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Native Th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Composition
1
作者 耿娟娟 贾颖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6年第3期185-186,182,共3页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i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hinese thinking in the writing processes of 80 college English majors.It reveals that the English writing process is a bilingual event(namely,Engli...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i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hinese thinking in the writing processes of 80 college English majors.It reveals that the English writing process is a bilingual event(namely,English writers have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at their disposal when they are composing in English).And no matter whether the English proficiency of the learners is high or low,the learners have a great dependence on Chinese th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writing.In the categories of task reacting and content organizing,there is no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 and low English proficiency students.But in the category of linguistic form,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hinking on the low level students is far greater than the high level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ve thinking WRITING task reacting content organizing linguistic form empirical research
下载PDF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务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6年第12期198-198,232,共2页
《数据结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内容抽象,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大难题。文章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体会。
关键词 数据结构 教学 抽象 实践 内容组织
下载PDF
XML技术在数字内容递送中的应用
3
作者 程伟华 瞿裕忠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63-166,222,共5页
数字内容递送是发展Internet上数字内容市场的一个关键。数字内容递送技术的目标是平滑的集成递送链上的各种应用、安全递送数字内容以及增强数字内容的可信度。由于XML的优良特性,它能够为数字内容递送技术带来巨大优势。文中探讨了一... 数字内容递送是发展Internet上数字内容市场的一个关键。数字内容递送技术的目标是平滑的集成递送链上的各种应用、安全递送数字内容以及增强数字内容的可信度。由于XML的优良特性,它能够为数字内容递送技术带来巨大优势。文中探讨了一些应用XML的数字内容递送技术,包括基于XML的数字内容组织和管理技术、数字权限管理技术以及基于XML的安全技术;并对所实现的一个安全递送原型系统作了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内容 可扩展标记语言 安全递送 内容组织 数字权限管理
下载PDF
论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的发展特征
4
作者 王秀红 马云鹏 范雪媛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2,共3页
综合科学课程与分科形式的科学课程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课程内容的组织。本文主要从课程内容组织的视角,分析80年代之后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的发展变化,具体从课程内容组织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对我国综合科学课程综合范围... 综合科学课程与分科形式的科学课程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课程内容的组织。本文主要从课程内容组织的视角,分析80年代之后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的发展变化,具体从课程内容组织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对我国综合科学课程综合范围、综合的基础、综合方式、综合程度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科学课程 课程内容组织 综合方式 综合程度
下载PDF
《数据库原理》网上课程教学系统设计
5
作者 李都 李先义 《枣庄师专学报》 2000年第5期28-30,共3页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教育应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以全球性互联网 (Internet)为支撑构建教学环境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笔者根据计算机本科专业《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的经验 ,结合现代教育理论 ,尝试地设计了一个网上...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教育应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以全球性互联网 (Internet)为支撑构建教学环境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笔者根据计算机本科专业《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的经验 ,结合现代教育理论 ,尝试地设计了一个网上课程教学系统原型 ,在此作一个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教学系统 教学内容组织结构 数据库原理 教学改革 设计 辅导答疑
下载PDF
新疆绿洲农田不同开垦年限土壤有机碳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变化 被引量:60
6
作者 唐光木 徐万里 +3 位作者 盛建东 梁智 周勃 朱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9-285,共7页
研究不同开垦年限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变化规律,评价长期垦殖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相应未开垦地为对照,选取南北疆兰州湾、31团和普惠农场三个典型绿洲不同开垦年限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物... 研究不同开垦年限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变化规律,评价长期垦殖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相应未开垦地为对照,选取南北疆兰州湾、31团和普惠农场三个典型绿洲不同开垦年限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物理分组方法研究不同粒径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1)开垦有利于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总有机碳的积累,开垦初期(0~5a)增加迅速,年均增加0·5gkg-1,10a后增加趋于平缓。(2)垦殖增加了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含量,砂粒有机碳在垦殖10a间达到最大值后趋于相对稳定的水平;粉砂粒和黏粒有机碳随垦殖年限延长增加。(3)开垦提高了POC/MOC值,表现为开垦初期(0~5a)增加迅速,10a左右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研究说明,新疆绿洲区域未开垦地开垦增加了土壤总有机碳和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随垦殖年限延长,粉砂粒和黏粒有机碳成为绿洲农田土壤主要碳库,土壤自身生产力存在下降可能,土壤质量存在潜在退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殖年限 有机碳 土壤颗粒粒径 绿洲农田 新疆
下载PDF
涂层织物分析前的涂层去除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潘葵 陈国强 关晋平 《印染》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32-34,共3页
涂层纺织品含量测试,无法沿用普通纺织品的定量分析标准。以涤棉涂层织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丙酮、乙酸乙酯、二甲苯和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不同温度下对聚丙烯酸酯PA涂层和聚氨酯PU涂层织物进行剥离。研究结果发现,在50℃条件下用二甲基... 涂层纺织品含量测试,无法沿用普通纺织品的定量分析标准。以涤棉涂层织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丙酮、乙酸乙酯、二甲苯和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不同温度下对聚丙烯酸酯PA涂层和聚氨酯PU涂层织物进行剥离。研究结果发现,在50℃条件下用二甲基甲酰胺进行剥离,PA和PU涂层试样的剥离率和涂层率趋于一致。将涂层织物的涂层胶去除后,可进行混纺织物组分的定量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含量 有机溶剂 涂层织物 涤棉织物
下载PDF
九种秦岭野菜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伟君 张九东 陶贵荣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8-40,共3页
对秦岭产9种野菜中的膳食纤维、灰分和有机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藜菜中几乎不含维生素C,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蔓荆子;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为藜菜,其次为紫萁,最低的是鱼腥草,仅有1.13mg/kg。可溶性糖的含量较为均衡,波动于4... 对秦岭产9种野菜中的膳食纤维、灰分和有机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藜菜中几乎不含维生素C,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蔓荆子;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为藜菜,其次为紫萁,最低的是鱼腥草,仅有1.13mg/kg。可溶性糖的含量较为均衡,波动于42.27-56.03mg/kg;紫萁中苹果酸含量最高,枸杞中柠檬酸含量最高;野菜中的灰分、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栽培叶菜类,且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野菜 膳食纤维 蛋白质 脂肪 灰分 有机酸
原文传递
有机蒙脱石层间微结构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魏景明 杨华明 +4 位作者 朱建喜 沈伟 袁鹏 何宏平 陈鸣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7,共5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含烷基长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有机蒙脱石的层间域内分子环境及烷基长链排列状况进行模拟研究,并考察改性剂负载量与层间域含水量的改变对烷基链排列方式和活动性以及表面活性剂离子中N,C原子的分布状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含烷基长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有机蒙脱石的层间域内分子环境及烷基长链排列状况进行模拟研究,并考察改性剂负载量与层间域含水量的改变对烷基链排列方式和活动性以及表面活性剂离子中N,C原子的分布状况的影响。1.0倍阳离子交换容量改性的有机蒙脱石在含少量水的情况下(干态),N,C原子均呈双层分布,表明烷基长链为双层平卧排列。含水量的提高(湿态)会导致烷基链从双层分布向在层间域内均匀分布转变。2.0倍阳离子交换容量改性的有机蒙脱石在含少量水的情况下(干态),烷基链呈双层倾斜分布于层间域内,烷基链的头部靠近四面体片层。含水量的提高(湿态)对烷基链在层间域内分布状态影响有限,但会导致烷基链整体向层间域中心平面移动,水分子优先占据靠近四面体片层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蒙脱石 分子动力学 模拟 层间域 含水量
下载PDF
有机质含量对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10
作者 李淼 孟庆宏 +1 位作者 张亚宾 杨有海 《路基工程》 2015年第2期107-109,121,共4页
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路基地基加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法处理饱和黄土地基。由于部分区段饱和黄土中存在一定的有机质,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有机质含量对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土中含有有机质会对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 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路基地基加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法处理饱和黄土地基。由于部分区段饱和黄土中存在一定的有机质,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有机质含量对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土中含有有机质会对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度有影响;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水泥黄土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明显降低,但强度降低幅度逐渐减小;有机质含量越高,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越缓慢;在含有机质的饱和黄土中,可适当增大水泥粉煤灰掺量来提高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黄土 搅拌水泥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泥粉煤灰掺量 龄期 有机质含量
下载PDF
规模化奶牛场粪中基本参数的动态监测研究报告
11
作者 关红民 王佳 +3 位作者 李和国 杨孝列 张登辉 田宗祥 《中国牛业科学》 2013年第4期22-24,28,共4页
[目的]为了监测规模奶牛场产奶牛和育成牛粪中基本参数的四季变化规律。[方法]本研采用GB 5576-88标准测定了鲜粪中的含水率、采用NY 525-2002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含量、采用GB/T 17138-1997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 [目的]为了监测规模奶牛场产奶牛和育成牛粪中基本参数的四季变化规律。[方法]本研采用GB 5576-88标准测定了鲜粪中的含水率、采用NY 525-2002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含量、采用GB/T 17138-1997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铜、锌含量。[结果]表明:鲜粪中含水率两类牛群夏季最高、春季最低;风干粪样中,除产奶牛夏季全氮和全磷顺序互换外,产奶牛和育成牛五项检测指标及其年均值的季节变化规律均保持一致,即为有机质>全氮>全磷>锌>铜。[结论]两类牛群全磷含量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有机质含量春季最高、夏季最低,铜和锌含量夏季均最低;产奶牛全氮含量夏季最低、春季最高,铜含量春季最高,锌含量冬季最高;育成牛全氮含量夏季最高、秋季最低,铜含量秋季最高,锌含量春季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有机质 全氮 全磷
下载PDF
用测井信息获取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参数研究 被引量:150
12
作者 朱光有 金强 张林晔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4-109,146,共7页
由于烃源岩中含有有机质 ,所以它比其它含较少甚至不含有机质的沉积岩在声波时差测井、密度测井和电阻率测井中有一定的差别 ,而且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与这种差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对济阳坳陷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 由于烃源岩中含有有机质 ,所以它比其它含较少甚至不含有机质的沉积岩在声波时差测井、密度测井和电阻率测井中有一定的差别 ,而且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与这种差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对济阳坳陷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这种关系建立了用声波测井、电阻率测井和密度测井的数学模型来定量计算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一种改进方法 ;并利用胜利油区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 ,建立了Tmax、Ro 等与深度的关系 ;同时还建立了S2 与TOC之间的数学关系 ,并计算出氢指数 ,运用Tmax与氢指数划分干酪根类型图版 ,从而可以获得烃源岩干酪根类型。用该方法计算出烃源岩的TOC、S2 、成熟度、干酷根类型等参数与实验室分析化验出的数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关系数均在 85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信息 烃源岩 地球化学参数 研究 济阳坳陷 胜利油区
下载PDF
我国有机肥料资源及利用 被引量:149
13
作者 牛新胜 巨晓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62-1479,共18页
本文对近30多年来我国有机肥料资源与利用资料进行了统计概算,分析了我国有机肥料基础资源量估算结果不一致的原因。统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有机肥料基础资源每年约57亿t实物量,其中畜禽粪尿约38亿t(鲜),人粪尿约8亿t(鲜),秸秆约10亿t(风... 本文对近30多年来我国有机肥料资源与利用资料进行了统计概算,分析了我国有机肥料基础资源量估算结果不一致的原因。统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有机肥料基础资源每年约57亿t实物量,其中畜禽粪尿约38亿t(鲜),人粪尿约8亿t(鲜),秸秆约10亿t(风干),绿肥约1亿t(鲜),饼肥约0.2亿t(风干)。折合N约3000万t、P_2O_5约1300万t和K2O约3000万t,N+P_2O_5+K_2O养分总量约7300万t。然而,我国有机肥料资源利用率较低,主要原因包括社会、经济、政策、技术及推广等多方面。有机肥料资源收集、贮存和加工过程中养分损失严重,不仅导致其利用率低,也成为农业源环境污染的根源。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加强有机肥料资源收集、加工和施用各个环节的技术开发和相关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是目前解决其利用问题的关键。坚持政府补助的优惠鼓励政策,推行市场主体参与运行管理,建立有机肥料资源收集、加工和利用的完整产业与利益链条是有机肥料资源化高效利用的社会、经济和政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资源 有机肥料养分含量 有机肥料利用 粪尿资源 秸秆资源 绿肥 饼肥
下载PDF
海南岛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0
14
作者 辛琨 颜葵 +2 位作者 李真 胡杰龙 邱明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8-1086,共9页
以海南岛为例,选择环岛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典型红树林群落,对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通过对比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探讨红树林土壤有机碳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碳储量的主要... 以海南岛为例,选择环岛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典型红树林群落,对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通过对比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探讨红树林土壤有机碳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碳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在垂直方向上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值出现在20-4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值出现在0-20cm;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以东寨港红树林为例,海莲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为20.89±6.75 g kg-1,人工无瓣海桑林最低,为12.71±3.62 g kg-1,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群落植株胸径和基盖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无关;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方四泌湾〉文昌清澜港〉儋州新英湾〉海口东寨港〉三亚湾。最后结合海南岛红树林面积,得出海南岛红树林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2.39×106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分布规律 红树林 海南岛
下载PDF
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的变化 被引量:34
15
作者 黄运湘 王改兰 +2 位作者 冯跃华 张杨珠 段建南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1-184,共4页
通过22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的含量及其结合形态在3种稻作制、3种有机肥施用水平及2种地下水位深度条件下的长期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红壤旱土改水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各处理平均增长15.2gkg-1,增长率达98.9... 通过22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的含量及其结合形态在3种稻作制、3种有机肥施用水平及2种地下水位深度条件下的长期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红壤旱土改水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各处理平均增长15.2gkg-1,增长率达98.9%。不同稻作制间,以稻—稻—冬泡处理土壤有机质增长幅度最大,21年共增加了18.0gkg-1,增长率达116.9%;稻—稻—冬绿处理次之,共分别增长15.8gkg-1和102.6%;稻—稻—冬油处理最低,仅分别增长11.9g kg-1和77.3%。不同有机肥施用水平间,以高量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增长最快,21年共增加了17.9gkg-1,增长率为116.2%;常量有机肥处理次之,共分别增加16.1gkg-1和104.5%;化肥处理最低,共分别增加11.8gkg-1和76.6%。不同地下水位深度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影响不显著。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以紧结态为主,占腐殖质总量的50~70%,松结态腐殖质次之,占20~40%,稳结态腐殖质最少,仅5~11%。冬种处理土壤腐殖质的松/紧比大于冬泡处理。施用有机肥料能提高土壤腐殖质的松/紧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稻作制 有机肥施用量 地下水位深度 有机质含量 腐殖质的结合形态
原文传递
不同培肥处理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及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16
作者 高忠霞 周建斌 +2 位作者 王祥 陈兴丽 杨学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121,共7页
以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测定及培养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撂荒(FA)、施氮磷钾肥(NPK)、氮磷钾配施有机肥(MNPK)和氮磷钾配施秸秆(SNPK)培肥处理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含量、结构特性及其降解特... 以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测定及培养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撂荒(FA)、施氮磷钾肥(NPK)、氮磷钾配施有机肥(MNPK)和氮磷钾配施秸秆(SNPK)培肥处理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含量、结构特性及其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0~20 cm耕层土壤中,不同培肥处理土壤中DOC的含量变化范围在4.65~8.94 mg kg-1之间,平均为6.42 mg kg-1,各培肥处理间差异明显,其大小顺序为MNPK>SNPK>NPK>FA>CK。由DOC溶液的UV280吸收值和腐殖化指数(HIXem)可以得出,不同培肥处理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中结构相对复杂的芳香化合物所占的比例明显不同,其大小顺序为SNPK>MNPK>FA>NPK>CK。经过7d的生物降解培养,不同培肥处理土壤DOC溶液的降解率变化范围在19.3%~48.5%之间,平均为28.6%,其大小顺序为CK>FA>NPK>SNPK>MNPK。随着培养的进行,DOC溶液中结构较为复杂的溶解性有机物的比例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肥料试验 溶解性有机碳 结构特性 生物降解特性
下载PDF
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袁玲 杨邦俊 +2 位作者 黄建国 郑兰君 刘学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4期314-317,共4页
有机肥与化肥长期(7~9年)配合施用,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肥力较低的红棕紫泥上,有机质增加10.7%~11.9%,全氮提高18.3%~20.2%;在肥力较高的灰棕紫泥上,有机质也略有增加,为1.7%~4.4%。在提高稻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中,有机氮... 有机肥与化肥长期(7~9年)配合施用,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肥力较低的红棕紫泥上,有机质增加10.7%~11.9%,全氮提高18.3%~20.2%;在肥力较高的灰棕紫泥上,有机质也略有增加,为1.7%~4.4%。在提高稻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中,有机氮与化肥氮桉1:1配施,效果最好,且细绿萍优于猪粪和胡豆青.故在申低产紫色水稻土上,稻田养萍,是培肥地力和节月巴高产的一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有机肥 化肥 氮素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2
18
作者 张秀芝 李强 +3 位作者 高洪军 彭畅 朱平 高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4-1223,共10页
【目的】基于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平台,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碳分布特征,以期揭示化肥和有机肥长期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实现黑土合理培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依托37年黑土长期定位试验,采集CK(不施肥)、NPK(化... 【目的】基于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平台,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碳分布特征,以期揭示化肥和有机肥长期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实现黑土合理培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依托37年黑土长期定位试验,采集CK(不施肥)、NPK(化肥)、M2(常量有机肥)、M2NPK(常量有机肥配施化肥)、M4(高量有机肥)、M4NPK(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0-2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利用湿筛法分析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分配特征。【结果】长期有机无机配施以及施高量有机肥显著降低大团聚体比例,提高微团聚体比例。长期施用化肥及常量有机肥并未明显改变团聚体的分布。M2NPK、M4NPK、M4处理的大团聚体比例较CK处理分别降低32.7%、45.8%和55.4%,而微团聚体的比例较CK处理分别提高73.2%、102.5%和123.9%。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及高量有机肥的施用显著降低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长期施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量为CK的1.12-2.06倍,施用有机肥及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有机碳含量增加更为显著。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且随着粒径的变小,各处理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各处理水稳性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微团聚体,这表明有机碳主要分布在大团聚体中。长期施高量有机肥及配施化肥显著降低了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增大了微团聚体的贡献率,即微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高于大团聚体,而其他处理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高于微团聚体。【结论】黑土长期施用化肥对团聚体的分布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高量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配施显著降低了大团聚体的比例,进而降低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增加土壤及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高量有机肥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黑土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含量 有机碳贡献率
下载PDF
宁南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梦云 安韶山 常庆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49,114,共4页
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5种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天然草地>灌木林地>农地>人工草地>果园;2灌木... 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5种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天然草地>灌木林地>农地>人工草地>果园;2灌木林地和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变化幅度较小,而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农地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较大;30~20cm天然草地和灌木林地的有机碳密度普遍偏高,而农地、果园和人工草地则均较低;而20~40cm和0~40cm的土层内土壤有机碳密度相比之下灌木林地、农地和天然草地相差不大,而果园和人工草地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固原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碳含量 剖面变化 有机碳密度
下载PDF
江汉平原江陵剖面有机碳含量、碳同位素和磁化率的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秋良 袁胜元 李长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62,共4页
湖泊中的有机碳及其同位素与磁化率指标广泛应用于古气候的重建,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其气候意义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对江汉平原江陵剖面沉积物中磁化率参数、总有机碳(TOC)、总氮(TN)及其碳同位素δ(13C)值影响因素与环境气候关系... 湖泊中的有机碳及其同位素与磁化率指标广泛应用于古气候的重建,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其气候意义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对江汉平原江陵剖面沉积物中磁化率参数、总有机碳(TOC)、总氮(TN)及其碳同位素δ(13C)值影响因素与环境气候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总有机碳(TOC)的变化与总氮(TN)呈正相关关系,而总有机碳(TOC)与同位素δ(13C)、磁化率值则呈负相关关系,其组合可以很好地反映江汉平原地区的环境演变。在暖湿期,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氮较高,有机质的δ(13C)值偏负,磁化率偏低;反之,在凉干期,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氮较低,有机质的δ(13C)值偏正,磁化率偏高。江汉平原地区6000aPB以来的古气候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即冷干—暖湿—凉干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含量 碳同位素 磁化率 环境演变 江汉平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