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13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衡艳艳 方艺 +5 位作者 钟一红 滕杰 邹建洲 王春生 刘岚 丁小强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1-185,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本院心外科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期问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方法筛选出各类心脏瓣膜...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本院心外科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期问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方法筛选出各类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AKI诊断标准为48h内Scr上升≥26.4μmol/L或较基础值增加≥50%;和(或)尿量〈0.5ml·kg^-1·h^-1达6h。结果1113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后AKI发病率为33.24%,AKI患者住院病死率为6.49%,其死亡风险较非AKI患者增加5.373倍(P〈0.01)。心脏瓣膜置换伴冠脉搭桥手术术后AKI发病率为75.00%,显著高于其它瓣膜置换手术类型(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每增加10岁)、男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20min以及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脉搭桥手术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55、2.110、1.768和2.994。结论AKI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脉搭桥手术术后更容易发生AKI。高龄、男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20min以及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脉搭桥手术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急性 心脏手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冠脉搭桥术
原文传递
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邹刚强 邹湘莉 程兆云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2期95-96,98,共3页
目的;总结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式选择和围术期处理特点。方法:101例高龄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45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组)56例,搭桥数目1-5支,平均3.1支。结... 目的;总结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式选择和围术期处理特点。方法:101例高龄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45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组)56例,搭桥数目1-5支,平均3.1支。结果:所有病例无死亡,在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正性肌力药物应用、辅助呼吸时间等指标上OPCAB组高龄患者均优于CCABG组。术后并发症14例,其中CCABG组8例(17.8%),包括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低氧血症5例,心律失常3例,脑梗塞2例。OPCAB组6例(10.7%),包括低氧血症5例,心律失常3例。结论;根据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术式以及恰当的围术期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高龄患者 术式选择
下载PDF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晓峰 冯建宇 +2 位作者 魏旭峰 陈文生 杨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542-1544,共3页
目的: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完成初次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血液回收组)和对照组(不使用血液回收机组),各50例。检测并对比两组用悬浮红细胞和... 目的: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完成初次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血液回收组)和对照组(不使用血液回收机组),各50例。检测并对比两组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数量、术后24h的引流量、术前和术后24h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结果:试验组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24h引流量、术前和术后24h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节约了大量库存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自体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外科手术血液回收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江慧琦 曾宽 +3 位作者 王萌 华平 张书铭 高敏楠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根据AKI诊断标准:48 h血肌酐升高绝对值≥26.4 umol/L,或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50%;尿量减少(尿量<0.5 mL·kg-1·h-1,时...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根据AKI诊断标准:48 h血肌酐升高绝对值≥26.4 umol/L,或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50%;尿量减少(尿量<0.5 mL·kg-1·h-1,时间超过6 h),将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89例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AKI组,18例)和非急性肾损伤组(非AKI组,171例),比较二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 AKI发生率9.5%(18例)。AKI组住院死亡率为22.2%,明显高于非AKI组3.5%(P<0.05)。AKI组与非AKI组在,平均年龄(P=0.019),糖尿病患病率(P=0.035),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P=0.02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P=0.024),EuroSCORE(The 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评分(P=0.002),术中体外循环时间(P=0.012),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率(P=0.028),术后肾小球滤过率(P<0.001)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EuroSCORE评分、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是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发生AKI患者死亡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术 体外循环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分离与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血液保护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中 薛玉良 +8 位作者 王洪武 贾克刚 王试福 王大勇 郭珊 曾圳宏 石丽 李楠 王志强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3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分离与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对体外循环(ECC)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选取CABG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NH组(A组)和PRP分离(P组)。A组在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放血,放出的血液待ECC...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分离与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对体外循环(ECC)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选取CABG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NH组(A组)和PRP分离(P组)。A组在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放血,放出的血液待ECC结束后回输入患者体内。P组在麻醉诱导后使用血细胞回收机经颈内静脉采集自体全血行PRPS,分离出的贫血小板血浆(PPP)和红细胞即刻回输入患者体内,PRP待ECC结束后回输入患者体内。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0)、ECC开始前即刻(T1)、ECC开始后5 min(T2)、患者出手术室时(T3)和术后24h(T4)五个时间点抽取血标本,测定红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计数(Plt),使用全血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T1和T4两个时间点的凝血速率(CR)和血小板功能(PF)。纪录两组的ECC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围术期4%琥珀酰明胶用量、术后24 h内胸腔引量和血制品使用量。结果 Hct值:两组各时相与T0时相比,T1、T2和T3均降低(P<0.05或P<0.01),但P组T1下降不明显(P>0.05),T4时相均升高至T0水平(P>0.05)。两组间比较,P组T1和T2时均高于A组(P<0.05或P<0.01)。Plt值:两组各时相与T0比较均降低(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T0和T4时无差异(P>0.05),T1和T2时P组低于A组(P<0.05),T3时P组显著高于A组(P<0.01)。CR和PF:A组T3时较T0时显著降低(P<0.01);P组T3时则恢复至T0水平(P>0.05)。P组术后24 h胸引量和红细胞输入量显著少于A组。结论 PRPS术后回输和ANH对ECC下CABG术患者具有相似的血液保护效果,但是前者可以在不减少围术期血红蛋白水平的基础上极大程度地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进行维持,因而具有更为有效的血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下肢缺血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5
6
作者 唐小斌 侯晓彤 +7 位作者 陈忠 王晓娜 杨峰 何楠 邢家林 刘丹 张腾飞 吴庆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7期547-550,共4页
目的:总结并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下肢缺血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且经股动脉插管建立ECM... 目的:总结并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下肢缺血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且经股动脉插管建立ECMO辅助治疗的41例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探讨严重下肢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病因及对ECMO治疗预后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结果:41例患者中,18例完成ECMO脱机并顺利出院(43.9%),另23例患者病情危重,在ECMO辅助支持过程中或脱机后循环衰竭死亡(56.1%),全体患者发生重度下肢缺血者18例(43.9%)。病情好转出院的患者中,2例在术后出现显著的下肢缺血表现(11.1%),但在ECMO脱机拔管后缺血情况均得以恢复(100%)。围手术期死亡的23例患者,ECMO支持过程中循环衰竭时间长且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大,16例患者出现了重度下肢缺血表现(69.6%),其中2例(12.5%)ECMO脱机者在动脉插管拔除后末梢血运得到改善,但因脱机后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家属放弃治疗。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经股动脉插管建立ECMO后发生严重下肢缺血的风险较高,对于这类高危人群,术前应优先评估、积极干预双髂动脉及双下肢动脉病变,旨在优化ECMO插管方式的选择。经股动脉插管ECMO建立后,应严密监测肢体缺血的征兆,及时进行相关处理从而降低下肢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ECMO的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膜肺氧合 股动脉 下肢缺血 并发症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多元化自我管理教育在行冠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7
作者 吴振峰 李燕 +1 位作者 张丽娟 徐德臻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多元化自我管理教育在行冠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行冠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多元化自我管理教育在行冠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行冠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元化自我管理教育.对比两组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情绪管理、不良习惯控制和遵医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多元化自我管理教育在行冠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术 加速康复外科 多元化自我管理教育 自我管理行为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影响
8
作者 刘桂丽 高杰 +1 位作者 李贝贝 耿俊义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心脏外科/移植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8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心脏外科/移植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8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ICU综合征发生率[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及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ICU环境压力情况[采用ICU环境压力源量表(ICUESS)]、睡眠质量[采用中文版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结果: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ICUESS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RCSQ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能降低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发生率及患者ICU环境压力源感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ICU后综合征 问题解决法 认知行为干预
下载PDF
早期心脏康复干预对瓣膜并搭桥患者睡眠质量及效果分析
9
作者 黄江珍 林晓 芦玲玲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198-1200,1204,共4页
目的:探析早期心脏康复干预对瓣膜并搭桥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对睡眠质量构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 目的:探析早期心脏康复干预对瓣膜并搭桥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对睡眠质量构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心脏康复干预,对比护理效果,评估指标包含睡眠质量、心功能水平、生命质量。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各评估项目测定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功能水平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2组患者生命质量,观察组测定数值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瓣膜并搭桥患者早期心脏康复干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依照患者护理需求进行康复计划制定,不仅可以满足患者康复需求,促进心功能恢复还能够提高整体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心脏康复干预 常规护理 瓣膜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睡眠质量 护理效果 心功能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八段锦复合七步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Ⅰ期心脏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孙倩宇 刘长红 +4 位作者 李明辉 刘鸿 王蔚云 刘玉平 高莹莹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八段锦复合七步法Ⅰ期心脏康复训练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行CABG术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ICU期间心脏康复训... 目的探讨八段锦复合七步法Ⅰ期心脏康复训练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行CABG术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ICU期间心脏康复训练,对照组同时给予病房七步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病房八段锦复合七步法心脏康复训练。出院时,比较两组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心脏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峰值摄氧量、峰值氧脉搏、峰值功率、无氧阈(AT)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控制、躯体功能、心理社会功能、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控制、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依从性(93.02%)、危险因素管理依从性(81.40%)、心理管理依从性(90.70%)高于对照组76.74%、60.47%、74.42%(χ^(2)=4.441、4.568、3.957,P<0.05)。结论八段锦复合七步法能够提高CABG术后患者心脏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八段锦 Ⅰ期心脏康复训练 心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志勇 高长青 +4 位作者 张卫红 郭启仓 霍小菊 赵长全 张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20-1521,共2页
目的了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和经典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状况及导致生命质量受限的原因。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其中OPCABG病例150例,CCABG... 目的了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和经典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状况及导致生命质量受限的原因。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其中OPCABG病例150例,CCABG100例;采用欧洲5维生命质量量表(EQ-5D)问卷调查对比OP-CABG和CCABG术后生命质量,分析导致生命质量下降的原因。结果CABG术后患者生命质量较满意,在行动、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不适和焦虑/沮丧方面,完全不受限的比例分别为82.0%,93.9%,94.7%,80.7%和78.9%;OPCABG和CCABG术后患者生命质量无明显差别;导致CABG术后生命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桥血管病变和心律失常。结论CABG术后患者生命质量较满意,OPCABG和CCABG术后患者生命质量无明显差别。CABG术后生命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桥血管病变和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生命质量 欧洲5维生命质量量表
原文传递
早期抗阻力训练对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
12
作者 康磊 陈蓉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抗阻力训练对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运动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早期抗阻力训练对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运动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抗阻力训练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7 d。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6 min内步行距离]、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机体功能状态[机体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6 min内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LVEF、SAQ评分、SF-36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抗阻力训练可促进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恢复,加速患者康复,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力训练 冠脉搭桥术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健康状况调查简表
下载PDF
可达龙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筠 郭盛 +4 位作者 张总刚 唐和年 郭永忠 马中原 阿依别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9期650-652,共3页
目的评价可达龙(盐酸胺碘酮)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可达龙静脉负荷量150mg(3~5mg/kg)于10min内注射,如有效,继续以1.0mg/min静脉泵入;6h后改为0.5mg/min维持。若首剂静脉注射后20min疗... 目的评价可达龙(盐酸胺碘酮)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可达龙静脉负荷量150mg(3~5mg/kg)于10min内注射,如有效,继续以1.0mg/min静脉泵入;6h后改为0.5mg/min维持。若首剂静脉注射后20min疗效不明显,可再次静脉注射75~150mg,然后静脉泵入维持。总量<1200mg/d。为保持疗效,可于静脉用药第1天加用或改用口服。结果本组110例中,快速心房颤动59例,显效5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显效25例;房扑12例,显效8例,总有效98例,有效率89.1%。结论可达龙为治疗OPCAB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安全可靠,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龙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快速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琼 楚英杰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12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41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冠心痛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脏生物标志物资料。结果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组患者肌钙蛋白I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CAB... 目的探讨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41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冠心痛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脏生物标志物资料。结果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组患者肌钙蛋白I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CABG围术期新发生右束支阻滞对围术期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显著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束支阻滞 冠状动脉搭桥术 急性心肌缺血
原文传递
地佐辛对冠脉搭桥术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方波 王洪南 马虹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87-89,99,共4页
目的观察冠脉搭桥术麻醉前应用地佐辛对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冠脉搭桥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入室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Ⅱ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Ⅲ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5mg... 目的观察冠脉搭桥术麻醉前应用地佐辛对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冠脉搭桥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入室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Ⅱ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Ⅲ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5mg/kg,观察比较3组桡动脉穿刺时VAS疼痛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麻醉诱导前后心率、血压、心率收缩压乘积和BIS值.结果Ⅱ组、Ⅲ组在桡动脉穿刺时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均明显优于Ⅰ组(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Ⅲ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Ⅱ组(P〈0.05).桡动脉穿刺和气管插管期间,Ⅰ组HR、SBP、RPP均较基础值明显增加,Ⅱ组与Ⅲ组在相应时点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在桡动脉穿刺和气管插管期间BIS值均低于Ⅰ组(P〈0.05),且Ⅲ组低于Ⅱ组(P〈0.05).结论地佐辛具有镇痛和一定镇静作用,使冠脉搭桥术病人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更趋平稳,心肌耗氧量降低,是理想的冠脉搭桥术麻醉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冠脉搭桥术 血流动力学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心肌做功指数变化及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舒妹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8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变化及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名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变化及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ei指数、LVMI、LVEF指标情况,统计观察组术后良好患者与不良患者术前、术后4周及12周各时间点Tei指数、LVMI、LVEF指标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患者Tei指数与LVMI、LVEF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ei指数、LVMI指标均高于对照组,LVEF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组患者术后4周Tei指数、LVMI指标低于术前,LVEF指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Tei指数、LVMI指标低于术后4周,LVEF指标高于术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患者术后4周Tei指数、LVMI及LVEF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时Tei指数、LVMI指标低于术前及术后4周,LVEF指标高于术前及术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良好组患者术后4、12周时,Tei指数、LVMI指标低于术后不良组,LVEF指标高于术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冠脉搭桥术后患者Tei指数与LVMI指标呈正相关(r=0.624,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43,P<0.05)。结论冠脉搭桥术后患者Tei指数、LVMI总体均呈下降趋势,LVEF呈上升趋势,3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术 心肌做功指数 左心室质量指数 左心室射血分数 相关性
下载PDF
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邱宗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8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对预防检查和治疗方案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改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血管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3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可能导... 目的:观察分析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对预防检查和治疗方案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改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血管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3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研究对象并调查收集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选出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137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手术中有5例患者死亡,占总数的3.65%。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心力衰竭、左主干病变大于50%、心律失常、肺动脉瓣反流、二尖瓣反流、心源性休克、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前血红蛋白值、术前肌酐值和合并主动脉瘤手术。手术前后针对带有以上单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重点监测,以减少患者死亡率。结论: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较多,需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死亡率 危险因素 分析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冠心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配合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艳 孟令娟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究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冠心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究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冠心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开展全面护理配合,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及排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对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配合,可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改善血氧饱和度,促进排痰,调节患者血压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全面护理配合 并发症
下载PDF
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在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颍骅 薛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 评价CHADS2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在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68例患者,术后新发房颤患者97例.回顾患者的围术期及随访资料,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进行分... 目的 评价CHADS2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在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68例患者,术后新发房颤患者97例.回顾患者的围术期及随访资料,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768例患者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12.6%,分为术后新发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新发房颤组与非房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70.74±8.21)岁和(65.90±9.83)岁,围术期脑卒中分别为8例和9例,CHADS2评分值分别为3.20±1.26和2.13±0.94,CHA2DS2-VASc评分值分别为4.20±1.50和3.23±1.07.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是术后新发房颤的预测因素,与围术期脑卒中显著相关(P<0.01).结论 冠心病外科治疗中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可预测术后新发房颤及围术期脑卒中,对冠心病术后新发房颤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决策提供了依据,对卒中风险及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新发房颤 脑卒中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洪昊 董念国 +1 位作者 吴龙 蒋雄刚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4-727,共4页
目的:研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20年1月本中心收治的冠心病术前合并血液透析接受CABG治疗的病例资料。其中68例接受常规体外循环停跳CABG治疗(on-pump组),56例... 目的:研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20年1月本中心收治的冠心病术前合并血液透析接受CABG治疗的病例资料。其中68例接受常规体外循环停跳CABG治疗(on-pump组),56例接受非体外循环CABG治疗(off-pump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和早期随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off-pump组比较,on-pump组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重症监护和住院时间均延长,用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增多,肺部感染发生率上升(均P<0.05)。低心排、IABP辅助和30 d病死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体外循环CABG是冠心病合并血液透析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血液透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