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4
1
作者 张联合 章士正 +3 位作者 胡红杰 高敏 牟一平 张峭巍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3-427,共5页
目的评价口服大剂量2.5%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ultisliceCT enterography,MSCTE)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21例志愿者、91例疑有小肠病变患者每人口服约1500ml2.5%等渗甘露醇后,静脉注入20mg山莨菪碱注射液,随后行多层螺旋CT... 目的评价口服大剂量2.5%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ultisliceCT enterography,MSCTE)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21例志愿者、91例疑有小肠病变患者每人口服约1500ml2.5%等渗甘露醇后,静脉注入20mg山莨菪碱注射液,随后行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并在Wizard工作站上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容积重建技术(volumerenderingtechnique,VRT)重建。将正常组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测量了各段小肠的管径和肠壁强化程度,并分别以0、1、2、3分表示适度充盈的肠段部分占所评估肠段的30%以下,30%~50%以下,50%~80%以下和80%以上。分析不同小肠病变的MSCTE表现,并比较了其中24例小肠插管造影与MSCTE的诊断结果。结果所有受试者均认为等渗甘露醇微甜,易接受,未发现并发症。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充盈度分别为2.52、2.33和2.81分;MSCTE清楚地显示了肿瘤、Crohn病、粘连性肠梗阻等多种小肠疾患的肠内、肠壁、肠外血管、系膜及腹内脏器情况;MSCTE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5.6%(87/91),而小肠插管造影的诊断符合率为87.5%(21/24)。结论MSCTE是1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能全方位、多维显示小肠疾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价值 小肠造影 口服甘露醇 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 小肠插管造影 山莨菪碱注射液 诊断符合率 最大密度投影 容积重建技术 Crohn病 粘连性肠梗阻 小肠病变 十二指肠 多平面重建 静脉注入 强化程度 诊断结果 腹内脏器 小肠疾病
原文传递
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对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1
2
作者 陆建平 刘崎 +5 位作者 何新红 王飞 王莉 金爱国 曾浩 范明霞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 分析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 (3DCE MRA)显示的颈部动脉常见病变 ;与DSA比较 ,明确 3DCE MRA诊断颈部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 741例超声多普勒怀疑颈部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 3DCE MRA成像 ,并根据其病变表现总结分类。 2 0 6例... 目的 分析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 (3DCE MRA)显示的颈部动脉常见病变 ;与DSA比较 ,明确 3DCE MRA诊断颈部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 741例超声多普勒怀疑颈部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 3DCE MRA成像 ,并根据其病变表现总结分类。 2 0 6例病人同时行DSA检查 ,将颈部动脉分为颈总、颈内、颈外、锁骨下及椎动脉 5个部位 ,由 2位放射学专家独立评估DSA及 3DCE MRA血管资料。结果  3 6 7%病例 (2 72 / 741)显示无异常。 63 2 9% (469/ 741)显示颈部动脉有病变 ,共计 82 7段 ,其中动脉粥样斑块占 3 4 2 2 % (2 83段 ) ,动脉狭窄占 3 4 46% (2 85段 ) ,动脉闭塞占 3 3 8% (2 8段 ) ,动脉发育纤细占 14 87% (12 3段 ) ;动脉开口变异占 3 87% (3 2段 ) ,动脉扭曲占 3 63 % (3 0段 ) ,动脉瘤占 0 72 % (6段 ) ,动脉夹层占 1 2 1% (10段 ) ,肿瘤包绕或推压动脉占 1 45% (12段 ) ,术后复查占2 18% (18段 )。对 2 0 6例的 412段血管与DSA比较 ,3DCE MRA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主要是对动脉粥样斑块 (2 56段与 2 83段 )和动脉狭窄 (2 58段与 2 85段 )存在一定的高估。但对 412段血管整个样本 ,两种方法在同一部位诊断各种血管病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 颈部动脉病变 诊断 造影剂 椎动脉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6
3
作者 董海英 李萍 +1 位作者 宁春平 房世保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CEUS)增强模式及时间-强度曲线(TIC)特点,探讨CEUS定量分析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拟行甲状腺占位切除手术的44例患者62个结节术前行CEUS,观察结节CEUS增...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CEUS)增强模式及时间-强度曲线(TIC)特点,探讨CEUS定量分析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拟行甲状腺占位切除手术的44例患者62个结节术前行CEUS,观察结节CEUS增强模式,并应用TIC分析结节血流灌注参数,包括峰值强度(Peak)、达峰时间(Tp)、曲线下面积(AUC)及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甲状腺恶性结节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恶性结节与病灶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良性结节与病灶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CEUS定量参数Peak、Tp、AUC及MTT差异。结果手术病理结果证实,62个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1个,甲状腺腺瘤4个,甲状腺乳头状癌27个。结节性甲状腺肿CEUS多表现为整体均匀性增强(27/31);甲状腺乳头状癌CEUS以非均匀性增强为主(24/27),且均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甲状腺腺瘤CEUS多表现为典型的高增强、快进慢退(3/4)。甲状腺恶性结节Peak、AUC均低于甲状腺良性结节[(12.80±4.81)%vs(23.53±4.87)%,(816.61±336.32)%.svs(1757.49±586.17)%.s],Tp晚于甲状腺良性结节[(40.16±7.07)svs(31.75±16.67)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8.409,P=0.000;t=-7.348,P=0.000;t=2.555,P=0.014),但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09±6.37)svs(57.84±16.66)s,t=0.387,P=0.701]。甲状腺恶性结节Peak、AUC均低于病灶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12.80±4.81)%vs(22.16±3.34)%,(816.61±336.32)%.svs(1808.20±306.31)%.s],Tp晚于病灶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40.16±7.07)svs(31.84±5.37)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95、4.870、-11.327,P均为0.000),但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09±6.37)svs(56.18±5.05)s,t=1.859,P=0.069]。甲状腺良性结节与病灶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Peak、AUC稍低[(23.55±4.73)%vs(25.53±3.81)%,(1766.46±552.37)%.svs(1899.73±489.89)%.s],Tp稍快[(31.85±15.84)svs(32.86±15.84)s],MTT稍慢[(57.91±15.95)svs(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甲状腺疾病
原文传递
“双低”CT血管成像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5
4
作者 祁丽 张龙江 卢光明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近年人们对CT辐射危害及对比剂肾病越来越重视,"双低"CT血管成像(CTA)技术逐步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所谓的"双低"CTA技术即同时采用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的CTA技术,使用该技术需在保证影像质量足够诊断的前提下降... 近年人们对CT辐射危害及对比剂肾病越来越重视,"双低"CT血管成像(CTA)技术逐步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所谓的"双低"CTA技术即同时采用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的CTA技术,使用该技术需在保证影像质量足够诊断的前提下降低CT检查时病人接受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就"双低"CTA常用的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对比剂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宝石能谱CT肺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何霖 万正国 +1 位作者 尹喜 王成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宝石能谱CT肺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60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PE)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检查。A组为常规组,使用浓度为370mgI/mL的对比剂碘帕醇,用量为... 目的:探讨应用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宝石能谱CT肺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60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PE)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检查。A组为常规组,使用浓度为370mgI/mL的对比剂碘帕醇,用量为60mL,扫描管电压为120kVp。B组为能谱组,使用浓度为300mgI/mL的对比剂碘帕醇,用量为20mL,扫描方式为能谱模式(GSI)。比较常规组和能谱最佳单能量组肺动脉CT值、图像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CT剂量指数(CTDIv01)、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B组肺动脉最佳单能量图像能量水平集中在63~68keV。能谱组(7.5g)较常规组(24.0g)所用的碘总量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最佳单能量组图像质量与常规组CTPA相比,两者肺动脉CT值、图像噪声、SNR、CNR、DLP、ED以及主观评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能谱CT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CTPA检查,在降低人体碘摄入量的同时,能达到与常规120kVp结合高浓度、常规剂量对比剂相当的图像质量,且辐射剂量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动脉 对比剂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减少CT增强扫描对比剂不良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31
6
作者 任丽 石亚娜 +1 位作者 周海燕 朱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前期心理干预在减少CT增强扫描对比剂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2月—2014年4月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患者897例(男性454例,女性44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47例前期心理干预,对照组450例常规护理,记录分析两组患者造影检... 目的:探讨前期心理干预在减少CT增强扫描对比剂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2月—2014年4月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患者897例(男性454例,女性44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47例前期心理干预,对照组450例常规护理,记录分析两组患者造影检查中不良反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图像质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轻、中度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4,P<0.05);实验组的检查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X^2=11.017,P<0.05)。结论:CT增强扫描检查前的心理干预能够安抚患者紧张情绪,降低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整体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心理干预 对比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实现图像质量均一化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于易通 尹卫华 +4 位作者 马伟 高扬 侯志辉 任心爽 吕滨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体表面积(BSA)的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将拟行CCTA检查的连续3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CCTA扫描方案及对比剂(350mg I/mL),实验组基于BS... 目的:探讨基于体表面积(BSA)的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将拟行CCTA检查的连续3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CCTA扫描方案及对比剂(350mg I/mL),实验组基于BSA制订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Ⅰ期:对比剂10700BSA/350mL;Ⅱ期:对比剂1160BSA/350mL,生理盐水1160BSA×0.7/(350×0.3)mL;Ⅲ期:生理盐水30mL),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碘负荷和注射流率的对比剂注射方案(Ⅰ期:对比剂60mL;Ⅱ期:对比剂30mL,生理盐水70mL;Ⅲ期:生理盐水30mL)。比较两组患者CCTA图像上升主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近端的CT值和对比噪声比(CNR),以及两组内不同体重人群(<60、60~70和>70kg)血管强化程度的一致性。定量参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体重与血管强化程度关系。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升主动脉的CT值分别为(483.26±76.79)和(477.98±69.15)HU;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CT值分别为(479.39±78.25)和(481.78±65.66)HU;右冠状动脉的CT值分别为(452.09±89.89)HU和(465.75±74.21)HU,3个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前降支图像的CNR分别为46.94±20.07和44.07±18.18(P>0.05),右冠状动脉图像的CNR分别为50.75±10.34和49.80±17.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强化程度与体重呈线性负相关(r=-0.33和-0.19,P<0.01);实验组中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强化程度与体重无统计学相关性(r=-0.09,P=0.280;r=-0.14,P=0.587)。两组中各体重亚组之间比较,对照组中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CT值在各亚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21);实验组中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CT值在亚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09,P=0.799)。结论:CCTA检查中采用基于体表面积的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体表面积
下载PDF
采用低电压及低对比剂剂量行冠状动脉CT成像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唐皓 邓克学 +1 位作者 赵英明 罗英姿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低管电压技术和低剂量对比剂(双低)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GE公司宝石能谱CT Discovery CT750 HD,选取心率≤70次/min,节律规则的25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CTA检查,... 目的:探讨采用低管电压技术和低剂量对比剂(双低)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GE公司宝石能谱CT Discovery CT750 HD,选取心率≤70次/min,节律规则的25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CTA检查,其中实验组11例,采用100kVp管电压,碘克沙醇(威视派克,270mg/ml)对比剂;对照组14例,采用120kVp管电压,碘普罗胺(优维显,370mg/ml)对比剂。对比分析两组冠状动脉图像CT值、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受检者均满足诊断要求,纳入统计冠状动脉节段分析显示,两组冠状动脉图像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8.97±1.78)mSv,对照组为(12.20±4.03)mSv,两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比剂用量16200mg,较对照组降低;而两组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低"冠状动CTA成像有效降低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但图像质量不变,在心率较低的受检者中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管电压 对比剂
下载PDF
Prevention of iodinated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被引量:21
9
作者 LI Jian-hua HE Neng-sh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3期4079-4082,共4页
Objective To lessen the occurrence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IN),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of CIN were reviewed. Data sources The data used in this review were from PubMed with relevant English articles and f... Objective To lessen the occurrence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IN),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of CIN were reviewed. Data sources The data used in this review were from PubMed with relevant English articles and from Chinese Knowledge Information (CNKI) published from 1989 to 2009. The search terms were "contrast medium",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and "prevention". Articles involved in prevention of CIN were selected. Study selection CIN is the third most common cause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is associated with an unfavorable prognosis. The best treatment is prophylaxis because CIN can not be reversed or ameliorated. Results Thirty articles were included. Among various preventive measures, pericatheterization hydration is almost universally accepted as an appropriate and safe measure to prevent CIN, although there is no agreement as to composition, amount, and timing of hydration. Based on the use of concomitant nephrotoxic agents or high doses of contrast medium (CM) is one of risk factors for CIN, discontinuation of potentially nephrotoxic drugs 2-3 days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cedure until renal function recover, and using the lowest possible dose of CM can decrease the risk of CIN. It is promising that removing the majority of CM from the coronary sinus, before it enters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dur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can reduce the risk for CIN in animal studies and in limited clinical trials. Inconsistent data exist with respect to application of some vasodilators (endothelin antagonists and adenosine antagonists) and antioxidants (N-acetylcysteine and statins) in preventing CIN in high-risk patients, and new vasodilators and antioxidants continue to be tested. Conclusions Pericatheterization hydration, discontinuation of nephrotoxic drugs, and using the lowest possible dose of CM a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lessen the risk for CIN. Other prophylactic strategies and some drugs are promising, but further confirmation is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ast medium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PREVENTION
原文传递
冠脉CT检查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姜原 刘建新 +1 位作者 王霄英 邱建星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个体化的对比剂使用方案的优化方法。方法:将在我院接受64排CT冠状动脉检查的连续病例分为3组,A组56例,B组32例,C组32例。其体重-对比剂流率系数依次为0.06、0.07及0.08,其余的扫描方案及对比剂注射方...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个体化的对比剂使用方案的优化方法。方法:将在我院接受64排CT冠状动脉检查的连续病例分为3组,A组56例,B组32例,C组32例。其体重-对比剂流率系数依次为0.06、0.07及0.08,其余的扫描方案及对比剂注射方案相同。使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对比剂用量及CTA图像上冠状动脉各分支的强化程度。结果:三组的体重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对比剂注射流率及对比剂用量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中,各段冠状动脉的强化程度均>250HU,其中B、C组均>300HU。三组各段冠状动脉的强化程度均为A组低于B组和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RCA近段外,其余各段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时体重-注射流率系数取0.07来确定对比剂注射流率和使用总量的个体化方案图像质量最佳,且对比剂用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下载PDF
大鼠肝泡球蚴病灶浸润增殖区微血管密度与超声造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宋涛 李海涛 +2 位作者 杨凌菲 姚兰辉 温浩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肝泡球蚴病(HAE)模型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评价HAE周边浸润增殖区的造影增强的病理学依据。方法采用开腹直视下肝脏穿刺接种泡状棘球蚴组织混悬液的方法 (0.2 ml/只,约含原头节800个),建立泡球蚴Wi... 目的研究大鼠肝泡球蚴病(HAE)模型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评价HAE周边浸润增殖区的造影增强的病理学依据。方法采用开腹直视下肝脏穿刺接种泡状棘球蚴组织混悬液的方法 (0.2 ml/只,约含原头节800个),建立泡球蚴Wistar大鼠模型30只。接种后3个月B超检查大鼠,记录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和血流情况等。超声造影分析病灶的增强模式和强度。处死大鼠,取病灶组织和周围肝组织制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HAE病灶的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AE病灶周边浸润增殖区和周围肝组织的微血管中CD34的表达情况,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并进行染色强度评分。分析MVD与肝泡球蚴病灶浸润增殖区超声增强的相关性。结果 B超结果显示,30只大鼠中共23只感染成功,获得HAE病灶27个;病灶最大直径为2.24 cm,平均为(0.97±0.48)cm;病灶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内部回声较复杂,周边以中高回声为主,中央多呈低回声,甚至呈无回声,病灶亦可呈蜂窝状;24个病灶周边出现点状血流信号,所有病灶内部均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超声造影结果显示,HAE病灶于超声造影动脉相早期出现周边环状增强者25个,周边环状增强内部出现蜂窝状造影剂充盈缺损区者2个;病灶增强模式表现为快速增强而缓慢消退,即"快进慢退型"。病灶HE染色结果显示,泡球蚴结构基本正常,囊泡群周边形成假结节,大量淋巴细胞形成肉芽肿。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HAE病灶周边浸润区微血管呈棕褐色,其CD34阳性表达率为99.2%(118/119),其中强阳性者17.6%(21/119),中度阳性者73.1%(87/119),弱阳性者8.4%(10/119),阴性者0.8%(1/119);周围肝组织内CD34的阳性表达率为25.2%(30/119),无强阳性者,中度阳性者4.2%(5/119),弱阳性者21.0%(25/119),阴性者74.8%(89/119)。MVD与HAE病灶浸润增殖区造影增强超声图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声诺维 泡球蚴病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80kVp、低剂量对比剂结合ASIR重建在肺动脉CTA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何霖 尹喜 +1 位作者 王成伟 万正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采用80k Vp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结合ASIR技术行CT肺动脉成像(CTPA)的可行性。方法 60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行CTPA检查。A组管电压为120k Vp,对比剂用量60ml,FBP技术重建。B组管电压为80k ... 目的探讨能谱CT采用80k Vp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结合ASIR技术行CT肺动脉成像(CTPA)的可行性。方法 60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行CTPA检查。A组管电压为120k Vp,对比剂用量60ml,FBP技术重建。B组管电压为80k Vp,对比剂用量为20ml,50%ASIR技术重建。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两组图像肺动脉CT值、图像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结果 B组肺动脉CT值、SNR、CNR均高于A组(P<0.05)。B组CTDIvol、DLP、ED均低于A组(P<0.05)。两组图像背景噪声、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k Vp、低剂量对比剂结合ASIR技术行CTPA检查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同时降低人体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动脉 对比剂
下载PDF
不同部位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致局部疼痛比较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超琴 刘延锦 +1 位作者 李素兰 谢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8-160,共3页
目的:寻找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时局部疼痛程度最轻的注射部位。方法:将4062例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按静脉穿刺部位分为A组(肘正中静脉组)、B组(前臂头静脉组)、C组(前臂贵要静脉组)、D组(前臂掌侧下段静脉组)和E组(手背静脉组)。静脉穿刺... 目的:寻找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时局部疼痛程度最轻的注射部位。方法:将4062例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按静脉穿刺部位分为A组(肘正中静脉组)、B组(前臂头静脉组)、C组(前臂贵要静脉组)、D组(前臂掌侧下段静脉组)和E组(手背静脉组)。静脉穿刺均采用直刺法,分别观察各组注射部位局部疼痛程度。结果:不同注射部位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局部疼痛最轻,其次为B、C和E组,D组局部疼痛程度最重。结论: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时,应尽可能选用血管部位较深、管腔较大和侧支分流量较大的血管,以减轻注射时局部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部位 局部疼痛 造影剂 高压注射器
下载PDF
造影剂浓度实时监控触发扫描技术在椎动脉CTA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邵康为 龚承友 +2 位作者 刘伟 朱才松 袁立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目的 研究椎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的最佳增强时相 ,准确触发CT增强扫描 ,提高椎动脉三维显示率。方法  87例椎动脉CTA检查 ,由足背静脉团注 35 0mgI/ml的Omnipaque造影剂后 ,应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 ,当感兴趣区造影剂浓度达阈值后... 目的 研究椎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的最佳增强时相 ,准确触发CT增强扫描 ,提高椎动脉三维显示率。方法  87例椎动脉CTA检查 ,由足背静脉团注 35 0mgI/ml的Omnipaque造影剂后 ,应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 ,当感兴趣区造影剂浓度达阈值后触发增强扫描序列完成数据采集 ,经图像重组和三维重建显示椎动脉。结果  87例椎动脉CTA的增强时相均处于最佳和较佳的扫描时期内 ,增强扫描的实际启动时间为 15~ 4 3s不等 ,个体差异明显 ,而动脉期靶血管浓度均持续 >10 0Hu。结论 利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造影剂浓度并及时触发增强扫描技术不受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足背静脉注射途径影响因素颇多 ) ,不需做预扫描测量相关时间 浓度曲线即可保证正确实施增强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增强时相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时大量造影剂外溢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9
15
作者 冯剑秋 孙小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时大量造影剂外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2500例,观察扫描时是否出现大量造影剂外溢情况,针对造影剂外溢原因进行单因素描述分析和多因...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时大量造影剂外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2500例,观察扫描时是否出现大量造影剂外溢情况,针对造影剂外溢原因进行单因素描述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探讨预防措施。结果 2500例患者经CT增强扫描,其中21例(0.84%)存在大量造影剂外溢情况。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疾病类型、注射血管部位、注射流速、渗透压、患者依从性及护士操作技术不熟练等与大量造影剂外溢有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825)、疾病类型(OR=2.054)、注射流速(OR=3.024)、渗透压(OR=2.687)、依从性(OR=1.953)及护士操作技术(OR=2.547)为大量造影剂外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扫描时大量造影剂外溢影响因素存在相互作用,应针对相关因素加强护理干预并提升穿刺技巧,提高增强扫描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 外溢 护理措施
下载PDF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国政 苑敏 +2 位作者 吴子芳 刘增强 刘丽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有病理诊断的103例子宫肌瘤及7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肌瘤超声造影表现:环状增强型...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有病理诊断的103例子宫肌瘤及7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肌瘤超声造影表现:环状增强型者89例(占86.4%),同步增强型者14例(占13.6%),向心填充型者0例(占0%)。子宫腺肌病超声造影表现:环状增强型者0例(占0%),同步增强型者47例(占82.5%),向心填充型者10例(占17.5%)。子宫肌瘤患者多为"环状增强型"(Z=-10.502,P<0.01)。子宫腺肌病患者多为"同步增强型"(Z=-8.562,P<0.01)和"向心填充型"(Z=-4.377,P<0.01)。结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明显不同,超声造影是其有效影像学鉴别手段,其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
下载PDF
造影剂肾病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彭佳 谭波宇 +1 位作者 宁宁 邓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期43-46,51,共5页
造影剂肾病是一种由造影剂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发病率逐年攀升,已经成为医源性急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危害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造影剂肾病存在着大量危险因素,增加了其防治难度。目前造影剂肾病防治手段主要有水化疗法,造影剂选择... 造影剂肾病是一种由造影剂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发病率逐年攀升,已经成为医源性急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危害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造影剂肾病存在着大量危险因素,增加了其防治难度。目前造影剂肾病防治手段主要有水化疗法,造影剂选择,血液净化治疗,相关药物预防,如N-乙酰半胱氨酸、腺苷拮抗剂、血管扩张剂、他汀类药物、抗氧化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L-精氨酸、心钠素、内皮素受体抑制剂、利尿剂等,但多数药物仍存在争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就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防治与护理等予以综述,为其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造影剂肾病 危险因素 预防
下载PDF
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对肾盂旁囊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郭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多时相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盂旁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的23例肾盂旁囊肿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肾盂旁囊肿表现为肾窦内无强化效应的囊性病灶,延迟期扫描无对比剂进入囊肿内,而周边肾盏及肾... 目的:探讨多时相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盂旁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的23例肾盂旁囊肿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肾盂旁囊肿表现为肾窦内无强化效应的囊性病灶,延迟期扫描无对比剂进入囊肿内,而周边肾盏及肾盂受压变形,其内可见有对比剂进入。结论:CT增强扫描辅以适当的延时扫描能对肾盂旁囊肿做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旁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发病危险因素及评分系统 被引量:17
19
作者 付乃宽 杨世诚 +6 位作者 陈永利 许静 李琼 李曦铭 刘园园 刘晓罡 丛洪良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51-554,共4页
目的 明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其发生的危险评分系统.方法 选取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共1500例,构成试验组;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行PCI的冠心... 目的 明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其发生的危险评分系统.方法 选取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共1500例,构成试验组;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共1000例,构成验证组.应用多元Lostic回归分析确定CIN危险因素,并根据其OR值赋予对应积分,其总和为该患者发生CIN危险的总积分.结果 (1)试验组1500例患者PCI后共有246例发生CIN,发病率为16.4%;验证组1000例患者PCI后共172例发生CIN,发病率为17.2%.(2)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11个危险因素与CIN密切相关:糖尿病、低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45%、肾小球滤过率(eGFR) <60[ml·min-1·(1.73 m2)-1](各计3分),年龄>70岁、心肌梗死、急诊PCI、贫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低(<1 mmol/L)、对比剂应用剂量>200 ml(各计2分),低渗对比剂(计1分).(3)依据危险因素积分总合得出评分系统:总积分≤4分(低危组)CIN发病率为5.2%、5—10分(中危组)发病率为13.6%、11~14分(高危组)为32.3%、≥15分(极高危组)CIN发病率为59.0%.(4)经验证组证实,CIN积分与其发病率密切相关,该危险评分系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c值=0.82).结论 该危险评分系统可准确预测CIN发病率,并为PCI后CIN的预防及合理的PCI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肾病 危险因素 对比剂 发病率
原文传递
能谱单能量结合低剂量对比剂与常规CT增强扫描在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马春玲 陈晓侠 +4 位作者 雷雨欣 张喜荣 贾永军 田欣 田骞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单能量(60keV)结合低剂量对比剂方案在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行腹部CT增强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5例),均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70(370mg I/mL)。A组行宝石能谱成像(GSI)扫描(60keV),对比剂用量... 目的:探讨能谱单能量(60keV)结合低剂量对比剂方案在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行腹部CT增强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5例),均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70(370mg I/mL)。A组行宝石能谱成像(GSI)扫描(60keV),对比剂用量为0.9mL/kg;B组行常规CT增强扫描(120kVp),对比剂用量1.3mL/kg。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A、B两组的门静脉CT值、噪声、肝内、外门静脉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质量评分、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有效辐射量(E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门静脉主干、左支及右支的CT值均高于B组(P均<0.05);A组的门静脉主干、左支及右支的噪声均低于B组(P均<0.05);A组的肝内门静脉CNR高于B组(P=0.03<0.05);A、B组肝外门静脉CNR无统计学差异(P=0.90>0.05)。A组的主观评分(4.49±0.64)稍高于B组(4.35±0.6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A、B组的CTDIvol及ED均无统计学差异(P=0.12,P=0.58),A组的对比剂碘摄入量[(23.06±3.18)g]较B组[(30.49±4.99)g]约较少25%(P<0.001)。结论:在辐射量相当的条件下,单能量GSI结合低剂量对比剂在门静脉成像中优于常规CT增强扫描,且对比剂碘摄入量减少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辐射剂量 门静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