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信号对传系统、骨锚式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对单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2015年间,选择不同治疗方法与单侧耳聋(single-sided deafness,SSD)的关键词组合在外文数据库PubMed、Springerlink、Web of Science中进行检...目的评估信号对传系统、骨锚式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对单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2015年间,选择不同治疗方法与单侧耳聋(single-sided deafness,SSD)的关键词组合在外文数据库PubMed、Springerlink、Web of Science中进行检索。共搜索出46篇研究论文。排除研究样本量太小,数据不确定或缺失的论文,最终纳入13篇。结果最终纳入的13篇文献,其研究方法包括使用主客观评估某种治疗方法或比较多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不同方法评估SSD干预后显示均有提高,但主观评估相比客观评估优点显著,且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部分信息相互矛盾。临床评估本身缺乏与现实生活相似的环境,因此其定性结果存在争议,且各项评估的结果差异很大,无法直接比较。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SSD患者症状。为了客观量化干预效果,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单侧聋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ce Library等数据库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搜索有关单侧聋分别采用信号对侧传输系统(CROS)、骨传导装置(BCD)、人工耳蜗植入(CI)干...目的系统评价单侧聋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ce Library等数据库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搜索有关单侧聋分别采用信号对侧传输系统(CROS)、骨传导装置(BCD)、人工耳蜗植入(CI)干预方式效果的临床试验研究,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2年10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文献质量评估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研究547例单侧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①噪声下言语:三种干预方式在SssdNnh(目标信号位于患侧、噪声位于正常侧)方位下结果与未干预组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方位没有统计学差异;②声源定位:CI干预组优于未干预组,有统计学差异,BCD干预组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CROS干预组比未干预组差,有统计学差异;③耳鸣量表得分:CI和BCD干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CROS干预没有统计学差异;④SSQ得分:三种干预方式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对单侧聋患者在噪声下言语识别、声源定位、耳鸣缓解及日常听能改善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BCD和CROS干预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下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展开更多
单侧聋(single-sideddeafness,SSD)或不对称性听力损失(asymmetrichearingloss,AHL)患者由于双耳总和效应及静噪效应缺失、出现头影效应并影响声源定位能力,在复杂交流场合面临着常人无法体会的听觉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信号对传式(con...单侧聋(single-sideddeafness,SSD)或不对称性听力损失(asymmetrichearingloss,AHL)患者由于双耳总和效应及静噪效应缺失、出现头影效应并影响声源定位能力,在复杂交流场合面临着常人无法体会的听觉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信号对传式(contralateral routing of signal,CROS)助听器、骨传导装置(bone-conductive devices,BCDs)及人工耳蜗(CI)技术领域的进步,使得单侧聋患者看到了曙光。不同装置应用不同的评估方法,结论均支持对单侧聋的干预。临床上很重要的工作是要对使用不同装置(包括不采取任何处置)后的收益(甚至是潜在的负面收益)做出预期,彼此间应是可以比较的。为此需对相关适应证指标、测试方法及成效评估框架达成共识。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估信号对传系统、骨锚式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对单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2015年间,选择不同治疗方法与单侧耳聋(single-sided deafness,SSD)的关键词组合在外文数据库PubMed、Springerlink、Web of Science中进行检索。共搜索出46篇研究论文。排除研究样本量太小,数据不确定或缺失的论文,最终纳入13篇。结果最终纳入的13篇文献,其研究方法包括使用主客观评估某种治疗方法或比较多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不同方法评估SSD干预后显示均有提高,但主观评估相比客观评估优点显著,且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部分信息相互矛盾。临床评估本身缺乏与现实生活相似的环境,因此其定性结果存在争议,且各项评估的结果差异很大,无法直接比较。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SSD患者症状。为了客观量化干预效果,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单侧聋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ce Library等数据库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搜索有关单侧聋分别采用信号对侧传输系统(CROS)、骨传导装置(BCD)、人工耳蜗植入(CI)干预方式效果的临床试验研究,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2年10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文献质量评估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研究547例单侧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①噪声下言语:三种干预方式在SssdNnh(目标信号位于患侧、噪声位于正常侧)方位下结果与未干预组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方位没有统计学差异;②声源定位:CI干预组优于未干预组,有统计学差异,BCD干预组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CROS干预组比未干预组差,有统计学差异;③耳鸣量表得分:CI和BCD干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CROS干预没有统计学差异;④SSQ得分:三种干预方式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对单侧聋患者在噪声下言语识别、声源定位、耳鸣缓解及日常听能改善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BCD和CROS干预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下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文摘单侧聋(single-sideddeafness,SSD)或不对称性听力损失(asymmetrichearingloss,AHL)患者由于双耳总和效应及静噪效应缺失、出现头影效应并影响声源定位能力,在复杂交流场合面临着常人无法体会的听觉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信号对传式(contralateral routing of signal,CROS)助听器、骨传导装置(bone-conductive devices,BCDs)及人工耳蜗(CI)技术领域的进步,使得单侧聋患者看到了曙光。不同装置应用不同的评估方法,结论均支持对单侧聋的干预。临床上很重要的工作是要对使用不同装置(包括不采取任何处置)后的收益(甚至是潜在的负面收益)做出预期,彼此间应是可以比较的。为此需对相关适应证指标、测试方法及成效评估框架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