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耦合灾害风险的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薛晔 刘耀龙 张涛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50,共7页
系统地介绍了耦合灾害风险基本理论。首先,给出了耦合灾害风险的定义;其次,基于灾害系统理论和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对耦合灾害风险进行了分类,进而分别从相关性、力的合成和风险矩阵三个方面讨论了其耦合效应;最后,根据类型和耦合效应,借... 系统地介绍了耦合灾害风险基本理论。首先,给出了耦合灾害风险的定义;其次,基于灾害系统理论和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对耦合灾害风险进行了分类,进而分别从相关性、力的合成和风险矩阵三个方面讨论了其耦合效应;最后,根据类型和耦合效应,借助物理学中的触发器讨论耦合灾害风险形成机理,并分别举例说明了耦合效应及其形成机理。这些较为完整的基础理论为下一步耦合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为防灾减灾提供对策与建议:避免"强耦合"效应的产生就应从源头上切除或削弱耦合灾害风险的产生条件,实现或转化为"零耦合"或"弱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灾害风险 耦合效应 机理分析
下载PDF
铅芯橡胶支座隔震铁路简支梁桥双向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钟铁毅 杨风利 吴彬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3,共6页
采用铅芯橡胶支座,选取具有不同固有周期的4座铁路简支梁桥桥墩,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以7组典型地震波作为激励,进行铅芯橡胶支座隔震铁路简支梁桥的双向地震响应分析。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考虑和不考虑铅芯橡胶支座恢复力耦合作用的隔... 采用铅芯橡胶支座,选取具有不同固有周期的4座铁路简支梁桥桥墩,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以7组典型地震波作为激励,进行铅芯橡胶支座隔震铁路简支梁桥的双向地震响应分析。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考虑和不考虑铅芯橡胶支座恢复力耦合作用的隔震桥墩系统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双向地震动作用下考虑耦合作用的铅芯橡胶支座的位移—恢复力曲线与单向地震作用下不考虑双向恢复力的耦合作用时的位移—恢复力曲线在形状上存在较大差别,铅芯橡胶支座的滞回耗能也不相同;不同地震激励下铅芯橡胶支座恢复力的耦合作用对铅芯橡胶支座峰值位移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桥墩一阶固有周期的增加,铅芯橡胶支座恢复力的耦合作用对一阶振型方向的支座峰值位移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大;梁体的峰值地震响应的规范计算值大都高于实际值,故按照规范值进行铁路简支梁桥的隔震设计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芯橡胶支座 双向地震动 耦合作用 地震响应分析 简支梁桥
下载PDF
塔线系统脱冰跳跃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风利 杨靖波 +1 位作者 付东杰 韩军科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93,共8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铁塔-导线-地线-绝缘子的三维塔线系统有限元模型,考虑塔线耦合效应、脱冰相位置及数量、冰厚、档距和高差等影响因素,完成了不同工况下的塔线系统脱冰跳跃动力分析,确定了导线跳跃高度、挂点荷载及其动力放大...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铁塔-导线-地线-绝缘子的三维塔线系统有限元模型,考虑塔线耦合效应、脱冰相位置及数量、冰厚、档距和高差等影响因素,完成了不同工况下的塔线系统脱冰跳跃动力分析,确定了导线跳跃高度、挂点荷载及其动力放大系数和铁塔杆件内力的变化规律。对于2008年冰灾500 kV实际线路段的脱冰跳跃动力分析表明,在设计冰厚工况下,脱冰量较大时,导线脱冰跳跃会导致塔头杆件应力超限而发生破坏。对于上相脱冰情况,在脱冰档安装三角形相间间隔棒后,脱冰档跳跃高度和挂点不平衡张力明显降低,设计冰厚下铁塔处于安全状态。为防治塔线系统脱冰跳跃事故,应在事故多发段采用相间间隔棒,并根据脱冰跳跃挂点荷载计算值对铁塔塔头薄弱杆件进行适当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线系统 脱冰跳跃 耦合效应 不平衡张力 动力放大系数 相间间隔棒
下载PDF
混凝土中冻融循环和氯离子侵蚀的耦合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军强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31,共3页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与骨料体积含量的混凝土在氯离子侵蚀、冻融循环与氯离子侵蚀复合条件下的相对动弹性模量、耐久性指数、混凝土外观质量与开裂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促进了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扩散,使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与骨料体积含量的混凝土在氯离子侵蚀、冻融循环与氯离子侵蚀复合条件下的相对动弹性模量、耐久性指数、混凝土外观质量与开裂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促进了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扩散,使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增加,而水灰比大、骨料体积含量小的混凝土受此影响较大,冻融循环与氯离子侵蚀之间存在耦合叠加效应,这对于北方寒冷地区存在氯离子侵蚀环境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提供了试验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氯离子 耦合效应 试验
下载PDF
冒落矿震动能释放及其破坏性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方建勤 彭振斌 颜荣贵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5,共4页
未处理空区或暗空场冒落矿震触发系统地压是我国矿山灾难地压的主要形式。冒落矿震触发系统地压灾害是一个静 动 静耦合作用的过程 ,其中冒落矿震动能释放的大小及其破坏过程的研究是整个研究的关键。建立了冒落矿震动能释放的大小及... 未处理空区或暗空场冒落矿震触发系统地压是我国矿山灾难地压的主要形式。冒落矿震触发系统地压灾害是一个静 动 静耦合作用的过程 ,其中冒落矿震动能释放的大小及其破坏过程的研究是整个研究的关键。建立了冒落矿震动能释放的大小及其破坏过程的研究方法及公式体系 ,首次综合考虑了岩体强度、碎胀系数、侧向塌陷等诸多因素对冒落矿震动能释放大小的耦合作用 ,并将岩体碎胀系数引入动能计算公式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落矿震 系统地压 耦合作用 动能 碎胀系数 动态效应
下载PDF
竖向荷载对砂土中大直径桩水平加载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冯凯 木林隆 +1 位作者 张静 黄茂松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3-58,共6页
大直径桩基础,因为兼备优良的水平和竖向承载性能,经常作为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和海上塔楼的基础同时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但在进行桩基础承载力设计时,水平承载力和竖向承载力通常分开进行,并假定二者不存在相互作用。实际上,目前已... 大直径桩基础,因为兼备优良的水平和竖向承载性能,经常作为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和海上塔楼的基础同时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但在进行桩基础承载力设计时,水平承载力和竖向承载力通常分开进行,并假定二者不存在相互作用。实际上,目前已经进行了很多针对二者相互作用的研究,研究表明竖向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之间存在耦合效应,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砂土中大直径单桩在竖向和水平联合加载下的水平响应进行研究,试验中通过控制不同的竖向和水平荷载加载比例考察竖向荷载对大直径单桩水平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土中竖向力的作用增加了大直径单桩的水平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桩 联合荷载 耦合效应 桩水平响应
下载PDF
红黏土固结-蠕变特性及其耦合模型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昌富 朱世民 +1 位作者 毛凤山 张根宝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3-728,共6页
红黏土的蠕变特性直接影响到红土边坡的长期稳定性。为了深入研究红黏土的蠕变特性,设计改制了一套基于杠杆加载原理的三轴蠕变试验装置。采用分级加载,对红黏土试样进行室内排水三轴蠕变试验,获得了不同偏应力水平下的蠕变全过程曲线,... 红黏土的蠕变特性直接影响到红土边坡的长期稳定性。为了深入研究红黏土的蠕变特性,设计改制了一套基于杠杆加载原理的三轴蠕变试验装置。采用分级加载,对红黏土试样进行室内排水三轴蠕变试验,获得了不同偏应力水平下的蠕变全过程曲线,采用“陈氏加载法”将分级加载曲线转化成分别加载曲线,并利用等时曲线法得出红黏土蠕变破坏阈值。将固结理论与Kelvin蠕变模型相结合以描述红黏土在偏应力作用下的固结-蠕变特性,然后利用一部分偏应力水平下的蠕变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建模以确定各模型参数,并以此建立出考虑固结-蠕变耦合作用的红黏土元件蠕变模型,最后采用所建蠕变模型对另一部分蠕变试验结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无论是拟合还是预测的精准度都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固结 蠕变 KELVIN模型 耦合作用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山地、荒漠系统耦合效应及其功能定位——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凤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6,共5页
山地、绿洲、荒漠是干旱区三大地理景观,三者通过生态资源耦合层、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层、农业产业系统耦合层及生态地理耦合层的叠加作用,最终可使绿洲系统功能放大。提出了山地,绿洲,沙漠各子系统应给予重新定位,才能合理高效发挥山盆... 山地、绿洲、荒漠是干旱区三大地理景观,三者通过生态资源耦合层、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层、农业产业系统耦合层及生态地理耦合层的叠加作用,最终可使绿洲系统功能放大。提出了山地,绿洲,沙漠各子系统应给予重新定位,才能合理高效发挥山盆系统的整体功能。进一步确定山盆系统不同生态-经济分区的功能定位:即山地-基础资源的维持保护功能(突出对山地的生态保护作用);绿洲-特色资源的经济高效功能(突出对绿洲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并进行经济高效转化);沙漠-特殊资源的开发保护功能(突出要发挥沙漠特殊的热量资源功能,并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绿洲-荒漠 耦合效应 功能定位
原文传递
Effect of internal sloshing on added resistance of ship 被引量:7
9
作者 Min-Guk Seo Yonghwan Kim Dong-Min Park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1期13-26,共14页
The motion responses of ships carrying liquid cargo are affected not only by external wave excitation, but also by internal sloshing-induced forces and moments. Sloshing flow is coupled with the ship motion. This mean... The motion responses of ships carrying liquid cargo are affected not only by external wave excitation, but also by internal sloshing-induced forces and moments. Sloshing flow is coupled with the ship motion. This means the added resistance in waves may change when sloshing occurs inside the tank of the ship. In this study, the motion responses and added resistance of a ship, coupled with the sloshing-induced internal forces and moments are considered by using the linear potential theory. The three-dimensional Rankine panel method, in which the physical quantities are represented by using B-spline basis function, is applied. The sloshing flow of inner tanks is also simulated by Using the Rankine panel method and linearized boundary value problem. To study the added resistance, a near-field method, which integrates the second-order pressure on a body surface, is applied. The model ship is a blunt modified Wigley model with two inner tanks.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without inner tank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n the effect of filling ratio of inner tanks on ship motion and added resistance are observed. The components that induce added resistance are examined, and the effects of surge motion on sloshing flow and added resistance are briefly considered.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sloshing flow inside the inner tanks ma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not only the motion responses, but also added resistance, especially, when the incident wave frequency approaches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sloshing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ed resistance SLOSHING SEAKEEPING coupled effect Rankine panel method
原文传递
THE COUPLED EFFECTS OF MECHANICAL DE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IN CARBON NANOTUBES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万林 郭宇锋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2-198,共7页
Coupled effects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behavior in 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quantum mechanics and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It is found that external applied electric fields can ... Coupled effects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behavior in 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quantum mechanics and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It is found that external applied electric fields can cause charge polarization and significant geometric deformation in metallic and semi-metallic carbon nanotubes.The electric induced axial tension ratio can be up to 10% in the armchair tube and 8.5% in the zigzag tube.Pure external applied load has little effect on charge distribution,but indeed influences the energy gap.Tensile load leads to a narrower energy gap and compressive load increases the gap.When the CNT is tensioned under an external electric field,the effect of mechanical load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he CNT becomes significant,and the applied electric field may reduce the critical mechanical tension load remarkably.Size effects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mechanics quantum-molecular dynamics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coupled effect mechanical-electronic property
下载PDF
弯曲与不平衡耦合作用下转子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亚磊 张文涛 +1 位作者 卢一兵 杨建刚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5-819,854,共6页
基于转子弯曲和质量不平衡会引发机组振动,建立了某发电机转子转轴弯曲与不平衡耦合作用下的系统运动方程,分析了不平衡力与弯曲平面夹角相差0°、90°和180°3种情况下幅频、相频的响应特性,并采用该耦合模型对某600 MW发... 基于转子弯曲和质量不平衡会引发机组振动,建立了某发电机转子转轴弯曲与不平衡耦合作用下的系统运动方程,分析了不平衡力与弯曲平面夹角相差0°、90°和180°3种情况下幅频、相频的响应特性,并采用该耦合模型对某600 MW发电机转子的异常振动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平衡力与弯曲平面之间的夹角对振动的影响很大,夹角相差180°时,升速过程中出现了"倒临界"现象,即临界点处振动达到了最小;发电机转子升速过程中的振动响应变化情况与本文所建立的耦合模型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弯曲 不平衡 耦合响应
下载PDF
柔性太阳帆轨道-姿态-弹性振动耦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瑾 翟坤 王天舒 《上海航天》 2015年第2期1-7,49,共8页
建立了柔性太阳帆轨道、姿态、弹性振动耦合的动力学降阶模型。分析该模型在地心大偏心率椭圆轨道的动力学表明:太阳光压力是太阳帆轨道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且太阳光压力会引起太阳帆姿态的剧烈变化和柔性结构的大幅振动,同时太阳帆的... 建立了柔性太阳帆轨道、姿态、弹性振动耦合的动力学降阶模型。分析该模型在地心大偏心率椭圆轨道的动力学表明:太阳光压力是太阳帆轨道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且太阳光压力会引起太阳帆姿态的剧烈变化和柔性结构的大幅振动,同时太阳帆的结构振动会对其姿态造成累积偏差。研究发现,太阳帆在空间的运行是一个轨道、姿态、弹性振动三方面强烈耦合的复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太阳帆 轨道 姿态 弹性振动 耦合效应
下载PDF
剪切速率和温度对低水胶比水泥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申文凯 元强 +4 位作者 纪友红 曾荣 李巍 李富民 史才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6,65,共10页
水泥浆体的流变性能不仅与材料本身有关,还受环境及外部作用影响。本文针对水泥基材料实际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即剪切作用与环境温度,研究了两者对低水胶比水泥浆流变性能的耦合作用。结果表明:水泥浆体在剪切过程中的流变行... 水泥浆体的流变性能不仅与材料本身有关,还受环境及外部作用影响。本文针对水泥基材料实际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即剪切作用与环境温度,研究了两者对低水胶比水泥浆流变性能的耦合作用。结果表明:水泥浆体在剪切过程中的流变行为与所施加的预剪切有关,水泥浆体的屈服应力随预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剪切增稠的程度随预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温度升高,水泥颗粒对减水剂的吸附量增加,浆体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平衡表观黏度减小;温度和剪切速率对水泥浆平衡表观黏度的影响具有耦合效应,剪切速率越高,温度的影响越小,反之亦然,并建立了不同温度和剪切速率下平衡表观黏度的数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 减水剂 剪切速率 温度 流变性能 耦合效应 吸附
下载PDF
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插桩过程中的耦合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小星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9-72,83,共5页
以某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和其临近的固定平台为研究对象,探讨风电安装平台桩靴入泥带来的挤土荷载与环境荷载的耦合作用对平台桩基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靠近泥面一定范围之内,在进行导管架钢桩设计时必须考虑挤土荷载与环境荷载... 以某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和其临近的固定平台为研究对象,探讨风电安装平台桩靴入泥带来的挤土荷载与环境荷载的耦合作用对平台桩基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靠近泥面一定范围之内,在进行导管架钢桩设计时必须考虑挤土荷载与环境荷载的耦合作用,以满足导管架平台桩基的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 桩靴入泥 导管架平台 环境荷载 耦合作用
原文传递
考虑船体变形耦合作用的船舶推进系统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严新平 李志雄 +2 位作者 袁成清 朱汉华 刘正林 《船海工程》 2011年第1期60-63,共4页
提出考虑船体变形耦合作用的船舶推进系统仿真建模设计方法与系统框架,通过船体变形与动力装置振动烈度间的量化关系体现耦合作用对模型的影响;研究适合推进系统的先进控制技术,通过对简化后的船舶推进系统不确定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 提出考虑船体变形耦合作用的船舶推进系统仿真建模设计方法与系统框架,通过船体变形与动力装置振动烈度间的量化关系体现耦合作用对模型的影响;研究适合推进系统的先进控制技术,通过对简化后的船舶推进系统不确定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具有强自适应能力的神经网络控制和模糊控制技术能够满足系统对不确定性及时变非线性控制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系统 船体变形 耦合作用 建模与控制
下载PDF
动态预测油藏有效应力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冉启全 顾小芸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33-40,共8页
本文根据油藏应力与渗流相互作用的耦合机理,建立了一个用于油藏有效应力动态预测的三维弹塑性模型。该模型强调了油藏在注采交变载荷作用下应力与渗流的力学耦合效应,以及油藏岩石弹塑性变形的力学特性,并采用弹塑性增量有限元法求解。
关键词 有效应力 弹塑性 动态预测 有限元 油藏 地应力
下载PDF
柔性太阳帆航天器大角度机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瑾 王天舒 翟坤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5-230,236,共7页
太阳帆航天器是一种新型航天器,被广泛设计应用于深空探测任务,它依靠太阳光压力产生推进力。通过改变太阳帆的姿态可以控制太阳帆航天器的轨道,因此姿态控制对太阳帆航天器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得足够大的推进力,太阳帆具有大尺... 太阳帆航天器是一种新型航天器,被广泛设计应用于深空探测任务,它依靠太阳光压力产生推进力。通过改变太阳帆的姿态可以控制太阳帆航天器的轨道,因此姿态控制对太阳帆航天器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得足够大的推进力,太阳帆具有大尺度的柔性结构,因此太阳帆航天器具有大转动惯量和大柔性的动力学特性,这对其姿态控制带来了困难。而利用太阳帆的特殊结构可以设计出一些特殊的姿态控制机构,如中心控制杆和控制小帆等,降低控制成本,改善控制效果。该文在柔性太阳帆耦合动力学降阶模型的基础上,将太阳帆的控制机构简化为中心力矩控制和端点力控制,针对太阳帆单轴大角度机动过程,研究了两种控制方法下太阳帆柔性结构对其姿态控制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端点力控制可以有效减小太阳帆在姿态机动过程中姿态及结构的振动幅度,可以更好的完成太阳帆的姿态机动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太阳帆 耦合效应 姿控小帆 时间最优控制 大角度机动
原文传递
高压输电塔-线耦联体系的实用简化抗震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利 李宏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31,共5页
在现阶段的输电塔线体系抗震设计计算中均不考虑导线对塔的影响,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按照现行《电力设施抗震设施规范》设计的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在强震作用下是偏于不安全的。根据5个实际工程,分别建立了高压输电塔线体系的三维有限元模... 在现阶段的输电塔线体系抗震设计计算中均不考虑导线对塔的影响,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按照现行《电力设施抗震设施规范》设计的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在强震作用下是偏于不安全的。根据5个实际工程,分别建立了高压输电塔线体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且考虑导线的几何非线性,以模拟两者间振动耦联效应的模型,进而验证输电塔-线耦联体系的简化抗震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在纵向振动下,塔线耦联体系有限元模型结果与简化方法计算结果吻合得比较好,最大平均误差在5%以内;在侧向振动下,塔线耦联体系有限元模型结果与简化方法计算结果相差稍大,但最大平均误差也仅约为8%,由于某个输电塔共振引起的,这样的误差在实际工程中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最后,这些结果可供编制有关输电塔体系的设计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塔-线体系 有限元模型 几何非线性 耦联效应 耦联体系 抗震计算
下载PDF
非稳态渗流条件下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建芬 毛前 +1 位作者 王玉强 张晓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4-67,共4页
基于非稳定渗流条件下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数值模型,研究某水库蓄水6 a内渗流量与坝基变形的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在库区及坝体迎水面铺设全封闭土工膜情况下,水库蓄水初的5 a时间里库区坝基及坝址区域地下水位、渗漏量呈动态变化。... 基于非稳定渗流条件下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数值模型,研究某水库蓄水6 a内渗流量与坝基变形的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在库区及坝体迎水面铺设全封闭土工膜情况下,水库蓄水初的5 a时间里库区坝基及坝址区域地下水位、渗漏量呈动态变化。库区坝基及坝下游水位和孔隙水压力在蓄水初5 a里可达到稳定,头2 a的变化较大。水库渗漏量在蓄水初的5 a里逐年递增最后达到稳定值。坝基最大沉降量出现在坝体底面中部,约为0.7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封闭土工膜 非稳定渗流 耦合作用 渗漏量 沉降
下载PDF
沙堆疲劳损伤累积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温洁明 陈国军 +2 位作者 陈家权 吴燕瑞 赵政飞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7-262,273,共7页
由于材料具有循环硬化与软化、循环蠕变与松弛等特性,导致其在变幅循环应力作用下的疲劳损伤与加载顺序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损伤累积模型,但有些模型未明确地阐述加载顺序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疲劳损伤的重要因素,提出伴... 由于材料具有循环硬化与软化、循环蠕变与松弛等特性,导致其在变幅循环应力作用下的疲劳损伤与加载顺序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损伤累积模型,但有些模型未明确地阐述加载顺序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疲劳损伤的重要因素,提出伴随损伤、视在损伤和耦合损伤新概念,结合模糊理论定量计算由耦合效应引起的耦合损伤,建立了一个能考虑加载顺序对疲劳损伤累积影响的沙堆疲劳损伤累积模型。选取16Mn和316L不锈钢材料的试验数据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适用于不同加载顺序下的疲劳损伤累积计算,L-H和H-L两种加载顺序下疲劳寿命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其寿命预测误差分散带基本在2倍因子内,预测精度高,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累积 伴随损伤 耦合效应 加载顺序 变幅疲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