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流产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干预及避孕宣教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4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层次人工流产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及避孕宣教,从而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0例孕妇进行术前心理状态分析,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层次人工流产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及避孕宣教,从而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0例孕妇进行术前心理状态分析,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及术后中医艾灸应用和避孕宣教,统计护理干预结果。结果:干预后,1200例患者中,人工流产综合症72例(6.0%),子宫穿孔6例(0.5%),人流不全12例(1.0%),感染4例(0.3%)。其中初产妇52例(4.3%),未婚24例(2.0%),经产妇18例(1.5%)。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明显低于国内报道13.5%(P<0.05)。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孕妇心理应激能力;另外,避孕宣教可降低人工流产率及未婚妊娠的发生率,这些措施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避孕宣教
下载PDF
流产后避孕宣教服务对育龄期妇女避孕效果的观察
2
作者 程军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13期7-8,30,共3页
目的:观察避孕宣教服务对育龄期妇女流产后的避孕效果。方法:选取72例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妇女,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妇女术后给予常规指导;研究组妇女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避孕宣教服务。术后定期随访,于1个月、3... 目的:观察避孕宣教服务对育龄期妇女流产后的避孕效果。方法:选取72例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妇女,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妇女术后给予常规指导;研究组妇女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避孕宣教服务。术后定期随访,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统计妇女的避孕效果,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术后1个月,两组妇女身体恢复良好,无显著差异;但手术1、3、6、9、12个月后,采用避孕措施的情况两组妇女差异显著,研究组妇女采用高效避孕方法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妇女均有再妊娠情况,其中研究组3例,对照组11例;研究组妇女重复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妇女避孕成功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流产后育龄期妇女在术后给予常规指导基础上进行避孕宣教服务,有助于提高其避孕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避孕宣教 育龄期妇女 避孕效果
下载PDF
我国城乡居民对给未婚青少年提供避孕知识和避孕药具的态度
3
作者 董琳 刘云嵘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 探讨我国城乡居民对给未婚青少年提供避孕知识和药具的态度和提供避孕知识及避孕服务的可接受性和可行性。方法 取自2000年国家计生委组织开展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项目基线调查”资料。在全国选择2个城市市区和5个农村乡镇采用... 目的 探讨我国城乡居民对给未婚青少年提供避孕知识和药具的态度和提供避孕知识及避孕服务的可接受性和可行性。方法 取自2000年国家计生委组织开展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项目基线调查”资料。在全国选择2个城市市区和5个农村乡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5~49岁人群,包括已婚和未婚的男性和女性。结果 本次调查共获得705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022份。调查结果显示,赞成向未婚青少年开展性教育和艾滋病教育的比例,城区和乡镇分别为83.9%、74.6%;89.2%、78.9%,认为在初中开始进行为宜者占62.9%。赞成让未婚青少年了解避孕知识者,城区占80.4%,乡镇占74.2%,女性赞成人数低于男性(P=0.000)。对向未婚青少年提供避孕药具所持态度,认为应提供的城市和乡镇分别为41.7%和32.6%;认为视具体情况而定的分别为22.2%和9.6%,城市高于乡镇(P=0.000),男性高于女性(P=0.000),未婚者高于已婚者(P=0.000)。结论 在我国应对未婚青少年进行避孕知识教育,并结合国情适时和适当地开展和提供相应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少年 性教育 避孕教育 社会态度 生殖健康
下载PDF
育龄妇女对未婚避孕教育及服务的态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尔生 周利锋 +1 位作者 钟烨 丁吟秋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2年第6期344-347,共4页
为分析育龄妇女对未婚避孕教育及服务的态度,探讨可能影响未婚避孕教育及服务态度的因素,运用SAS软件包对“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资料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64.5%的妇女认为应该对在校生讲授性知识,4... 为分析育龄妇女对未婚避孕教育及服务的态度,探讨可能影响未婚避孕教育及服务态度的因素,运用SAS软件包对“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资料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64.5%的妇女认为应该对在校生讲授性知识,48.2%的妇女认为应该对未婚青年提供避孕咨询,但54.3%的妇女不同意向未婚青年提供避孕药具。人口学因素、是否有过妇科不适感、是否定期参加妇科检查、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对性病和艾滋病的了解情况都与育龄妇女对未婚避孕教育和服务的态度有关。结果提示,要加强社会对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的关注,在未婚青年中广泛开展避孕知识教育,增加提供避孕服务的途径。要重视对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低的妇女的避孕教育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未婚避孕 健康教育 服务
下载PDF
非意愿妊娠妇女对紧急避孕知识接受程度的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旭霞 上官雪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20-1022,共3页
目的了解非意愿妊娠妇女对紧急避孕知识接受的程度 ,以制定相应的咨询策略 ,预防意外妊娠 ,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 ,随机对 2 2 0名非意愿妊娠妇女进行了调查。结果 6 4 .5 5 %的妇女完全不了解紧急避孕方法 ,在对紧... 目的了解非意愿妊娠妇女对紧急避孕知识接受的程度 ,以制定相应的咨询策略 ,预防意外妊娠 ,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 ,随机对 2 2 0名非意愿妊娠妇女进行了调查。结果 6 4 .5 5 %的妇女完全不了解紧急避孕方法 ,在对紧急避孕知识的了解程度、使用情况上 ,病人的婚育状况不同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而文化程度不同 ,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 ,在表示了解的病人中 ,仅 38.4 6 %的病人所叙述的方法是完全正确的 ,曾经使用过紧急避孕方法的病人为 1 9.5 5 % ,经过指导 ,79.5 5 %的病人今后愿意选择紧急避孕。结论迫切需要加强紧急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避孕 认知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向产后妇女事先提供紧急避孕药对意外妊娠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花晓琳 胡晓宇 +1 位作者 吴萍清 程利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了解对产后妇女事先提供紧急避孕药能否降低产后意外妊娠率,从而明确事先提供紧急避孕药在临床上有无重要意义。方法:随机接纳2000例产后妇女,教育组(1002例)接受常规产后避孕教育,教育+药物组(998 例)除接受常规教育外事先提供3... 目的:了解对产后妇女事先提供紧急避孕药能否降低产后意外妊娠率,从而明确事先提供紧急避孕药在临床上有无重要意义。方法:随机接纳2000例产后妇女,教育组(1002例)接受常规产后避孕教育,教育+药物组(998 例)除接受常规教育外事先提供3次剂量的10mg米非司酮。两组妇女均在产后16周、32周和52周接受电话随访。结果:产后1年内教育+药物组妇女服用紧急避孕药物的人数较教育组多,但两组产后1年内的意外妊娠率无显著差别;两组妇女的避孕模式基本相同。结论:对产后妇女事先提供紧急避孕药不能显著减低意外妊娠率,在临床上更应加强对产后妇女的避孕指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避孕教育 避孕行为 紧急避孕
下载PDF
广州市流动人口产后避孕宣教需求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叶明 黄柳 +2 位作者 程曦 黄洁贞 杨金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2期77-78,共2页
目的:调查广州市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现状和产后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探索针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模式。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流动人口产后妇女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为匿名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8.50±4.00... 目的:调查广州市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现状和产后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探索针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模式。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流动人口产后妇女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为匿名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8.50±4.00)岁;职业以公司职员和无业人员为主(59.7%);文化程度以初中和高中为主(63.3%);既往有人工流产史的占28.03%。研究对象产后愿意接受避孕宣教的时间前三位依次为产后42d体检时、婴儿体检或免疫接种时、产后访视时,希望产后避孕宣教的来源依次为网络、科普宣传和展览、医生,希望通过宣教了解的内容依次是避孕药具的优缺点、避孕方法种类和性传播疾病。结论:产后是落实避孕措施的关键时期,应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提倡加强产后医务人员提供的避孕指导,以提高流动人口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避孕宣教 流动人口 需求分析
下载PDF
流产后避孕咨询与教育对人工流产后妇女避孕行为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8
8
作者 袁钦钦 许良智 +1 位作者 宿宓 聂颖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38,共5页
探讨对人工流产术后女性加强流产后避孕咨询与教育对其避孕行为的影响。选择2011年8月1日—2011年9月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门诊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200人,进行术后常规处理(常规处理组)。选择2011年10月25日—2012年4月1... 探讨对人工流产术后女性加强流产后避孕咨询与教育对其避孕行为的影响。选择2011年8月1日—2011年9月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门诊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200人,进行术后常规处理(常规处理组)。选择2011年10月25日—2012年4月1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门诊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200人,流产后常规处理并加强避孕咨询与教育(加强干预组),两组均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常规处理组和加强干预组半年后随访率分别为46%,71.5%(P<0.01)。常规处理组和加强干预组流产后4周内性生活的恢复率分别为10.8%,3.5%(P<0.05);半年内加强干预组避孕行为的正确率高于常规处理组(P<0.01),而且其避孕套、复方口服避孕药(COC)和节育环等现代避孕措施的使用率高于常规处理组(P<0.01),安全期和体外排精等传统避孕方法使用率低于常规处理组(P<0.01);常规处理组和加强干预组非意愿妊娠率分别为7.0%,1.5%(P>0.05)。研究表明,及时通过加强流产后避孕咨询与教育,能提高人工流产后女性的避孕意识,增加避孕知识,提高正确避孕措施的使用率,更好地促进了女性的生殖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流产后咨询与教育 避孕行为
下载PDF
流产后避孕咨询与教育对人工流产后妇女避孕行为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宇傲 李秀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5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后患者服务中加入避孕咨询与教育服务的应用效果,讨论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500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序号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0例。对照...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后患者服务中加入避孕咨询与教育服务的应用效果,讨论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500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序号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诊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加入避孕咨询与教育服务。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重复流产率及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重复流产率为0.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疗后的SDS与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避孕咨询与教育服务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心理素质,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服务满意度,同时能提高患者的避孕意识,降低重复流产率,能够在临床上发挥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咨询与教育服务 人工流产 应用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