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非水相液体在非均质地层包气带中运移和分布特征数值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束善治 梁宏伟 袁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1-37,共7页
论文采用数值分析方法 ,对轻非水相液体在包气带非均质介质中的迁移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过程中 ,充分考虑了不同结构的土层特征对非水相液体运移的影响。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对非水相污染物包气带的污染过程的理解 。
关键词 非均质地层 包气带 运移 分布 数值分析 非水相液体
下载PDF
应用表面活性剂治理包气带石油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玫 许嘉琳 田洪海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24,共4页
为了探讨地下水石油污染的治理方法,应用灌注表面活性剂溶液法去除地下水系统中包气带石油类物质污染的实验研究.从市售9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出AEO-9和SA-202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确定了实验条件下的... 为了探讨地下水石油污染的治理方法,应用灌注表面活性剂溶液法去除地下水系统中包气带石油类物质污染的实验研究.从市售9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出AEO-9和SA-202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确定了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去油浓度.1次性清洗效率最高达94%,土柱淋洗与块状石灰岩柱淋洗也取得较满意的结果.研究表明原地灌注表面活性剂技术可以在现场污染治理中进一步试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石油污染 表面活性剂 包气带
下载PDF
应用化学清洗剂去除包气带石油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夏星辉 许嘉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7-42,共6页
本文探讨了应用化学法清除包气带残油的技术,研究分两个方面,(一)分析包气带土壤与第四纪沉积物对石油烃类的吸附特征;(二)在对草种表面活性剂优选的基础上,确定了清洗效率较高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配方,通过一次性淋洗和土... 本文探讨了应用化学法清除包气带残油的技术,研究分两个方面,(一)分析包气带土壤与第四纪沉积物对石油烃类的吸附特征;(二)在对草种表面活性剂优选的基础上,确定了清洗效率较高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配方,通过一次性淋洗和土柱淋洗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化学清洗剂 包气带 土壤污染
下载PDF
Distribution of Cu and Pb in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of urban soils from different city zones of Nanjing, China 被引量:12
4
作者 WANG Huan-hua LI Lian-qing +1 位作者 WU Xin-min PAN Gen-x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82-487,共6页
Soil samples from 4 defined city zones of Nanjing were randomly collected at 0-5 cm and 5-20 cm intervals and size fractions of soil particles were separated from undisturbed bulk soils by low energy dispersion proced... Soil samples from 4 defined city zones of Nanjing were randomly collected at 0-5 cm and 5-20 cm intervals and size fractions of soil particles were separated from undisturbed bulk soils by low energy dispersion procedure. The total contents of Cu and Pb in the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of the urban soils were analyzed by HNO3-HF-HClO4 digestion and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determination. The total content of Cu and Pb in soil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varied with their size and with city zones as well. Both the content and variation with the size fractions of Pb was bigger than of Cu supporting our previous finding that there was Pb pollution to different degrees in the urban soils although the two elements were generally enriched in clay-sized fraction. Contaminated Pb tended to be preferentially enriched in the size fraction of 2000-250 μm and clay-sized fraction. While the size fractions of the soils from newly developed and preserved area contained smaller amount of Cu and Pb, the partitioning of them in coarse and fine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were insignificant compared to that from inner residence and commercial area. The very high Pb level over 150 mg/kg of the fine particle fractions from the soils of the inner city could be a cause of high blood Pb level reported of children from the city as acute exposure to Pb of fine particles of the urban soil might occur by soil ingestion and inhalation by young children. Thus,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artitioning of toxic metals in fine soil particles of the urban soils a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high health risk of Pb exposure by soil ingestion and dust inhalation should be practiced against the health problem of blood Pb for young children from the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soil city zone soil contamination particle size fraction heavy metals lead health risk
下载PDF
包气带土壤对石油烃的截留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明星 杨悦锁 +2 位作者 曹玉清 夏雨波 雷玉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7,共6页
包气带土壤对地表污染物的截留作用是地下水免受污染的一道天然屏障。土壤截留污染物的能力对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的治理起着关键作用。在对实际污染场地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土柱淋滤、吸附/解吸、石油挥发等室内模拟实验,研究包气... 包气带土壤对地表污染物的截留作用是地下水免受污染的一道天然屏障。土壤截留污染物的能力对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的治理起着关键作用。在对实际污染场地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土柱淋滤、吸附/解吸、石油挥发等室内模拟实验,研究包气带土壤对石油烃的截留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细砂、中砂和粗砂3种土壤对石油烃的截留率分别为81.0%、75.2%和70.2%,土壤对石油烃的截留作用很强;土壤深度与总石油烃浓度之间呈负指数关系;不同土层厚度与其对石油烃截留率之间呈对数增长关系。吸附/解吸实验得出,细砂、中砂和粗砂的阻滞系数分别为2 020 554、1 791 444和1 295 855,阻滞系数越大,对石油烃的截留能力也就越强。挥发实验表明,细砂、中砂和粗砂中石油的挥发率分别为1.66%、3.67%和7.34%,石油的挥发作用较小。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当土壤表层石油烃进入包气带过程中,吸附/解吸对土壤的截留能力起着主导作用。实验结果为石油烃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石油烃污染修复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包气带 淋滤实验 截留能力
下载PDF
深圳市潮间带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 被引量:12
6
作者 邓利 林少铮 +2 位作者 张慧敏 丘红梅 申治国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4,共5页
2005年12月和2006年5月调查了深圳海岸潮间带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动物体内重金属Cr、Mn、Fe、Co、Ni、Cu、Zn、As、Se、Mo、Pb、Cd、Sn、Sb、Ba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3、9.24、137.22、0.13、1.46、97.36、283.77、1.96、... 2005年12月和2006年5月调查了深圳海岸潮间带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动物体内重金属Cr、Mn、Fe、Co、Ni、Cu、Zn、As、Se、Mo、Pb、Cd、Sn、Sb、Ba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3、9.24、137.22、0.13、1.46、97.36、283.77、1.96、0.49、0.27、0.68、0.62、0.28、0.01、1.23和0.01mg.kg-1(湿重)。采用中国海岸带污染综合调查技术组推荐使用的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以及贾晓平等提出的污染评价标准参考值,结果表明深圳潮间带软体动物体内的Cu、Zn超标较为严重,其中牡蛎的Cu、Zn超幅分别达到5.27和9.05倍。所有样品中的Cr、Ni、Pb和Hg都没有超标,而As则全部超过人类食用限量标准,部分样品如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的超幅达5.63倍。分析表明,深圳市潮间带软体动物Cu含量超标源自珠江口、深圳湾及大鹏湾海水中的Cu超标,而所调查动物中Zn和As的超标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重金属 污染 软体动物 潮间带
下载PDF
三峡水库139m蓄水后排污口污染带特性分析——以云阳污水处理厂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黄程 钟成华 +5 位作者 邓春光 幸治国 胡霞 李永建 周贤杰 尹真真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4,共5页
通过对云阳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污染带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文、水质、污染负荷现场同步监测,采用二维污染带水质模型模拟计算污染带的影响范围,对岸边污染带及其污染指标CODMn、NH3-N、TP按不同水期和不同监测断面的污染带特性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云阳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污染带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文、水质、污染负荷现场同步监测,采用二维污染带水质模型模拟计算污染带的影响范围,对岸边污染带及其污染指标CODMn、NH3-N、TP按不同水期和不同监测断面的污染带特性进行了分析,初步预测了三峡大坝在156 m和175 m蓄水后的污染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引起的水位和江段特征的变化,改变了天然河道的水流条件,流速急剧减小,污水长时间滞留在排污口附近水域,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由于枯水期和平水期排放污水中的CODCr、NH3-N、TP浓度和长江纳污水体中的背景浓度的差异,其岸边污染带的长、宽、面积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排污口附近及下游仍会出现超背景和超标污染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排污口 污染带 水库蓄水
下载PDF
三峡库区污染带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幸梅 高煜歆 汪小艳 《环境影响评价》 2018年第5期66-70,共5页
利用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库区城市污水厂尾水口污染带监测数据,依据点源稳定岸边排放污染物二维扩散方程推导出污染带估算公式,对库区2016年岸边污染带全貌进行了评估,并结合已有的实测数据对污染带成因、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利用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库区城市污水厂尾水口污染带监测数据,依据点源稳定岸边排放污染物二维扩散方程推导出污染带估算公式,对库区2016年岸边污染带全貌进行了评估,并结合已有的实测数据对污染带成因、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库区内的超背景污染带总体呈离散间断分布,带中超标水域不足超背景污染带长的10%。库区污染带的形成、大小与水文、水流态势、排污负荷、入江背景水质、排污特性等密切相关。排污负荷不变时,水流态势是引起污染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水流态势稳定时,排污负荷是决定污染带大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水库 污染带 水质
下载PDF
Water Flow Path Characterization in Shallow Vadose Zone Using Tensiometers
9
作者 Mohammad Hassan Rezaie-Boroon Omar Acosta +9 位作者 Rodrigo Chipres Cheryl Cox Frank Diemel Norman Ho Shaonan Li Ricardo Lopez Matthew Luque Mayra Martinez Dennis Palacios James Wright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7年第9期1082-1096,共15页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present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using Tensiometer system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water flow path pattern in shallow vadose zon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water flow path i...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present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using Tensiometer system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water flow path pattern in shallow vadose zon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water flow path in shallow vadose zone and to calculate the infiltration rate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a soil using Tensiometer. We have measured the subsurface water flow paths in sandy clay loam soil following infiltration experiment using Tensiometers. The matric potential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show that subsequent infiltration and water movement in unsaturated (vadose) zone are vertical, but it can have large lateral component under steady condition. This shows that water moves generally from high water content to lower water content region. Average pressure head for the percolation test conduction locations EB and HB was -30 and -80 cm respectively. Hysteresis produces another interesting situation when the soil is drained. We found that the wetter portion of the soil in vadose zone could be at a lower potential (head) than the dryer portions, resulting in lateral driving force for a preferential flow of water from the dryer to the wet soil. The infiltration rate for the 5 cm ponded water was calculated at 5.45 cm/hr. The infiltration rate curve shows that the rate of infiltr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time. When infiltration first starts, the wetting front is steep and very close to the surface. Similarly, due to the pressure head gradient, large value for infiltration is recorded. Under these conditions, we believe that the gradient in pressure head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apid movement of water into the dry soil. The effect of gravity is less on water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infiltration;however, it is more effective for preferential flow pattern. In the latter infiltration event, the wetting front has moved deeper into the soil. As a result, the pressure head gradient at the surface is much smaller and consequently has little effect. When the pressure head is equal zero, infil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SIOMETER WATER Pollution contamination Migration INFILTRATION Vadose zone
下载PDF
三峡水库175m蓄水后川维厂排污口污染带预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程 邓春光 +2 位作者 朱德军 任春坪 幸治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1098-11100,共3页
采用深度平均二维非恒定流数值模型模拟了175 m水位川维厂排污口附近的流场和浓度场,利用TECPLOT软件绘制了其排污口污染带分布图,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了预警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后川维厂排污口附近的河道变宽,水深加大,流速由天然状况下... 采用深度平均二维非恒定流数值模型模拟了175 m水位川维厂排污口附近的流场和浓度场,利用TECPLOT软件绘制了其排污口污染带分布图,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了预警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后川维厂排污口附近的河道变宽,水深加大,流速由天然状况下的1.5 m/s陡降至0.2 m/s。受河道地形的影响,在川维厂排污口附近及其上游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回水区域,致使污染物长时间停留在排污口附近水域稀释扩散,其排污口附近江段的水环境容量比天然状况将会变小,在处理后排放、未处理直排和污染事故排放3种工况下均会形成一条明显的超背景和超水质标准污染带,将无法满足附近江段水域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排污口 污染带 预警
下载PDF
BSL-3实验室生物安全柜排风管连接处理
11
作者 龚霞明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08年第3期68-70,共3页
就生物安全柜的排风管连接的泄漏点如何解决,使泄漏点不影响实验室安全性能的讨论研究。
关键词 生物安全 压差 污染区 泄漏 隔离腔
下载PDF
染污绝缘子放电发展区段与污闪预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8
12
作者 李璟延 姚陈果 +3 位作者 胡建林 米彦 孙才新 李先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8-14,共7页
污闪是污秽放电的极端结果,针对绝缘子泄漏电流与污秽放电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实验室反复试验,研究泄漏电流的特性,目的是提取污闪预警的特征量以防止污闪的发生。该文从泄漏电流有效值、泄漏电流波形以及泄漏电流功率谱图3个角度入手,... 污闪是污秽放电的极端结果,针对绝缘子泄漏电流与污秽放电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实验室反复试验,研究泄漏电流的特性,目的是提取污闪预警的特征量以防止污闪的发生。该文从泄漏电流有效值、泄漏电流波形以及泄漏电流功率谱图3个角度入手,提出污秽放电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3区段,即安全区、预报区和危险区。同时指明了泄漏电流时域和功率谱域的区段分界线,为进一步研究污秽放电预警提供了有效帮助。研究表明泄漏电流有效值变化,泄漏电流波形发展变化以及功率谱最大谱峰值曲线增长速率k的大小,可以为污闪预警提供更明确的理论指导。试验证明此划分有利于污闪预警系统更清晰地建立,有利于工程人员的实际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电流 污秽放电区段 功率谱 污闪预警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土壤石油污染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42
13
作者 王传远 杨翠云 +3 位作者 孙志高 杨玉玮 瞿成利 王允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17,共4页
基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内部分油田生产区石油污染土壤的调查取样,研究了土壤的石油污染特性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油田区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溢油处油泥含油率最高达6230mg/kg。石油污染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与含... 基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内部分油田生产区石油污染土壤的调查取样,研究了土壤的石油污染特性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油田区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溢油处油泥含油率最高达6230mg/kg。石油污染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与含油率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区TOC为0.22%~1.14%,其中老油井含量大于新油井。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发现部分石油污染区域土壤的TOC反而低于未污染区,这可能与碱蓬的覆盖状况有关。石油污染对土壤的全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所研究的石油生产区土壤总氮含量为207.74~870.20mg/kg,未受石油污染的生态核心区该值为591.02~938.28mg/kg。土壤有机碳、全氮及C/N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皆呈下降趋势,土壤各层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石油烃污染导致石油污染土壤中C、N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在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时需要添加相应的N营养元素来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营养来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加快其对石油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理化性质 土壤生物修复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
下载PDF
污灌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的氮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翠云 张胜 +1 位作者 马琳娜 殷密英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0-356,共7页
为了识别石家庄市南部污灌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采集5种潜在污染源和19组地下水样用于化学和氮同位素分析.灌溉污水NH4+的δ15N值较低(4.0‰),施化肥土壤和粪堆下土壤NO3-的δ15N值分别为1.4‰和12.4‰;仅施厩肥的蔬菜种植区下伏近30... 为了识别石家庄市南部污灌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采集5种潜在污染源和19组地下水样用于化学和氮同位素分析.灌溉污水NH4+的δ15N值较低(4.0‰),施化肥土壤和粪堆下土壤NO3-的δ15N值分别为1.4‰和12.4‰;仅施厩肥的蔬菜种植区下伏近30m厚包气带沉积物NO3-的δ15N分布显示,来自动物粪便的NO3-已运移到11.5m以下包气带,均值10.9‰;污水灌溉农田下伏厚层包气带沉积物样品分析结果指示,土壤层下伏包气带沉积物δ15N值变幅较小,均值5.7‰.污灌区内除一深井外,其他水井地下水硝酸盐浓度变化在52.6~124.5mg/L之间,均值79.72mg/L,δ15N值变化在5.3‰~8.3‰之间,均值7.0‰.污灌区地下水的δ15N值较污灌区土壤层下伏包气带沉积物的δ15N值高,表明地下水NO3-除了来自灌溉的污水外,还有δ15N值更高的其他来源,这些来源主要是人和动物粪便.利用线性混合模型计算,污灌区地下水NO3-来自灌溉的污水,约占76%,而来自人和动物粪便的NO3-约占24%.为控制污灌区地下水NO3-浓度进一步增长,不仅要加强污水灌溉管理,还要加强人和动物粪便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同位素 硝酸盐污染 地下水 污灌区 包气带 水文地质 环境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污染地下水零价铁原位反应带修复技术:理论·应用·展望 被引量:21
15
作者 郑西来 唐凤琳 +1 位作者 辛佳 韩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63,共9页
ZVI-IRZ(零价铁原位反应带)是一种新兴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具有工程造价低、施工简单、环境扰动小、修复效果好等优势,而ZVI(零价铁)自身理化性质、场地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场地的污染状况等是影响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当前的研究... ZVI-IRZ(零价铁原位反应带)是一种新兴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具有工程造价低、施工简单、环境扰动小、修复效果好等优势,而ZVI(零价铁)自身理化性质、场地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场地的污染状况等是影响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当前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IRZ(原位反应带)中ZVI的反应活性、稳定性、迁移性、生物毒性以及注入方式等方面.在修复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ZVIs(细粒径零价铁)在含水介质中的迁移性较差,并且多采用Fe^(2+)、pH等间接指标考察含水层中ZVIs的分布情况;2ZVIs表面钝化而诱发介质反应活性下降;3ZVIs的潜在生物环境效应尚不明确.因此,需要加强对ZVIs表面改性手段、作用机制、老化特性、使用寿命、解钝化及钝化抑制技术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还应关注ZVIs在环境中的归趋、转化机制和暴露路径,建立生态系统尺度上的评估体系;同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在系统评估污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加强对注入含水层中ZVIs及其反应产物的原位监测技术研发和监测体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零价铁 原位反应带
下载PDF
绝缘子放电区段划分及污秽预测的泄漏电流分形维数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伟根 夏青 +1 位作者 孙才新 李立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21-127,共7页
污秽放电的极端结果是污闪,为提取反映绝缘子污秽放电发展的有效特征量,在实验室反复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分形理论中的变换法提取绝缘子污秽放电过程中泄漏电流波形的分形维数,分析不同污秽度下安全区、预报区和危险区3个区段内泄漏... 污秽放电的极端结果是污闪,为提取反映绝缘子污秽放电发展的有效特征量,在实验室反复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分形理论中的变换法提取绝缘子污秽放电过程中泄漏电流波形的分形维数,分析不同污秽度下安全区、预报区和危险区3个区段内泄漏电流分形维数的差异,提取预报区分形维数的均值和标准差来预测污秽度。得出污秽放电不同阶段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明显,且不同污秽度的分形维数大小不同。试验证明泄漏电流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能有效预测污秽放电发展趋势及污闪的发生,分形维数的大小能有效判断绝缘子污秽的轻重,为污闪预警提供了新方法和新特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电流 分形变换法 分形维数 污秽度 污秽放电区段
下载PDF
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耀丹 邱琳琳 +2 位作者 杜文超 尹颖 郭红岩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9-217,共9页
土壤环境基准的制修订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它是土壤环境标准修订的基础及科学依据.阐述了土壤环境基准的内涵及分类,综述了发达国家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进展,对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我国现有的关于土壤环境基准的... 土壤环境基准的制修订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它是土壤环境标准修订的基础及科学依据.阐述了土壤环境基准的内涵及分类,综述了发达国家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进展,对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我国现有的关于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土壤环境污染物的背景调查和通过土壤动物及植物的毒性实验而获得的生态毒理学数据.根据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在研究土壤环境基准时,应将土壤与各个介质关联起来,除了关注土壤生物安全、保障土壤生态安全外,还应综合考虑土壤污染对大气环境、地表径流及地下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土壤环境基准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制定满足我国实际需要、适用于我国各地区的使用的科学合理的土壤环境基准值,更好地指导我国土壤环境标准的制定及管理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基准 土壤污染 背景值 生态毒性 地球关键带
下载PDF
海洋卫星水色仪羽流污染DSMC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焦子龙 庞贺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29-1532,共4页
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卫星姿轨控系统都将液体小发动机作为主要推进系统。对于长寿命、高可靠卫星,羽流污染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而数值模拟则是有效方法。采用DSMC方法模拟了海洋卫星单组元轨控发动机羽流对水色仪表面可能造... 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卫星姿轨控系统都将液体小发动机作为主要推进系统。对于长寿命、高可靠卫星,羽流污染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而数值模拟则是有效方法。采用DSMC方法模拟了海洋卫星单组元轨控发动机羽流对水色仪表面可能造成的污染,通过这个算例验证了DSMC方法在羽流污染模拟中的重要作用。假设羽流组分为NH3、N2、H2,水色仪表面温度为100K,计算结果显示在水色仪所在位置发动机羽流造成污染影响最小,可以忽略不计。这表明推进系统选择合理,卫星结构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流污染 DSMC方法 水色扫描仪 海洋卫星 分区方法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geospatial modelling technique in delineation of fluoride contamination zones within Dwarka Basin, Birbhum, India 被引量:2
19
作者 Raju Thapa Srimanta Gupta D.V.Reddy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105-1114,共10页
Dwarka River Basin is one of the fluoride affected river basin in Birbhum, West Bengal.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work, various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fluoride contamination in groundwater i.e., geology, aquifer type, ... Dwarka River Basin is one of the fluoride affected river basin in Birbhum, West Bengal.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work, various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fluoride contamination in groundwater i.e., geology, aquifer type, groundwater table, soil, rainfall, geomorphology, drainage density, land use land cover, lineament and fault density, slope and elevation were considered to delineate the potential fluoride contamination zones within Dwarka River Basin in Birbhum. Assigning weights and ranks to various inputs factor class and their sub-class respectivel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knowledge driven method. Weighted overlay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generate the final potential fluoride contamination zones which are classified into two broad classes i.e., 'high' and 'low', and it is observed that major portion of the study area falls under low fluoride contamination category encompassing 88.61% of the total area which accounts for 759.48 km^2 and high fluoride contaminated region accounts for 11.40% of the total study area encompassing an area of about 97.67 km^2. Majority of high fluoride areas fall along the flood plain of Dwarka River Basin. Finally, for validation 197 reported points within Dwarka having fluoride in underground water are overlaid and an overall accuracy of 92.15% is observed. An accuracy of 83.21% and84.24% is obtained for success and prediction rate curve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IDE Groundwater Weighted overlay method Potential FLUORIDE contamination zone Dwarka BASIN INDIA
下载PDF
实验动物房空调节能设计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宇 王洪山 +1 位作者 刘红云 刘国霞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06年第3期28-30,共3页
本文从实验动物繁育的环境条件和设施,空气净化系统方面进行探讨,对相对封闭饲养架进行相应的设计,使室内气流组织得到有效控制,洁净操作区的空气可以循环使用。并对该设计方案进行经济分析。
关键词 节能 控制污染流向 洁净操作区 相对式封闭饲养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