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皮屏障受损对接触致敏物的反应 被引量:3
1
作者 秦鸥 王学民 +1 位作者 谈益妹 江文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92-1296,共5页
目的探讨受到微弱损伤的皮肤致敏后,发生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几率及对皮肤的影响。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敷贴,胶带粘贴及紫外线照射三种方式对皮肤进行微弱损伤并用芳香混合物Ⅰ致敏,通过临床评估,非创仪器Tewameter~TM210,Corneomet... 目的探讨受到微弱损伤的皮肤致敏后,发生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几率及对皮肤的影响。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敷贴,胶带粘贴及紫外线照射三种方式对皮肤进行微弱损伤并用芳香混合物Ⅰ致敏,通过临床评估,非创仪器Tewameter~TM210,Corneometer~CM820,Chromameter~CR400和实验室检查评价皮肤表面状况,检测皮肤经表皮失水率、含水量、颜色和炎症及致敏情况。结果进行微弱损伤后,临床评估为0分,但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胶带粘贴部位经表皮失水率显著高于微损伤前,十二烷基磺酸钠部位含水量显著低于微损伤前(P<0.05)。致敏后,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胶带粘贴部位的临床评分、经表皮失水率和a~*值均比未受过微损伤的致敏部位显著升高(P<0.05);IL-1α和IL-12的含量较致敏前显著升高(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早发现皮肤屏障受到的微弱损伤,能及时阻断无临床症状的皮肤向临床疾病方向发展,预防接触性皮炎的产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屏障 微弱损伤 接触致敏
下载PDF
接触性过敏反应中附着素在抗原呈递细胞中的超微结构定位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军民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81-183,T009,T01,共5页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使C3H小鼠致敏后,其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DC)明显增加,而且均发荧光,电镜下证实为郎格罕氏细胞(LC)样。利用免疫电镜进行DC内FITC超微结构定位,可见大部分免疫金标记分布在细胞核周区和...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使C3H小鼠致敏后,其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DC)明显增加,而且均发荧光,电镜下证实为郎格罕氏细胞(LC)样。利用免疫电镜进行DC内FITC超微结构定位,可见大部分免疫金标记分布在细胞核周区和呈丛样定位于溶酶体。金标Thy-1.2抗体只显示在淋巴细胞上。结果证实多数附着素FITC位于抗原呈递细胞内,并与细胞器有关,由此建议附着素的呈递涉及到细胞内化和内处理作用,而不是与细胞表面蛋白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过敏 抗原呈递细胞
下载PDF
不同剂量PPDA接触致敏中Th1/Th2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陈继莺 王学民 +2 位作者 程英 秦鸥 林银芬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PPDA诱导免疫耐受的反应曲线和免疫耐受过程中Th1细胞和Th2细胞的调节关系。方法用不同剂量的PPDA建立3个不同的动物实验模型,连续12周,用临床皮肤评分法得到这3个实验模型免疫反应的曲线,并比较其强弱;在实验的4个...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PPDA诱导免疫耐受的反应曲线和免疫耐受过程中Th1细胞和Th2细胞的调节关系。方法用不同剂量的PPDA建立3个不同的动物实验模型,连续12周,用临床皮肤评分法得到这3个实验模型免疫反应的曲线,并比较其强弱;在实验的4个阶段取其活组织用ELISA法进行IL-10,IL-12,IL-1α细胞因子测定,分析IL-10和IL-12在免疫耐受发生中的调节关系。结果3组别各周平均反应分值无差别,在第7和9周实验剂量交叉时,大剂量组的皮肤反应大于小剂量组。IL-10皮肤含量在实验第6周达高峰,a1和a2组的IL-10含量在第8周较第6周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的IL-10值在第12周较第6周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在第12周的IL-10含量低于a2组。第6周的IL-12含量大于0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IL-12含量较第6周明显上升;a1组在第12周的IL-12大于a2组。IL-1α各组各周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小剂量抗原较大剂量抗原更易使Th1向Th2倾斜;IL-10可能调节Th2型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致敏 免疫耐受 对苯二胺
原文传递
正常及紫外线照射小鼠抗原呈递细胞在接触性过敏反应中的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军民 MDACC +2 位作者 ML Kripke K Dunner Jr C Bucana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363-365,T016,共3页
紫外线B照射可以改变小鼠皮肤的接触性过敏反应,并可以引起脾脏中抗原特异性T抑制细胞的出现。大量证据提示:表皮郎格罕氏细胞是紫外线照射引起上述反应的主要靶细胞之一,并导至抑制细胞的形成。本工作用各种细胞表面标记物和光镜、电... 紫外线B照射可以改变小鼠皮肤的接触性过敏反应,并可以引起脾脏中抗原特异性T抑制细胞的出现。大量证据提示:表皮郎格罕氏细胞是紫外线照射引起上述反应的主要靶细胞之一,并导至抑制细胞的形成。本工作用各种细胞表面标记物和光镜、电镜技术确定正常与紫外线照射小鼠在接触性过敏反应中抗原呈递细胞所发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照射 接触性过敏 过敏
下载PDF
腓距关节接触面的力学测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培党 林元问 +1 位作者 梁世杰 花菊兰 《铁道医学》 1998年第6期368-369,共2页
目的观察负重时腓距关节在不同情况下的接触面积及图形变化趋势。方法在16例标本上,用压敏片在加载机上加压,测试腓距关节接触面。结果踝关节处于中立位时,腓距关节接触面呈镰刀状,位于中上部,面积99.3±4.03mm2... 目的观察负重时腓距关节在不同情况下的接触面积及图形变化趋势。方法在16例标本上,用压敏片在加载机上加压,测试腓距关节接触面。结果踝关节处于中立位时,腓距关节接触面呈镰刀状,位于中上部,面积99.3±4.03mm2;踝背屈15°、踝跖屈15°及腓骨中段切除,既可造成接触面积明显变化,也可致接触区图形改变;切断小腿骨间膜,腓距关节接触面无明显变化;离断胫腓前、后韧带后,压敏片不出现显色区。结论⑴腓骨具有负重功能,胫腓前、后韧带与力的传递有关,而小腿骨间膜与之无关;⑵踝关节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腓距关节接触面的部位、大小有所不同;⑶临床不宜随意截取腓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距关节 生物力学 接触面 压敏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