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氧疗 被引量:3
1
作者 范陈豪 陈清江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5期2430-2433,共4页
处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时吸氧是基本疗法,习惯上一直采用低流量吸氧。这种方法没有合理纠正低氧血症以及由此给机体造成的损害。我国2007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已经提出控制吸氧的概念,国际相关指南要求吸氧后使血氧饱和度... 处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时吸氧是基本疗法,习惯上一直采用低流量吸氧。这种方法没有合理纠正低氧血症以及由此给机体造成的损害。我国2007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已经提出控制吸氧的概念,国际相关指南要求吸氧后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3%,这样既可避免二氧化碳麻醉的担忧,又可以纠正低氧血症。现就缺氧和高碳酸血症时肺部病理生理改变,以及控制吸氧的具体方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低流量吸氧 控制吸氧 低氧血症 高碳酸血症
下载PDF
犬急性肺损伤早期不同通气策略对气体交换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新 郑晶晶 +2 位作者 郭松文 于化鹏 陈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73-187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和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不同通气策略对气体交换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ALI模型成功后(PaO2/FiO2≤300 mm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分...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和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不同通气策略对气体交换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ALI模型成功后(PaO2/FiO2≤300 mm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分为:(1)控制性高浓度氧疗组(n=8);(2)CPAP组(n=8);(3)Bi-PAP组(n=8)。连续记录并计算正常、ALI早期(阳性对照)和干预后1~4 h内各项气体交换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在氧合指数(PaO2/FiO2)的改善上,干预后4 h BiPAP组效果最明显(375.83±81.55,P<0.01),其次是CPAP组(327.17±78.82,P<0.01),氧疗组改善不显著(255.00±49.85,P>0.05)。在肺泡死腔与潮气容积之比值[VD(alv)/VT]上,氧疗组进一步增大(P<0.01),CPAP组和BiPAP组显著降低(P<0.01)。3种通气策略均可提高氧输送量(DO2),BiPAP组效果最明显(P<0.01),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氧疗组的氧耗量(VO2)显著增高,氧摄取率(O2ER)明显高于CPAP组和BiPAP组(P<0.05,P<0.01)。干预后3组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较正常基础值和ALI早期均显著增高(P<0.01),3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肺内分流比例(Qs/Qt)上,BiPAP组改善最明显(P<0.01),其次是CPAP组(P<0.01),氧疗组效果不显著。3组实验动物的肺动脉楔压(PAWP)和心排指数(CI)保持相对稳定。在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上CPAP组和BiPAP组均进一步增高(P<0.05,P<0.01)。3组对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的改善无显著作用(P>0.05)。结论:在ALI早期,BiPAP和CPAP对于改善气体交换和组织氧合具有积极作用,其中BiPAP效果更为显著。3种通气策略对血管外肺水的改善无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控制性氧疗 持续气道内正压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 气体交换 血管外肺水
下载PDF
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呼衰氧疗特点及变化
3
作者 张海明 苏明远 多杰 《高原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4期29-31,共3页
对25例高原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应用控制性氧疗法吸氧15小时/天,治疗6周后的结果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探索了高原低氧条件下氧疗前后PaO_2,PaCO_2、SaO_2,指标变化规律,并经统计处理分析,结果表明①15例Ⅱ型呼衰患者的FEV_1%FEF25~75%... 对25例高原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应用控制性氧疗法吸氧15小时/天,治疗6周后的结果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探索了高原低氧条件下氧疗前后PaO_2,PaCO_2、SaO_2,指标变化规律,并经统计处理分析,结果表明①15例Ⅱ型呼衰患者的FEV_1%FEF25~75%明显低于15例Ⅰ型呼衰患者(P<0.05)。②Ⅰ型呼衰患者PaO_2,SaO_2氧疗后较氧疗前明显升高(P<0.05),Ⅱ型呼衰患者PaCO_2氧疗后较氧疗前明显下降(P<0.01),SaO_2氧疗后较氧疗前明显上升(P<0.05),PaO_2氧疗后有改善。说明吸入低浓度的氧可解除低氧血症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使PaO_2和SO_2提高到较为理想的生理水平。本文长程控制性氧疗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动脉血气变化特点,提示吸氧可能预防夜间肺心病氧减饱和状态和突发性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控制性氧疗 肺心病
原文传递
早产低体重儿控温湿化氧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媚珍 杨舒广 张春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6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控温湿化氧疗对低出生体重儿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早产低体重并低氧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恒温湿化氧疗;对照组60例,给予传统湿化氧疗,观察两组低氧血症的改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 目的:探讨控温湿化氧疗对低出生体重儿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早产低体重并低氧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恒温湿化氧疗;对照组60例,给予传统湿化氧疗,观察两组低氧血症的改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氧疗时间、复温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血氧饱和度升高值提高(P<0.01),疗效增强(P<0.05),且并发症明显减少(P<0.01)。结论:智能控温湿化氧疗较传统湿化氧疗更有效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 低氧血症 智能控温湿化氧疗
下载PDF
两种早期撤机序贯辅助通气方法对AECOPD患者炎症指标及临床结局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小雪 仲轶 +3 位作者 薛婷 叶英 许铁 燕宪亮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比较早期撤机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无创正压辅助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炎症指标和临床结局影响的差异,为临床序贯辅助通气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 目的比较早期撤机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无创正压辅助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炎症指标和临床结局影响的差异,为临床序贯辅助通气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EICU住院并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满足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NC组和NPPV组,分别给予HFNC和NPPV序贯通气治疗。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拔管前24 h最差APACHEII评分及SOFA评分;检测拔管前1 h,拔管后24、72 h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浓度;计算患者呼吸困难评分;统计拔管后HFNC治疗时间及NPPV治疗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各有35例纳入最终的统计。与拔管前1 h相比,两组患者拔管后24 h和72 h的血浆CRP、PCT浓度,以及72 h WBC计数显著降低(P<0.05);拔管后72 h时HFNC组患者WBC、CRP、PCT明显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24 h和72 h,HFNC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患者治疗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插管率、28 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PIC-W为撤机时间点,对AECOPD患者实施撤机序贯通气治疗,HFNC序贯通气在降低AECOPD撤机患者炎症指标,改善患者呼吸困难,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缩短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时间等方面要优于NPPV序贯通气,值得推广并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控制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常压控温湿化氧疗对早产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及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舒广 叶贞志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0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常压控温湿化氧疗对早产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及体质量增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产儿85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儿用常压控温湿化氧疗仪进行氧疗,对照组患儿性传统常... 目的观察常压控温湿化氧疗对早产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及体质量增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产儿85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儿用常压控温湿化氧疗仪进行氧疗,对照组患儿性传统常压氧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生理性体质量下降至最低值的时间D1、生理性体质量下降至最低值前日平均下降幅度W1、体质量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D2,生理性体质量下降至最低值后日平均体质量增长幅度W2。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生理性体质量下降至最低值的时间D1、生理性体质量下降至最低值前日平均下降幅度W1、体质量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D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理性体质量下降至最低值后日平均体质量增长幅度W2,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常压控温湿化能对缩短早产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时间、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恢复时间有影响,也降低早产儿生理性体质量日平均下降的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常压氧疗 控温湿化 生理性体质量下降
下载PDF
无创通气智能氧控技术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氧疗监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孝红 章黎娟 +1 位作者 周庆女 陆敏安 《浙江医学教育》 2021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智能氧控技术在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产儿氧疗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在本院NICU收治的80例胎龄≤36周,需行无创通气的A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无创通气,观察组... 目的:探讨智能氧控技术在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产儿氧疗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在本院NICU收治的80例胎龄≤36周,需行无创通气的A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无创通气,观察组在常规无创通气基础上应用智能氧控技术进行参数调节。比较2组的氧疗效果及参数调节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上机24h和48h动脉血PaO_(2)和FiO_(2)指标的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参数调节次数和耗时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氧控技术应用能更好地控制氧疗指标,降低氧疗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智能氧控技术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疗监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