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露天石质文物的风化和加固保护探讨 被引量:44
1
作者 王丽琴 党高潮 梁国正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4期58-63,共6页
探讨了石质文物风化的诸因素 ,认为主要来源于石材原料、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人为破坏等几个方面 ,阐述了目前用于石质文物加固保护的无机加固剂、有机加固剂的特点、应用及其加固技术 ,该工作对石质文物加固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加固剂 风化 石质文物 保护
下载PDF
丙烯酸非水分散体等几种土遗址防风化加固剂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1
2
作者 周双林 原思训 +2 位作者 杨宪伟 郭宝发 夏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年第2期40-48,共9页
对丙烯酸树脂非水分散体等几种土遗址防风化加固剂进行了加固效果对比检验 ,包括加固前后土样各种性能的变化 ,如 :重量、颜色、孔隙率变化 ,抗压强度的提高 ,耐水、耐冻融、耐盐能力的增加等。通过检验发现 ,在所试材料中丙烯酸树脂非... 对丙烯酸树脂非水分散体等几种土遗址防风化加固剂进行了加固效果对比检验 ,包括加固前后土样各种性能的变化 ,如 :重量、颜色、孔隙率变化 ,抗压强度的提高 ,耐水、耐冻融、耐盐能力的增加等。通过检验发现 ,在所试材料中丙烯酸树脂非水分散体加固剂在浓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对土体就有加固作用 ,使土体具有很好的耐水性、耐冻融能力 ,耐盐破坏能力也有提高 ,并且不影响土体的外观和透气性。而其它材料如正硅酸乙酯、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等虽在一些性能上能满足需要 ,但还有一些方面不能满足要求。对比表明 ,丙烯酸非水分散体是一类优良的土遗址防风化加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分散体 加固剂 土遗址 保护
下载PDF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土体加固保护材料的筛选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双林 王雪莹 +1 位作者 胡原 黄克忠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牛河梁遗址是重要的红山文化遗址,为了保护其真实感,决定采用露天保护的方法。由于遗址所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需要采用化学材料对遗址进行加固保护。本文采用非水分散体加固剂和有机硅材料对取自牛河梁遗址附近的土样进行了加固试验,通... 牛河梁遗址是重要的红山文化遗址,为了保护其真实感,决定采用露天保护的方法。由于遗址所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需要采用化学材料对遗址进行加固保护。本文采用非水分散体加固剂和有机硅材料对取自牛河梁遗址附近的土样进行了加固试验,通过颜色变化、重量变化、抗压强度、耐水、耐冻融和耐盐试验检验各种材料的加固效果,并将材料进行现场试验,最终确定非水分散体加固剂是土体加固的合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非水分散体 加固剂
下载PDF
非水分散体加固剂固结砂土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双林 潘小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
有机树脂非水分散体是一种新的土体防风化加固材料,对黄土样品和考古遗址都有好的加固效果。为检验这种加固剂对不同土体的加固能力,选择砂土作为被加固材料,用1.5%TD和2%21J加固剂进行加固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材料以低的浓度就有好的... 有机树脂非水分散体是一种新的土体防风化加固材料,对黄土样品和考古遗址都有好的加固效果。为检验这种加固剂对不同土体的加固能力,选择砂土作为被加固材料,用1.5%TD和2%21J加固剂进行加固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材料以低的浓度就有好的加固效果,经过加固的砂土样颜色和孔隙率变化小,土样的力学强度得到提高,具有好的耐水耐冻融能力及较好的耐盐能力,证明这种材料可用于砂土质遗址的加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分散体 加固剂 防风化 土遗址
下载PDF
丙烯酸树酯Paraloid B72用于脆弱丝绸文物加固保护的工艺条件和加固效果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旸 张秉坚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9-884,共6页
丙烯酸树脂Paraloid B72是广泛用于文物保护的一种聚合物材料。采用Paraloid B72作为脆弱丝织品的加固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加固工艺中的2个主要因素:加固剂Paraloid B72的质量浓度为7.50 g/L,浸渍时间为20 min。将此优化工艺条件应用于... 丙烯酸树脂Paraloid B72是广泛用于文物保护的一种聚合物材料。采用Paraloid B72作为脆弱丝织品的加固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加固工艺中的2个主要因素:加固剂Paraloid B72的质量浓度为7.50 g/L,浸渍时间为20 min。将此优化工艺条件应用于清代丝绸文物样品的加固保护,并对加固后样品的纤维形态、结构以及物理性能进行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经Paraloid B72加固的丝绸文物,其丝纤维表面不均一地附着的颗粒状Paraloid B72将丝纤维固着在一起,从而使加固样品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分别提高了73.95%、1.47个百分点),且对硬挺度影响很小(仅增加1.85%),此外,加固样品的质地也未发生改变,耐热性能还略有提高。综合各项测试结果认为:进一步改善Paraloid B72对加固丝绸文物的色差的影响后,可应用于脆弱丝绸文物的加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文物 加固剂 Paraloid B72 工艺条件 性能
下载PDF
土遗址加固保护中色差和透气性测试之评价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四平 李玉虎 张慧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0-42,共3页
在土遗址加固保护中,对土遗址加固前后颜色变化(又称色差)和透气性的测试是衡量加固材料加固效果优劣的两个核心因素,同时也是建立土遗址加固评价体系中的两项关键技术指标,两者缺一不可。按照颜色科学领域中国际照明委员会CIELAB标准... 在土遗址加固保护中,对土遗址加固前后颜色变化(又称色差)和透气性的测试是衡量加固材料加固效果优劣的两个核心因素,同时也是建立土遗址加固评价体系中的两项关键技术指标,两者缺一不可。按照颜色科学领域中国际照明委员会CIELAB标准色度表色系统对色差的评价体系和利用国内外材料科学中对透气性的压差法中的重量测试法,对国内外现有的、常用的几种土遗址加固材料和正在研究中的加固材料进行了加固前后色差和透气性的系统测试,客观地对几种加固材料加固前后颜色变化大小和透气性的优劣作出了初步评价,也为建立土遗址加固的色差和透气性评价体系打下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差 透气性 色差宽容度 测色仪 土遗址 加固剂
下载PDF
薄荷醇作为临时固型材料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冯丹 齐孝蕾 +4 位作者 郝健 王辉 李小伟 罗宏杰 崔永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考古发掘时,对于丝绸、纸张、壁画、岩画等脆弱文物遗迹的提取是考古工作的重点。为完整提取脆弱遗迹保证重要考古资料不遗失,需要在考古挖掘现场对脆弱遗迹进行临时加固。薄荷醇作为新型考古发掘现场... 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考古发掘时,对于丝绸、纸张、壁画、岩画等脆弱文物遗迹的提取是考古工作的重点。为完整提取脆弱遗迹保证重要考古资料不遗失,需要在考古挖掘现场对脆弱遗迹进行临时加固。薄荷醇作为新型考古发掘现场临时固型提取材料,已在考古工地上成功应用,也引起了国外考古学界同行的高度关注。本工作总结了薄荷醇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并介绍了其作为临时固型材料在保护修复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以薄荷醇衍生物为主体,设计合成具有梯度熔点、梯度加固强度和梯度挥发时间的临时固型材料,可为考古现场提供多样化、多功能集成化、高效便捷的固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薄荷醇 固型材料
下载PDF
南越国宫署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材料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晓琴 王云峰 +2 位作者 范敏 马振华 刘婕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年第2期30-35,共6页
南越国宫署遗址为大型土遗址类型,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挖掘时间较长,遗址场地条件有限,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粉化、开裂、局部坍塌等严重病害。为此本课题组经过前期分析测试研究,采用有机硅改性丙... 南越国宫署遗址为大型土遗址类型,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挖掘时间较长,遗址场地条件有限,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粉化、开裂、局部坍塌等严重病害。为此本课题组经过前期分析测试研究,采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PS材料、有机硅改性硅酸盐、硅酸酯类和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等几种常用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材料,对南越国宫署土遗址样块进行了加固效果对比测试,研究了加固前后土样各种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硅酸酯类和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加固土体具有很好的耐水性,耐盐破坏能力,抗压强度也有提高,并且不影响土体的外观和透气性;PS材料加固土体后透气性和渗透性虽好,但耐水性能较差,加固强度低,而且容易泛白;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和有机硅改性硅酸盐材料加固后土样强度适中,但透气性、耐盐性和耐水性较差。可以看出硅酸酯类和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加固南越国宫署土样的效果较好,建议可进入现场试验评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宫署 土遗址 加固材料
下载PDF
硅酸钾和正硅酸乙酯在土遗址加固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金风 闫晗 +1 位作者 佘希寿 李学锋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15-18,共4页
硅酸钾(PS)与正硅酸乙酯(ES)是两类主要的土质加固剂.为检验不同加固剂对土遗址的加固能力,选择两种不同含水量的土样进行测试.采用SEM对加固土样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加固剂对土样的加固机理.结果表明:5%的PS有好的加固效果,经过加固的土... 硅酸钾(PS)与正硅酸乙酯(ES)是两类主要的土质加固剂.为检验不同加固剂对土遗址的加固能力,选择两种不同含水量的土样进行测试.采用SEM对加固土样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加固剂对土样的加固机理.结果表明:5%的PS有好的加固效果,经过加固的土样颜色变化小,土样的力学强度得到提高,具有耐水、耐冻融、耐温度、耐湿度变化能力,证明这种材料可用于土遗址的加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剂 硅酸钾 正硅酸乙酯 土遗址
下载PDF
一种湿固化聚氨酯的合成、表征及在文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星 王丽琴 +3 位作者 卞尚 赵西晨 董欣欣 乔成全 《化学试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99-702,共4页
研制了一种文物保护用湿固化聚氨酯加固剂,利用分光光度计、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其透光性、机械性能和吸水性进行了表征,并应用于出土竹笥和炭化宣纸的加固保护。实验结果表明,聚氨酯薄膜无色透明,可见光区透光率为90%;断裂延伸率高达351... 研制了一种文物保护用湿固化聚氨酯加固剂,利用分光光度计、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其透光性、机械性能和吸水性进行了表征,并应用于出土竹笥和炭化宣纸的加固保护。实验结果表明,聚氨酯薄膜无色透明,可见光区透光率为90%;断裂延伸率高达351.09%;水浸泡24 h后吸水率达53.65%,干燥后未出现明显形变,韧性和质量基本恢复到浸泡前状态。加固后竹笥和炭化宣纸的机械性能显著提高,加固效果良好;炭化宣纸表面肉眼无法识别的字迹信息经多光谱摄影后清晰可见。该研究为高湿环境下脆弱有机质文物加固、炭化纸质文物字迹恢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固化聚氨酯 加固剂 高湿环境 有机质文物
下载PDF
基于羟基磷灰石材料的风化脆弱骨质文物加固保护研究
11
作者 刘妍 张宇帆 +6 位作者 王茜蔓 李婷 马文婷 杨富巍 陈靓 赵东月 严小琴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45-1354,共10页
考古发掘出土的风化骨质文物通常疏松多孔、力学强度低、质地脆弱,易出现翘曲、开裂、酥粉化等现象,亟需探索脆弱骨质文物加固保护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羟基磷灰石前驱材料氧化钙–磷酸氢钙的醇分散液渗入脆弱骨质内部,再用蒸馏水渗入... 考古发掘出土的风化骨质文物通常疏松多孔、力学强度低、质地脆弱,易出现翘曲、开裂、酥粉化等现象,亟需探索脆弱骨质文物加固保护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羟基磷灰石前驱材料氧化钙–磷酸氢钙的醇分散液渗入脆弱骨质内部,再用蒸馏水渗入引发氧化钙与磷酸氢钙反应而生成羟基磷灰石连续相。该连续相能填充脆弱骨内部的孔隙和裂缝,并通过桥连黏接而加固骨质。利用电镜、能谱、XRD、色差、质量、孔隙率、密度和断面强度等研究考察了悬浮分散液中氧化钙与磷酸氢钙的质量配比(1:1、1:3、1:4、1:5、1:6、1:7)和施加方式(刷涂、滴渗和浸泡)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分散液中氧化钙和磷酸氢钙的质量配比为1:3,且施加方式为刷涂时,加固处理效果最佳。经加固处理后,脆弱骨的孔隙率下降了17.3%,质量、密度和表面强度分别提高了38.39%、34.49%和16.32%,且其色差ΔE也小于3.0,符合文物保护要求。本研究为脆弱骨质文物的加固保护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考古骨 加固保护 加固剂 加固方式 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一件凤纹漆衣铜镜的保护处理
12
作者 马菁毓 程博 《文博》 2009年第6期487-491,共5页
铜胎漆器在中国古代因实用功能的差异而拥有不同的品种。"漆衣铜镜"作为铜胎漆器的一个工艺品种,因其数量的鲜少而倍受漆器鉴赏家和研究者的关注。有一件凤纹漆衣铜镜由于长期浸泡于水中而得以较完整保存,出土后笔者首先对其... 铜胎漆器在中国古代因实用功能的差异而拥有不同的品种。"漆衣铜镜"作为铜胎漆器的一个工艺品种,因其数量的鲜少而倍受漆器鉴赏家和研究者的关注。有一件凤纹漆衣铜镜由于长期浸泡于水中而得以较完整保存,出土后笔者首先对其损害状况和病因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脱水保护处理,使这面铜镜达到较为稳定的保存状态。通过显微观察和电镜成分分析,确定漆彩绘至少存在4种不同的颜色。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绘制图案进行了效果与工艺的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胎漆器 脱水 加固
下载PDF
成都杜甫草堂唐代遗址土体保护材料的选择
13
作者 王嘉堃 李东红 +1 位作者 周双林 白玉龙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第9期108-113,共6页
成都杜甫草堂唐代遗址是成都市近年发掘的重要历史遗迹,为了保存该遗址,相关工作人员决定采取综合性的保护手段;为了防止土体的风化,采用丙烯酸树脂非水分散体和有机硅材料等多种加固剂对土样进行了加固试验,并通过颜色变化、抗压强度... 成都杜甫草堂唐代遗址是成都市近年发掘的重要历史遗迹,为了保存该遗址,相关工作人员决定采取综合性的保护手段;为了防止土体的风化,采用丙烯酸树脂非水分散体和有机硅材料等多种加固剂对土样进行了加固试验,并通过颜色变化、抗压强度、耐水、耐冻融、耐盐试验对各种材料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通过现场检验材料的实际应用效果,确定土体加固的合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草堂 唐代遗址 加固剂
下载PDF
化学加固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4
作者 韩冬梅 郭广生 +1 位作者 石志敏 姜进展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9年第2期41-44,共4页
介绍了石质文物的加固原则和化学加固材料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 石质文物 加固材料
下载PDF
环十二烷法提取修复石铠甲 被引量:12
15
作者 夏寅 WEICHERT Maja +2 位作者 张志军 周铁 马生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5年第2期31-35,共5页
为了探索脆弱考古出土物的提取和修复方法,利用环十二烷法对一副秦陵石铠甲进行了提取和修复。环十二烷常温下是一种半透明蜡状固体,当加热至60℃以上后可以涂刷或喷涂于器物上进行加固,由于该试剂在室温下能够逐渐地挥发掉,所以可作为... 为了探索脆弱考古出土物的提取和修复方法,利用环十二烷法对一副秦陵石铠甲进行了提取和修复。环十二烷常温下是一种半透明蜡状固体,当加热至60℃以上后可以涂刷或喷涂于器物上进行加固,由于该试剂在室温下能够逐渐地挥发掉,所以可作为脆弱文物的临时性加固剂。结果表明,该方法修复后的石铠甲效果良好,与传统方法相比保留了大量原始铜丝。并可望在其它脆弱文物的保护和修复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十二烷 临时性加固 提取 石铠甲修复
下载PDF
出土脆弱木质遗存的整体提取与修复——以谢尔塔拉M11椁盖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勇 陈坤龙 +1 位作者 韩向娜 李存信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7-121,100,共6页
本文以内蒙古谢尔塔拉墓地M11椁盖为例,介绍了薄荷醇临时加固揭取脆弱木质文物的保护技术。本研究显示,使用薄荷醇作为临时加固材料,可以实现干燥环境出土脆弱木质遗存的整体提取,为类似出土遗物的现场提取和完整保存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薄荷醇 脆弱木质遗存 临时加固 整体提取
原文传递
圆珠笔字迹加固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雨佳 李玉虎 +1 位作者 赵光涛 邢慧萍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91,共4页
针对写有圆珠笔字迹的档案易发生褪色、模糊的现象,本文使用一种加固剂对其保护,比较经老化后加固前后的纸张机械强度和pH、圆珠笔油墨色差,结果表明加固后的试样均具有较好的性能。在用扫描电镜来观察试样时,加固前后纸张纤维形态变化... 针对写有圆珠笔字迹的档案易发生褪色、模糊的现象,本文使用一种加固剂对其保护,比较经老化后加固前后的纸张机械强度和pH、圆珠笔油墨色差,结果表明加固后的试样均具有较好的性能。在用扫描电镜来观察试样时,加固前后纸张纤维形态变化不大,且已加固试样的纤维排列更为紧密,加固剂在纸张表面形成保护膜,有助于长久保存此类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保护 圆珠笔字迹 加固剂
原文传递
复合固化剂加注方法对土遗址加固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迎敏 谌文武 +2 位作者 杨光 戴鹏飞 李永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46-1954,共9页
研究复合加固剂的加注方法对土遗址透气性及力学特征的影响。将复合加固剂分别以钻孔注浆、浸泡、毛细吸收、表面喷洒4种方式对重塑土样进行加固,通过固化剂的有效吸收量控制试样的透气性,并对加固后试样表面和整体力学特性的变化进行评... 研究复合加固剂的加注方法对土遗址透气性及力学特征的影响。将复合加固剂分别以钻孔注浆、浸泡、毛细吸收、表面喷洒4种方式对重塑土样进行加固,通过固化剂的有效吸收量控制试样的透气性,并对加固后试样表面和整体力学特性的变化进行评价,以寻求具有良好效果的加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钻孔注浆对固化剂的吸收量较大,烘干后表面硬度增幅较大,但抗压强度增加较小,加固后应对注浆孔用铆钉进行补强。浸泡和毛细吸收试样的固化剂吸收量较低,土体的透气性增加,由于其由外而内渗透的加注方式表面硬度提升明显,抗压强度也较高,加固效果较好。表面喷洒试样固化剂有效吸收量较大,透气性能维持原状,同时获得了较高的表面硬度和抗压强度。因此,浸泡、毛细吸收和表面喷洒方法是处理土遗址表面风化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复合加固剂 加注方法 透气性 力学特征
下载PDF
恒古骨伤愈合剂对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王叶武 李智 +3 位作者 金玉梅 顾浩 朱博 范永红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在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分析本院骨科2015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连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行翻修自体髂骨移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后... 目的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在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分析本院骨科2015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连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行翻修自体髂骨移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后口服恒古骨伤愈合剂。疗程结束2组对比:肿胀消退时间、显效率、骨痂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伤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五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例患者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试验组术后患肢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显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骨痂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用于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肢疼痛,改善术后患肢肿胀,促进骨痂生长,有助于骨折部位早期康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古骨伤愈合剂 骨折 骨不连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材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海滨 范敏 +2 位作者 傅英毅 王文鹏 徐健宁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1期64-65,83,共3页
表面加固是防止土遗址风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加固材料的选择关系到土遗址能否耐久保存。为了筛选出适合潮湿环境土遗址土体的防风化加固材料,本文采用TEOS、SD528、31J和BYG1003等4种常用防风化加固材料对取自潮湿环境土遗址的土样进行了... 表面加固是防止土遗址风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加固材料的选择关系到土遗址能否耐久保存。为了筛选出适合潮湿环境土遗址土体的防风化加固材料,本文采用TEOS、SD528、31J和BYG1003等4种常用防风化加固材料对取自潮湿环境土遗址的土样进行了加固实验。通过比较加固前后土样的重量变化、颜色变化、渗透深度、抗压强度和耐水性等指标评价各种材料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BYG1003是潮湿环境土体加固的合适材料,可以用作现场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防风化 加固材料 潮湿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