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肌酸钠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邢晓春 罗芝宽 +1 位作者 何峰 张寰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3-835,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33)以及磷酸肌酸钠治疗组(B组,n=33),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33)以及磷酸肌酸钠治疗组(B组,n=33),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用药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2组患者LVEF及HRV均较治疗前升高。但磷酸肌酸钠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常规治疗组大。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心力衰竭 心率变异性 缺血性心肌病
下载PDF
磷酸肌酸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7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子谦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603-2604,共2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1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采用磷酸肌酸治疗,对照组72例采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心电图疗效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1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采用磷酸肌酸治疗,对照组72例采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心电图疗效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1%,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666、5.505,P<0.05)。两组治疗后CK-MB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8、6.172,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451,P<0.05)。观察组治疗后CK-MB恢复正常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1,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肌功能,是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良好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 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磷酸肌酸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血清脂联素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宁 刘昊 +2 位作者 白华 王志军 黄宇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7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磷酸肌酸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就诊的12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磷酸肌酸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就诊的12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磷酸肌酸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空腹血清脂联素(AP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LVEDD、LVESD、LVEF在两组病人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病人LVEDD、LVESD均较对照组低,LVEF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APN、NT-pro 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APN、NT-pro BNP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APN、NT-pro BNP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磷酸肌酸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芪苈强心胶囊 磷酸肌酸 脂联素 心功能 心悸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联合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素容 谢成琴 +1 位作者 罗娅 代小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10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照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比...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10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照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心室重构指标、神经内分泌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及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41.25±6.63)%]、左心室内径缩短率[(25.13±3.49)%]明显高于对照组[70.4%、(37.76±4.06)%、(21.04±3.27)%](P>0.05),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5.62±7.23)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7.25±5.48)mm]、左心室后壁厚度[(9.71±1.64)mm]、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11.36±1.58)mm]、左心室质量指数[(100.85±13.47)g/m^2]、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226.74±36.59)ng/L]、血管紧张素Ⅱ[(53.27±7.44)ng/L]、内皮素-1[(25.87±5.0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51.34±6.58)mm、(41.36±4.32)mm、(10.78±1.73)mm、(12.07±1.62)mm、(114.38±12.96)g/m^2、(319.92±34.47)ng/L、(82.16±10.27)ng/L、(41.29±5.12)mg/L](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5.6%)与对照组(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麝香保心丸可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因子,促进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磷酸肌酸钠 麝香保心丸 心功能 心室重构
原文传递
磷酸肌酸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肌保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赵德萍 李永东 《医学综述》 2016年第6期1149-1152,共4页
磷酸肌酸钠是一种重要的能量供应物质,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保持高能磷酸化合物水平是避免和减少心肌损伤的基础。该文从磷酸肌酸钠对心脏直接供能、对心脏钠离子通道的影响、对线粒体的保护、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及外源性补充... 磷酸肌酸钠是一种重要的能量供应物质,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保持高能磷酸化合物水平是避免和减少心肌损伤的基础。该文从磷酸肌酸钠对心脏直接供能、对心脏钠离子通道的影响、对线粒体的保护、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及外源性补充磷酸肌酸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心肌保护作用,进而说明了磷酸肌酸钠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外源性磷酸肌酸在心脏直视术中心肌保护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袁彪 朱朗标 +2 位作者 王冬青 余翼飞 刘明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2-114,共3页
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 (ECP)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对心肌保护的临床效果。 47例心脏病需体外循环直视手术患者 ,在心肌保护灌注中 ,按St .Thomas 1号液含与不含ECP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通过临床、生化和形态学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治... 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 (ECP)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对心肌保护的临床效果。 47例心脏病需体外循环直视手术患者 ,在心肌保护灌注中 ,按St .Thomas 1号液含与不含ECP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通过临床、生化和形态学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治疗组心脏自动复苏率 82 .6 %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2 6 .1 % ,所需除颤次数 0 .89± 0 .1 4,而对照组指标分别为 5 4.2 % ,5 8.3%和 1 .37± 0 .1 1 (P <0 .0 5 ) ;心肌酶CPK、CK MB的漏出及再灌注MDA、SOD的生成均少于对照组 ;治疗组缺血末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备增高 ,对照组明显降低。取材于左室乳头肌及右室心内膜下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和线粒体半定量分析 ,表明治疗组缺血后保持了较好的完整性。提示ECP作为晶体停搏液中能量成分对心肌缺血有较理想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磷酸肌酸 心肌保护 ECP 心内直视术
下载PDF
磷酸肌酸对儿童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军 李鸿珠 +3 位作者 李萍 郭津 王丽岩 徐长庆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CP)对儿童柯萨奇病毒心肌炎(CVM)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0例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心肌炎患儿为CVM组,并随机分为CP治疗组(CP组)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组(果糖组),每组20例。同时,选择体检正常的健康儿...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CP)对儿童柯萨奇病毒心肌炎(CVM)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0例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心肌炎患儿为CVM组,并随机分为CP治疗组(CP组)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组(果糖组),每组20例。同时,选择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血清柯萨奇病毒RNA和抗体IgM、心肌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细胞凋亡因子sFas/sFasL。MDA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法,SOD测定采用化学比色法,sFas和sFasL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AST、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CK和CK-MB等心肌酶均由本院检验科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VM组血清柯萨奇病毒RNA和抗体IgM均显著增高,心肌酶、hs-CRP、MDA、sFas/sFasL显著升高(Pa<0.05,0.01),SOD明显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CP组及果糖组治疗后心肌酶(除果糖组CK外)、hs-CRP、MDA、sFas和sFasL各指标均显著下降(Pa<0.05,0.01);SOD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CP组与果糖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CP对小儿CVM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清除自由基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 柯萨奇病毒心肌炎 氧自由基 凋亡 儿童
原文传递
磷酸肌酸钠对肺炎心衰患儿血浆BNP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肖茜 刘淑霞 +1 位作者 王道昉 夏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在小儿心力衰竭(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对心衰患儿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87例心衰患儿,入院后24 h内评估心脏功能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BNP。其中肺炎心衰44例,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在小儿心力衰竭(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对心衰患儿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87例心衰患儿,入院后24 h内评估心脏功能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BNP。其中肺炎心衰44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肺炎心衰43例。将其随机分为CP组44例和1,6二磷酸果糖组(FDP组)43例;在镇静、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CP和FDP治疗7 d。检测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治疗72 h判定疗效。结果 CP组有效率明显高于FDP组(P<0.05);两组BNP、EF、FS均有改善,但CP组较FDP组改善明显(P<0.01或P<0.05)。结论 BNP水平与心衰患儿的预后有关,CP对改善心脏功能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心力衰竭 脑钠肽 1 6二磷酸果糖
下载PDF
磷酸肌酸、左旋精氨酸对移植供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钱伟民 张中明 +1 位作者 张伟 王彬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左旋精氨酸对大鼠供心保存效果。方法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移植前供心保存480 min,对照组:供心用4℃的St.Thomas液保存;1组:保存液中添加磷酸肌酸(CP);2组:保存液中添加左旋精氨酸(L-arg);3组:保存液中... 目的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左旋精氨酸对大鼠供心保存效果。方法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移植前供心保存480 min,对照组:供心用4℃的St.Thomas液保存;1组:保存液中添加磷酸肌酸(CP);2组:保存液中添加左旋精氨酸(L-arg);3组:保存液中添加磷酸肌酸及左旋精氨酸。保存后进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并观察供心复跳情况。24 h后处死受体动物,切除移植心脏,测心肌组织中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实验组移植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对照组。3组心肌组织中ATP酶、SOD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及1组2、组(P<0.05),而MDA含量则低于对照组及1组、2组(P<0.05)。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较对照组与组1、组2轻。结论外源性磷酸肌酸、左旋精氨酸能明显增强保存液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 左旋精氨酸 心脏移植 心脏保存 大鼠
下载PDF
磷酸肌酸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郭松伟 高丽 曹睿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3912-3913,共2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CP)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应用CP加常规药物、对照组则用参麦注射液加常规药物规范治疗。观...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CP)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应用CP加常规药物、对照组则用参麦注射液加常规药物规范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CP疗效显著,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P能更快更好地缓解症状、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心肌酶、迅速恢复扩大的心脏以及明显的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磷酸肌酸 参麦注射液
原文传递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并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博 牛炳英 +2 位作者 王芙蕊 武江涛 黄晓莉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1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D-二聚体(D-D)、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肺炎并...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D-二聚体(D-D)、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肺炎并心衰患儿98例,按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儿均予常规治疗,并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观察组患儿加用小剂量盐酸多巴胺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7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QT间期离散度(QTd)及IGF-1、D-D,cTnI,PCT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8.37%比10.20%,χ2=1.333,P=0.248>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并心衰,能改善患儿的心功能,降低各项血清生物学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心力衰竭 小儿 小剂量 多巴胺 磷酸肌酸钠 心功能 血清生物学指标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早期循环衰竭保护及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康大伟 于健 +3 位作者 夏嘉鼎 李秀华 朴宗方 赵艳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8-1372,共5页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8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经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8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经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时观察患者,测定其APACHEⅡ评分,统计其在EICU入住的天数。检测联合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CD4 +/CD8 +分布比例和WBC计数,生化分析血中CRP、HBP、PCT、IL-6、cTnI和TNF-α的含量,同时分析体内微循的变化情况。结果:脓毒症患者治疗前CRP、HBP、PCT、IL-6、cTnI和TNF-α含量高于治疗后,并且治疗后CD4 +细胞亚群提高、WBC计数降低、体内微循环好转( P <0.05)。此外,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微循环状态、CD4 +细胞亚群提高、WBC计数和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好于同期观察组患者( P <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液中炎症因子,减少心肌损伤程度,改善脓毒症患者微循环,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的病情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早期循环衰竭 去甲肾上腺素 磷酸肌酸钠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联合脾氨肽治疗减轻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叶永芝 马爱芬 徐小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联合脾氨肽治疗减轻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联合心肌损害的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磷酸肌酸钠联合脾氨...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联合脾氨肽治疗减轻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联合心肌损害的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磷酸肌酸钠联合脾氨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hs-CRP及心肌酶谱指标,血清细胞因子,NT-proBNP、PCT、内毒素、D-乳酸,免疫相关指标等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血清hs-CRP、CK、CK-MB、CTnI、LDH、A-HBDS、AST水平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血清IL-4、IL-6、IL-25、IL-17水平值低于对照组,IFN-γ、IL-10水平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PCT、内毒素、D-乳酸水平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CD3^+、CD4^+T淋巴细胞,IgA、IgM、IgG水平值均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伤患儿接受磷酸肌酸钠联合脾氨肽治疗,可以有效发挥心肌保护及免疫调节作用,同时优化全身炎症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心肌损害 磷酸肌酸钠 脾氨肽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对心肌缺血老年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康清 伍伟军 +2 位作者 陈祯 陈坚伟 黄文起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08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心肌缺血老年手术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心肌酶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术前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的上腹部手术患者,ASAII~Ⅲ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麻醉后使用磷酸肌酸钠,对照组为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心肌缺血老年手术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心肌酶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术前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的上腹部手术患者,ASAII~Ⅲ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麻醉后使用磷酸肌酸钠,对照组为生理盐水100ml。两组均分别在麻醉后、术中1~2h、术毕时行血气分析观察动脉血氧分压的改变,于术后24h抽静脉血检测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P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记录围术期Ⅱ导联心电图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1、2h和术毕时各时点动脉血氧分压的增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4h心肌酶较术前均升高,但实验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围术期实验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能提高心肌缺血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动脉血氧分压,心肌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地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动脉血氧分压 心肌酶 心律失常 磷酸肌酸钠
原文传递
磷酸肌酸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陶剑虹 唐英蓉 +1 位作者 姜荣健 蔡力 《西部医学》 2007年第4期568-570,共3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CP)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心内科诊断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的住院患者50例。分成磷酸肌酸组25例,使用磷酸肌酸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5例,使用常规治疗(包括干扰素、1,6-二磷酸果糖等...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CP)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心内科诊断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的住院患者50例。分成磷酸肌酸组25例,使用磷酸肌酸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5例,使用常规治疗(包括干扰素、1,6-二磷酸果糖等)。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以及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磷酸肌酸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以及左心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F值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P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心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心衰 磷酸肌酸 疗效
下载PDF
补充肌酸对运动能力和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魏源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2-14,54,共4页
就肌酸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补充肌酸对肌肉中肌酸含量的影响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与分析。
关键词 运动能力 肌酸 健康 能量代谢 文献综述
下载PDF
磷酸肌酸在医学及运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雷 张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9,共3页
作为高能磷化物的磷酸肌酸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目前已经证明 ,磷酸肌酸应用于体育运动中具有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
关键词 磷酸肌酸 医学 运动 心血管系统 运动生物化学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8
作者 易爽 余波 庞侯旭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CP)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或MRI确诊的274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神经节苷脂治疗,n=130)和研究组(CP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n...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CP)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或MRI确诊的274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神经节苷脂治疗,n=130)和研究组(CP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n=144)。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炎性因子水平、血气分析指标及新生儿神经行为(NAB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8%,低于研究组的9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原始反射、肌张力、意识、可吸吮、眼部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及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清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NAB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治疗后3 d、7 d、14 d的NAB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CP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HIE的疗效较确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磷酸肌酸钠 神经节苷脂 炎性因子 血气分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彭勇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I、病毒抗体、胸片及心脏超声检查,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I、病毒抗体、胸片及心脏超声检查,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善及柯萨奇病毒IgM抗体转阴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4,P<0.01)。结论: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小儿 磷酸肌酸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磷酸肌酸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江 潘海龙 +5 位作者 陈洪 代学利 高威 许啸波 叶兴宏 王云超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4期576-578,共3页
目的通过在心脏手术停搏液中加入外源性磷酸肌酸(CP),评价CP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窦性心律自动恢复率、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 目的通过在心脏手术停搏液中加入外源性磷酸肌酸(CP),评价CP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窦性心律自动恢复率、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40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改良St.Thomas’Ⅱ号心脏停搏液,观察组在停搏液中另加入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记录2组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窦性心律自动恢复率等电生理指标;记录2组术后24 h正性肌力药物的用量;分别测定主动脉插管前(T0)、开放循环后30 min(T1)、术后6 h(T2)、12 h(T3)、24 h(T4)的CK-MB,c Tn I、BNP。结果观察组窦性心律自动恢复率高于对照组[(96.71±8.03)%vs.(71.29±7.18)%,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多巴胺用量[(2.21±1.21)μg/(kg·min),(1.32±0.79)μg/(kg·min)]明显低于对照组[(4.18±1.42)μg/(kg·min),(3.21±0.96)μg/(kg·min),P<0.05]。观察组T1、T2、T3、T4时CK-MB、c Tn I、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T1时CK-MB、c Tn I明显较T0时升高(P<0.01),后开始回落。结论手术停搏液中使用外源性CP,可提高窦性心律自动恢复率,减少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并降低患儿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磷酸肌酸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