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东北黑土地研究进展与展望 |
韩晓增
李娜
|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68
|
|
2
|
土壤管理措施及环境因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 |
钟文辉
蔡祖聪
|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
2004 |
123
|
|
3
|
土壤有机碳作用及转化机制研究进展 |
张维理
KOLBE H
张认连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18
|
|
4
|
不同作物轮作制度对土壤杂草种子库特征的影响 |
魏守辉
强胜
马波
韦继光
|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83
|
|
5
|
大蒜轮作与瓜类枯萎病发病的关系 |
金扬秀
谢关林
孙祥良
蔡雪涛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
2003 |
56
|
|
6
|
土壤杂草种子库与杂草综合管理 |
魏守辉
强胜
马波
韦继光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2
|
|
7
|
轮作对黄瓜连作土壤环境和产量的影响 |
吴艳飞
张雪艳
李元
魏文杰
高丽红
|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3
|
|
8
|
几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在黄土高原旱作农田的实践 |
张仁陟
黄高宝
蔡立群
罗珠珠
李玲玲
谢军红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1
|
|
9
|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 Ⅳ 冬种意大利黑麦草对后作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杨中艺
|
《草业学报》
CSCD
|
1996 |
56
|
|
10
|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应用效益初探(案例研究) |
杨中艺
辛国荣
岳朝阳
陈三有
梁正芝
陆正怀
张育英
罗汝根
蓝文标
|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51
|
|
11
|
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研究进展及前景 |
曾昭海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59
|
|
12
|
轮作对设施蔬菜大棚中次生盐渍化土壤盐分离子累积的影响 |
施毅超
胡正义
龙为国
夏旭
朱春游
巴玉鑫
赵言文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7
|
|
13
|
不同种植方式对绿洲农田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李锐
刘瑜
褚贵新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4
|
|
14
|
轮作与连作当归光合特性和挥发油的比较 |
王惠珍
张新慧
李应东
张恩和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3
|
|
15
|
黄土旱塬区轮作培肥试验研究 |
党廷辉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42
|
|
16
|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根际效应3.黑麦草根系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
辛国荣
岳朝阳
李雪梅
杨中艺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7
|
|
17
|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麦-豆轮作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
蔡立群
齐鹏
张仁陟
李爱宗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5
|
|
18
|
苜蓿-作物轮作研究 |
王庆锁
张玉发
苏加楷
张永亭
|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
1999 |
35
|
|
19
|
稻田冬种黑麦草对后作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 |
杨中艺
岳朝阳
辛国荣
简曙光
杨卓睿
|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37
|
|
20
|
“黑麦草一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Ⅱ意大利黑麦草引进品种在南亚热带地区免耕栽培条件下的生产能力 |
杨中艺
潘静澜
|
《草业学报》
CSCD
|
1995 |
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