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在真空环境下放气的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董猛 冯焱 +3 位作者 成永军 盛学民 赵澜 王永军 《真空与低温》 2014年第1期46-51,共6页
在真空材料放气率测试装置上对金属材料的放气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的方法为静态升压法、固定流导法、双通道气路转换法。实验结果表明,测试装置的极限真空度为9.2×10-9Pa,铜、铝合金2A12、304不锈钢三种材料半小时后的放... 在真空材料放气率测试装置上对金属材料的放气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的方法为静态升压法、固定流导法、双通道气路转换法。实验结果表明,测试装置的极限真空度为9.2×10-9Pa,铜、铝合金2A12、304不锈钢三种材料半小时后的放气率分别为2.34×10-8Pa·m3·s-1·cm-2、1.83×10-9Pa·m3·s-1·cm-2、8.48×10-11Pa·m3·s-1·cm-2。利用四极质谱计测得装置的本底气体成分主要有H2、N2/CO、H2O和CO2,材料放出的气体成分主要有N2/CO、H2O。三种方法测试得到的铜金属材料的放气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放气率 双通道气路转换法 固定流导法 静态升压法
下载PDF
弱膨胀土的膨胀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文松松 梁维云 +3 位作者 陈永健 黄炫彰 颜荣涛 韦昌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6-714,共9页
目前测量土体膨胀力的主要方法有膨胀反压法、加压膨胀法、平衡加压法和恒体积法。基于测量膨胀力的恒体积法,利用TST-55型渗透仪、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数采系统改进了测量土体膨胀力的装置,并研究了膨胀土的膨胀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土... 目前测量土体膨胀力的主要方法有膨胀反压法、加压膨胀法、平衡加压法和恒体积法。基于测量膨胀力的恒体积法,利用TST-55型渗透仪、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数采系统改进了测量土体膨胀力的装置,并研究了膨胀土的膨胀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土样初始含水率和干密度对土体的极限膨胀力都有显著的影响,并建立了极限膨胀力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式;较低初始含水率时,不同干密度的土样在膨胀力达到峰值之后,都有不同幅度的降低,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的越多,并且发现极限膨胀力降低值与干密度之间在双对数坐标轴上存在线性关系;而在较高初始含水率时,不同干密度的土样在膨胀力达到峰值之后,会保持平稳趋势。极限膨胀力的对数与初始含水率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土样吸水量的对数与初始含水率以及干密度均有着很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膨胀土 极限膨胀力 恒体积法
下载PDF
定容法正压漏孔校准装置 被引量:14
3
作者 卢耀文 齐京 +5 位作者 陈旭 刘志宏 张明志 闫睿 徐天伟 查良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9-584,共6页
研制出定容法正压漏孔校准装置。采用满量程分别为133 Pa(差压式)、1.33×10^5Pa(绝压式)的两台高精度电容薄膜真空计测量压力变化,通过全金属密封结构减小定容室漏放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高精度半导体双级恒温系统获得了296... 研制出定容法正压漏孔校准装置。采用满量程分别为133 Pa(差压式)、1.33×10^5Pa(绝压式)的两台高精度电容薄膜真空计测量压力变化,通过全金属密封结构减小定容室漏放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高精度半导体双级恒温系统获得了296±0.02 K的恒温效果,减小温度对漏孔漏率的影响;通过三个不同的标准体积作为定容室,拓宽装置的校准范围。研究结果证实,研制的校准装置仅采用定容法实现了3×10^-1~4×10^-8Pa·m^3/s的校准范围,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1.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漏孔 校准 检漏 定容法
下载PDF
气体介质、压强及校准方法对真空漏孔漏率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维 钟博扬 +3 位作者 叶小球 李芳芳 陈长安 高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35-1140,共6页
真空标准漏孔作为标定检漏仪或被测量漏率的参考标准,在核工业、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利用氦质谱检漏仪和定容法对标准漏孔(铭牌漏率:2.3×10-6Pa·m3/s,He,23℃)进行校准,以为快速地定量研究聚变材料中氘(D2)或... 真空标准漏孔作为标定检漏仪或被测量漏率的参考标准,在核工业、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利用氦质谱检漏仪和定容法对标准漏孔(铭牌漏率:2.3×10-6Pa·m3/s,He,23℃)进行校准,以为快速地定量研究聚变材料中氘(D2)或氦(He)行为提供有用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漏孔漏率随入口端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并与漏孔两端气体介质压强的平方差呈线性递增关系。同一入口压强下,D2的漏率高于He,且漏率之间的差异随压强增加而变大。同一条件下,定容法和氦质谱检漏仪测得漏孔中示漏气体He的漏率值基本相等,但示漏气体为D2时,氦质谱检漏仪测得的漏率值高于定容法。研究还给出了氦质谱检漏仪测量示漏气体D2时漏孔漏率的修正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率 校准 定容法 氦质谱检漏仪 气体介质 压强
下载PDF
小孔流导测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涤新 郭美如 +3 位作者 冯焱 赵澜 成永军 赵定众 《真空与低温》 2005年第1期22-28,共7页
在分子流条件下,给出了定容法和恒压法测量流导的方法,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采用定容法气体微流量校准装置和恒压法气体微流量校准装置分别对小孔流导进行了测量,对2种测量方法进行了比对,一致性好于1.0%。
关键词 测量方法 流导 小孔 气体微流量 测量不确定度 校准装置 定容法 分子流 一致性 恒压
下载PDF
定容式气体微流量标准装置 被引量:7
6
作者 田东旭 温昕晖 吕时良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4-277,292,共5页
介绍了定容式气体微流量标准装置及其性能 ,讨论了温度变化、气体吸附和系统漏放气等干扰效应 ,分析了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该标准的校准范围为 1× 1 0 - 3~ 1 0Pa·m3/s,不确定度 (1σ)小于 1 2 % ,用于校准热容式质量流量计。
关键词 流量 定容法 热容式质量流量计 校准装置
下载PDF
超高真空环境下测试产品的放气分析(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汪力 孙立臣 +4 位作者 闫荣鑫 刘恩均 史纪军 张海峰 孙立志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0年第6期735-738,共4页
本文介绍了材料放气的理论和模型,同时运用费克定理推导出圆柱型测试产品的理论放气率,并介绍了测量放气率的两种常用方法:定容法和小孔流导法。文中指出了运用小孔流导法存在的三个问题,并通过双规流导(TGT)法解决了此类问题。
关键词 超高真空 放气 定容法 小孔流导法 双规流导法
下载PDF
正压漏孔校准装置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波 丁立莉 张蕾 《真空与低温》 2018年第3期162-166,共5页
正压标准漏孔是在泄漏检测中提供参考气体流量,用于正压标定检漏系统或确定泄漏量大小的参考标准。随着氦质谱检漏仪吸枪法的广泛应用,对正压检漏法的定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正压标准漏孔漏率量值的精确校准日益迫切。文章研究了采... 正压标准漏孔是在泄漏检测中提供参考气体流量,用于正压标定检漏系统或确定泄漏量大小的参考标准。随着氦质谱检漏仪吸枪法的广泛应用,对正压检漏法的定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正压标准漏孔漏率量值的精确校准日益迫切。文章研究了采用定容法和定量气体法建立的正压漏孔校准装置,通过对该装置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为量值准确传递和正压漏孔的精确校准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标准漏孔 吸枪法 定容法 定量气体法
下载PDF
一种双工位NEG吸气性能测试装置设计
9
作者 戎振华 成永军 +5 位作者 陈联 孙雯君 董猛 周超 冯天佑 马占吉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251,共9页
文章设计了可选择定压法或定容法测量非蒸散型吸气剂(NEG)吸气性能的测试装置,装置设计有两个结构对称的测试工位,可同时对两个测试样品进行预处理和性能测试,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紧凑,测试效率高。测试装置可直接通过软件输出吸气速率和... 文章设计了可选择定压法或定容法测量非蒸散型吸气剂(NEG)吸气性能的测试装置,装置设计有两个结构对称的测试工位,可同时对两个测试样品进行预处理和性能测试,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紧凑,测试效率高。测试装置可直接通过软件输出吸气速率和吸气量等性能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本底真空度高,其中样品室真空度优于1×10^(−7) Pa,漏放气速率小于3×10^(−7) Pa·L/s;测试数据精度高且可靠,其中吸气速率测量精度达1 mL/s,吸气量测量精度达1 Pa·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工位 定压法 定容法 吸气性能 小孔流导
下载PDF
考虑动态流体网格的颗粒-流体耦合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金辉 李明广 +1 位作者 陈锦剑 夏小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5-651,共7页
传统颗粒-流体耦合算法难以考虑流体动态边界问题,在模拟大变形案例时因流固边界不匹配易造成计算误差,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该问题,引入流体网格动态更新方法,推导动网格下的达西渗流方程和颗粒-流体相互作用方程,在离散元商业软件PFC... 传统颗粒-流体耦合算法难以考虑流体动态边界问题,在模拟大变形案例时因流固边界不匹配易造成计算误差,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该问题,引入流体网格动态更新方法,推导动网格下的达西渗流方程和颗粒-流体相互作用方程,在离散元商业软件PFC 2D基础上,开发了考虑流体动网格的颗粒-流体耦合算法.将该算法用于模拟饱和土不排水剪切双轴试验,通过与常体积法的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采用该算法模拟了不同围压下的不排水双轴试验,计算结果的规律与室内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算法考虑了流体动网格的问题,在模拟大变形下的三轴压缩试验、一维固结试验等案例时可获得相适应的流固边界,有助于提高模拟精度,因此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动网格 常体积法 双轴试验
下载PDF
天然气发动机燃气喷射规律测试技术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全 陶锋 +2 位作者 姚崇 赵国锋 李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40-1648,共9页
针对燃气喷射规律的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并基于定容积法原理建立了燃气喷射规律试验平台。通过考虑壅塞特性、定容气室压强波动、燃气阀泄露等因素,确保了测量结果的精度。为配合玉柴YC6K400LN-C30研发工作,对燃气喷射阀的燃气喷射规律进... 针对燃气喷射规律的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并基于定容积法原理建立了燃气喷射规律试验平台。通过考虑壅塞特性、定容气室压强波动、燃气阀泄露等因素,确保了测量结果的精度。为配合玉柴YC6K400LN-C30研发工作,对燃气喷射阀的燃气喷射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取了不同压强和喷气脉宽下喷射规律曲线,并得到了燃气喷射延迟、喷气持续期、质量流率等重要数据。结果表明:相同喷气脉宽,不同喷气压强下的喷射延迟和持续期基本一致;喷气维持阶段的质量流率与喷气压强成正比;燃气喷射阀全开时,喷气量和喷气持续期与喷气脉宽均呈线性关系;当喷气量低于40 mg时,喷气量的不一致性较高。提高喷气压强,有利于缩短喷气持续期,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气阀重叠角造成的燃气由排气阀溢出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排放性及动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发动机 喷射规律 喷气量 定容积法 燃气喷射阀 压强波动 喷气压力 喷气脉宽
下载PDF
定容式流导法气体微流量校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美如 张涤新 +1 位作者 张学勇 李得天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8,共4页
介绍了定容式流导法气体微流量校准装置的组成及校准方法,并着重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通过评定在定容式流量计的校准范围(1×10^-3~5×10^-6)Pa·m^3/s内,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1,O%;在固定流导法流量计的校... 介绍了定容式流导法气体微流量校准装置的组成及校准方法,并着重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通过评定在定容式流量计的校准范围(1×10^-3~5×10^-6)Pa·m^3/s内,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1,O%;在固定流导法流量计的校准范围(5×10^-4~5×10^-11)Pa·m^3/s内,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1.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 定容 固定流导 校准装置 校准方法 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PDF
高环境压力下燃油连续多段喷射喷雾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晟龙 沈颖刚 +1 位作者 高东志 卫海桥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6,共5页
在定容弹中,基于相同的喷油压力、喷油量和环境温度,利用纹影法研究了不同的环境背压和喷油规律下的汽油直喷多孔喷油器的喷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边界条件相同时,改变环境背压会影响喷油贯穿距,随环境背压上升,喷油贯穿距先减小后趋于... 在定容弹中,基于相同的喷油压力、喷油量和环境温度,利用纹影法研究了不同的环境背压和喷油规律下的汽油直喷多孔喷油器的喷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边界条件相同时,改变环境背压会影响喷油贯穿距,随环境背压上升,喷油贯穿距先减小后趋于平缓,环境背压由1MPa上升至2MPa时喷油贯穿距减小约12mm,而由2MPa上升至3MPa时基本无变化;喷油规律对喷油贯穿距和雾滴群形态均会产生影响,且在环境背压的影响协同作用下,喷油贯穿距最多可以减小约22mm;多段喷射对雾滴群燃油浓度分布调节作用显著,单段喷射的雾滴群前端密度较高,两段喷射较为均匀,三段喷射后端密度较高,连续多段喷射技术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混合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定容弹 高压 连续多段喷射 纹影法 喷雾特性
下载PDF
Review on laminar flame speed and its measurement from outwardly propagatingspherical flames 被引量:1
14
作者 Mahdi Faghih CHEN Zheng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 CAS 2018年第4期60-80,共21页
The laminar flame speed is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a fuel/air mixture.It determines the fuel burning rate in combustion engines and is an important target used to validate chemical models.Due to its ... The laminar flame speed is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a fuel/air mixture.It determines the fuel burning rate in combustion engines and is an important target used to validate chemical models.Due to its importance,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he laminar flame speed receives great attention and different experimental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This review first introduces the laminar flame speed as well as its significance and dependence on different factors.Then,different experimental methods for the laminar flame speed measurement are described.Since the outwardly propagating spherical flame method is currently the most popular method for laminar flame speed measurement,its challenges and recent advances are reviewed.Both the constant pressure method and constant volume method using propagating spherical flame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INAR FLAME speed PROPAGATING spherical FLAME constant pressure method constant volume method.
原文传递
锆钒铁不同工作温度下吸氢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天佑 朱建炳 +1 位作者 陈联 成永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6-780,共5页
锆钒铁合金是一种激活温度较低的非蒸散型吸气剂,具有平衡气压低、吸气容量大和吸气速率高等特性,对H2等活性气体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对锆钒铁吸气剂的研究通常是在常温条件下,而对其在低温下的吸气性能则少有探索。本文通过测试锆钒铁... 锆钒铁合金是一种激活温度较低的非蒸散型吸气剂,具有平衡气压低、吸气容量大和吸气速率高等特性,对H2等活性气体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对锆钒铁吸气剂的研究通常是在常温条件下,而对其在低温下的吸气性能则少有探索。本文通过测试锆钒铁吸气剂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吸氢性能,获得了相应的吸附等温线,发现在低压条件下低温吸气量大于常温,压力较高时在所选取时间(10 min)内低温吸气量小于常温,但其最终吸气量仍会大于常温。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表面吸附和内部扩散所占地位的不同是造成吸气性能差异的原因。实验拓展了锆钒铁的应用范围,为具有低温除氢需求的场合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钒铁 定容法 工作温度 低温吸氢
下载PDF
室内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嘉鑫 宁伏龙 +5 位作者 郑明明 张凌 刘天乐 周欣 蒋国盛 Chikhotkin V F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72-2184,共13页
室内模拟合成水合物沉积物样品是开展水合物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实验方式耗时且不易控制。数值模拟技术则能够比较方便定量地控制水合物形成条件,快速模拟其形成过程。据此采用实验室常用的恒容法模拟研究了水浴降温条件下,室内沉积... 室内模拟合成水合物沉积物样品是开展水合物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实验方式耗时且不易控制。数值模拟技术则能够比较方便定量地控制水合物形成条件,快速模拟其形成过程。据此采用实验室常用的恒容法模拟研究了水浴降温条件下,室内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揭示了其形成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合均匀的气—盐水体系中,能够合成相对均匀分布的水合物模拟地层样品。但在体系温压条件趋于稳定后,仍需维持较长的反应时间来促使体系反应的最终完成。当体系中存在薄"夹层"(主要是指模拟介质中间区域的渗透率和孔隙度发生变化)时,薄"夹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都会对系统中水合物的形成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最终系统中的水合物饱和度分布与无夹层时基本相同,这可能是由于采用恒容法形成水合物,前期水合物生成速率快,多孔介质中的薄"夹层"对体系传质影响显著,后期由于反应速率变慢,其影响相对较小,在维持较长的反应时间后,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实验尺度 恒容法 数值模拟 夹层
原文传递
柴油机交叉孔喷嘴自由喷雾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向立明 田江平 +1 位作者 隆武强 袁文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75-1281,1293,共8页
为探究喷射压力、温度、背压和交叉角对交叉孔喷嘴喷雾性状的影响,基于可视化定容弹系统,利用阴影法,研究了单孔与不同角度交叉孔喷嘴的喷雾特性。结果表明:与单孔喷嘴相比,交叉孔喷嘴的喷雾贯穿距较小,喷雾锥角较大,且随着交叉角的增大... 为探究喷射压力、温度、背压和交叉角对交叉孔喷嘴喷雾性状的影响,基于可视化定容弹系统,利用阴影法,研究了单孔与不同角度交叉孔喷嘴的喷雾特性。结果表明:与单孔喷嘴相比,交叉孔喷嘴的喷雾贯穿距较小,喷雾锥角较大,且随着交叉角的增大,差距更加明显;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交叉孔与单孔喷嘴的喷雾贯穿距的差别减小,交叉角较大的交叉孔喷嘴的喷雾锥角增大;低蒸发温度下,喷射压力对喷雾前期贯穿距的影响较大,随着蒸发温度升高,交叉孔与单孔喷嘴喷雾锥角差距增大,喷雾前期贯穿距差别减小;背压提高后,总的趋势是喷雾贯穿距缩短,而喷雾锥角增大;与单孔喷嘴相比,它对交叉孔喷嘴的喷雾特性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孔喷嘴 自由喷雾 定容弹 阴影法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生平 车子萍 +4 位作者 段蔚 邢琳琳 尹志彪 张辉 褚大军 《煤气与热力》 2017年第5期6-8,共3页
在旋转可视水合反应釜中采用定容法完成不同组成的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数据实验测定。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条件随天然气组成变化而变化,水合物生成压力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天然气 水合物 相平衡 定容法 旋转可视水合反应釜
下载PDF
CO_2在磷酸三丁酯中溶解度的测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昊 李会泉 +2 位作者 涂伟霞 包炜军 李少鹏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6-211,共6页
采用恒定容积压降法测定了温度303.5~363.8K、压力0.5~4.5MPa条件下CO2在磷酸三丁酯(TBP)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CO2在TBP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但随平衡温度升高而减小;在0~4.5MPa范围内,该溶解度较在工业常用物理吸收剂中更大... 采用恒定容积压降法测定了温度303.5~363.8K、压力0.5~4.5MPa条件下CO2在磷酸三丁酯(TBP)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CO2在TBP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但随平衡温度升高而减小;在0~4.5MPa范围内,该溶解度较在工业常用物理吸收剂中更大,约为在乙醇中的2.4倍,甲醇中的1.4倍,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1.2倍及碳酸丙烯酯中的1.1倍.CO2以分子形式溶解于TBP中,TBP吸收CO2以物理吸收为主,TBP中含有的酯键及磷酰基团极大地促进了其对CO2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磷酸三丁酯 气体溶解度 恒定容积压降法
原文传递
热裂解生物质油层流燃烧速度的研究
20
作者 许沧粟 刘伟男 李孝禄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1-468,共8页
通过稻壳等农作物废料提炼出了一种热裂解生物质燃料,可以用于汽车等领域.燃料主要由乙醇、乙酸乙酯、乙醚、丙酮和2-丁酮等5种组分以100∶35∶14∶9∶7的摩尔比组成.在不同初始温度、压力和当量比条件下,在定容燃烧弹上实验测量了热裂... 通过稻壳等农作物废料提炼出了一种热裂解生物质燃料,可以用于汽车等领域.燃料主要由乙醇、乙酸乙酯、乙醚、丙酮和2-丁酮等5种组分以100∶35∶14∶9∶7的摩尔比组成.在不同初始温度、压力和当量比条件下,在定容燃烧弹上实验测量了热裂解生物质油的层流燃烧速度.用基于定容燃烧弹的定压法(constant pressure method,CPM)和定容法(constant volume method,CVM)分别测量了层流燃烧速度,分析了温度、压力、当量比对层流燃烧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层流燃烧速度随温度提高而增大,初始压力增加层流燃烧速度降低,并会使峰值位置右移.通过对比CVM和CPM结果,合理解释了火焰胞化对CPM结果的影响,并通过CVM外推得到0.1~0.8 MPa的压力范围、358~490 K温度条件下的层流燃烧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热裂解油 定容燃烧室 层流燃烧速度 定压法 定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