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培养污染菌判定的实验室检查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露霞 石凌波 +5 位作者 郭振辉 陈蕊 胡慧灵 李建勋 李薇 张凤川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744-747,802,共5页
目的探讨鉴别血培养致病菌和污染菌的有效指标,为快速检测血流感染病原菌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将患者分为血流感染组(n=70)和血培养污染组(n=30),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温、心率、收缩压、... 目的探讨鉴别血培养致病菌和污染菌的有效指标,为快速检测血流感染病原菌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将患者分为血流感染组(n=70)和血培养污染组(n=30),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温、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白细胞总数、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差异,通过多因素统计分析,排除可能的混淆因素影响,获得相关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预测因素对于对血流感染和血培养污染的鉴别能力。结果血培养污染菌群分布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73.3%(22/30);在9项指标中,仅TTP、CRP、PCT三项指标与判断血培养污染有关;TTP、CRP、PCT三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8、0.736和0.927。当TTP≥17.7 h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65.7%、53.8%和95.8%;CRP≤51.7 mg/L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64.3%、47.9%和86.6%;PCT≤0.5 ng/ml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84.3%、72.5%和98.4%;三项指标联合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0%、98.6%、95.5%和88.5%。结论 TTP、CRP和PCT联合检测对鉴别血流感染和血培养污染的诊断意义优于单项指标。结合病人临床相关资料,能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污染菌 血流感染
原文传递
59例人体血液及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病历污染率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习慧明 杨文航 +2 位作者 刘文静 徐英春 姚彬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调查研究对于血液或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及其报警时间与葡萄球菌感染之间的关联,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血液和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的59例住院病历进行系统回... 目的:调查研究对于血液或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及其报警时间与葡萄球菌感染之间的关联,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血液和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的59例住院病历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血液及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有7例(污染菌)未给予抗生素治疗,其余52例(污染菌和致病菌)都使用了抗生素,且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污染菌与病原菌的报警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污染菌报警时间长于病原菌。结论:葡萄球菌在血培养中的假阳性率比较高,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因此采血培养标本时应严格规范操作以减少其污染,其阳性结果也应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是否为污染菌,以避免临床上不必要抗生素的滥用,从而也可防止葡萄球菌的高耐药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报警时间 污染率
下载PDF
血培养3种采血方式结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陆文香 吴培南 徐卫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2-714,共3页
目的分析单侧单瓶、单侧双瓶、双侧双瓶采血方式的血培养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采用单侧单瓶(需氧瓶)、成人双侧双瓶(两套需氧+厌氧)、婴幼儿患者单侧双瓶(需氧+厌氧)采血结果,进行血培养阳性率的差异及污染菌的鉴别。结果... 目的分析单侧单瓶、单侧双瓶、双侧双瓶采血方式的血培养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采用单侧单瓶(需氧瓶)、成人双侧双瓶(两套需氧+厌氧)、婴幼儿患者单侧双瓶(需氧+厌氧)采血结果,进行血培养阳性率的差异及污染菌的鉴别。结果成人患者血培养阳性率单侧单瓶8.8%、双侧双瓶16.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患者血培养阳性率单侧单瓶4.5%、单侧双瓶5.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单瓶共检出病原菌45株,20株为可疑污染菌,占44.4%;双侧双瓶检出病原菌68株,24株为可疑污染菌,其中12株从多份培养瓶中检出,确定为病原菌,其余12株仅从单份培养瓶中检出,判断为污染菌;单侧双瓶检出病原菌62株,36株为可疑污染菌,其中20株仅从1瓶中检出,判断为污染菌。结论成人患者血培养双侧双瓶与单侧单瓶采集相比,有明显优势;婴幼儿血培养单侧双瓶与单侧单瓶采集相比,对可疑污染菌的鉴别有一定优势,但阳性率提高并不明显,鉴于婴幼儿厌氧菌血流感染比较罕见,建议改单侧双瓶(需氧+厌氧)为双侧单瓶(需氧+需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采血方式 阳性率 污染菌
原文传递
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应用价值和检出率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闫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7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于医院进行血培养检查的50例患者择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的血培养均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并进行菌株鉴定检查及药敏试验。观察血培养中病原菌及污染菌... 目的探讨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于医院进行血培养检查的50例患者择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的血培养均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并进行菌株鉴定检查及药敏试验。观察血培养中病原菌及污染菌的检出情况,对比病原菌及污染菌的具体耐药表现。结果在参与本研究的50例患者的血培养标本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被归为病原菌检出数为23例,所占比例为46.0%(23/5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被归为污染菌检出数为27例,所占比例为54.0%(27/50);病原菌及污染菌的不同药物耐药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培养中检出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污染菌的检出率所占比例较高,临床应用过程中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应避免大剂量长期应用,以免增加菌株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病原菌 污染菌 菌株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乳酸菌食品中污染菌的计数和MALDI-TOF MS鉴定 被引量:6
5
作者 凌莉 吕敬章 +5 位作者 陈晶 江月 万志刚 刘婧文 严琼英 卢行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0-234,共5页
为对乳酸菌食品中的污染菌进行计数和鉴定,采用MRS琼脂对6种乳酸菌粉和12种市售乳酸菌食品中的乳酸菌进行计数,同时用平板计数琼脂(plate count agar,PCA)、不含糖的计数琼脂(count agar sugar free,CASF)对上述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和非乳... 为对乳酸菌食品中的污染菌进行计数和鉴定,采用MRS琼脂对6种乳酸菌粉和12种市售乳酸菌食品中的乳酸菌进行计数,同时用平板计数琼脂(plate count agar,PCA)、不含糖的计数琼脂(count agar sugar free,CASF)对上述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和非乳酸菌进行计数。对PCA和CASF平板上的菌落,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进行鉴定。数据显示,乳酸菌粉的乳酸菌计数结果为3.2×10^(10)~4.7×10^(10)CFU/g,PCA和CASF平板上没有菌落生长。12种市售乳酸菌食品的乳酸菌计数结果均高于10^(6)CFU/g。MALDI-TOF MS鉴定发现,PCA上的菌落既有乳酸菌,又有非乳酸菌;乳酸菌不能在CASF平板上形成菌落,在CASF平板上生长的菌落,经鉴定均为非乳酸菌,属于乳酸菌食品中的污染菌。采用不含糖的计数琼脂CASF结合MALDI-TOF MS鉴定技术,可迅速准确对乳酸菌食品中污染菌进行计数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食品 污染菌 不含糖计数琼脂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重庆某三甲医院血培养阳性的特征分析
6
作者 阮真 毛隆春 +5 位作者 费凌 李志强 张小琴 胡娟 许商成 王维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793-799,共7页
目的对血培养报阳标本检出微生物种类、报阳时间、感染与污染、送检前用药情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等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血培养报阳相关特征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 目的对血培养报阳标本检出微生物种类、报阳时间、感染与污染、送检前用药情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等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血培养报阳相关特征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住院部1856例患者送检的血培养标本相关特征并进行分析。结果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共送检血培养标本7042瓶,其中6389瓶(90.73%)为阴性,653瓶(9.27%)为阳性。共检出691株病原菌,其中128株(18.52%)病原菌为仅需氧瓶报阳,57株(8.25%)为仅厌氧瓶报阳;549株(79.45%)病原菌为感染菌,109株(15.77%)病原菌为污染菌,33株(4.78%)病原菌临床意义未知,检出菌中革兰阴性菌污染率小于革兰阳性菌。大部分病原菌报阳时间在20 h以内,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血培养报阳时间均短于污染(P<0.05)。分别将报阳时间21.96 h和18.12 h作为区分血培养阳性瓶中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污染与感染的最佳时间点,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和0.88。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前送检的血培养真阳性率高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后送检(P<0.05),且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阳性来源的血培养真阳性率明显低于SARS-CoV-2阴性来源的血培养(P<0.001)。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多数需氧瓶和厌氧瓶同时报阳,血培养阳性检出菌中革兰阴性菌污染率小于革兰阳性菌,且阳性报警时间可作为鉴别分离菌污染与感染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病原菌 污染菌 报阳时间 血流感染
下载PDF
关于蜡样芽孢杆菌片活菌数测定和杂菌检查方法的研究
7
作者 陈伟盛 简敏骞 +1 位作者 刘瑜 郑小玲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0-844,共5页
目的对蜡样芽孢杆菌片现行标准中活菌数测定方法以及杂菌检查法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并对这两法进行优化。方法对影响活菌数测定的因素,如培养基、稀释剂、稀释倍数、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选择较优的实验条件。使用微生态活菌制品总论... 目的对蜡样芽孢杆菌片现行标准中活菌数测定方法以及杂菌检查法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并对这两法进行优化。方法对影响活菌数测定的因素,如培养基、稀释剂、稀释倍数、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选择较优的实验条件。使用微生态活菌制品总论下的杂菌检查法替代标准中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对其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优化后的活菌数测定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复苏样品中的蜡样芽孢杆菌,结果明显高于现行标准方法。采用新的杂菌检查法能检出非致病性杂菌,发现样品可能存在风险,其适用性结果基本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新方法适用于蜡样芽孢杆菌片活菌数测定和杂菌检查。现行标准中的活菌数测定法以及微生物限度检查不能很好地监测产品的质量风险,建议对方法进行修订,这样既可以更有效地监管产品,又可以更好地帮助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活菌制剂 杂菌检查 活菌数测定 辐射
原文传递
上海市市售低温酸奶中细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郑钰倩 喻勇新 +3 位作者 赵海霞 唐笑 张华青 陈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63,共6页
该文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法,对上海市市售低温酸奶中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一共选取16个酸奶样品进行分析,其中8个样品来自同一品牌,其余来自其他8种不同品牌。结果表明,在16个酸奶样品中共得到16种主要的细菌操作分类单位(op... 该文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法,对上海市市售低温酸奶中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一共选取16个酸奶样品进行分析,其中8个样品来自同一品牌,其余来自其他8种不同品牌。结果表明,在16个酸奶样品中共得到16种主要的细菌操作分类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序列,其中优势的OTU均为参与发酵的乳酸菌菌种;同时还检测出7种背景细菌,并从原料、加工、包装存运等环节分析其可能的污染来源。该研究为酸奶品质的风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宏基因组测序 细菌多样性 污染菌 风险防控
下载PDF
血培养的菌群分布特点及阳性报警时间在临床早期用药的提示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邱卫强 王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5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血培养的菌群分布特点及阳性报警时间在鉴别致病菌和污染菌的意义,协助临床医生早期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2013年的8291份血培养标本的阳性菌群分布情况,并对细菌的阳性报警时间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血培养的菌群分布特点及阳性报警时间在鉴别致病菌和污染菌的意义,协助临床医生早期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2013年的8291份血培养标本的阳性菌群分布情况,并对细菌的阳性报警时间进行分析。结果:8291份血培养标本中,阳性报警971例,其中转种分离出细菌的比例占为10.3%(854/8291),无菌生长假阳性的比例占12.0%(117/971),镜检阳性而培养阴性的比例占10.2%(12/117);854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26株(14.8%),革兰阳性球菌696株(81.5%),真菌32株(3.7%);〈18 h检出308株(36.1%),19~24 h检出224株(26.2%),25~47 h检出189株(22.1%),〉48 h检出133株(15.6%);假阴性株14株(2.8%),其中真菌8株,阳性球菌5株,粘质沙雷1株。结论:菌群分布特点及阳性报警时间有助于区别致病菌和污染菌,可以尽早让临床医生结合患者资料综合作出科学判断,为抗生素的早期、合理选择使用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群分布 报警时间 致病菌 污染菌 血培养
下载PDF
PCR-核酸试纸条快速鉴定皮氏罗尔斯顿菌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丹 赵潇颖 +4 位作者 姜菲菲 孙丽颖 许萌 宿建胜 赵云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67-1874,共8页
目的基于PCR-核酸试纸条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制药用水中皮氏罗尔斯顿菌的方法。方法利用煮沸法提取皮氏罗尔斯顿菌基因组DNA,以皮氏罗尔斯顿菌16S rDNA为靶基因使用NCBI primer-BLAST 5.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经克隆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目的基于PCR-核酸试纸条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制药用水中皮氏罗尔斯顿菌的方法。方法利用煮沸法提取皮氏罗尔斯顿菌基因组DNA,以皮氏罗尔斯顿菌16S rDNA为靶基因使用NCBI primer-BLAST 5.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经克隆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鉴定PCR产物;分别在引物的5’端标记FITC与Biotin;组装核酸试纸条,建立PCR-核酸试纸条的方法;优化反应体系中胶体金标记的链霉亲和素与抗体浓度的最佳工作量;并对试纸条进行反应原理验证及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评价;对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药用水检测出的7株皮氏罗尔斯顿菌进行实验并利用MEGA构建进化树,对污染溯源进行分析。结果煮沸法提取基因组浓度较好,纯度1.8~2.0;PCR产物经克隆转化、测序比对,与GenBank已登记的皮氏罗尔斯顿菌16S rDNA相似度为100%;利用胶体金放大原理,每100μL胶体金溶液中,加入3.5μL链霉亲和素进行标记,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为2.0 mg/mL抗FITC抗体,质控线为1.2 mg/mL生物素化BSA,与阳性扩增产物结合产生红色条带;按照优化条件进行试纸条组装,每100μL样品展开液中加入8μL PCR产物,反应5 min后观察结果;核酸试纸条特异性结果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一致,仅有皮氏罗尔斯顿菌为阳性结果,不动杆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非脱羧勒克氏菌均为阴性结果;核酸试纸条灵敏度评价,将DNA浓度降至10-5ng/μL时,试纸条检测线仍有条带,较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灵敏度高1000倍;核酸试纸条稳定性评价,将试纸条在3、6、9、12月进行检测,稳定性较好。结论建立PCR-核酸试纸条技术检测制药用水中皮氏罗尔斯顿菌,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较低等优点,适用于制药企业对制药用水的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罗尔斯顿菌 制药用水 PCR-核酸试纸条 药品 污染菌
下载PDF
草菇污染菌的微生物菌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逸娴 王笑梅 +1 位作者 周洁 徐兵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06-110,共5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草菇污染菌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对草菇污染菌细菌16S rDNA的V3-V4区进行测序共获得70956条序列,2051个OTU数目,表明这类草菇在污染菌中具有较多的微生物繁殖群落.对其微生物个体群落分类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菌...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草菇污染菌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对草菇污染菌细菌16S rDNA的V3-V4区进行测序共获得70956条序列,2051个OTU数目,表明这类草菇在污染菌中具有较多的微生物繁殖群落.对其微生物个体群落分类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菌门所占比例为83.43%,γ-变形菌纲所占比例为57.78%,肠杆菌目所占比例为51.8%,肠杆菌科所占比例为51.8%,肠杆菌属所占比例为49.55%.本文为草菇栽培中污染菌的科学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污染菌 高通量测序技术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血清学试验联合葡萄糖检测在污染菌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雪冬 张剑平 +3 位作者 刘文国 闫立静 李冬梅 宋任浩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目的 利用血清葡萄糖检测以及血清凝集反应的原理判断培养基中的菌株是否为污染菌.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1月272例细菌培养阳性且所分离菌株能分解葡萄糖的病例,于病程的初、中、末三期采集患者血清分别进行如下试验:将所选取经... 目的 利用血清葡萄糖检测以及血清凝集反应的原理判断培养基中的菌株是否为污染菌.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1月272例细菌培养阳性且所分离菌株能分解葡萄糖的病例,于病程的初、中、末三期采集患者血清分别进行如下试验:将所选取经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出并已确定为致病菌的菌株和非来自患者的其它菌株(污染菌)分别配制成2.5 MCF菌悬液.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上述两种菌悬液与患者定量血清进行凝集反应,并将最终所余反应物进行葡萄糖检测以确定各自参考区间.结果 病原菌(2B/A)三期的区间范围分别为:0.772 5±0.102 0,0.452 5±0.088 9和0.297 5±0.044 2;污染菌(2C/A)三期的区间范围分别为:0.012 9±0.006 5,0.012 5±0.006 7和0.012 7±0.006 3.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分别将2B/A与2C/A的三组数据进行比较,2B/A值在抗生素应用各期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F=181.351,P<0.01);而2C/A值在抗生素应用各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1,P>0.05).结论 上述区间范围表明,病原菌与污染菌在该试验中相关数据具有明显差异,由此可制定出污染菌判断的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血清凝集试验 葡萄糖检测 污染菌
下载PDF
长甲牌百消丹辐射灭菌剂量设定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海霞 刘清芳 张同成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7-249,共3页
采用活菌计数法和D_(10)值测定对长甲牌百消丹辐射灭菌剂量进行设定。结果,3批长甲牌百消丹初始染菌数平均值分别为2620 cfu/g、15630 cfu/g和4900 cfu/g,3批平均总菌数为7717 cfu/g,污染菌数范围为1700~28000 cfu/g。测得D_(10)值为1.... 采用活菌计数法和D_(10)值测定对长甲牌百消丹辐射灭菌剂量进行设定。结果,3批长甲牌百消丹初始染菌数平均值分别为2620 cfu/g、15630 cfu/g和4900 cfu/g,3批平均总菌数为7717 cfu/g,污染菌数范围为1700~28000 cfu/g。测得D_(10)值为1.75kGy,计算出最低灭菌剂量为17.70kGy。结论,^(60)钴辐照对长甲牌百消丹辐射灭菌剂量为17.70 kGy,确定灭菌保证水平为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灭菌 初始污染菌 D10值 百消丹
下载PDF
检测医疗器械非织造布包装材料中初始污染菌的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翠 马恒 +2 位作者 苗策禹 刘兴翠 郝树彬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7-571,共5页
建立了一种适合医疗器械初包装材料即非织造布包装材料的初始污染菌检测方法。通过设计不同的微生物洗脱方式及参数,根据方法回收率的比较结果得到超声波洗脱法的洗脱效果最好,微生物平均回收率(n=10)达52.2%。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 建立了一种适合医疗器械初包装材料即非织造布包装材料的初始污染菌检测方法。通过设计不同的微生物洗脱方式及参数,根据方法回收率的比较结果得到超声波洗脱法的洗脱效果最好,微生物平均回收率(n=10)达52.2%。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洗脱法采集微生物的最佳工艺参数,即超声时间10 min,超声功率40 kHz,洗脱液中Tween-80的用量为2 g/L,洗脱液体积200 ml,此时微生物采集回收率提高到67.2%,较未优化前提高了15.0%,为该包装材料的初始污染菌检测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非织造布包装材料 初始污染菌
原文传递
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包的无菌保证与细菌内毒素质量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发家 徐红梅 王亮 《大众科技》 2022年第5期49-52,共4页
文章对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包(VSD)的无菌保证和细菌内毒素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通过分析造成灭菌前产品初始污染菌/生物负载污染的风险因素,以及对风险因素的评价并采取一定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来评估产品的实际风险控制水... 文章对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包(VSD)的无菌保证和细菌内毒素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通过分析造成灭菌前产品初始污染菌/生物负载污染的风险因素,以及对风险因素的评价并采取一定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来评估产品的实际风险控制水平。通过分析数据,制定合理的控制依据,使得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证明产品的无菌保证和细菌内毒素质量风险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包 无菌保证 细菌内毒素 初始污染菌 生物负载
下载PDF
制药企业微生物鉴定技术和监测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家乐 王玥 +3 位作者 何睿 裘畅 徐雪娥 董铸雄 《中国药事》 CAS 2018年第10期1393-1399,共7页
目的:建立制药企业微生物鉴定技术和监测数据库,以达到微生物溯源调查、回顾分析和法规符合性的要求。方法:建立微生物定向和数值分类鉴定方法,通过对标准菌株的分析鉴定,以确认鉴定方法的适用性,并将污染菌的来源、菌落、细菌形态和鉴... 目的:建立制药企业微生物鉴定技术和监测数据库,以达到微生物溯源调查、回顾分析和法规符合性的要求。方法:建立微生物定向和数值分类鉴定方法,通过对标准菌株的分析鉴定,以确认鉴定方法的适用性,并将污染菌的来源、菌落、细菌形态和鉴定信息以图片形式保存于Word、Excel文档中。结果:微生物定向和数值分类鉴定法经确认后均符合要求,可用于微生物的鉴定。制药企业污染菌库、鉴定电子菌库和药品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监测电子数据库,可用于污染菌的测试、鉴定信息确认和分析调查。结论:所述的微生物定向和数值分类鉴定法,以及污染菌库、鉴定电子菌库和监测电子数据库为同行提供一套简单、应用性强、成本低的微生物鉴定技术和建立污染菌库的指导方法及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定向鉴定法 数值分类鉴定法 微生物污染调查 污染菌库
下载PDF
医疗产品辐照灭菌剂量设定中初始污染菌回收率研究
17
作者 曹晓蕴 刘清芳 +1 位作者 朱旭 张同成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7-429,共3页
采用ISO11737-1标准方法检测辐照灭菌前初始污染菌及回收率,以便设定医疗产品辐照灭菌剂量.结果,5种医疗产品校正前,初始污染菌范围525~2688 cfu/件,验证剂量(SAL 10-2)范围10.1~12.4 kGy,最低灭菌剂量(SAL 10-6)范围23.9~26.6 kGy;... 采用ISO11737-1标准方法检测辐照灭菌前初始污染菌及回收率,以便设定医疗产品辐照灭菌剂量.结果,5种医疗产品校正前,初始污染菌范围525~2688 cfu/件,验证剂量(SAL 10-2)范围10.1~12.4 kGy,最低灭菌剂量(SAL 10-6)范围23.9~26.6 kGy;校正后染菌数范围为725~3387 cfu/件,验证剂量为10.6~12.7 kGy,最低灭菌剂量为24.5~26.9 kGy.染菌回收率范围为67.02~79.58%,校正因子1.26~1.49. 结论,经过统计分析,试验校正前后回收率有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灭菌 初始污染菌 回收率:灭菌剂量
下载PDF
对“84”消毒临床应用液有效时限的考察
18
作者 徐碧雄 沈爱宗 刘圣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6年第6期253-254,共2页
本文从有效氯含量、对3种试验菌综合杀菌率和微生物污染等方面考察0.5%"84"消毒临床应用液的有效时限。实验结果表明,该应用液的有效氯含量和综合杀菌率两者的变化均与使用时间成负相关,而微生物污染则随使用时间延长而加剧... 本文从有效氯含量、对3种试验菌综合杀菌率和微生物污染等方面考察0.5%"84"消毒临床应用液的有效时限。实验结果表明,该应用液的有效氯含量和综合杀菌率两者的变化均与使用时间成负相关,而微生物污染则随使用时间延长而加剧。使用24h时,有效氯含量为102.02±13.27mg/L,综合杀菌率为99.98的,污染细菌数未超标;使用48h时,有效氯降至62.41±8.18mg/L,综合杀菌率仅为86.85%,污染细菌数超标。提示,0.5%"84"消毒临床应用液有效时限为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4”消毒液 消毒液 有效时限 综合杀菌率 染菌数
下载PDF
医用手术台罩辐射灭菌适应性的系统研究
19
作者 方菁嶷 刘清芳 周璐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4-336,共3页
为系统研究医用手术台罩辐射灭菌适应性,采用微生物定量检验方法以及染料渗漏试验、加速老化试验和封口剥离试验,进行了初始污染菌回收率、校正因子和包装性能的检测。结果,医用手术台罩初始污染菌数为3117cfu/件,平均回收率为72.8%;校... 为系统研究医用手术台罩辐射灭菌适应性,采用微生物定量检验方法以及染料渗漏试验、加速老化试验和封口剥离试验,进行了初始污染菌回收率、校正因子和包装性能的检测。结果,医用手术台罩初始污染菌数为3117cfu/件,平均回收率为72.8%;校正因子为1.37,验证剂量(SAL=10-2,)范围为12.6 kGy,最低灭菌剂量(SAL=10-6)范围为26.8 kGy。经最低辐照剂量辐照并完成老化试验后产品包装材料性能良好,可保持产品无菌,生物学实验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按验证剂量辐照以无菌检查评估,阳性数均末超过2件,该系统验证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灭菌 初始污染菌 灭菌保证水平 手术台罩
下载PDF
医用手术台罩辐射灭菌初始污染菌数量的动态观察
20
作者 王俊 刘清芳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了解一次性医用手术台罩初始污染菌量的动态变化,以确定单一辐照剂量25 kGy辐射灭菌的安全性,为厂家的GMP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依据ISO11737-1推荐的方法进行初始污染菌数量的检测和产品洗脱菌回收率检测。结果对某企业随机抽取的40... 目的了解一次性医用手术台罩初始污染菌量的动态变化,以确定单一辐照剂量25 kGy辐射灭菌的安全性,为厂家的GMP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依据ISO11737-1推荐的方法进行初始污染菌数量的检测和产品洗脱菌回收率检测。结果对某企业随机抽取的40个样品检出初始污染菌数量范围为998-1774 cfu/件,校正因子为1.28-1.46。结论该企业现采用25KGy辐照剂量照射法对于医用手术台罩灭菌不具备可靠的安全性;提示在辐射灭菌剂量确定后,应进行持续有效的定期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手术台罩 初始染菌量 辐射灭菌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