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坡预警判据初步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 被引量:52
1
作者 吴树仁 金逸民 +4 位作者 石菊松 张永双 韩金良 何锋 董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6-600,共5页
在三峡库区典型地段滑坡灾害调查评价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滑坡变形发展的阶段性变形现象、标志和临界诱发因素分析,初步提出3个层次的滑坡预警预报判据27条,包括:(1)滑坡空间预测识别判据11条,主要用于滑坡或潜在危岩体空间识... 在三峡库区典型地段滑坡灾害调查评价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滑坡变形发展的阶段性变形现象、标志和临界诱发因素分析,初步提出3个层次的滑坡预警预报判据27条,包括:(1)滑坡空间预测识别判据11条,主要用于滑坡或潜在危岩体空间识别和危险性区划,是滑坡空间预测的基本判据;(2)滑坡状态判据7条,主要用于滑坡单体稳定性评价的亚临界-临界状态预警判据,是滑坡状态预警判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滑坡临界时间预报判据9条,主要用于单体滑坡剧烈变形或临滑预报,是滑坡时间预报研究的关键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预警系统 预警判据 临界判据
下载PDF
软岩饱水软化过程微观结构演化的临界判据 被引量:50
2
作者 刘镇 周翠英 +1 位作者 朱凤贤 张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1-666,共6页
针对红层软岩遇水软化问题,在已开展的粉砂质泥岩饱水软化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从建立软岩微观结构模型出发,定量化研究软岩软化的力学机制。首先将描述粉砂质颗粒特性的结构元件引入到M.Tuller、D.Or提出的黏土矿物微结构模型中,提出了软... 针对红层软岩遇水软化问题,在已开展的粉砂质泥岩饱水软化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从建立软岩微观结构模型出发,定量化研究软岩软化的力学机制。首先将描述粉砂质颗粒特性的结构元件引入到M.Tuller、D.Or提出的黏土矿物微结构模型中,提出了软岩微观结构组合元件;然后结合软岩饱水软化试验中微观结构测试结果,考虑天然状态软岩微观结构的基本类型特征,建立了描述粒状结构与致密条块状结构软岩的两类典型微观结构单元;在此基础上,采用重整化群方法,分别建立了两类软岩软化的重整化模型,并基于重整化原理,分析了软岩软化过程微观结构演化的临界判据,搭建了软岩微观结构与其力学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对比软岩饱水软化过程力学性质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为进一步开展软岩软化全过程定量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软化过程 微观结构 演化 临界判据
下载PDF
横掠气流作用下波形板壁降膜破裂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臧丽叶 田瑞峰 +2 位作者 孙兰昕 邢治辉 田进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62-869,共8页
以边界层理论为基础,基于独立假设建立了波形板通道内降液膜在横向气流驱动下沿屈折角横向偏移的二维边界层模型。通过量纲分析和理想层流假设进行模型简化及边界层方程求解,建立了横向切应力驱动下波形板壁降膜破裂的力平衡模型并给出... 以边界层理论为基础,基于独立假设建立了波形板通道内降液膜在横向气流驱动下沿屈折角横向偏移的二维边界层模型。通过量纲分析和理想层流假设进行模型简化及边界层方程求解,建立了横向切应力驱动下波形板壁降膜破裂的力平衡模型并给出破膜速度的临界准则,模型包括波形板通道几何参数、气液两相物性及流动参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本文实验结果和已有理论模型进行对比,所建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液膜发生破裂的临界条件。进一步的量纲分析表明惯性离心力、气流剪切力、壁面黏性力和表面张力共同决定着液膜的运动、变形直至破裂,由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确定液膜的稳定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板 层流 模型简化 横向切应力 破裂 临界准则
下载PDF
参古定法,望今制奇——探询文学翻译批评的评判标准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宏印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翻译批评和文学批评一样 ,如今正在呼吁建立新的不同层次的评判标准 ,以便推进其健康地发展。本文首先提出若干前提和基本原则作为准备 ,然后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一套新建的以诗歌翻译为模式的文学翻译评判的六条标准。最后 ,就文学作品翻... 翻译批评和文学批评一样 ,如今正在呼吁建立新的不同层次的评判标准 ,以便推进其健康地发展。本文首先提出若干前提和基本原则作为准备 ,然后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一套新建的以诗歌翻译为模式的文学翻译评判的六条标准。最后 ,就文学作品翻译的评价程序和分级办法提出若干建议以供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判标准 文学翻译 一般原则 评价程序
下载PDF
富水断层带隧道突水突泥的临界判据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泽龙 崔江余 +2 位作者 王军 杜涛 李迁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3-55,63,共4页
以和顺至邢台铁路天河山隧道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隧道掌子面前方有无断层带2种工况下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最大挤出变形、拱顶沉降、最大渗流速度和掌子面前方塑性区分布与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有断层带时掌子面前方塑性... 以和顺至邢台铁路天河山隧道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隧道掌子面前方有无断层带2种工况下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最大挤出变形、拱顶沉降、最大渗流速度和掌子面前方塑性区分布与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有断层带时掌子面前方塑性区与断层带塑性区临界贯通时机与掌子面最大挤出变形、拱顶沉降速率及最大渗流速度由稳定到快速增大时机一致,皆在掌子面距断层带4 m(约0.5倍隧道洞径)时。工程设计时可通过数值模拟,将掌子面前方塑性区与断层带塑性区临界贯通时机作为隧道突水突泥临界判据。现场施工时可辅以掌子面处拱顶沉降速率,综合判定隧道突水突泥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临界判据 数值模拟 富水断层带 突水突泥 塑性区 拱顶沉降 沉降速率
下载PDF
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团发育与絮网发育临界判据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中凡 杨铁笙 +1 位作者 赵明 梁朝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5,共6页
单颗粒沉降、絮团发育沉降、絮网压缩沉降是粘性细颗粒泥沙悬浮体系絮凝发育的三种不同相态,其中关于从絮团发育沉降转变到絮网压缩沉降这一临界状态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从特征絮团的角度出发,考虑形成絮网的临界状态分别得出了静水、... 单颗粒沉降、絮团发育沉降、絮网压缩沉降是粘性细颗粒泥沙悬浮体系絮凝发育的三种不同相态,其中关于从絮团发育沉降转变到絮网压缩沉降这一临界状态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从特征絮团的角度出发,考虑形成絮网的临界状态分别得出了静水、动水不同条件下区分絮团发育与絮网发育的临界判据,其分析结果与试验观察定性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团 絮网 临界判据
下载PDF
20世纪古代散文批评范式的演变与反思 被引量:7
7
作者 宁俊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37,共7页
20世纪古代散文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对这一时期古代散文批评范式演变的总结 ,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批评标准和方法模糊不清 。
关键词 散文 批评范式 批评标准 批评方法
下载PDF
某恒温间歇反应的热失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吕家育 陈网桦 陈利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127,共7页
为得到某恒温间歇反应冷却系统临界温度Tc并评估该反应体系的热危险性,基于间歇反应体系热参数的敏感性,探讨数值计算方法和选用4种反应热失控临界判据得到的不同Tc值。结果表明,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反应体系的Tc为31.7℃,Semenov判据、S... 为得到某恒温间歇反应冷却系统临界温度Tc并评估该反应体系的热危险性,基于间歇反应体系热参数的敏感性,探讨数值计算方法和选用4种反应热失控临界判据得到的不同Tc值。结果表明,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反应体系的Tc为31.7℃,Semenov判据、Sliding判据、Da/St判据得到的Tc值分别为10℃,17℃和27℃;无量纲绝热温升B给出的结论是,在允许的工艺温度范围内,该反应对任意的冷却系统温度都处于难以控制状态。数值计算方法及各判据得到的Tc的较大差异性说明各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运用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风险矩阵图方法对系统冷却失效的热危险性进行评估,得到不同Tc下风险可接受、有条件接受及不可接受对应的参数范围的物料累积度Xac与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θ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失控 恒温反应 参数敏感性 数值计算 临界判据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弹塑性杆在刚性块轴向撞击下的动力屈曲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志军 程国强 +2 位作者 马宏伟 张善元 王银邦(推荐)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7-341,共5页
基于能量原理,对弹塑性杆在刚性块轴向撞击下的动力屈曲问题进行了讨论.用特征线法分析了刚性块轴向撞击弹塑性直杆时应力波传播的过程.考虑了弹塑性应力波传播对屈曲的影响,建立了该问题横向扰动方程.用幂级数解法,理论上给出了该问题... 基于能量原理,对弹塑性杆在刚性块轴向撞击下的动力屈曲问题进行了讨论.用特征线法分析了刚性块轴向撞击弹塑性直杆时应力波传播的过程.考虑了弹塑性应力波传播对屈曲的影响,建立了该问题横向扰动方程.用幂级数解法,理论上给出了该问题的级数解.分析解的性质,得到了发生屈曲时的临界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得到了临界速度与冲击质量、临界长度及线性强化模量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屈曲 应力波 临界条件 幂级数
下载PDF
双氧水分解反应放热失控特性及失控判据 被引量:8
10
作者 喻健良 王培昕 +1 位作者 闫兴清 谢传欣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57,共4页
双氧水自热分解反应容易引发反应失控。利用泄放小试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碱性环境下,质量分数10%,15%的双氧水分解反应失控特性,建立了反应失控的临界判据。结果表明:温和反应阶段,系统温度和压力缓和升高,温升速率保持恒定;失控反应阶... 双氧水自热分解反应容易引发反应失控。利用泄放小试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碱性环境下,质量分数10%,15%的双氧水分解反应失控特性,建立了反应失控的临界判据。结果表明:温和反应阶段,系统温度和压力缓和升高,温升速率保持恒定;失控反应阶段,系统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温升速率出现明显的峰值;质量分数10%双氧水最高失控温度为90.0℃,最大压力为3.07 MPa,最大温升速率为10.7℃/min。质量分数增大,则失控剧烈程度增大。提出采用温度趋势判据和温升速率均值判据作为反应失控的判定准则。对比质量分数10%,15%双氧水分解反应在不同判据下的失控临界点发现,2种判定准则均能实现失控辨别,但精度取决于阈值设定。单一准则下,小的阈值灵敏,但误报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分解反应 反应失控 失控判据 临界判据
下载PDF
侦查现代化论纲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德明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2-51,共10页
侦查现代化是一个传统型侦查制度向现代型侦查制度转型和进化的历史过程,其根本精神要旨在于侦查程序制度的理性化。作为法制现代化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侦查现代化研究通常有类型学、西方化、多元化三种范式。侦查现代化评价标准的导出... 侦查现代化是一个传统型侦查制度向现代型侦查制度转型和进化的历史过程,其根本精神要旨在于侦查程序制度的理性化。作为法制现代化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侦查现代化研究通常有类型学、西方化、多元化三种范式。侦查现代化评价标准的导出语境是现代性理论有关理性精神的探索,作为现代性精神枢纽的三种理性历史范型,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交往理性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侦查现代化的评价标准提出了各自的实证性标准要求。结合社会进化所提出的以目的为取向的回应型法律发展目标,侦查现代化的基本趋向将是一条回应社会、以实现社会秩序、安全和自由为方向的进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现代化 现代型侦查制度 法制现代化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继锋 陈美灵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3,共8页
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的两个方面或两个层次,二者在相互作用、各有侧重中,共同体现了马克思科学的实践批判理论。辩证的维度、历史的维度、总体的维度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不可忽视、不可偏颇的三个批判维度。马... 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的两个方面或两个层次,二者在相互作用、各有侧重中,共同体现了马克思科学的实践批判理论。辩证的维度、历史的维度、总体的维度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不可忽视、不可偏颇的三个批判维度。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包括总的价值尺度和具体的现实的批判尺度,前者指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后者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生态的、空间的尺度,等等。该理论对当代中国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批判理论 具体内涵 批判维度 批判尺度 现实意义
下载PDF
间歇反应器的热参数敏感性及其临界判据(Ⅰ)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秀玉 蒋军成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4,共7页
以参数敏感性定义作为理论基础和数学依据,证明了间歇反应器操作曲线与温度最大点曲线的拐点轨迹相切的点是反应系统的参数敏感点,从理论上给出了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一级反应时,反应系统安全操作所允许的温度上限,并利用临界操作曲线温度... 以参数敏感性定义作为理论基础和数学依据,证明了间歇反应器操作曲线与温度最大点曲线的拐点轨迹相切的点是反应系统的参数敏感点,从理论上给出了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一级反应时,反应系统安全操作所允许的温度上限,并利用临界操作曲线温度最大点和超临界操作曲线的拐点关系,推导出反应系统安全操作的临界判据。将该临界判据用于冷却介质温度与物料人口温度相等的反应系统,并与 Adler 和Enig,van Welsenaere 和 Froment 以及 Wu,Morbidelli 和 Varma 的经典判据进行了比较。该临界判据与Allen 和 Rice 的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反应器 热失控 参数敏感性 临界判据
下载PDF
LNG储罐翻滚模拟及临界密度差 被引量:5
14
作者 毕研军 王武昌 +3 位作者 李玉星 李政龙 胡其会 李宝斐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4-257,共4页
LNG储罐翻滚会给储罐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威胁。建立了LNG储罐翻滚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针对目前LNG接收站常用的16×10^4 m^3储罐,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不同初始密度差下储罐内LNG翻滚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LNG储罐内的翻滚随初始... LNG储罐翻滚会给储罐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威胁。建立了LNG储罐翻滚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针对目前LNG接收站常用的16×10^4 m^3储罐,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不同初始密度差下储罐内LNG翻滚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LNG储罐内的翻滚随初始密度差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密度差越大,翻滚发生得越早,翻滚越剧烈。存在临界LNG密度差,当初始密度差小于临界密度差时,储罐内相邻两层LNG的混合过程较为平稳;当初始密度差大于临界密度差时,翻滚强度明显增大。提出并定义了翻滚系数,并以其作为判断储罐内LNG翻滚强度的判据,计算得到16×10^4 m^3储罐的临界密度差区间为2-4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储罐 翻滚 临界判据 临界密度差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的多维向度 被引量:5
15
作者 季水河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6,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的多维向度包括:从社会生活、人与自然关系、生产论、意识形态四个方面对文学的审视角度;纵向历时比较、横向共时比较、跨越学科比较立体交叉的比较方法;美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批评标准。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 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的多维向度包括:从社会生活、人与自然关系、生产论、意识形态四个方面对文学的审视角度;纵向历时比较、横向共时比较、跨越学科比较立体交叉的比较方法;美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批评标准。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文学批评 审视角度 比较方法 批评标准
原文传递
间歇放热反应系统热失控参数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秀玉 蒋军成 王彦富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6,30,共5页
以参数敏感性定义作为理论基础和数学依据,证明了一级间歇放热反应系统操作曲线与温度最大点曲线的拐点轨迹相切的点是反应系统热失控的参数敏感点,从理论上给出了反应系统的安全操作所允许的温度上限。利用敏感点和超临界操作曲线的拐... 以参数敏感性定义作为理论基础和数学依据,证明了一级间歇放热反应系统操作曲线与温度最大点曲线的拐点轨迹相切的点是反应系统热失控的参数敏感点,从理论上给出了反应系统的安全操作所允许的温度上限。利用敏感点和超临界操作曲线的拐点关系,推导出反应系统安全操作的临界判据。将该临界判据与Adler和Enig、van Welsenaere和Froment以及Wu等的经典判据进行比较,结果与文献值基本一致。将该临界判据和经典判据与Allen和Rice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该标准也能很好地预测出偶氮甲烷分解爆炸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敏感性 临界判据 间歇反应器 热失控
下载PDF
木薯中微量营养元素临界值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晓辉 唐拴虎 +5 位作者 朱碧岩 陈建生 黄巧义 李苹 卢钰升 蒋瑞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4,共3页
通过研究木薯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规律,得到了木薯中微量营养元素的丰缺指标。对广东、广西木薯主产区110个土壤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处在缺乏水平。种植木薯除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同时还应加大中微肥的施用,来... 通过研究木薯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规律,得到了木薯中微量营养元素的丰缺指标。对广东、广西木薯主产区110个土壤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处在缺乏水平。种植木薯除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同时还应加大中微肥的施用,来解决土壤中缺乏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中微量元素 临界值
下载PDF
竖直下降圆管内超临界压力RP-3航空煤油传热恶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彦红 东明 +1 位作者 李素芬 陆英楠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5-263,共9页
为理解空-油换热器中的冷却换热特性,对竖直下降圆管内超临界压力RP-3航空煤油的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究了稳态换热特征和换热机理,探讨了质量流量、热流密度、运行压力和进口温度对换热的影响;基于拟沸腾数提出了传热恶化的临界准则... 为理解空-油换热器中的冷却换热特性,对竖直下降圆管内超临界压力RP-3航空煤油的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究了稳态换热特征和换热机理,探讨了质量流量、热流密度、运行压力和进口温度对换热的影响;基于拟沸腾数提出了传热恶化的临界准则以及壁温最大飞升值的预测准则;通过浮升力和热加速判别准则分析了两者对换热的影响;实现了换热关联式预测。结果表明:浮升力和热加速对换热的影响可以忽略。拟沸腾换热机制,即近壁流体膨胀力相比惯性力占主导时,类气态流体层覆盖壁面是传热恶化的原因。当拟沸腾数高于2.5×10时,拟沸腾换热机制起作用。最后,探究了泄压过程中的瞬态换热特征。泄压过程中拟沸腾数不断增大,传热恶化加剧,高泄压速率下甚至出现壁温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压力 航空煤油 拟沸腾数 传热恶化 临界准则
下载PDF
液压支架放煤机构安全过煤临界准则及放煤口精准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东辉 李东印 +6 位作者 王伸 黄志增 刘清 张学亮 郑立军 张旭和 朱时廷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1-260,共10页
综采放顶煤技术已成为我国特厚煤层高产高效开采的主流方式,放煤机构的精准控制是实现放顶煤开采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重要基础,掌握放煤机构的空间运动规律是实现对其精准控制的前提。液压支架放煤机构的即时形态受支架支撑高度、支架姿态... 综采放顶煤技术已成为我国特厚煤层高产高效开采的主流方式,放煤机构的精准控制是实现放顶煤开采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重要基础,掌握放煤机构的空间运动规律是实现对其精准控制的前提。液压支架放煤机构的即时形态受支架支撑高度、支架姿态、插板伸出长度、后部刮板机相对位置共同控制,对放煤机构安全过煤高度和放煤口开口度有重要影响。以ZF15000/27.5/42型支架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三维四柱式放顶煤液压支架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分别采用Hinge,Translator连接器模拟支架各铰接点的旋转行为及支架立柱、插板的伸缩行为。以支架支撑高度H、尾梁摆动角度α、插板伸出长度l为控制变量,开展了三因素多状态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掩护梁–尾梁铰接点、插板末端的空间运动规律,运用Levenberg-Marquardt拟合迭代法得出了放煤机构安全过煤临界准则,建立了插板末端坐标、放煤口开口度与H、α、l的标定关系数据库。推荐了用于感知与控制放煤机构姿态的传感器类型及安装位置,推导了基于行程传感器的尾梁角度计算方法,提出了放煤口开口度精准控制方法。通过现场验证对比放煤机构开口度计算值与现场放煤口实测值,得出两者相对误差符合现场精度要求。该控制方法为智能决策与控制系统(软件)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在现场得到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放煤机构 智能放煤 放煤口开口度 临界准则 精准控制
下载PDF
液滴撞击丝网渗漏影响因素及临界准则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孝天 谢剑 +2 位作者 程愉 刘琪 徐进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983-4993,共11页
捕沫器等化工气液分离设备中,液滴撞击丝网速度超过临界值,部分液体穿透多孔丝网形成子液滴、发生渗漏,将严重影响下游生产的性能与安全。通过可视化实验测量不同丝网表面液滴临界渗漏速度,讨论倾斜角度、丝网结构参数、液滴直径及表面... 捕沫器等化工气液分离设备中,液滴撞击丝网速度超过临界值,部分液体穿透多孔丝网形成子液滴、发生渗漏,将严重影响下游生产的性能与安全。通过可视化实验测量不同丝网表面液滴临界渗漏速度,讨论倾斜角度、丝网结构参数、液滴直径及表面浸润性等因素对临界渗漏速度的影响。液滴渗漏是法向动压力联合水锤压力克服网孔毛细压力的结果。法向动压力是动压力分量,与丝网倾角相关。液滴撞击丝网极短的瞬间,液体受到压缩,产生的水锤压力与液滴投影下的网孔数存在定量关系。毛细压力与气液界面在网孔间的位置及接触角相关。水锤压力及毛细压力均受丝网结构参数影响。通过网孔间气液界面受力分析,有机地整合渗漏影响因素,得到了渗漏临界量纲1准则。该准则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可为气液分离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多孔介质 界面 丝网膜 液滴撞击 水锤压力 渗漏 临界准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