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江苏个案:土地股份合作与生产专业承包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云华 郭铖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8,共8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转移到二、三产业,以致在很多地区出现"老人农业"及土地撂荒现象,影响了农业生产。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探索形成了以股份合作为主的土地流转格局,创造性...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转移到二、三产业,以致在很多地区出现"老人农业"及土地撂荒现象,影响了农业生产。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探索形成了以股份合作为主的土地流转格局,创造性地发展了合作农场,成效初显。"土地股份合作、生产专业承包"的经营体制创新通过土地、农机和劳务合作实现规模经营,通过专业承包、明确责任、绩效考核等现代管理方式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监督和激励问题,值得一些具备条件的地方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 生产专业承包 合作农场 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下载PDF
合作农场:近代中国农业经营模式变迁管窥 被引量:6
2
作者 魏本权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12-117,共6页
近代中国合作农场的出现,提示了一条改造农业经营的新的路径——农村合作运动与家庭农场经营改良相结合——成为近代农业经营模式变迁中的独特现象。在土地权属、小农角色、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等各个方面,合作农场经营不同于家庭农场。... 近代中国合作农场的出现,提示了一条改造农业经营的新的路径——农村合作运动与家庭农场经营改良相结合——成为近代农业经营模式变迁中的独特现象。在土地权属、小农角色、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等各个方面,合作农场经营不同于家庭农场。由于近代中国乡村经济环境的恶化、合作运动推展缺乏制度、经济、技术层面的有效支撑、乡村民众的私有观念以及传统农业经营与土地私有制度的强大惯性等因素的影响,合作运动在改变当时农业经营方面的意义并不明显。探求合作运动与家庭经营的互动,而非取代家庭经营,应是近代合作运动发展的必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合作农场 耕种合作 合作运动 经营模式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农村土地合作政策及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尹雪英 陈利根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78,共8页
受20世纪初合作思想传播和当时政治经济危机影响,南京国民政府自执政之始就非常重视农村土地合作运动,出台了一系列农村土地合作政策。这些政策客观上对农民耕作积极性提高和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没有解决... 受20世纪初合作思想传播和当时政治经济危机影响,南京国民政府自执政之始就非常重视农村土地合作运动,出台了一系列农村土地合作政策。这些政策客观上对农民耕作积极性提高和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没有解决好产权问题以及政府在推进土地合作中的作用问题,南京国民政府农村土地合作政策随着国民政府垮台而消失。文章梳理了南京国民政府农村土地合作政策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其对土地合作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从主体法律地位、产权制度建设以及政府在土地合作中作用三个角度提出了对现阶段农地股份合作社制度建设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农村土地合作 均佃 合作农场 农地股份合作社
原文传递
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3
4
作者 于金富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87,共6页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一直以小农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这种小农经营方式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采取了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目前,我国实行的农户承包经营仍是一种带有浓厚小农经济色彩的农业经营方式。在当代中国,应在马克思主义...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一直以小农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这种小农经营方式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采取了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目前,我国实行的农户承包经营仍是一种带有浓厚小农经济色彩的农业经营方式。在当代中国,应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适应我国国情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构建新型农业合作经营体制,实现从小农经营方式向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与历史性飞跃。为此,必须实现农业经营方式合作化与农场化,在土地股份化与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实行股份合作农场的经营方式。这是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方向,也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小农经营方式 合作经营 农民股份合作农场
原文传递
粮食规模化经营:集体合作农场的组织治理及其限度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洁 刘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4,共12页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搭建“组织建构-契约治理”分析框架,考察集体合作农场能否成为保障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并以太仓市永村为典型案例①,阐释集体合作农场对粮食规模化经营的作用效应及其限度。结果表明,集体合作农场通过发挥...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搭建“组织建构-契约治理”分析框架,考察集体合作农场能否成为保障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并以太仓市永村为典型案例①,阐释集体合作农场对粮食规模化经营的作用效应及其限度。结果表明,集体合作农场通过发挥产权激励、降低交易费用、农业规模经营和专业化分工的效应,缓解了粮食生产的交易费用约束和协调激励不足的问题,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但集体合作农场在内生发展可持续性、缔约主体权利地位保障、市场资源要素流动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对集体合作农场经验的推介还需全面考虑区域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规模化经营 集体合作农场 组织建构 契约治理
下载PDF
山区共富路新探:农户收益保障型股份合作制——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园园 蒋伟煌 谢俊杰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13,共6页
偏远山区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地位低下,已成为制约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点,亟须探寻一种更契合地域实际的强农富民机制。文成县基于农业生产实际推出的股份合作制“升级版”——农户收益保障型股份合作制,是落后山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创... 偏远山区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地位低下,已成为制约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点,亟须探寻一种更契合地域实际的强农富民机制。文成县基于农业生产实际推出的股份合作制“升级版”——农户收益保障型股份合作制,是落后山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创新实践,也是农业经营机制改革的创新探索。其组织架构、治理模式及内在运作机理符合机制设计理论的衡量标准,即以生产资料公共占有、生产责任分户承包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以“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科研机构”实现较低信息成本,以参与性约束、激励相容实现共富目标,成为机制设计理论在农业农村领域解决共富问题较成功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农业 经营模式创新 股份合作农场 农户收益保障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湖南省靖州县股份合作林场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被引量:4
7
作者 罗攀柱 杨玉清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1,共6页
总结了靖州县股份合作林场发展历程,将其归纳为探索设立、完善和衰退3个阶段,并分析了3个阶段各自产生的原因,指出自主经营是前提,经济盈利是根本,政府扶持是保障,制度完善是保证,能人治理是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设立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靖州县 股份合作林场 设立 发展 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