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水剂在寒旱高原黄土丘陵山区退耕还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秀荣 祁正显 李永良 《青海农林科技》 2005年第3期71-73,共3页
通过对SAP和旱露植宝两种保水剂在寒旱高原黄土丘陵山区退耕还林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保水剂对苗木成活率和高生长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 保水剂 寒旱高原 黄土丘陵 退耕还林
下载PDF
泾河流域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与生态补偿趋向——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为例 被引量:41
2
作者 孙新章 谢高地 甄霖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4-200,共7页
采用典型农户调查和地方政府访谈等方法,对泾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估。并基于退耕还林的效益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后续生态补偿趋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原州区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显著... 采用典型农户调查和地方政府访谈等方法,对泾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估。并基于退耕还林的效益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后续生态补偿趋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原州区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显著,其价值量平均为1674.1元/(hm^2·年),按2000年-2004年完成的退耕面积,总效益高达8408.2×10^4元,年,退耕使当地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得到了控制。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对当地农牧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退耕促进了作物生产结构优化和基本农田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另一方面,草食性牧业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农民收入也比预计值偏低。从后续生态补偿的趋势看,延长补偿期限是大势所趋,但补偿标准可适当降低。在补偿方式上,应改为单一现金补偿,并通过流域补偿方式多源筹集资金,同时要加大对替代产业的扶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河流域 退耕还林(草) 综合效益 生态补偿 原州区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亚高山草地退耕还林草混合植被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蕊 曹静娟 +2 位作者 郭瑞英 龙瑞军 尚占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8-944,共7页
土壤有机碳、氮素和磷素是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将会引起土壤中碳、氮、磷等元素含量的变化。以祁连山北坡亚高山草地区域内三种利用方式(自由放牧天然草地、开垦20年的燕麦(Avena nuda)耕地、退耕8年的还林草... 土壤有机碳、氮素和磷素是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将会引起土壤中碳、氮、磷等元素含量的变化。以祁连山北坡亚高山草地区域内三种利用方式(自由放牧天然草地、开垦20年的燕麦(Avena nuda)耕地、退耕8年的还林草混合植被)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0~30 cm的土壤,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土壤碳、氮、磷的含量,再将其转换为土壤碳、氮、磷储量,分析三种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磷储量的差异以及影响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因子,旨在探讨退耕还林草工程对该地区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样地的土壤碳、氮、磷储量差异显著(P〈0.05),天然草地的有机碳、全氮储量(72.17、6.80 t·hm-2)显著高于退耕还林草地的(66.75、4.96 t·hm-2)和燕麦耕地的(36.61、3.61 t·hm-2)。这是因为,其一,比较而言天然草地受干扰小。其二,对于退耕还林草地和燕麦耕地来说,由于刈割获取地上部分,可能使得从土壤中获取的有机碳和氮素大于归还的。全磷储量则表现为燕麦耕地的(2.51 t·hm-2)显著高于天然草地的(2.17 t·hm-2)和退耕还林草地的(1.96 t·hm-2)。这是因为燕麦耕地中化肥的施用使得磷元素富集起来,所以其储量较高。与天然草地相比,耕种20年的燕麦地0-30 cm的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分别低了35.56、3.19 t·hm-2,年平均减少速率分别为1.78、0.16 t·hm-2·a-1。与燕麦耕地相比,退耕8年的还林草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显著升高了30.14、1.35 t·hm-2,年平均增加速率分别为3.77、0.17 t·hm-2·a-1。退耕8年的还林草地轻组有机碳比例(10.93%)显著高于天然草地(9.72%)和燕麦耕地(8.61%)。土壤含水量、容重和微生物量碳氮是影响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重要因子。总结认为,退耕还林草混合植被对土壤碳、氮、磷库具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北坡 退耕还林草地 天然草地 燕麦耕地 土壤碳氮磷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土壤环境效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郝仕龙 安韶山 +1 位作者 李壁成 赵小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0,56,共3页
通过采样与分析,研究了上黄试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地植被恢复措施及不同植被恢复年限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坡耕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土壤养分,有机质含量较低;坡耕地与不同恢复措施的林地草地相比,速效K、速效N及有... 通过采样与分析,研究了上黄试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地植被恢复措施及不同植被恢复年限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坡耕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土壤养分,有机质含量较低;坡耕地与不同恢复措施的林地草地相比,速效K、速效N及有机质含量低,pH值则偏高;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年限越长土壤改良效益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草) 土壤养分
下载PDF
陕北典型退耕还林区林下草本物种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发珠 韩新辉 +2 位作者 杨改河 杜约翰 康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90-2099,共10页
基于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的群落调查,并用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析了安塞县典型退耕区16种不同退耕模式及年限群落林下草本物种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乔木林下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高于灌木林。生... 基于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的群落调查,并用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析了安塞县典型退耕区16种不同退耕模式及年限群落林下草本物种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乔木林下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高于灌木林。生态位宽度以达乌里胡枝子和阿尔泰狗娃花最大,它们的Shannon-Wiener(Bs-w,i)和Levins(Bl,i)指数分别为0.89、0.83和0.64、0.58。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大,如阿尔泰狗娃花、铁杆蒿、长芒草等。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相似比例值并不一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小于0.5的种对有174对,约占种群总对数的91.6%,说明种群对环境需求有较大的差异,各种群能较好地共生于群落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群落多样性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下载PDF
商洛市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和生态补偿策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孝存 杨存典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67-169,174,共4页
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商洛市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估,对后续生态补偿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商洛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显著,控制了水土流失,涵养了水源,增加了碳固定量和氧释放量,按目前退耕面积计算,生态总值达22.36×108元/年... 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商洛市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估,对后续生态补偿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商洛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显著,控制了水土流失,涵养了水源,增加了碳固定量和氧释放量,按目前退耕面积计算,生态总值达22.36×108元/年。退耕还林改善了商洛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缓慢,应适当提高退耕补助标准,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扶持后续替代产业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综合效益 生态补偿 商洛市
下载PDF
退塘还林红树林造林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符小干 《热带林业》 2010年第3期25-26,8,共3页
论述退塘还林整地、苗木大小、淤泥含量、管护措施等因素对红树植物红海榄、秋茄成活率和保存率不同程度的影响,初步总结了退塘还林红树林的营造技术。
关键词 退塘还林 红树林 造林技术
下载PDF
定西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冰 《甘肃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55-59,共5页
以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定自然条件为背景,系统回顾与总结了定西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在政策管理、技术设计、建管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对巩固退耕还林(草)工程成果,充分提高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树种选择 产业结构调整
下载PDF
退耕还林(草)林草配置模式研究
9
作者 刘国强 李瀚 +1 位作者 左雪梅 刘延飞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B08期51-53,共3页
通过大通县退耕还林 (草 )生态示范小区建设 ,依据不同的立地类型 ,进行了林草配置模式的研究 ,提出了七种不同栽培模式 ,旨在为退耕还林 (草 )工程提供合理模式。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林草配置模式 立地类型 栽培模式 自然条件 立地条件
下载PDF
GIS在怒江州贡山县退耕还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桥英 许新惠 李益敏 《地理空间信息》 2011年第1期100-102,13,共3页
退耕还林是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GIS技术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等高线、河流等数据进行分析,获得退耕还林面积大小,同时也对退耕还林的时序作了一定... 退耕还林是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GIS技术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等高线、河流等数据进行分析,获得退耕还林面积大小,同时也对退耕还林的时序作了一定的分析,最终确定退耕还林的重点区域。结果显示:贡山县坡度>25°的需要退耕还林的面积为2 184.78hm2,重点退耕还林的面积为479.31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怒江州贡山县 退耕还林
下载PDF
尖扎县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东杰 旦正才让 《青海草业》 2007年第3期47-49,共3页
退耕还林工程在青海省尖扎县的实施,使该县森林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也同时出现了林牧矛盾突出,农民经济收入下降等问题。分析认为,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只有与解决农牧民温饱、... 退耕还林工程在青海省尖扎县的实施,使该县森林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也同时出现了林牧矛盾突出,农民经济收入下降等问题。分析认为,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只有与解决农牧民温饱、增收和农牧区能源问题及农牧区剩余劳力安置、牲畜舍饲圈养等相结合,才能得到顺利实施和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效果 尖扎县
下载PDF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制度创新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默 王忠贤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补贴制度作为对我国以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的突破,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治理效益。其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激励退耕农户经营活动的外部性来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目标。目前,这一制度正面临着地权残缺、产权主体冲突和限...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补贴制度作为对我国以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的突破,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治理效益。其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激励退耕农户经营活动的外部性来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目标。目前,这一制度正面临着地权残缺、产权主体冲突和限制农户行为的自主性等问题。建立具有私人产权性质的物权化的土地使用权,将社区和农民参与的机制引入退耕还林(草)管理中是未来退耕还林(草)制度的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制度创新 产权
下载PDF
坡地黑土团聚体氮库及其分布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伟 李露 +1 位作者 赵鹏志 王恩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6,共4页
为了研究黑土区不同土地使用类型团聚体氮库及其分布,以东北黑土区坡耕地、退耕还落叶松林地、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坡位,对不同粒径团聚体内氮质量分数及总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坡耕地以>2 mm粒径土壤团... 为了研究黑土区不同土地使用类型团聚体氮库及其分布,以东北黑土区坡耕地、退耕还落叶松林地、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坡位,对不同粒径团聚体内氮质量分数及总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坡耕地以>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为主,达到50%以上,樟子松人工林地、退耕还落叶松林地以<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为主;各土地利用类型<0.5 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含氮质量分数均较高,但储量较低,坡下和坡中下的储量高于其他坡位;坡耕地各径级团聚体氮质量分数及总储量均为最低,总体氮库由小到大表现为坡耕地、退耕还落叶松林地、樟子松林地。坡耕地团聚体及氮库的再分布印证了耕作侵蚀的存在,退耕还林能够有效恢复黑土区氮库、维持碳氮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土壤团聚体 氮储量 坡位 退耕还林
下载PDF
移民建镇单退与双退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动态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奇志 张世清 +3 位作者 汪天平 吴维铎 叶昀 陈更新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了解单退型(退人不退耕)和双退型(退人退耕)移民建镇项目实施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在两个已实施了单退型和双退型移民建镇项目的血吸虫病流行村,于2002~2005年进行螺情、滩地污染、人畜血吸虫感染等连续4年的纵向观察... 目的了解单退型(退人不退耕)和双退型(退人退耕)移民建镇项目实施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在两个已实施了单退型和双退型移民建镇项目的血吸虫病流行村,于2002~2005年进行螺情、滩地污染、人畜血吸虫感染等连续4年的纵向观察。结果单退点江心村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逐年下降;野粪阳性率和牛感染率分别由2002年的11.86%、14.29%降至2005年的8.17%、7.23%,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村4年的人群感染率在3.05%~4.83%间波动。双退点江洲村滩地除2005年外,前3年均检获阳性螺;人群粪检阳性率2003年(1.54%)较2002年(3.11%)下降了50.50%(P〈0.05),其后2年徘徊在1%左右。两村人群粪检阳性率2002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江心村:4.83%,江洲村:3.11%,P〉0.05),其后3年江洲村均低于江心村(P均〈0.05)。结论双退点血吸虫病疫情近期有所下降,而单退点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退耕 血吸虫病 钉螺 家畜 野粪
下载PDF
对河南省中部地区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的建议——以河南省中牟县为例
15
作者 高照良 从怀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4-100,共7页
河南省中部地区退耕还林(草)已经进行了3~4a,但中部由于本身的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社会背景,无法照搬西部地区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以地处黄河故道地区的河南省中牟县为例,通过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状况的农户调查结果分析,对中部地区退... 河南省中部地区退耕还林(草)已经进行了3~4a,但中部由于本身的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社会背景,无法照搬西部地区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以地处黄河故道地区的河南省中牟县为例,通过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状况的农户调查结果分析,对中部地区退耕还林(草)的提出了5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中部地区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试点工作 中牟县
下载PDF
刚察县退耕还林(草)地鼠害防治
16
作者 杨吉青 王晓东 《青海农林科技》 2008年第4期50-51,93,共3页
分析了刚察县退耕还林地根田鼠发生危害的现状和原因,并进行了施用2种毒饵对退耕地根田鼠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灭鼠药都很有效,今后的研究重点在于把鼠害控制在阈值之内。
关键词 刚察 退耕还林地 根田鼠 鼠害防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综合效益评价——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 被引量:16
17
作者 赖亚飞 朱清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9-223,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6 a来,吴起县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转移,农民收入增加,生活... 通过实地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6 a来,吴起县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转移,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在此基础上,针对吴起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退耕还林(草) 生态效应 经济效应 社会效应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沂蒙山区退耕还林(草)规划方案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梁仁君 林振山 许汝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6-138,141,共4页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程和重要途径。尤其在沂蒙山区,多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利用G IS技术,结合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通过空间分析的...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程和重要途径。尤其在沂蒙山区,多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利用G IS技术,结合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通过空间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土地利用、坡度、河流、居民点等数据进行叠置处理,以获取退耕还林的区域面积。同时对退耕还林的时序及经济林分布问题也作了一定的探讨。结果显示:沂蒙山区坡度>25°需退耕还林的面积为5.47×104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山区 退耕还林 规划 GIS
下载PDF
四川退耕还竹技术研究概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其兵 高素萍 《四川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68-72,共5页
在总结我国近年来退耕还林及退耕还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针对四川省的退耕还林的背景和特点 ,提出了四川退耕还竹的一套技术方法。
关键词 四川 退耕还竹技术 退耕还林 引种 造林技术 生态效益
下载PDF
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生态经济学问题研究——以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文冰 支玲 +2 位作者 梁建忠 邵珍 娄玉娥 《中国林业经济》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通过对云南省5个地(市)的调研,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予以分析,认为退耕还林实际上是在一个特定生态经济系统中实施的工程,对国家和农户而言,最大的利益就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稳定与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利益最... 通过对云南省5个地(市)的调研,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予以分析,认为退耕还林实际上是在一个特定生态经济系统中实施的工程,对国家和农户而言,最大的利益就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稳定与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途径是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行事。并依照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要素配置的原则,从技术与政策分析的角度,提出进行树种选择、造林模式配置以及引入市场机制对接政府管理机制、增加政府财政补贴的弹性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经济系统 利益最大化 技术分析 政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