胞浆染色、胞核不着色 .损伤后 2 4h ,BDNF阳性神经元数已较正常者有显著增加 (P <0 0 5 ) ,此后维持该水平至 2 1d .结论 :脊髓挤压伤后腹角神经元NGF和BDNF的表达明显增加 ,提示NGF和BDNF可能在脊髓损伤修复的早期反应中发挥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挤压伤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运动神经元 NGF BDNF 腹角
下载PDF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恒胜 伍亚民 廖维宏 《创伤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研究外源性给予江浙蝮蛇毒提取的神经生长因子 (s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模型 ,局部滴加药物和术后肌注sNGF ,通过展爪反射、趾间距、自切及脊髓诱发电位 (SEP)、运动诱发电位 (MEP)评定 ... 目的 研究外源性给予江浙蝮蛇毒提取的神经生长因子 (s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模型 ,局部滴加药物和术后肌注sNGF ,通过展爪反射、趾间距、自切及脊髓诱发电位 (SEP)、运动诱发电位 (MEP)评定 ,观察坐骨神经修复情况。结果 sNGF治疗可使伤后SEP、MEP提早出现 ,减轻自切 ,改善后肢运动功能。结论 蛇毒提取的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挤压伤 神经再生 蛇毒 坐骨神经损伤
下载PDF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功能恢复的量效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恒胜 曾琳 +3 位作者 龙在云 邵阳 王永堂 伍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 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Snakenervegrowthfactor,s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量效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模型 ,术后肌注不同剂量 ( 3 0 0、90 0、2 70 0U kg)的sNGF ,通过展爪反射 ,趾间距 ,脊髓诱发电位、运动诱... 目的 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Snakenervegrowthfactor,s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量效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模型 ,术后肌注不同剂量 ( 3 0 0、90 0、2 70 0U kg)的sNGF ,通过展爪反射 ,趾间距 ,脊髓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观察 ,评定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量效作用。结果 不同剂量sNGF明显促进受损周围神经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 ,sNGF的上述作用与NGF的剂量有关。中剂量 90 0U kg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挤压伤 蛇毒
下载PDF
BDNF在脊髓挤压伤后神经元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群 孟步亮 +2 位作者 李雪雁 王晓晴 李明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3-25,33,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挤压伤后,BDNF在脊髓腹角和背角神经元的表达变化。方法各组大鼠脊髓做20μm厚冰冻横切片,免疫组化ABC法染片,灰度值测定;RT-PCR技术及凝胶成像系统分析BDNF mRNA的表达。结果BDNF主要分布于脊髓灰质神经元的胞浆中。在损伤... 目的探讨脊髓挤压伤后,BDNF在脊髓腹角和背角神经元的表达变化。方法各组大鼠脊髓做20μm厚冰冻横切片,免疫组化ABC法染片,灰度值测定;RT-PCR技术及凝胶成像系统分析BDNF mRNA的表达。结果BDNF主要分布于脊髓灰质神经元的胞浆中。在损伤后,腹角和背角的BDNF阳性神经元数均较正常组增高,3d组较正常组增高(P<0.01),7d和14d组较正常组则显著增多(P<0.01)。腹角和背角神经元的阳性灰度值均较较正常组降低,3d组的BDNF样免疫阳性灰度值较正常组降低(P<0.05),7d和14d组的BDNF较正常组降低更加显著(P<0.01),但7d组的BDNF阳性神经元数和灰度值有最显著的变化。正常组和损伤后各组的脊髓都表达BDNF mRNA,脊髓损伤后24小时组,BDNF mRNA表达达到高峰(P<0.01),以后它们的表达则逐渐下降,14d组与正常组已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脊髓挤压伤后早期脊髓腹、背角神经元BDNF表达增强,提示内源性BDNF在脊髓损伤修复早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脊髓挤压伤 腹角 背角
下载PDF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诱发电位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恒胜 伍亚民 +3 位作者 曾琳 龙在云 邵阳 王永堂 《伤残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s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诱发电位的影响,评价蛇毒种经生长因子在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模型,局部滴加药物和术后肌注sNGF,通过脊髓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 目的: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s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诱发电位的影响,评价蛇毒种经生长因子在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模型,局部滴加药物和术后肌注sNGF,通过脊髓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评定,观察坐骨神经修复情况.结果:sNGF治疗可使伤后SEP、MEP提早出现,结论:蛇毒提取的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诱发电位 神经挤压伤 神经再生
原文传递
绿茶碎水提物对雏鸡肝脏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红雨 徐世骏 +3 位作者 孙振国 张浩 余燕 马金友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1-36,共6页
绿茶因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调节生物体内脂质代谢等作用,在养禽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对雏鸡肝脏是否有损伤尚未见报道.60只1 d龄健康817杂交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试验组分别为全天自由饮用10%绿茶碎水提物组(T1组)、... 绿茶因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调节生物体内脂质代谢等作用,在养禽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对雏鸡肝脏是否有损伤尚未见报道.60只1 d龄健康817杂交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试验组分别为全天自由饮用10%绿茶碎水提物组(T1组)、T2-T5组分别为自由饮水基础上每天灌服1 m L/50 g体质量10.00%、5.00%、2.50%和1.25%绿茶碎水提物组、最后一组为对照组(C组),自由饮水摄食.临床观察发现,T1组雏鸡前两天精神异常亢奋,第3 d开始出现精神萎靡,第4 d开始出现死亡,随后每日死亡数逐天增加,在第7 d全部死亡.其余各组精神正常,未见死亡现象.HE染色结果显示:T1组雏鸡肝脏有大面积肝细胞坏死溶解,淋巴细胞浸润,淤血.T2组雏鸡个别肝细胞出现坏死现象,其他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Masson染色结果显示:T1组雏鸡肝脏组织出现大量纤维增生,T2组雏鸡出现了少量纤维增生,其他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绿茶碎水提物对雏鸡肝脏能够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碎水提物 雏鸡 肝脏 损伤
下载PDF
尿液CysC、IL-18、KIM-1在钬激光碎石术后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岑壮顶 符正 +2 位作者 杨清滔 赵治国 贾本忠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27-30,38,共5页
目的探讨尿液中胱抑素C(Cys C)、白细胞介素18(IL-18)、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前后变化,评估术后早期肾功能损伤。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 目的探讨尿液中胱抑素C(Cys C)、白细胞介素18(IL-18)、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前后变化,评估术后早期肾功能损伤。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1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男51例,女40例,收集碎石术前2 h、术后2 h、6 h、12 h、24 h的尿液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检测尿液中的CysC、IL-18、KIM-1的浓度变化及其与手术时间、泵的压力的相关性;选择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尿液中该三项指标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前2 h尿CysC、IL-18、KIM-1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6 h尿CysC、IL-18、KIM-1水平均高于术前2 h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尿CysC、KIM-1水平有所降低,与对照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尿IL-18水平在各检测时间段最高(P<0.05)。试验组术后24 h尿CysC、IL-18、KIM-1水平接近术前2 h和对照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CysC、IL-18、KIM-1的平均水平与手术时间及灌注压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常规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肾功能有一定的可逆性损伤,肾脏的代偿作用使受损的肾功能短时间内恢复;联合检测尿液中CysC、IL-18、KIM-1水平变化,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早期肾损害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监测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早期肾损害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中胱抑素C 白细胞介素18 肾损伤分子-1 钬激光碎石 肾损伤
下载PDF
胰岛素面部注射对大鼠面神经挤压伤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玉花 王华明 +1 位作者 尹洁 景玉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面部注射对大鼠面神经挤压伤神经纤维的再生及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建立面神经挤压损伤模型,20只纳入实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只。治疗组局部给予胰岛素250ng/kg注射,... 目的探讨胰岛素面部注射对大鼠面神经挤压伤神经纤维的再生及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建立面神经挤压损伤模型,20只纳入实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只。治疗组局部给予胰岛素250ng/kg注射,对照组局部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于损伤后7d内每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7d利用逆行荧光金标记技术观察神经纤维的再生。结果术后5~7d,治疗组神经损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损伤侧面神经核内逆行荧光金标记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胰岛素局部注射治疗可促进面神经挤压伤中后期神经功能恢复及神经纤维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挤压伤 面肌 神经功能 神经再生 胰岛素 大鼠
下载PDF
绿茶碎水提物对雏鸡肝脏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17
作者 陈红雨 徐世骏 +3 位作者 孙振国 张浩 余燕 马金友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5-20,共6页
绿茶因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调节生物体内脂质代谢等作用,在养禽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对雏鸡肝脏是否有损伤尚未见报道.60只1 d龄健康817杂交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试验组分别为全天自由饮用10%绿茶碎水提物组(T1组)、... 绿茶因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调节生物体内脂质代谢等作用,在养禽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对雏鸡肝脏是否有损伤尚未见报道.60只1 d龄健康817杂交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试验组分别为全天自由饮用10%绿茶碎水提物组(T1组)、T2-T5组分别为自由饮水基础上每天灌服1 mL/50 g体质量10.00%、5.00%、2.50%和1.25%绿茶碎水提物组、最后一组为对照组(C组),自由饮水摄食.临床观察发现,T1组雏鸡前两天精神异常亢奋,第3天开始出现精神萎靡,第4天开始出现死亡,随后每日死亡数逐天增加,在第7天全部死亡.其余各组精神正常,未见死亡现象.HE染色结果显示:T1组雏鸡肝脏有大面积肝细胞坏死溶解,淋巴细胞浸润,淤血.T2组雏鸡个别肝细胞出现坏死现象,其他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Masson染色结果显示:T1组雏鸡肝脏组织出现大量纤维增生,T2组雏鸡出现了少量纤维增生,其他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高质量分数的绿茶碎水提物对雏鸡肝脏能够造成损伤.这为家禽饲养过程中安全添加绿茶等副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碎水提物 雏鸡 肝脏 损伤
下载PDF
NGF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时相变化
18
作者 冯忠堂 朱兴宝 +4 位作者 王廷华 马以骝 杨志敏 陈彦红 李明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4-546,共3页
目的 了解神经生长因子 (NGF)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成年 SD大鼠 (T1 3-L1 )脊髓挤压伤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 ,分别于术后 2 4小时、7天、2 1天处死动物。取 L3节段脊髓制作 2 0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 NGF抗体按 ABC... 目的 了解神经生长因子 (NGF)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成年 SD大鼠 (T1 3-L1 )脊髓挤压伤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 ,分别于术后 2 4小时、7天、2 1天处死动物。取 L3节段脊髓制作 2 0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 NGF抗体按 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 NGF阳性反应物在正常及挤压伤位点尾侧端 (L3)背角的分布 ,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 ,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结果  NGF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正常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挤压伤后 2 4小时至 2 1天 ,背角中 NG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及免疫反应强度均进行性升高 (P<0 .0 1)。结论 脊髓挤压伤后早期 ,背角 NG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及免疫反应强度均进行性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挤压伤 NGF 表达
下载PDF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诱发电位观察
19
作者 陈恒胜 伍亚民 +3 位作者 曾琳 龙在云 邵阳 王永堂 《蛇志》 2002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 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 s N 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诱发电位的影响 ,评价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在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模型 ,局部滴加药物和术后肌注s NGF,通过脊髓诱发电位 ( SEP)、运动诱发电... 目的 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 s N 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诱发电位的影响 ,评价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在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模型 ,局部滴加药物和术后肌注s NGF,通过脊髓诱发电位 ( SEP)、运动诱发电位 ( MEP)评定 ,观察坐骨神经修复情况。 结果  s NGF治疗可使伤后 SEP、 MEP提早出现。 结论 蛇毒提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神经生长因子 周围神经再生 诱发电位
下载PDF
Electroacupuncture promotes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after facial nerve crush injury and up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glial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被引量:25
20
作者 Jing Fei Lin Gao +2 位作者 Huan-Huan Li Qiong-Lan Yuan Lei-Ji L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73-682,共10页
The effi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is known, but the specific mechanism has not been clarified. Glial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 has been shown to protect ne... The effi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is known, but the specific mechanism has not been clarified. Glial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 has been shown to protect neurons by binding to N-cadherin. Our previous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electroacupuncture could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N-cadherin mRNA in facial neurons and promote facial nerve regeneration. In this study,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by which electroacupuncture promotes nerve regeneration were elucidated through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GDNF and N-cadherin expression in facial motoneurons of rabbi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nerve crush injury.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normal group(normal control, n = 21), injury group(n = 45) and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n = 45). Model rabbits underwent facial nerve crush injury only. Rabbits i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received facial nerve injury, and then underwent electroacupuncture at Yifeng(TE17), Jiache(ST6), Sibai(ST2), Dicang(ST4), Yangbai(GB14), Quanliao(SI18), and Hegu(LI4; only acupuncture, no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behavioral assessments, the total scores of blink reflex, vibrissae movement, and position of apex nasi, were markedly lower in the EA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injury group.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of the right buccinator muscle of each group showed that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buccinator was larger i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than in the injury group on days 1, 14 and 21 post-surgery. Toluidine blue staining of the right facial nerve tissue of each group revealed that on day 14 post-surgery, there was less axonal demyelination and fewer inflammatory cells i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injury group. Quantitative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injury group, N-cadherin mRNA levels on days 4, 7, 14 and 21 and GDNF mRNA levels on days 4, 7 and 14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W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FACIAL paralysis ELECTROACUPUNCTURE glial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N-cadherin crush injury neuronal apoptosis FACIAL neuron NERVE DEMYELINA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