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北侧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樊晓春 马鹏里 王位泰 《气象科技》 2008年第1期69-73,共5页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以及溃变理论的预报工具V-3θ图,对2005年6月30日至7月2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侧甘肃省区域性持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应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外围西南风气流控制青藏高...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以及溃变理论的预报工具V-3θ图,对2005年6月30日至7月2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侧甘肃省区域性持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应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外围西南风气流控制青藏高原东北侧,当东北低涡、西风带的冷空气与西南风交汇时,触发强对流;850-200hPa有深厚的水汽层;700hPa稳定的低涡切变为暴雨提供了强烈持续的辐合上升运动;卫星云图表明持续性暴雨由多个相继生消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影响造成的。基于溃变理论的预报方法在西北区域性持续暴雨的起报、结束及落区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暴雨 低涡切变 V-3Θ图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下载PDF
2003年陕西持续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弘 孙伟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3期55-61,共7页
对2003年发生在陕西的持续性暴雨分析认为:乌山阻高与副热带高压的配置及稳定少动为这次持续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贝湖低压底部分裂出小槽引导的冷空气与副高西北侧暖湿气流在高原东侧一带反复交绥是暴雨的主要成因。高低空急... 对2003年发生在陕西的持续性暴雨分析认为:乌山阻高与副热带高压的配置及稳定少动为这次持续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贝湖低压底部分裂出小槽引导的冷空气与副高西北侧暖湿气流在高原东侧一带反复交绥是暴雨的主要成因。高低空急流耦合使高层辐散区迭加在低层辐合区的上方而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深对流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暴雨时中尺度系统的生成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暴雨 成因分析 陕西 2003年
下载PDF
2005年7月清江流域一次连续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宋春远 熊传辉 +3 位作者 陈亮 秦承平 罗剑琴 何明琼 《暴雨灾害》 2007年第1期63-67,共5页
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及常规气象资料,对2005年7月8~10日清江流域连续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高低空急流的优势配置、高空急流右侧强辐散场的存在,副热带高压稳定于我国东南沿海,为此次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境背景... 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及常规气象资料,对2005年7月8~10日清江流域连续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高低空急流的优势配置、高空急流右侧强辐散场的存在,副热带高压稳定于我国东南沿海,为此次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境背景;(2)雨团滞留和经过区域正是暴雨发生区域;(3)低层垂直风切变可使回波加强而产生强降水;(4)雷达回波中“逆风区”对于暴雨识别及暴雨落区预报具有很好的指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江流域 连续暴雨 副热带高压 雷达回波 雨团
下载PDF
对2005年9月初鄂东一次连续大暴雨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端禹 张兵 钟敏 《暴雨灾害》 2007年第1期52-56,共5页
应用湖北省鄂州、武(自动站雨量资料,常规气象资料,以及T213格点分析资料,对2005年9月初“泰利”热带低压引起的鄂东连续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热带低压北侧东南风与东北风之间的倒槽以及倒槽附近的偏东风低空急流是造... 应用湖北省鄂州、武(自动站雨量资料,常规气象资料,以及T213格点分析资料,对2005年9月初“泰利”热带低压引起的鄂东连续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热带低压北侧东南风与东北风之间的倒槽以及倒槽附近的偏东风低空急流是造成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鄂东区域湿层平均温度露点差变化与降雨强弱变化基本一致;武(等观测站中、低层△θse(500-850)零线过境前后出现降雨峰值;鄂东连续大暴雨期间,地面冷空气较为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压 连续大暴雨 对称不稳定 冷空气
下载PDF
福建北部持续性暴雨个例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霖 黄永玉 江彩英 《气象科技》 2008年第2期197-201,259,共6页
分析了福建省南平市2006年最强一次持续性暴雨期间降水强度和降水区域不同的6月6日和7日的天气形势、大气层结和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天气系统经向度越大,天气系统越明显,层结愈不稳定,降水强度越强。在一定的天气背景下,不同来向雷... 分析了福建省南平市2006年最强一次持续性暴雨期间降水强度和降水区域不同的6月6日和7日的天气形势、大气层结和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天气系统经向度越大,天气系统越明显,层结愈不稳定,降水强度越强。在一定的天气背景下,不同来向雷达回波的合并预示有强降水,暖平流的爆发程度和冷空气入侵情况的不同使降水强度也不同。K指数和SI指数与降水强度较为一致,指数绝对值越大,降水越明显。结合单站探空资料和雷达回波可进一步做好精细化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暴雨 天气形势 层结 雷达回波 精细化预报
下载PDF
一次“梅中返春”稳定性持续暴雨过程的预报失误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陆琛莉 李海军 +1 位作者 宋刘明 何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使用NCEP-FNL资料对杭州湾一次稳定性持续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冷暖气流在浙江不断交绥形成持续降雨,低层冷空气和东南暖湿气流的不断增强,使大气斜压扰动发展,锋区降雨增强,暴雨发生。此次过程,由于数值模式预报出现偏差而导致杭州湾... 使用NCEP-FNL资料对杭州湾一次稳定性持续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冷暖气流在浙江不断交绥形成持续降雨,低层冷空气和东南暖湿气流的不断增强,使大气斜压扰动发展,锋区降雨增强,暴雨发生。此次过程,由于数值模式预报出现偏差而导致杭州湾24h大雨、暴雨预报出现较大失误。检验结果,GFS模式36h预报时效内对冷暖系统预报较好,但对低层锋区的风场预报有偏差,从而对中低层辐合、水平锋生和水汽输送产生影响,大雨、暴雨落区出现偏差。另外,模式对杭州湾南岸冷空气影响预报偏弱也是暴雨漏报的一个重要因素。稳定性降雨预报中,预报员需重视模式在预报临近时刻的调整,根据实况监测和雨带的移动、演变对冷暖气流影响作甄别,从而及时调整降雨落区和影响时间,对预报做出有益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持续暴雨 预报失误分析 模式检验 预报修正
下载PDF
2020年6月贵州连续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唐红忠 赵杰 +1 位作者 陈杨 莫乙冬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2年第1期73-78,共6页
2020年6月贵州出现4次具有明显夜雨特征的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强度大,局地性较强。该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详细分析高空形势、东亚西风急流、低空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以及海温特征,并采用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分... 2020年6月贵州出现4次具有明显夜雨特征的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强度大,局地性较强。该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详细分析高空形势、东亚西风急流、低空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以及海温特征,并采用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分析冷空气强度,结合贵州区域自动站降水观测资料,分析暴雨成因,结果表明:2020年6月欧亚大陆上空呈现正-负-正的波型分布,有利于高纬地区高空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副热带高压位置较常年同期偏北偏西且稳定维持,有利于水汽输送到贵州;东亚西风急流强度较强,其西段位置较常年同期略偏南,贵州位于急流轴右侧且处于水汽辐合区、垂直速度负值区,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的有效配合,有利于贵州暴雨天气发生;贵州暴雨对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具有较好的响应,但暴雨发生时间比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滞后1 d;赤道西太平洋地区海温表现为偏暖,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温表现为偏冷,且印度洋呈现出西正东负的偶极子型海温异常,此类海温配置,有利于激发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反气旋环流,为水汽输送到贵州上空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暴雨 东亚西风急流 西伯利亚高压指数 海温
下载PDF
广东“12·4”连续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莫贤清 《广东气象》 2017年第2期38-41,46,共5页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FY2D云图及NCEP FNL资料,采用天气学方法对2012年4月16—20日广东省出现的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高纬两脊一槽稳定形势下,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与暖湿气流在暴雨区域交绥,造成了该次连续性暴...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FY2D云图及NCEP FNL资料,采用天气学方法对2012年4月16—20日广东省出现的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高纬两脊一槽稳定形势下,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与暖湿气流在暴雨区域交绥,造成了该次连续性暴雨。该次暴雨的水汽通道有2条,其中西北太平洋13°N以南向西输送的水汽一部分在110°E以东转向,并与南海中北部强蒸发产生的水汽一起向北输送到暴雨区;另一部分在中南半岛与孟加拉湾的水汽汇合经北部湾输送到暴雨区。连续性暴雨的直接原因是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连续多次在广东生消,低层水汽辐合上升使MCS得以生成。导致连续性暴雨触发及维持的天气尺度因子有短波槽、切变线和露点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连续暴雨 水汽通量 中尺度对流系统 广东
下载PDF
2019年6月上旬江西一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 被引量:5
9
作者 凌婷 肖雯 +1 位作者 邓德文 陶昕宇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20年第4期284-291,共8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FY-2G卫星TBB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HYSPLIT模式,对2019年6月6—10日影响江西的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成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过程是一次大范围的持续性暴雨,产生于对流性不稳定环境场。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FY-2G卫星TBB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HYSPLIT模式,对2019年6月6—10日影响江西的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成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过程是一次大范围的持续性暴雨,产生于对流性不稳定环境场。暴雨区上空中层多短波槽活动,受槽后偏北气流影响,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之上,导致暴雨过程的发生。2)暴雨落区主要位于低层850 hPa高度层的急流前端12—16 m/s的风速区内。3)高空偏北气流的强弱在700 hPa高度层的风场和降水气块轨迹来源变化上有所体现。700 hPa高度层的假相当位温大于348 K的高温高湿区与正涡度区基本吻合,其位置对未来6 h的降水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暴雨 不稳定条件 急流 拉格朗日轨迹
下载PDF
淠河流域不同强度等级降水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远平 朱诚 +1 位作者 马春梅 张广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77-1482,共6页
淠河流域降水时空变率大,深入分析不同强度等级降水的特征和变化,对于全面揭示研究区气候变化、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防治洪旱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淠河流域12个气象站1958-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年、季不同级别降水量(频次... 淠河流域降水时空变率大,深入分析不同强度等级降水的特征和变化,对于全面揭示研究区气候变化、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防治洪旱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淠河流域12个气象站1958-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年、季不同级别降水量(频次)的变化特点,以及主汛期(5-9月)连续3d最大降水量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淠河流域小雨量(频次)四季分布比较均匀,级别越高,降水频次越少,分布越集中,夏季暴雨多发。淠河流域年总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总降水频次则显著减少。夏季各级别降水量(频次)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暴雨增加最显著,冬季总降水频次无明显趋势变化,小雨、中雨量增加显著,春、秋季总降水频次和小雨频次的减少趋势极其显著。淠河流域暴雨量、暴雨频次均在1968年发生增多突变,小雨频次在1975年有极显著减少突变,年总降水量有增多突变,总降水频次则有减少突变。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研究区主汛期连续3d极端强降水出现概率加大,不同重现期极值增大,洪涝灾害风险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降水 降水量 降水频次 持续性强降水 淠河流域
原文传递
2000年7月中旬河南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一平 《河南气象》 2001年第4期22-24,共3页
利用2000年7月12~16日逐时雨量、逐时风场、探空及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2000年7月12~16日河条连续性暴雨的雷达回波特裕及中尺度系统活动与暴雨的对应关系,揭示中尺度系统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 连续性暴雨 中尺度系统 雷达回波特征 2000年 7月 河南 天气过程分析
下载PDF
2013年5月桂林市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丽 唐熠 郑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8期189-192,共4页
对2013年5月6—10日连续性暴雨过程发生前后的天气形势和云图、雷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阶梯槽和切变线及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本次过程500 h Pa南支活跃,不断有小槽东移,地面冷空气以扩散形式南下,造成一... 对2013年5月6—10日连续性暴雨过程发生前后的天气形势和云图、雷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阶梯槽和切变线及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本次过程500 h Pa南支活跃,不断有小槽东移,地面冷空气以扩散形式南下,造成一波波降水。降水特点是强对流不明显,但降水强度和时间长。此次连续性暴雨天气,不仅导致桂林漓江、全州湘江、兴安大溶江超过了警戒水位,也让平乐、兴安、资源、全州等多个地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暴雨 高空阶梯槽 切变线 地面冷空气 广西桂林 2013年5月
下载PDF
2015年7月广西持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渝平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11期41-44,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15年7月广西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原槽的稳定维持为持续性暴雨提供了大尺度动力条件;高低空急流的持续和耦合作用是暴雨持续的重要原因;暴雨前期由切变线和超低空急流共同触发,后期的触发机制...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15年7月广西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原槽的稳定维持为持续性暴雨提供了大尺度动力条件;高低空急流的持续和耦合作用是暴雨持续的重要原因;暴雨前期由切变线和超低空急流共同触发,后期的触发机制主要是超低空急流;暴雨的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暴雨 高原槽 切变线 急流 水汽
下载PDF
云南西部山地一次降水过程分析及数值预报检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燕 袁利平 +1 位作者 李桂华 周英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85-92,共8页
2015年7月22—24日滇西的怒江州出现1次持续强降水过程,分析这次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及物理量配置,并对此过程中ECMWF和T639模式预报产品的形势场和降水量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及冷空气在怒江州中、低空交汇形成辐合... 2015年7月22—24日滇西的怒江州出现1次持续强降水过程,分析这次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及物理量配置,并对此过程中ECMWF和T639模式预报产品的形势场和降水量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及冷空气在怒江州中、低空交汇形成辐合切变并持续是导致本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原因;ECMWF模式的形势场预报较之T639更接近实况,强降雨的落区和量级预报准确率ECMWF模式高于T639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强降水 环流特征 物理量场 数值预报检验 云南
原文传递
河南2010年9月5~7日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锦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5期13617-13622,共6页
利用常规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9月5~7日河南省出现的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切断低压和南支槽稳定维持造成了连续降水;中低空的低槽、低涡、切变线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中低空急流起了一定作用;高空辐散抽... 利用常规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9月5~7日河南省出现的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切断低压和南支槽稳定维持造成了连续降水;中低空的低槽、低涡、切变线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中低空急流起了一定作用;高空辐散抽吸作用,与低空较强辐合的叠加,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加强,为暴雨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条件;中低层湿Q矢量散度辐合区的重叠,能较好地对应暴雨落区;较弱的动力条件下,热力对流引起的暴雨面积较小;强烈的动力作用引起的暴雨面积大、强度大、分布集中;中低空的水汽输送,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中层西南气流输送的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低空偏南、东南和偏东气流输送的水汽来源于黄海、东海和南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暴雨 影响系统 动力条件 水汽条件 河南省
下载PDF
2011年7月14~19日连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丽花 曾瑾瑜 《福建气象》 2011年第3期14-19,共6页
利用常规资料,对2011年7月14~19日连续性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中,西南季风活跃,南海北部西南急流加强,使副热带辐合带加强北抬,稳定维持在福建境内,受副热带辐合带上的波动和低层低涡切变和低空急流影响,造... 利用常规资料,对2011年7月14~19日连续性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中,西南季风活跃,南海北部西南急流加强,使副热带辐合带加强北抬,稳定维持在福建境内,受副热带辐合带上的波动和低层低涡切变和低空急流影响,造成持续性暴雨天气;大气层结持续不稳定、良好的水汽输送条件和维持较好的垂直上升运动条件,为强对流、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量、水汽和动力抬生条件;垂直速度水平分布与雨区分布的叠加分析,表明强降水区出现在垂直速度等值线密集区(或垂直上升运动区与下沉区的过度地带),而不是出现在最强上升中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强降水 辐合带 低空急流 垂直速度
下载PDF
连续大暴雨对滨州海盐生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焕香 武文安 +1 位作者 张冉 蔡永伟 《盐业与化工》 CAS 2016年第2期51-54,共4页
受高空槽和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2015-07底至2015-08初滨州无棣县盐场、鲁北盐场、滨化海盐,连续出现了大暴雨。专业气象台针对大暴雨天气,及早制定了周密服务计划,加强了值班守班,圆满地完成了连续大暴雨海盐塑苫的气象服务工作... 受高空槽和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2015-07底至2015-08初滨州无棣县盐场、鲁北盐场、滨化海盐,连续出现了大暴雨。专业气象台针对大暴雨天气,及早制定了周密服务计划,加强了值班守班,圆满地完成了连续大暴雨海盐塑苫的气象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各盐场的好评。针对罕见的大暴雨天气,盐场虽然做好了塑苫,但由于降水量大,雨势强,盐场地势低,淡水来不及排除,还是造成了较重的损失,影响2015年甚至2016年的生产,文章对连续出现的大暴雨天气进行形势分析,对雨季出现强降水气象服务进行探讨,以减少因其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大暴雨天气 海盐塑苫 气象服务
下载PDF
2007年6月粤东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60
18
作者 黄忠 吴乃庚 +1 位作者 冯业荣 蔡安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60,共8页
为了探讨2007年6月7—10日广东东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持续性暴雨的成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的1°×1°的分析资料对这次过程环流特征和影响系统进行分析,同时使用局地经向环流线性诊断模式对这次过程... 为了探讨2007年6月7—10日广东东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持续性暴雨的成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的1°×1°的分析资料对这次过程环流特征和影响系统进行分析,同时使用局地经向环流线性诊断模式对这次过程进行模拟诊断。结果表明:这次粤东暴雨过程是在我国中高纬度稳定的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下,先后受东槽引导从华东沿海南下冷空气和受从西南地区不断东南移短波槽和低涡引导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在华南北部形成稳定的锋面低槽和低空切变线,有利于水汽的辐合和雨带维持;孟加拉湾的西南急流和副高西侧南海西南气流是两支主要水汽输送带;此次暴雨与暴雨区上空中低层正(负)、高层负(正)的垂直螺旋度(散度)变化密切相关。中高纬度和低纬度系统共同影响以及暴雨区高层和低层动力热力条件配合,使得局地经向环流异常,造成了此次持续性强降水。定量诊断结果表明,在各个动力和热力因子中,潜热加热作用对这次暴雨过程贡献最大,此外反映西风急流和斜压槽活动的西风动量平流以及反映北方弱冷空气作用的水平温度平流也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暴雨 西南急流 垂直螺旋度 局地经向环流
下载PDF
影响华南持续性强降水的西南涡分析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30
19
作者 卢萍 李跃清 +1 位作者 郑伟鹏 李英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7-1467,共11页
基于AREM模式对发生在华南地区的3次西南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模拟结果分析了暴雨过程中西南涡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高层200 h Pa西风急流入口区、中层500 h 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中纬度短波槽、东北亚强冷涡的适当配... 基于AREM模式对发生在华南地区的3次西南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模拟结果分析了暴雨过程中西南涡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高层200 h Pa西风急流入口区、中层500 h 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中纬度短波槽、东北亚强冷涡的适当配置,中低层孟加拉湾和南海暖湿气流的持续输送,是有利于西南涡东移发展,从而造成华南地区持续性强降水的典型环流形势;降水落区与低涡位置密切相关,一般集中在西南涡中心南侧,雨带延伸方向与低涡移动路径一致;而其强度则与低涡中心区域位势高度等值线梯度及低层大气风场强度息息相关。西南涡中心低层为东风和弱北风,中层以南风为主,高层为强西风和弱北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正涡度结构特征显著。涡度平流项和辐合辐散项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中低层大气,涡度对流项、扭转项的作用则在中高层更为明显,而涡度辐合辐散项对西南涡的发展加强起最主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持续性强降水 西南涡 移动路径
下载PDF
两次不同性质强降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玲 王林凤 王利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9-73,共5页
对2004年夏季两次不同性质的强降雨发生的环流背景、卫星云图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大兴安岭地区对流性强降雨和连续性强降雨都是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条件下发生的,但是地面影响系统、卫星云图和热力条件差别明显... 对2004年夏季两次不同性质的强降雨发生的环流背景、卫星云图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大兴安岭地区对流性强降雨和连续性强降雨都是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条件下发生的,但是地面影响系统、卫星云图和热力条件差别明显。强降雨发生前热力结构不同是造成两次强降雨性质不同的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性强降雨 连续性强降雨 环流背景 物理量 热力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