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苗族服饰中的装饰艺术符号 被引量:12
1
作者 陆晓云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90-95,共6页
苗族服饰代替了文字的功能,它是苗族历史、文化、艺术、哲学和信仰的视觉再现。苗族人民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通过服饰展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情爱信仰、原始而古朴的图腾意识及生命感悟。苗族服饰不是简单的民族工艺品,而是积... 苗族服饰代替了文字的功能,它是苗族历史、文化、艺术、哲学和信仰的视觉再现。苗族人民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通过服饰展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情爱信仰、原始而古朴的图腾意识及生命感悟。苗族服饰不是简单的民族工艺品,而是积淀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文化趋同的今天,让苗族服饰在保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美术工作者们的应尽责任和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服饰 装饰艺术 符号
下载PDF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中童子纹样的艺术特征探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梁惠娥 吴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7-83,共7页
童子纹样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纹样之一,是渗透于生活之中的艺术,在中国的文化民俗里有着特殊的人文情趣。文章依托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以清末民国时期33件带有童子纹样的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为例,厘清童子纹样的概念,对童子纹样的... 童子纹样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纹样之一,是渗透于生活之中的艺术,在中国的文化民俗里有着特殊的人文情趣。文章依托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以清末民国时期33件带有童子纹样的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为例,厘清童子纹样的概念,对童子纹样的造型手法、构图形式和色彩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进一步结合实例剖析童子纹样所蕴含的艺术文化内涵。研究表明,童子纹样表现内容丰富,艺术特征鲜明,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装饰载体凝聚了民众对"多子多孙"的情感渴望,寄托了"祈富求名""求喜求乐"的美好愿望,指出正确认识和深刻了解童子纹样有助于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图案素材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族 民间服饰 童子纹样 祈子观念 艺术形式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民族民间服饰艺术的文化符号象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夏晓春 李洪琴 +1 位作者 雷礼锡 陶轶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2-34,共3页
文中从民族民间服饰是一种艺术符号的象征;民族民间服饰是人的生命情感的象征;民族民间服饰艺术的文化符号象征的现代服饰情结三方面对民族民间服饰艺术的文化符号象征作一研究探讨。
关键词 民族民间服饰 艺术符号 象征
下载PDF
中国民间舞蹈服饰道具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戴岗 吴磊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42,共4页
作为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服饰道具在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文章采用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从宗教意蕴、图腾崇拜、社会角色、表演内容和道具特征等视角对中国舞蹈服饰道具的功能性进行探... 作为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服饰道具在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文章采用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从宗教意蕴、图腾崇拜、社会角色、表演内容和道具特征等视角对中国舞蹈服饰道具的功能性进行探索。研究认为:舞蹈服饰道具具有辨别舞蹈表演角色的功能,有利于营造角色形象,便于塑造典型表演艺术形象;舞蹈服饰道具能够折射舞蹈艺术的历史人文意义,同时拓展和延伸舞蹈的传播途径,满足舞蹈表演的功能需要。从表演功能角度对服饰道具开展研究对中国民间舞蹈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服饰道具 功能 舞蹈表演 民间艺术
下载PDF
民族舞蹈服饰: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5
5
作者 余艳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7-29,共3页
舞蹈服饰不仅仅是简单的服装和饰件,而是舞蹈艺术不可缺少的因素。本文阐述民族盛装的来源和特征及其向民族舞蹈服饰的艺术转化,并由此观照其所折射出的民族文化内涵。揭示出民族舞蹈服饰的多重文化主题。
关键词 民族盛装 舞蹈服饰 艺术特征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南北传统服饰中童子纹艺术特征之地域性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吴玥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87,共6页
童子纹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纹饰风格广泛应用于中国装饰艺术。受南北地域文化差异影响,传统服饰中童子纹虽都表现吉祥多福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寓意,但在纹样装饰风格上各显偏爱,南方地区的童子纹相对于北方的粗... 童子纹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纹饰风格广泛应用于中国装饰艺术。受南北地域文化差异影响,传统服饰中童子纹虽都表现吉祥多福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寓意,但在纹样装饰风格上各显偏爱,南方地区的童子纹相对于北方的粗犷艳丽,更加精巧素雅,呈现出鲜明的区域性特征。文章比较南北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造型语言、构图形式、色彩搭配和工艺特色的差异,结合南北地域特定的自然背景与人文环境背景,具体分析影响其艺术特征的因素,以期更好地了解童子纹艺术的整体发展规律,为地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服饰 童子纹 艺术特征 南北地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与旧:戏曲服装的现代化重构
7
作者 周旸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17-119,共3页
戏曲服装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表演者用以表达角色和情感的重要媒介。随着社会的演进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戏曲服装也在被重构,以此保持戏曲艺术的生命力,使其得到有效传承。对戏曲服装的现代化重构展开深入探讨,能够揭示出... 戏曲服装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表演者用以表达角色和情感的重要媒介。随着社会的演进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戏曲服装也在被重构,以此保持戏曲艺术的生命力,使其得到有效传承。对戏曲服装的现代化重构展开深入探讨,能够揭示出传统戏曲艺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为相关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服装 现代化重构 戏曲艺术
下载PDF
丝绸之路中外服饰艺术交流研究现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雪 刘瑜 《服装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47-354,共8页
丝绸之路是世界最早开通的连接亚、欧、非3大洲的文化大动脉。丝路沿线各国在历史上频繁密切的服饰文化交流互动,促使中国服饰文化在传承、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优秀的异质文化因子,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面貌。通过对“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世界最早开通的连接亚、欧、非3大洲的文化大动脉。丝路沿线各国在历史上频繁密切的服饰文化交流互动,促使中国服饰文化在传承、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优秀的异质文化因子,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面貌。通过对“丝绸之路服饰艺术交流”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丝绸之路的概论性、整体性的研究,并呈逐渐拓展趋势,服饰艺术、文化开始受到关注;近30年以服饰为视角的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研究更加多元化,并可分为通论性、专题性、案例性3种主要研究类型。但目前国内外学界关于以“服饰”为视角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研究成果多以论文的形式散点出现,有“重纺织、轻服饰”“重陆丝、轻海丝”的现象,系统研究丝绸之路中外服饰艺术交流的服装史论专著暂付阙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服饰 艺术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北方民族萨满服饰艺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丛彦博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89-192,共4页
我国北方民族中蕴藏着大量萨满服饰资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加以调研,产生了众多研究成果。本文从史料典籍中的相关记载、萨满服饰形制与演变、服饰的属性与功能、服饰中的象形符号及服饰的艺术审美等几方面,概述北方民族萨满服饰... 我国北方民族中蕴藏着大量萨满服饰资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加以调研,产生了众多研究成果。本文从史料典籍中的相关记载、萨满服饰形制与演变、服饰的属性与功能、服饰中的象形符号及服饰的艺术审美等几方面,概述北方民族萨满服饰艺术的研究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民族 萨满 服饰艺术
下载PDF
吉祥纹样装饰艺术在晚清汉族传统服饰中的应用研究——以晚清蓝色缎五彩绣十二团窠人物纹广袖女袄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丹丹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49-53,共5页
本文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经典藏品为主要研究实例,以吉祥纹样为切入点,对其在晚清汉族传统服饰中的应用表现、装饰特点、寓意特性等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吉祥纹样装饰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传统服饰 吉祥纹样 装饰艺术
下载PDF
艺术人类学视角下壮族服饰与美术创作的跨文化艺术语言研究
11
作者 杜小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9期129-132,共4页
近年来,诸多艺术家将壮族服饰的设计与美术创作进行跨文化艺术语言转换,二者在借鉴融合的基础上,描摹出富有当代创作思维特色的衍生艺术品。该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美术创作落脚于壮族服饰设计,将壮族服饰设计与美术创作之间的... 近年来,诸多艺术家将壮族服饰的设计与美术创作进行跨文化艺术语言转换,二者在借鉴融合的基础上,描摹出富有当代创作思维特色的衍生艺术品。该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美术创作落脚于壮族服饰设计,将壮族服饰设计与美术创作之间的连理机制进行跨文化艺术语言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 艺术人类学 跨文化 壮族服饰 美术创作
下载PDF
浅谈对传统戏曲服饰的认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嫣 《流行色》 2021年第1期45-46,共2页
作为戏曲的一个部分,传统戏曲服饰是在源于生活的基础上将一些服饰进行美化,从而集聚艺术特色,体现了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美学思想。本文通过论述传统戏曲服饰的历史特点,以及如何更好对其传承,来表达传统服饰戏曲服饰的热爱,以供参考。
关键词 戏曲服饰 艺术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北朝佛教造像服饰风格探微——以“青州龙兴寺”为中心
13
作者 谢渊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0-96,共7页
北朝时期,君主为了加强统治,利用佛教倡导的"因果报应"的说法大力宣传"君权神授"。为此,君主斥巨资兴修佛教庙宇,建造佛像。佛教造像的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水平在当时达到新的高度,尤其是佛教造像的服饰风格非常富... 北朝时期,君主为了加强统治,利用佛教倡导的"因果报应"的说法大力宣传"君权神授"。为此,君主斥巨资兴修佛教庙宇,建造佛像。佛教造像的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水平在当时达到新的高度,尤其是佛教造像的服饰风格非常富有特色。以青州龙兴寺为例,浅究北朝佛教艺术发展与造像出土状况、龙兴寺佛教造像"曹衣出水"的服饰艺术风格;以及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佛教 造像服饰 青州龙兴寺 佛教艺术
下载PDF
论苗族服饰中龙纹图案染织绣技艺之美 被引量:16
14
作者 梁惠娥 时蕾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4,共3页
以苗族服饰中龙纹图案为对象,从技术与艺术两方面对其作了具体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对纹样的织造和刺绣进行了详尽分析,直观地展现了其工艺技术之美,为当代服装设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苗族服饰 龙纹图案 织绣 技术之美 艺术之美
下载PDF
色彩在蒙古族服饰上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国华 《天津纺织科技》 2020年第4期15-17,共3页
蒙古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与审美价值,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各部落服饰在款式造型、面料选择、色彩搭配、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等方面,均体现出... 蒙古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与审美价值,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各部落服饰在款式造型、面料选择、色彩搭配、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等方面,均体现出各部落服饰的特色,是蒙古族服饰艺术中的瑰宝。蒙古族服饰大胆鲜明的色彩搭配尤为瞩目,文中着重研究色彩在蒙古族服饰上的应用,梳理不同部落蒙古族服饰的配色方法,探析色彩在蒙古族服饰上的表现形式,为未来蒙古族服饰的色彩设计提供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服饰 色彩内涵 色彩设计 少数民族服饰艺术 色彩搭配
下载PDF
新东方主义语境下十二章纹内涵及组织传播功能分析——以历史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人物服饰为例
16
作者 王沛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8期89-92,共4页
新东方主义作为一种通过影视剧中服饰的创新设计来渗透东方独特审美意象的美学理念,源于对传统“东方主义”的超越,旨在消除对东方文化的偏见与误解。而具有深刻文化底蕴和艺术特征的中国传统图案十二章纹,常常被作为图形的经典样式广... 新东方主义作为一种通过影视剧中服饰的创新设计来渗透东方独特审美意象的美学理念,源于对传统“东方主义”的超越,旨在消除对东方文化的偏见与误解。而具有深刻文化底蕴和艺术特征的中国传统图案十二章纹,常常被作为图形的经典样式广泛运用于影视剧的服饰当中。以历史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为例,其人物服饰所体现的十二章纹,提供了一个剖析视角,以此探讨在古装影视剧中十二章纹的展现形式,以及在新东方主义美学理念下的服饰传播功能和文化内涵。这一探讨旨在深化对古装影视文化的理解,彰显其独特艺术魅力,并为新东方主义美学的理论探讨提供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章纹 新东方主义 冕服 影视剧服饰 组织传播 比较艺术
下载PDF
梅派男旦艺术在服装设计上的创新应用
17
作者 王笑谈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男旦作为京剧中“生、旦、净、末”四大行当之一。其中,梅兰芳作为中国旦角创艺立派的第一人,其创立的京剧“梅派”京剧旦角艺术不仅仅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高峰,更是兼具象征性和典型性的民族美学艺术的示范。其借助独具美学的“眼神造物... 男旦作为京剧中“生、旦、净、末”四大行当之一。其中,梅兰芳作为中国旦角创艺立派的第一人,其创立的京剧“梅派”京剧旦角艺术不仅仅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高峰,更是兼具象征性和典型性的民族美学艺术的示范。其借助独具美学的“眼神造物”“身段画景”为观众塑造“非实体化”的意象空间世界。同时,在特定的场景和情节推动下,其旦角服饰文化为塑造和突显人物形象、强化人的内在个性特征与象征性艺术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京剧旦角服饰的元素特点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其次从京剧跨性别表演形式方面,分析“梅派”男旦艺术的内在美学价值;最后,结合笔者设计项目,提炼“梅派”男旦艺术相关元素,探讨“梅派”美学在当代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京剧服饰 男旦艺术 梅派美学
下载PDF
雷剧服饰在学前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铱琳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8-22,共5页
雷剧服饰绚丽多彩,特征鲜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当前,教育活动与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已经成为共识。学前美术教育活动不能脱离本土的独特文化,将雷剧服饰应用于学前美术教育中,有利于雷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乡土情怀的培养与继... 雷剧服饰绚丽多彩,特征鲜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当前,教育活动与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已经成为共识。学前美术教育活动不能脱离本土的独特文化,将雷剧服饰应用于学前美术教育中,有利于雷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乡土情怀的培养与继承,是对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剧服饰 学前美术教育 文化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