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等不同的干预措施对犬急性肺损伤(ALI)早期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急性肺损伤模型成功后(PaO_2/FiO_2≤300 mm Hg),保...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等不同的干预措施对犬急性肺损伤(ALI)早期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急性肺损伤模型成功后(PaO_2/FiO_2≤300 mm 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分为控制性高浓度氧疗组(n=8)、CPAP组(n=8)、BiPAP组(n=8)。连续记录并计算正常、ALI早期、干预后1~4 h内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在降低呼吸频率上,BiPAP组效果最明显(P<0.001),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P<0.05)。三组对分钟通气量的影响不大(P>0.05),维持在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后的通气水平。在潮气量、吸气流量峰值、平均吸气流量指标的改善上,BiPAP组效果最显著,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在跨膈压峰值、膈肌肌电电压最大均方根上,BiPAP组降低最明显,其次是CPAP组。结论BiPAP和CPAP对于缓解呼吸窘迫、降低呼吸中枢驱动、改善呼吸应答均具有积极作用,显著延缓了ALI/ARDS的病情恶化,其中BiPAP效果更为显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和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不同通气策略对气体交换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ALI模型成功后(PaO2/FiO2≤300 mm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分为:(1)控制性高浓度氧疗组(n=8);(2)CPAP组(n=8);(3)Bi-PAP组(n=8)。连续记录并计算正常、ALI早期(阳性对照)和干预后1~4 h内各项气体交换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在氧合指数(PaO2/FiO2)的改善上,干预后4 h BiPAP组效果最明显(375.83±81.55,P<0.01),其次是CPAP组(327.17±78.82,P<0.01),氧疗组改善不显著(255.00±49.85,P>0.05)。在肺泡死腔与潮气容积之比值[VD(alv)/VT]上,氧疗组进一步增大(P<0.01),CPAP组和BiPAP组显著降低(P<0.01)。3种通气策略均可提高氧输送量(DO2),BiPAP组效果最明显(P<0.01),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氧疗组的氧耗量(VO2)显著增高,氧摄取率(O2ER)明显高于CPAP组和BiPAP组(P<0.05,P<0.01)。干预后3组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较正常基础值和ALI早期均显著增高(P<0.01),3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肺内分流比例(Qs/Qt)上,BiPAP组改善最明显(P<0.01),其次是CPAP组(P<0.01),氧疗组效果不显著。3组实验动物的肺动脉楔压(PAWP)和心排指数(CI)保持相对稳定。在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上CPAP组和BiPAP组均进一步增高(P<0.05,P<0.01)。3组对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的改善无显著作用(P>0.05)。结论:在ALI早期,BiPAP和CPAP对于改善气体交换和组织氧合具有积极作用,其中BiPAP效果更为显著。3种通气策略对血管外肺水的改善无显著作用。
文摘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等不同的干预措施对犬急性肺损伤(ALI)早期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急性肺损伤模型成功后(PaO_2/FiO_2≤300 mm 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分为控制性高浓度氧疗组(n=8)、CPAP组(n=8)、BiPAP组(n=8)。连续记录并计算正常、ALI早期、干预后1~4 h内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在降低呼吸频率上,BiPAP组效果最明显(P<0.001),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P<0.05)。三组对分钟通气量的影响不大(P>0.05),维持在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后的通气水平。在潮气量、吸气流量峰值、平均吸气流量指标的改善上,BiPAP组效果最显著,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在跨膈压峰值、膈肌肌电电压最大均方根上,BiPAP组降低最明显,其次是CPAP组。结论BiPAP和CPAP对于缓解呼吸窘迫、降低呼吸中枢驱动、改善呼吸应答均具有积极作用,显著延缓了ALI/ARDS的病情恶化,其中BiPAP效果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