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开采的定量界定与分析 被引量:271
1
作者 谢和平 高峰 +5 位作者 鞠杨 高明忠 张茹 高亚楠 刘建峰 谢凌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深度不断增加,"深部开采"将成为常态,但是什么是"深部",如何定义"深部",始终没有科学的、定量化的表达。提出了亚临界深度、临界深度、超临界深度等概念和定义,用于表征不同程度的深部...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深度不断增加,"深部开采"将成为常态,但是什么是"深部",如何定义"深部",始终没有科学的、定量化的表达。提出了亚临界深度、临界深度、超临界深度等概念和定义,用于表征不同程度的深部开采。经研究"深部"不是深度,而是一种力学状态,是由地应力水平、采动应力状态和围岩属性共同决定的力学状态,可以通过力学分析给出定量化表征。研究表明,随着采深增大,原岩应力趋于静水应力状态是深部的1个典型和共同的特征,同时煤岩体也经历了弹性变形破坏、脆塑性转变和大范围屈服等阶段。深部开采中极高的地应力水平和三向等压应力状态将导致深部围岩大范围塑性破坏并伴随大量级、大规模的强烈动力失稳,现有的煤炭开采理论与技术已难以适用,需要对深部岩体力学、采矿科学理论进行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临界深度 地应力 采动应力 塑形破坏
下载PDF
采空区临界安全顶板预测的厚度折减法 被引量:46
2
作者 林杭 曹平 +2 位作者 李江腾 江学良 何忠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7,共5页
借鉴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安全系数的思路,提出采空区安全顶板预测的厚度折减法.不断调整顶板厚度,直到其达到临界破坏状态,此时对应的顶板厚度即为安全顶板厚度.当顶板达到临界状态时,其位移将发生突变,计算不收敛,因此,将静力平衡方程... 借鉴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安全系数的思路,提出采空区安全顶板预测的厚度折减法.不断调整顶板厚度,直到其达到临界破坏状态,此时对应的顶板厚度即为安全顶板厚度.当顶板达到临界状态时,其位移将发生突变,计算不收敛,因此,将静力平衡方程组是否有解、计算是否收敛作为顶板破坏的标准.采用同时考虑拉伸和剪切破坏的Mohr-Coulomb准则,对某一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进行预测,并对采空区周围的应力和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空区跨度分别为4,7,10,15,20,25 m时,顶板安全厚度为2.1,5.2,9.2,12.3,16.6,22.9 m;采空区跨度较小时,塑性区范围较小,顶板主要破坏形式为冲切破坏;随着跨度的增大,塑性区面积增加,破坏形式转变为垮落;当顶板发生破坏时,计算的不平衡力无法收敛,位移不断发展,位移最大值区域位于采空区正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顶板 厚度折减法 临界状态 破坏标准
下载PDF
配有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林拥军 程文瀼 +1 位作者 徐明 左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3-28,共6页
根据配有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试验结果 ,并从界限破坏时内力的平衡条件出发 ,经理论分析得出了轴压比限值的理论计算公式及实用计算公式。
关键词 圆钢管 钢骨混凝土柱 轴压比 临界破坏 试验
下载PDF
基于电网生存性评估的关键线路识别方法 被引量:38
4
作者 杨文辉 毕天姝 +2 位作者 黄少锋 薛安成 杨奇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9-35,共7页
有效识别电网关键线路,对于有针对性地加强网架结构建设、改进保护控制策略、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系统生存性评估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关键线路识别方法。该方法定义了骨干网架的概念,以描述维持系统生存性所必... 有效识别电网关键线路,对于有针对性地加强网架结构建设、改进保护控制策略、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系统生存性评估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关键线路识别方法。该方法定义了骨干网架的概念,以描述维持系统生存性所必需的关键元件和网络结构;进而给出了骨干网架搜索的数学模型及相应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层次分析理论建立了相应的层次结构模型及相对重要度判断矩阵,解决了骨干网架中关键线路的相对重要度排序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关键线路的识别问题,并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生存性 骨干网架 关键线路 连锁故障
下载PDF
钢结构在低温下脆性破坏的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元清 《低温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5,共4页
简要介绍国外在低温冷脆现象领域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并结合我国自然气候环境、钢结构应用现状及现行钢结构规范阐述了在我国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 钢结构 低温冷脆 焊接构件 临界温度 破坏强度
下载PDF
重力坝岩基失稳准则及稳定审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常晓林 陆述远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69-375,共7页
本文在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重力坝基岩的破坏过程和失稳形态的基础上,对现行规范的稳定审查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一种新的失稳准则——“准弹性”准则,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作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重力坝 岩石 基础 失稳准则
原文传递
单层球面网壳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于晓野 范峰 沈世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5-449,462,共6页
网壳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是网壳抗震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其进展可大大深化人们对现有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发生破坏的认识,同时也会为进一步的机理研究及抗震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以上原因,以抗震问题相对突出的单层球面网壳为研究对象... 网壳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是网壳抗震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其进展可大大深化人们对现有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发生破坏的认识,同时也会为进一步的机理研究及抗震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以上原因,以抗震问题相对突出的单层球面网壳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方法模拟网壳在强震下的动力响应,对结构抗震性能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采用了当前国际通用的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通过变换矢跨比、屋面质量、杆件截面、初始缺陷及地震输入等参数进行了大规模的计算,在对临界荷载、破坏模式等性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矢跨比是网壳抗震性能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等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加深了现有对网壳结构抗震性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球壳 抗震性能 临界荷载 破坏模式
下载PDF
基于摩尔-库伦准则的岩石材料加(卸)载分区破坏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国军 张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9-1058,共10页
材料内一点的应力状态可以用摩尔圆来表示,而同一点的不同的应力状态可以用坐标系内应力圆的不断变化来表示,应力圆的变换主要可以分为"平移"、"翻转"、"半径扩大""半径缩小"4种方式,这4种方... 材料内一点的应力状态可以用摩尔圆来表示,而同一点的不同的应力状态可以用坐标系内应力圆的不断变化来表示,应力圆的变换主要可以分为"平移"、"翻转"、"半径扩大""半径缩小"4种方式,这4种方式几乎包含了岩石材料的所有加(卸)载过程;加(卸)载速率可以用来表征不同应力状态间的转化的快慢程度,加(卸)载速率并不是单纯的单位时间的变化快慢,可以是单位空间尺度的变化,如单位长度、单位深度等;基于摩尔-库伦准则对岩石材料"双向受压"、"双向受拉"和"一拉一压"3种状态下的加卸载过程进行了分析,并获得了与之对应的临界破坏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时间加权平均加(卸)载速率,进一步分析了岩石材料破坏与时间加权平均加(卸)载速率之间的关系,并以时间加权平均加(卸)载速率为基础对岩石材料破坏与否进行了分区;采用FLAC3D对7种不同加载路径下常规三轴数值模拟实验,模拟所获得材料发生破坏时最大主应力峰值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度高达98%;同时又进行7种轴向与径向加载速率之比、4种加载速率条件下常规三轴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只有当轴向和径向加载速率之比处于一定范围时,材料才会发生破坏,加载速率与材料破坏时最大主应力峰值正相关,与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之比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尔圆 摩尔-库伦准则 加(卸)载速率 加(卸)载速率之比 临界破坏 分区破坏
下载PDF
钢结构在低温下脆性破坏研究概述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元清 《钢结构》 1994年第4期217-221,共5页
钢结构构件的脆性破坏是其极限状态中最危险的破坏形式之一,特别是在低温下(称低温冷脆现象)和承受动力荷载时。本文对国外在低温冷脆现象领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并结合我国自然气候环境、钢结构应用情况及现行钢... 钢结构构件的脆性破坏是其极限状态中最危险的破坏形式之一,特别是在低温下(称低温冷脆现象)和承受动力荷载时。本文对国外在低温冷脆现象领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并结合我国自然气候环境、钢结构应用情况及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阐述了在我国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脆 焊接构件 临界温度 破坏强度
下载PDF
非均质黏土地层隧道开挖面稳定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峰 何诗华 +3 位作者 吴遥杰 计丽艳 罗静静 阳军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12-1419,1436,共9页
将刚体平动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方法(UBFEM-RTME)与程序作进一步改进,使之适应分析非均质黏土地层稳定性问题。应用该程序系统分析了地表超载作用下非均质黏土地层隧道开挖面稳定性,获得了隧道埋深比C/D、土体重度参数γD/cu0、土体强度... 将刚体平动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方法(UBFEM-RTME)与程序作进一步改进,使之适应分析非均质黏土地层稳定性问题。应用该程序系统分析了地表超载作用下非均质黏土地层隧道开挖面稳定性,获得了隧道埋深比C/D、土体重度参数γD/cu0、土体强度非均质参数ρD/cu0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开挖面失稳临界荷载上限解σs/cu0图表和以有效间断线网表征的地层破坏模式及其演变规律。研究表明:隧道埋深比C/D和强度非均质参数ρD/cu0对临界荷载σs/cu0及地层破坏模式影响显著;土体重度参数γD/cu0对σs/cu0影响明显,但对破坏形态影响不大。进一步展示了不同有效间断线数目及分布等网格参数下地层破坏形态的差异,解释了上限解精度提高的原因,与多块体上限法及上下限有限元法对比表明,UBFEM-RTME适宜于非均质黏土地层隧道开挖稳定性评价研究,特别是极限状态破坏模式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面稳定 非均质黏土 上限有限元 临界荷载 破坏机制
下载PDF
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丁俊华 黄中伟 +1 位作者 沈雁波 王霆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71-87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患病率、心力衰竭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12-2014-09我院急诊内科和急诊ICU收治的老年危重症患者216例,回顾性分析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患病率及其特点,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患病率、心力衰竭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12-2014-09我院急诊内科和急诊ICU收治的老年危重症患者216例,回顾性分析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患病率及其特点,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16例患者中,59例(27.3%)患者合并心力衰竭,且31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5.4±10.2)岁vs.(72.0±14.9)岁,t=6.447,P=0.015];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患者[(76.7±9.3)岁vs.(74.3±8.4)岁,t=5.624,P=0.03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OR=8.271,95%CI:5.916~10.821,P=0.000)、瓣膜性心脏病(OR=7.961,95%CI:4.871~11.226,P=0.002)、糖尿病(OR=2.061,95%CI:1.176~3.812,P=0.009)、呼吸衰竭(OR=1.443,95%CI:0.975~2.118,P=0.038)以及肾功能不全(OR=2.038,95%CI:1.661~2.464,P=0.016)均显著增加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发病风险。结论:心力衰竭已成为老年危重症患者不容小觑的问题,通过对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特征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老年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危重症 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抢救危重症合并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华东 潘楚云 +3 位作者 江意春 王熙 陈怀生 刘雪燕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膜肺(ECMO)抢救危重症合并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的效果并予以Meta分析。方法: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方式,检索国内外核心数据库。纳入ECMO和传统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合并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借助RevMan 5.2软件... 目的:研究体外膜肺(ECMO)抢救危重症合并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的效果并予以Meta分析。方法: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方式,检索国内外核心数据库。纳入ECMO和传统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合并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借助RevMan 5.2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结果:与传统机械通气组相比,ECMO组可显著降低危重症合并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RR=0.33,95%CI:0.21~0.46,P<0.01);且有利于降低危重症合并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率(RR=0.41,95%CI:0.29~0.58,P<0.01)。结论:ECMO抢救危重症合并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心肺功能衰竭 体外膜肺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机床部件故障预警技术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何邵灿 高宏力 许明恒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9-161,共3页
针对目前高档数控机床的故障只能在发生后被动维修,不能在故障发生前维修故障。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和隐马尔科夫模型(HMM)的数控机床关键部件在线故障预警模型。通过采集分析部件运行时的信号,通过EMD进行信号分析选取合... 针对目前高档数控机床的故障只能在发生后被动维修,不能在故障发生前维修故障。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和隐马尔科夫模型(HMM)的数控机床关键部件在线故障预警模型。通过采集分析部件运行时的信号,通过EMD进行信号分析选取合适的分量然后提取特征向量,当数据库收集500组数据时对预警模型进行一次迭代训练,如此循环。最终形成一个能比较好的表达该部件完整特性的故障预警模型。模型训练完毕后,部件的实时信号通过特征向量形式输入故障预警模型中进行计算,通过计算概率来判断部件当前所处的状态,在故障发生前进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关键部件 故障预警 EMD HMM
下载PDF
复合加载情况下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其一 栾茂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1-1136,共6页
在复合加载情况下精确求解层状非均质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与理论参考价值。基于土体极限平衡理论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针对复合加载情况下上硬下软的双层不排水饱和软黏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计算,得... 在复合加载情况下精确求解层状非均质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与理论参考价值。基于土体极限平衡理论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针对复合加载情况下上硬下软的双层不排水饱和软黏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计算,得出了上层土临界深度Hcr的计算公式、竖向极限承载力Pv的计算公式以及复合加载情况下地基破坏时的破坏包络面方程。研究结果表明:上层土临界深度Hcr取决于土层间强度比Su1/Su2;竖向极限承载力Pv与破坏包络面取决于土层间强度比Su1/Su2、上层土深度H1与基础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复合加载 极限承载力 双层地基 临界深度 破坏包络面
下载PDF
体外膜氧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合并呼吸衰竭4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熊号峰 郭利民 +2 位作者 李兴旺 焦以庆 李宝顺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6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自2009年10月3日至12月25日,北京地坛医院共收治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58例,其中实施ECMO治疗患者4例。结果 4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自2009年10月3日至12月25日,北京地坛医院共收治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58例,其中实施ECMO治疗患者4例。结果 4例患者中,3例顺利撤离ECMO装置,脱机率为75%,其中2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ECMO治疗后,氧合指数由48~77mm Hg[1mm Hg=0.133kPa,平均(59.8±12.4)mm Hg]升高至122~254mm Hg[平均(191.8±85.1)mm Hg]。主要并发症有出血和渗血3例,导管感染2例,膜肺血栓2例。结论对于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在经高呼吸机条件仍不能纠正缺氧状况的情况下,ECMO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危重症 呼吸衰竭 体外膜氧合
下载PDF
尿Sema3A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田漫漫 赵双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457-1462,共6页
目的 探讨信号素3A (Sema3A)对成人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 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2013年7至12月预期入住ICU时间>24 h入ICU时未发生AKI年龄>18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 目的 探讨信号素3A (Sema3A)对成人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 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2013年7至12月预期入住ICU时间>24 h入ICU时未发生AKI年龄>18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每12 h收集血清、尿标本,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尿Sema3A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根据引起AKI的原因是否为脓毒症分为AKI脓毒症组、AKI非脓毒症组、非AKI脓毒症组、非AKI非脓毒症组.AKI组选取诊断AKI当时及前24h的标本,诊断AKI当时计为T(0)h,前面两个时间点分别计为T(-12)h、T(-24)h.非AKI组取入室后前3个时间点的标本,分别计为T(0)h、T(-12)h、T(-24)h.整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KI组尿Sema3A、尿NGAL较非AKI组高(P<0.05).AKI组尿Sema3A、尿NGAL浓度随时间变化有增高趋势,其中T(-24)h、T(-12)h分别与T(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h尿Sema3A、尿NGAL分别与血肌酐、APACHEⅡ呈正相关性.尿Sema3A以T(-12)h的AUC最大为0.885(95% CI 0.774 -0.997,P<0.05);尿NGAL以T(-24)h的AUC最大为0.878(95% CI 0.788-0.993,P<0.05).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Sema3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NGA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KI组与非S-AKI组尿Sema3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之间的尿NGA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Sema3A死亡组较生存组高(P<0.05)).结论 尿中Sema3A检测有助于AKI的早期诊断;尿中Sema3A浓度不受脓毒症影响,更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肾功能衰竭 急性 诊断 信号素-3A
原文传递
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姜兴权 王育珊 王广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17-719,共3页
目的探讨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的肺保护性策略。方法通过25例呼吸衰竭中12例肺内源性和13例肺外源性机械通气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两组呼吸力学差异时对通气模式选择、参数设置和调节的影响,以及肺保护的实施... 目的探讨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的肺保护性策略。方法通过25例呼吸衰竭中12例肺内源性和13例肺外源性机械通气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两组呼吸力学差异时对通气模式选择、参数设置和调节的影响,以及肺保护的实施方法。结果在两组APACHE-Ⅱ评分、平均年龄和Vt设置无差异的条件(P>005)下,肺内源性组PEEP/CPAP、PSV、f的需设值均明显高于肺外源性组(P<001)。肺内源性组Pplat、PIP、Raw的监测结果大于肺外源性组,而Crs小于肺外源性组(P<001)。肺内源性组417%和肺外源性组154%因MOF而死亡(APACHE-Ⅱ评分均>20分),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实施肺保护的方法不同。前者应首选压力预置通气模式,后者可首选容量预置通气模式。以设置中、小Vt为原则,按个体化的通气需求而设置f和加用恰当的PSV、CPAP/PEEP对减少VILI、病死率可能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肺内/外源性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肺保护
下载PDF
适时序贯组合模式机械通气在危重病人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姜兴权 王育珊 王广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在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应用适时序贯组合模式机械通气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35例次危重病人采用机械通气救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120例次序贯组合模式组与115例次单一通气模式组进行比较,建立在此类病人进行机械通... 目的探讨在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应用适时序贯组合模式机械通气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35例次危重病人采用机械通气救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120例次序贯组合模式组与115例次单一通气模式组进行比较,建立在此类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时具有肺保护作用的模式组合、参数设置及其适时序贯调节的方法。结果两组危重病人的APACHEⅡ评分和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合模式组64.2%和单一通气模式组52.2%均达到通气目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前组35.8%和后组47.8%因多脏器功能衰竭(MOF)而死亡(APACHEⅡ评分均>29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序贯组合模式组Vt 7.15±1.12 mL/kg、PSV 8.5±2.1 cmH2O、PEEP/CPAP5.16±1.05 cmH2OP、plat 18.5±2.5 cmH2OP、IP 23.5±3.6 cmH2O均低于单一通气模式组(P<0.01)。前组f 20±2.5次/min高于后组(P<0.05)。结论在各种类型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应用A/CV+PEEP、SIMV+PSV+PEEP、CPAP+PSV和PSV的适时序贯组合模式通气,采用动态的线性撤机过程,能提高通气达标率和降低病死率,并具有肺保护作用。参数的设置和调节宜在动脉血气指标的量化控制下,应用小Vt、小PSV、小PEEP/CPAP和适当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呼吸衰竭 肺保护 机械通气
下载PDF
X60管线钢的本构关系及失效判据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廷霞 杨永和 +2 位作者 许震 李安军 唐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75,共9页
X60管线钢是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的主要钢种,在外界载荷作用下,易发生局部变形或应力集中,而导致屈曲甚至拉裂失效。对其进行力学研究,评价其力学安全性已成为管道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本构关系方程是力学研究的基础内容,失效... X60管线钢是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的主要钢种,在外界载荷作用下,易发生局部变形或应力集中,而导致屈曲甚至拉裂失效。对其进行力学研究,评价其力学安全性已成为管道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本构关系方程是力学研究的基础内容,失效判据则决定了管道生命的周期。通过对比X60管线钢的静力拉伸实验应力应变关系和Ramberg-Osgood本构关系,发现ε≤εP0.2时,Ramberg-Osgood本构方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X60管线钢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但当ε>εP0.2时,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所得理论本构曲线与实验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基于此,笔者根据X60管线钢静力拉伸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的不同力学特征,采用插值法对Ramberg-Osgood本构模型做出了修正,提出了X60管线钢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全局二段式应力应变关系式,该关系式更加准确地表达了X60管线钢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考虑到焊缝及热影响区对管道强度和刚度的影响,结合塑性材料基于应力的失效判据和基于应变的失效判据,笔者提出了焊缝影响因子及X60管线钢的应变控制失效准则,建立了基于第四强度理论的管道失效时的临界应力计算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60管线钢 本构关系 临界应力 焊缝 失效判据
下载PDF
左西孟旦在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梅姜 曾勇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10-14,共5页
左西孟旦是一种新型钙增敏剂,主要具有正性肌力和扩张血管作用。与传统正性肌力药物相比,左西孟旦主要通过增加肌钙蛋白C对Ca^2+的敏感性而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力,不会增加细胞内钙负荷及心肌耗氧量,不易导致心律失常和细胞损伤,不延长舒... 左西孟旦是一种新型钙增敏剂,主要具有正性肌力和扩张血管作用。与传统正性肌力药物相比,左西孟旦主要通过增加肌钙蛋白C对Ca^2+的敏感性而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力,不会增加细胞内钙负荷及心肌耗氧量,不易导致心律失常和细胞损伤,不延长舒张期时间及损伤心肌舒张功能,是一种更具优势的强心、护心药物。尽管目前左西孟旦尚未广泛用于ICU患者,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其对危重症患者心脏、肺脏、肾脏、膈肌功能等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左西孟旦在心脏重症、呼吸重症、困难脱机、脓毒症、肾损伤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重症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左西孟旦 心力衰竭 肺动脉高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脓毒症 肾损伤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