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 被引量:6
1
作者 余帮 许煊 +4 位作者 祝彬 余柳 任海丽 孙颖 兰莹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及应用时机。方法17例急性肝衰竭患儿行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收集治疗前,血浆置换后,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8h及结束时的血标本,检测多项生化和炎症指...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及应用时机。方法17例急性肝衰竭患儿行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收集治疗前,血浆置换后,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8h及结束时的血标本,检测多项生化和炎症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例患儿中死亡7例,存活率58.8%。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谷丙转氨酶、血氨、血清肌酐、肿瘤坏死因子旺、白细胞介素6在人工肝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上述7项指标中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在血液透析滤过结束后较血浆置换结束时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进一步好转(P〈0.05)。肝性脑病分期和衰竭器官数在人工肝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安全有效,应在确诊急性肝衰竭后及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急性肝衰竭 人工肝支持系统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和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锋 刘杰 黄仲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18期1965-1967,1971,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和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仅做剖腹术,模型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造模,血液透析滤过组造模后立刻给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12 h。...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和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仅做剖腹术,模型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造模,血液透析滤过组造模后立刻给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12 h。分别于术后12 h、24 h、48 h检测3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因子(Apaf-1、Bcl-2)表达情况、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门静脉血浆内毒素含量以及细菌培养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肠黏膜上皮细胞中Apaf-1阳性表达率、凋亡指数及血浆内毒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P均<0.05),Bcl-2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P均<0.05);在胰腺、腹水、肠系膜淋巴结以及肝脏中,血液透析滤过组各时间点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能够抑制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肠上皮细胞通透性,有效改善肠功能障碍,并具有抑制内毒素与细菌移位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肠上皮细胞凋亡 肠功能障碍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影响——附87例报告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幼明 朱建芸 +1 位作者 李建国 江元森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慢重肝)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记录87例慢重肝患者(A组)在应用血浆置换及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并与9...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慢重肝)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记录87例慢重肝患者(A组)在应用血浆置换及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并与94例行血浆置换联合内科综合治疗的慢重肝患者(B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A组临床症状改善100%(87/87),低钾血症复常率为80%(33/41)、低钠血症复常率为93%(27/29),肝性脑病清醒率55%(12/22);B组则相应为48%(45/94)、7%(3/42)、7%(2/30)和20%(5/25),2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近期有效率、近期生存率分别为80%、48%,B组为47%、3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不良反应以血浆过敏反应为主,均未发生低血压、肺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浆置换及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可有效纠正慢重肝患者的电解质紊乱,保持内环境平衡,且能提高其近期生存率和肝性脑病清醒率,为慢重肝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 预后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肾综合征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氧化氮和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研究
4
作者 赵心恺 宁巧明 韩向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8-841,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中血浆置换(plasmaexchange,PE)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hemodiafihration,CHDF)治疗严重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syndrome,HRS)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氧化氮(NO)、肿瘤坏死...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中血浆置换(plasmaexchange,PE)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hemodiafihration,CHDF)治疗严重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syndrome,HRS)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毒素变化水平,揭示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研究分两组,肝硬化合并HRS组32例,均采取PE联合CHDF治疗,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肝硬化无HRS组25例,与治疗组前后做两两对比。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TNF-α,亚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浆NO,采用鲎试验检测血浆内毒素。分析血浆内毒素与NO、TNF-α的相关性。结果血浆NO、TNF-α、内毒素水平在肝硬化合并HRS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S组治疗前较单纯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S组治疗后与单纯肝硬化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合并HRS患者血浆内毒素与NO、TNF-α存在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7和0.857(P〈0.01)。结论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刺激机体产生过量的NO、TNF-α,是HRS重要的发病机制,人工肝支持系统PE和CHDF治疗后可有效地降低血浆NO、TNF-α及内毒素水平,是治疗HRS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HRS) 血浆置换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HDF) 一氧化氮(NO)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RCA-CRRT在高出血风险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建平 王峰 +2 位作者 王勇刚 林玲 潘孔寒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20-1026,共7页
目的比较存有高出血风险因素的急性。肾损伤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时使用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和无抗凝模式间的优缺点。方法患者达到改善全球肾... 目的比较存有高出血风险因素的急性。肾损伤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时使用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和无抗凝模式间的优缺点。方法患者达到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标准的急性肾损伤3期,同时并存高出血风险因素,如大手术后、凝血功能紊乱(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大于正常值的1.5倍或凝血酶原时间〉18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0s)、血小板减少(〈50×10^9/L),合并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溶栓药物等;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无抗凝组和RCA组后4h内完成上机。排除严重肝功能衰竭(血总胆红素〉171μmol/L)患者。两组均采用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模式,滤器常规72h更换,除非管路凝结。因目前国内尚无商品化的无钙透析液,故此透析液由本单位自行配置。结果两组各有16例患者纳入研究,多为外科术后,组间年龄、性别比,及并存高血压、2型糖尿病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行CRRT前后的血气、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Kaplan—Meier曲线分析,RCA组患者行CRRT时其单个滤器使用时间较无抗凝组更长(χ^2=9.707,P=0.002);单个滤器使用的时间(h)为36.01(26.61—45.42)和22.04(18.35~25.73)。无抗凝组在CRRT期间较RCA组需输更多的浓缩红细胞量与血小板量(P=0.04)。RCA组与无抗凝组患者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6和9/16,P=0.724)。两组患者行CRRT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失血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RCA组行CRRT期间,体温与血电解质基本维持在正常生理范围,滤器后血离子钙水平及机体血总钙/离子钙比例在目标范围内。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局部枸橼酸抗凝 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出血风险
原文传递
连续多次HDF与HD+HP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勤 高瑾 +3 位作者 蒋凤 舒勇 吴莉莉 孙丹宁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观察连续多次血液透析滤过(cmHDF)与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HD+HP)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尿毒症合并严重皮肤瘙痒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cmHDF组应用血液透析滤过常规方法(on-line HDF),3次/w,4 h/次... 目的观察连续多次血液透析滤过(cmHDF)与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HD+HP)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尿毒症合并严重皮肤瘙痒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cmHDF组应用血液透析滤过常规方法(on-line HDF),3次/w,4 h/次;HD+HP组采用每周2次常规透析加1次常规灌流,连续2 w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皮肤瘙痒缓解程度,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3+、β2-MG、CRP水平。结果 cmHDF组治疗结束时全部患者均完全缓解,缓解率达100%;HD+HP组治疗结束时,仅有3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缓解率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P3+、β2-MG、CRP均下降,但cmHDF组比HD+HP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cmHDF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效果明显优于HD+HP,与cmHDF清除血液中、大分子尿毒素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皮肤瘙痒症 连续多次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下载PDF
短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孙楠 翟磊 +1 位作者 石理华 李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53-55,60,共4页
目的 观察短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灾难后多发伤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符合灾难后多发伤及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组30 例患者采用24h 连续性静... 目的 观察短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灾难后多发伤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符合灾难后多发伤及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组30 例患者采用24h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hemodiafiltration,CVVH)治疗,即每日单次治疗时间24h;B组28例患者采用短时CVVH治疗,即每日单次治疗时间8小时.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的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10日分别测定肿瘤坏死因子a(TNF-a)、高敏C反应蛋白(H-CRP)、白细胞介素(IL-1)、白细胞介素(IL-6)、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结果 在治疗后各时间点,患者BUN、SCr均呈下降趋势(P〈0.05或P〈0.01),但A组患者下降的幅度大于B组(P〈0.05).TNF-a、CRP、IL-1、IL-6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时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方式在改善肾功能基础上,与24hCVVH同等程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可以提高血液净化设备的利用率,更适用于重大灾害后多发伤所致MODS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多发伤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下载PDF
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透析早期滤器凝血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克鹏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透析早期滤器凝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共收集221例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以首次滤器凝血时间是否超过24h为节点将患者分成两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阐明,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 目的探讨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透析早期滤器凝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共收集221例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以首次滤器凝血时间是否超过24h为节点将患者分成两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阐明,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透析滤过时滤器凝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89例滤器凝血患者与32例非滤器凝血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总胆红素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样本量小,为提高结果准确性,移除P〉0.20的因素构建精简模型,最终PLT、总胆红素、INR、低血容量休克、出血及意识障碍符合入选精简模型条件。多因素分析中,PLT[优势比(OR)1.074,95%CI1.042-1.107;P=0.000]、INR(OR7.425,95%CI1.424—197.49;P=0.002)、胆红素(OR1.074,95%cI1.042-1.107;P=0.000)是滤器凝血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PLT、低INR和低总胆红素是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透析滤过时滤器凝血的高危因素,临床治疗中应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血液透析 滤器凝血 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DF)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在接受持续血液透析滤过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蔡云 徐锦龙 张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8期905-911,共7页
目的:分析接受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的脓毒症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6年5月间入住一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接... 目的:分析接受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的脓毒症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6年5月间入住一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 min内给予患者首剂4.5 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给药结束后0、15、30、45、60、90、120、180、240、360、480 min的静脉血样进行药物浓度测定,采用无房室方法进行药动学分析,DAS 3.2.1软件计算药代学参数,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特征及CRRT参数与药代动力学的关系。以给药后8 h内血药浓度超过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大于50%(f%T_(>MIC)>50%)作为药效学达标的指标。结果:总共纳入8名患者。CVVHDF均采用前稀释方式。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峰浓度(C_(max))分别为116.11(98.03~152.29)和21.60(15.9~29.69)mg/L,分布容积(V_d)分别为1.05(0.70~1.56)和0.69(0.56~0.78)L/kg,清除半衰期(t_(1/2))分别为4.79(3.30~8.27)和4.38(3.35~5.52)h,总清除率(CL)分别为7.67(5.66~9.71)和6.11(4.36~10.03)L/h。多因素分析提示哌拉西林的C_(max)与置换液流速显著负相关(β:-0.854,95%CI:-0.148~-0.036,P=0.007),CL与废液流速显著正相关(β:0.883,95%CI:0.133~0.433,P=0.004)。假设MIC≤16 mg/L时所有患者均达到药效学目标,当16 mg/L<MIC<32 mg/L时,仅有5名患者(62.5%)达标,而当MIC≥64 mg/L,则所有患者均未能达标。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脓毒症患者接受CVVHDF时无论是哌拉西林还是他唑巴坦均表现为C_(max)明显降低、t_(1/2)明显延长、CL降低,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CL和t_(1/2)基本一致。对于行CVVHDF的脓毒症患者,当细菌的MIC>32 mg/L,首剂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可能剂量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高效液相分析法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