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芦山7.0级地震一年尺度预测的回顾性研究——基于三性法、静中动和垂震底继模式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安宁 李鑫 +1 位作者 赵乘程 张炜超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5,共9页
对2013年中期地震预测的研究结果(一年尺度)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该预测综合了三性法判据、静中动判据和垂震底继模式,给出了2013年左右在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7级以上大震的可能性很大的结论。重点预测了两个具体发生的区域,预测的区域与2... 对2013年中期地震预测的研究结果(一年尺度)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该预测综合了三性法判据、静中动判据和垂震底继模式,给出了2013年左右在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7级以上大震的可能性很大的结论。重点预测了两个具体发生的区域,预测的区域与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的震源区相差70~80km左右。预测结果震级与时间吻合,但地点上发生了偏离。文中重点回顾研究了基于三性法,静中动、垂震底继方法的预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7 0级地震 三性法判据 静中动判据 垂震底继模式 中期预测
下载PDF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_S7.3级地震的回顾性预测讨论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安宁 郭增建 《华南地震》 2014年第4期15-19,共5页
静中动判据、异年倍九律、三性法、高山峰指标是郭增建研究组提出的中期与短期的预测指标。用这几个指标回顾性地讨论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南MS7.3级地震的中期和短临预测。
关键词 静中动判据 异年倍九律 三性法 高山峰指标 于田7.3级地震 中期与短期预测.
下载PDF
华北地区某些地震问题讨论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增建 郭安宁 《内陆地震》 2011年第4期300-306,共7页
华北地区是我国地震预测的重点地区之一。依据静中动判据和立交模式对华北今后可能发生大震的地区进行了讨论。并从减震观点讨论了北京地区的地震问题。
关键词 华北地区 静中动判据 立交模式 地震预测
下载PDF
由“静中动判据”对1996年2月3日丽江7级大震的中长期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增建 秦保燕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2-445,共4页
历史地震活动有高低潮之分 .低潮中 6级以上地震活动的地方 ,暗示当地地下有较多的能量或是积能较快 ,下次大区域大震高潮来临时 ,这些 6级左右地震发生地区往往会发生7级和 7级以上大震 .我们把上述预报大震的判据称为“静中动判据”.... 历史地震活动有高低潮之分 .低潮中 6级以上地震活动的地方 ,暗示当地地下有较多的能量或是积能较快 ,下次大区域大震高潮来临时 ,这些 6级左右地震发生地区往往会发生7级和 7级以上大震 .我们把上述预报大震的判据称为“静中动判据”.这种判据对预报大震发生地方比较有效 ,一般震中误差不到 1 0 0 km.我们按此判据对 1 996年云南丽江 7级大震作了较成功的中期预报 ,地点误差约 50 km.另外 ,1 994年台湾海峡 7.3级大震、 1 995年滇缅接壤地区的 7.2级大震 ,以及 1 997年北玛尼 7.9级大震 ,也符合“静中动判据”的回顾性预报 .我们在 1 992年的统计发现“静中动”窗口是 1 940~ 1 945年、1 958~ 1 961年和 1 979~ 1 986年 .“静中动判据”在用于中国大陆内部时 ,“静中动地震”为 6级左右 ;在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太平洋地震带以及新疆西北边缘地震带 ,则“静中动地震”可达 7级 ,它们对应未来比 7级更大的地震 .对中国大陆从构造和几千年历史地震活动上看 ,无 7级大震可能的地区则不宜用”“静中动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中动判据 中长期预测 丽江大震 地震预报
下载PDF
The middle-long term prediction of the February 3,1996 Lijiang earthquake(M_S=7) by the "criterion of activity in quiescence
5
作者 郭增建 秦保燕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0年第4期477-480,共4页
Earthquake activities in history are characterized by active and quiet periods. In the quiet period, the place where earthquake M_≥6 occurred means more elastic energy store and speedy energy accumulation there. When... Earthquake activities in history are characterized by active and quiet periods. In the quiet period, the place where earthquake M_≥6 occurred means more elastic energy store and speedy energy accumulation there. When an active period of big earthquake activity appeared in wide region, in the place where earthquake (M_≥6) occurred in the past quiet period, the big earthquake with magnitude of 7 or more often occur there. We call the above-mentioned judgement for predicting big earthquake the 'criterion of activity in quiescence'. The criterion is relatively effective for predicting location of big earthquake. In general, error of predicting epicenter is no more than 100 km.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 we made successfully a middle-term prediction on the 1996 Lijiang earthquake in Yunnan Province, the error of predicted location is about 50 km. Besides, the 1994 Taiwan strait earthquake (M_s=7.3), the 1995 Yunnan-Myanmar boundary earthquake (M_s=7.2) and the Mani earthquake (M_s=7.9) in north Tibet are accordant with the retrospective predictions by the 'criterion of activity in quiescence'. The windows of 'activity in quiescence' identified statistically by us are 1940-1945, 1958-1961 and 1979-1986. Using the 'criterion of activity in quiescence' to predict big earthquake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the earthquake defined by 'activity in quiescence' has magnitude of 6 or more; For the Himalayas seismic belt, the Pacific seismic belt and the north-west boundary seismic belt of Xinjiang, the earthquake defined by 'activity in quiescence' has magnitude of 7, which is corresponding to earthquake with magnitude of much more than 7 in future. For the regions where there are not tectonically and historically a possibility of occurring big earthquake (M_s=7), the criterion of activity in quiescence is not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erion of activity in quiescence middle-long term prediction Lijiang earthquake earthquake in Taiwan strait Mani earthquake
下载PDF
1966~1976华北大震高潮回顾性预测——纪念唐山大震34周年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增建 郭安宁 《内陆地震》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1966~1976年华北的邢台大震、渤海大震以及唐山大震皆可由以29 a为周期的三性分布求出其发震年份。至于发震地区可由"静中动判据"求出是唐山地区和渤海莱州湾地区。邢台大震的位置可由立交模式来推求。1966~1976年这次大震... 1966~1976年华北的邢台大震、渤海大震以及唐山大震皆可由以29 a为周期的三性分布求出其发震年份。至于发震地区可由"静中动判据"求出是唐山地区和渤海莱州湾地区。邢台大震的位置可由立交模式来推求。1966~1976年这次大震高潮后由三性分布后延推知在2016~2017年华北可能会再次发生7级以上大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大震 三性分布 静中动判据 立交模式 临界慢化
下载PDF
对2008年1月9日西藏改则东6.9级地震中期预测的反思
7
作者 郭增建 徐道一 汪成民 《国际地震动态》 2009年第2期23-25,共3页
2007年12月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预测2008—2009年在西藏拉萨—申扎一带及附近可能发生7级地震。2008年1月9日西藏改则东6.9级地震,粗略符合原预测。所用的预测方法是倍周期性、静中动判据和地球物理灾害链。
关键词 西藏6.9级地震 倍周期性 静中动判据 地球物理灾害链
下载PDF
用非传统方法回顾性讨论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的预测 被引量:7
8
作者 郭增建 郭安宁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天文构造痕带 静中动判据 地震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