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V—CBCT图像引导鼻咽癌调强放疗的精确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岳丹 杨永净 +7 位作者 赵玲 吴洪芬 卜明伟 赵继红 曹玲 马瑞 杨金磊 刘士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图像引导技术对鼻咽癌调强放疗精确性的影响。方法331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每周行kV-CBCT校正扫描。计算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σ),摆位扩边按照VanHerk公式计算(2.5∑+0.7σ)。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图像引导技术对鼻咽癌调强放疗精确性的影响。方法331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每周行kV-CBCT校正扫描。计算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σ),摆位扩边按照VanHerk公式计算(2.5∑+0.7σ)。结果分析3972个CBCT扫描图像。校正前在x、y、z方向上的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分别为(0.95±0.79)、(1.04±0.66)、(1.14±0.63)mm和1.32°±0.99°、1.45°±1.37°、1.25°±1.35°,校正后分别为(0.56±0.44)、(0.56±0.51)、(0.42±0.63)mm和0.78°±0.76°、0.62°±0.85°、0.75°±0.64°。在x、y、z方向校正前的计划靶区扩边值(MPTV)分别为2.93、3.06和3.30mm,校正后为1.71、1.76和1.49mm。结论应用kV-CBCT校正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中的线性和旋转误差明显缩小系统和随机误差,使得MPTV缩小到2mm以内,提高了放疗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疗 千伏级锥形束CT 调强放疗 鼻咽癌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成人下颌骨形态的CBCT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密 于美清 +5 位作者 刘俊 董福生 卢海燕 胡骁颖 陈文静 马文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2-525,共4页
目的:用锥体束CT(CBCT)资料分析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成人患者下颌骨的形态特征。方法:纳入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的成人患者20例作为偏斜组,个别正常20例为正常组。进行CBCT扫描,用INVIVO 5软件对下颌骨进行三维重建,定位标记点,对测量... 目的:用锥体束CT(CBCT)资料分析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成人患者下颌骨的形态特征。方法:纳入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的成人患者20例作为偏斜组,个别正常20例为正常组。进行CBCT扫描,用INVIVO 5软件对下颌骨进行三维重建,定位标记点,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组两侧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偏斜组中偏斜侧下颌升支长度、体积、下颌骨总长度、体积、下颌体后半部分长度、髁突单位、下颌角与下颌体的单位长度均小于对侧(P<0.05),偏斜侧下颌角的角度大于对侧,其余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偏斜组2侧各项的差值与正常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侧的髁突与下颌升支小于对侧;下颌体的后部轻度不对称;下颌体前半部分两侧基本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耠 下颌偏斜 锥体束CT(cbct)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Ⅲ类偏颌畸形颅面硬组织结构三维对称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洋 张伟灵 +2 位作者 赵力如 刘思琦 马文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4-838,共5页
目的:利用CBCT技术研究骨性Ⅲ类偏斜患者的颅面硬组织结构,探索不对称发生的部位与程度。方法:纳入65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成人患者,35例伴下颌偏斜者作为偏斜组,31例不伴偏斜者作为非偏斜组,采用CBCT扫描,对颅面硬组织标志点的不对称指... 目的:利用CBCT技术研究骨性Ⅲ类偏斜患者的颅面硬组织结构,探索不对称发生的部位与程度。方法:纳入65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成人患者,35例伴下颌偏斜者作为偏斜组,31例不伴偏斜者作为非偏斜组,采用CBCT扫描,对颅面硬组织标志点的不对称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点及与颏下点偏移相关的点集中在上下颌牙及牙槽标志点、下颌角点、喙突点。结论:骨性Ⅲ类偏斜患者表现为下颌骨的骨性不对称及上颌牙及牙槽的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颜面不对称 锥体束CT(cbct)
下载PDF
上颌骨形态三维测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骢 刘畅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459-1462,共4页
上颌骨对于面中部的外形和功能十分重要。正畸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除了需要考虑患者的牙合因素外,还需要参考颅面部骨骼的结构特征,特别是上下颌骨的形态、大小及相对位置等来改善侧貌,解决突度问题。早期的研究主要通过头颅侧位X线... 上颌骨对于面中部的外形和功能十分重要。正畸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除了需要考虑患者的牙合因素外,还需要参考颅面部骨骼的结构特征,特别是上下颌骨的形态、大小及相对位置等来改善侧貌,解决突度问题。早期的研究主要通过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二维的测量分析,随着锥状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被广泛应用于口腔正畸学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面向三维测量发展。因此本文就上颌骨形态三维测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三维结构 锥状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维测量 正畸
下载PDF
骨性Ⅲ类下颌偏斜成人上颌牙列垂直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洋 李杰 +2 位作者 常维维 刘子洋 马文盛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骨性Ⅲ类下颌偏斜者双侧上颌牙列垂直向特征及其与下颌偏斜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成年骨性Ⅲ类下颌偏斜患者21例(男10例,女11例),测量有关下颌骨偏斜和上颌牙列垂直向测量指标,... 目的 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骨性Ⅲ类下颌偏斜者双侧上颌牙列垂直向特征及其与下颌偏斜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成年骨性Ⅲ类下颌偏斜患者21例(男10例,女11例),测量有关下颌骨偏斜和上颌牙列垂直向测量指标,双侧进行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下颌偏斜指标与上颌牙列垂直特征差异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两侧Bonwill三角侧边长度,前牙(牙合)平面(AOP)、上颌(牙合)平面(OP)、U4、U5、U6、U7垂直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颏部偏向侧(D侧)-颏部偏离侧(C侧)的差值分别为(-3.46±3.67)mm、4.01°±5.70°、1.40°±3.21°、(-1.73±2.37) mm、(-1.70±2.31)mm、(-1.90±2.29)mm、(-2.22±2.69) mm;下颌偏斜程度与双侧后牙连线倾斜角度、AOP差异、OP差异呈正相关(P<0.05).结论 骨性Ⅲ类下颌偏斜患者存在两侧后牙垂直高度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牙列 骨性Ⅲ类错(牙合) 下颌偏斜 锥体束CT
原文传递
CBCT在诊治埋伏阻生牙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磊 阮征 +3 位作者 张劲娥 袁晓晔 何艳萍 李耀俊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CBCT在埋伏阻生牙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37颗多生牙、41颗阻生牙)经全景片检查需进一步明确诊断的埋伏阻生牙,进行CBCT扫描,通过三维重建、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断层进行分析。结果:与全景片比较,CBCT能准确定位埋伏阻生... 目的:探讨CBCT在埋伏阻生牙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37颗多生牙、41颗阻生牙)经全景片检查需进一步明确诊断的埋伏阻生牙,进行CBCT扫描,通过三维重建、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断层进行分析。结果:与全景片比较,CBCT能准确定位埋伏阻生牙的位置、生长方向、数量,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可以更直观、准确地对埋伏阻生牙定位,特别是在上颌前牙区的临床诊治更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牙 阻生牙 cbct
下载PDF
牙齿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分割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秀蓉 靳蕴瑶 柴林 《现代计算机》 2021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传统的正畸诊疗主要依靠正畸医生对牙齿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和铸造的牙齿石膏模型进行分析、诊断和治疗,这个过程非常繁琐且工作量大,对医生的专业要求也非常高。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关注利用计算机自动分割CBCT图... 传统的正畸诊疗主要依靠正畸医生对牙齿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和铸造的牙齿石膏模型进行分析、诊断和治疗,这个过程非常繁琐且工作量大,对医生的专业要求也非常高。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关注利用计算机自动分割CBCT图像中的单颗牙齿,以辅助开展正畸治疗。然而,由于牙齿和牙槽骨的强度相近,咬合状态下CBCT图像中上下牙交界处结构复杂,牙髓腔较小且包含在牙齿内部,很难对单个牙齿进行自动分割。本文提出基于3D U-Net的三级网络分割单颗牙齿。本文将上下牙分为两个模型,对于每个模型,首先使用第一级网络确定每颗牙齿的大概位置,再使用第二级网络保证精确的牙齿中心,并指导提取每颗牙齿的ROI区域,最后使用第三级网络精确分割单颗牙齿。为了评估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收集37人的牙齿CBCT图像,在其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完成对单颗牙齿的精确分割,分割效果显著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 牙齿分割 3D U-Net
下载PDF
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上颌窦相关线性距离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麦合甫孜·艾山 张玮 +3 位作者 徐国强 石莹 李晶 葛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016-1019,1024,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上颌窦相关线性距离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维吾尔族及汉族CBCT影像,测量上颌窦垂直向及近远中向线性距离并进行比较。结果汉族患者上颌窦近远中径的平均距...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上颌窦相关线性距离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维吾尔族及汉族CBCT影像,测量上颌窦垂直向及近远中向线性距离并进行比较。结果汉族患者上颌窦近远中径的平均距离右侧为(29.1±5.31)mm,左侧为(29.0±4.92)mm;维吾尔族患者右侧为(30.6±4.98)mm,左侧为(30.7±4.7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上颌窦近远中径中,汉族患者右侧为(28.9±4.14)mm,左侧为(29.1±4.59)mm;维吾尔族患者右侧为(31.0±4.78)mm,左侧为(31.1±4.7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者上颌窦颊腭径的平均距离右侧为(22.5±4.58)mm,左侧为(23.0±4.63)mm;维吾尔族患者右侧为(22.59±4.46)mm,左侧为(23.4±4.5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者窦底至牙槽嵴顶的平均高度(residual bone high,RBH)右侧为(9.2±3.86)mm,左侧为(9.2±3.73)mm;维吾尔族患者右侧RBH的平均高度为(9.5±3.53)mm,左侧为(9.1±3.29)mm。汉族缺牙患者右侧RBH为(7.9±4.08)mm,左侧为(6.9±3.41)mm;维吾尔族患者右侧RBH为(7.8±4.46)mm,左侧为(7.7±3.76)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患者上颌窦解剖结构中除上颌窦内壁近远中径大于汉族外,其余结构均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窦 上颌窦底至牙槽嵴顶高度 上颌窦水平向宽度
下载PDF
牙槽突裂植骨术的技术改进与初步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超 石冰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27-332,共6页
牙槽突裂植骨术是解决牙槽突裂的理想术式,如何更好地恢复牙槽突骨缺损以及合理关闭创面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难点。本文分析传统术式中存在的设计缺陷,深化对牙槽突裂解剖结构的认识,对创面关闭的原理和手术切口的设计进行改进,强调腭侧骨... 牙槽突裂植骨术是解决牙槽突裂的理想术式,如何更好地恢复牙槽突骨缺损以及合理关闭创面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难点。本文分析传统术式中存在的设计缺陷,深化对牙槽突裂解剖结构的认识,对创面关闭的原理和手术切口的设计进行改进,强调腭侧骨质缺损修复的重要性。通过锥形束CT对植骨量进行评价分析,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牙槽突裂 锥形束CT 牙槽突裂植骨术
原文传递
应用CBCT技术测量分析鼻咽癌VMAT治疗期间每周分次间及不同部位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9
10
作者 熊文敏 谢琛 +7 位作者 罗晗 龚晓昌 龚巧英 邱杨 王小平 张云 袁承浪 刘全全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11期1894-1897,共4页
目的通过CBCT测量鼻咽癌摆位误差,观察放射治疗期间、头部区域与颈部区域摆位误差,寻找适合VMAT技术的靶区边界,为提高放射治疗的精度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30例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前进行CBCT扫描,将扫描图像与放疗定位影像匹配,记... 目的通过CBCT测量鼻咽癌摆位误差,观察放射治疗期间、头部区域与颈部区域摆位误差,寻找适合VMAT技术的靶区边界,为提高放射治疗的精度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30例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前进行CBCT扫描,将扫描图像与放疗定位影像匹配,记录放疗期间每周分次间的误差及头部、上颈部及下颈部的摆位误差。结果鼻咽癌放疗治疗期间平均摆位误差X(0.96±0.77)mm,Y(0.88±0.76)mm,Z(0.94±0.79)mm。治疗期间第4周起,各方的摆位误差较首次治疗有统计学差异。不同部位摆位误差,头部摆位误差与整体相当,无统计学差异;上颈部及下颈部摆位误差明显大于整体摆位误差。在整体结构中、MPTV在三维方向外扩范围分别为2.62 mm、2.50 mm、2.63 mm。结论在治疗的第4周开始摆位误差出现明显变化,需要通过在线校正或者计划修正减少治疗误差。同时头部区域摆位误差小于颈部区域摆位误差,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核对配准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cbct
下载PDF
CBCT评估牙源性炎性疾病与上颌窦黏膜增厚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齐建华 来卫东 +1 位作者 赵彦霞 刘志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292-295,共4页
目的:用CBCT评估上颌窦黏膜增厚与牙源性炎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72例患者的1144侧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明确上颌窦和牙齿之间的解剖关系并进行分类。测量并记录上颌窦黏膜及其相关牙齿的临床资料。结果:338例患者(59.1%)... 目的:用CBCT评估上颌窦黏膜增厚与牙源性炎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72例患者的1144侧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明确上颌窦和牙齿之间的解剖关系并进行分类。测量并记录上颌窦黏膜及其相关牙齿的临床资料。结果:338例患者(59.1%)单侧或双侧上颌窦黏膜增厚。黏膜增厚与年龄、性别和牙齿缺失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牙周炎性骨缺损区的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发生率增加(P<0.05)。根尖周病变区的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牙源性的炎性疾病,包括牙周炎、根管及根尖周炎可能均可引起上颌窦黏膜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炎性疾病 上颌窦黏膜增厚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锥形束CT对鼻咽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伟 吴伟伟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8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并分析计划靶区(PTV)的合适边界(M_(PTV))。方法选取3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定期应用CBCT于放疗修正前、修正后以及放疗后进行扫描,将CBCT与计划CT配准,记录分析...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并分析计划靶区(PTV)的合适边界(M_(PTV))。方法选取3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定期应用CBCT于放疗修正前、修正后以及放疗后进行扫描,将CBCT与计划CT配准,记录分析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结果修正前的摆位误差≤2 mm在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上分别为:87.4%、79.7%和85.3%。修正后三个方向均没有出现>2 mm的误差,而放疗后在三个方向上出现>2 mm的次数分别为1、2、3次。日常放疗中,不应用CBCT引导放疗时M_(PTV)在左右、上下和前后的三个方向上分别为3.8 mm、4.3 mm和3.3 mm,而放疗前CBCT引导放疗可以将M_(PTV)减小至1.8 mm、2.4 mm和1.9 mm。结论 CBCT可以有效提高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的摆位精确度,CBCT引导放疗可以明显缩小靶区外扩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cbct 摆位误差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伍宝琴 王灿莉 +1 位作者 许丁艺 黎春晖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测量慢性牙周炎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的牙槽骨高度,探讨正畸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高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CBCT测量222颗轻、中度牙周病患牙正畸治疗前后牙槽嵴顶到釉牙骨...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测量慢性牙周炎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的牙槽骨高度,探讨正畸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高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CBCT测量222颗轻、中度牙周病患牙正畸治疗前后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的距离。结果:全口6个区域24个位点比较,有7个位点即上前牙近远中位点、上前磨牙近中位点、上磨牙近中位点、下前牙颊舌侧位点、下前磨牙近中位点牙槽嵴顶到CEJ的距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17个位点牙槽嵴顶到CEJ的距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牙周病患者结合正畸治疗时不会引起明显的牙槽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正畸 牙槽骨 锥形束CT
下载PDF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上颌牙弓性别判定
14
作者 张微 叶爽 +5 位作者 王馨 孙扬 乌日乐 李上勋 王海生 董红梅 《刑事技术》 2024年第6期612-618,共7页
通过测量骨骼进行性别判定是法医人类学的重要内容,而某个时期一个种群的骨骼数据库往往并不适用于另一时期或另一种群。牙齿和颌骨较其他骨骼有较高的稳定性,往往能保存得更完整。而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利用计算机对骨骼的三... 通过测量骨骼进行性别判定是法医人类学的重要内容,而某个时期一个种群的骨骼数据库往往并不适用于另一时期或另一种群。牙齿和颌骨较其他骨骼有较高的稳定性,往往能保存得更完整。而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利用计算机对骨骼的三维图像进行测量和分析也成为法医人类学研究的趋势。本研究旨在针对中国中部地区个体,建立利用上颌牙弓多个测量指标判定性别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判定效果进行评价。首先,测量了180例(男性83例,女性97例)来自中国中部地区个体的上颌牙弓锥形束CT样本上的21项指标;然后,使用统计软件SPSS 24.0筛选出具有性别差异的指标;最后,对具有性别差异的指标的测量数据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判别分析,得出性别判定数学模型,并计算其用于性别判定的准确性。结果显示,21项指标中,有10项指标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男性的上颌牙弓变量均值均高于女性均值;对这10项指标进行单变量判别分析,建立10个判别公式,经过交叉验证得出准确率为57.2%~72.2%,其中,上齿槽弓宽变量的准确度最高,达72.2%;进行多变量判别分析,直接法所得判别公式经交叉验证准确率为73.4%,逐步法经筛选变量后,将上齿槽弓长、上齿槽弓宽两个变量纳入判别分析,交叉验证准确率为72.2%,直接法准确率高于逐步法。本研究表明,所选的上颌牙弓测量指标具有一定的性别判定价值。下一步的研究将探索更多的颅骨骨性标志在法医人类学多方面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性别判定 判别分析 上颌牙弓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自体髂骨松质骨联合CGF修复治疗牙槽嵴裂的疗效及术后牙龈退缩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尔东 郭洁 +3 位作者 郭靖 赵世俊 祁振江 胡淑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究自体髂骨松质骨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修复治疗牙槽嵴裂的临床效果及术后牙龈退缩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60例先天性牙槽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 目的:探究自体髂骨松质骨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修复治疗牙槽嵴裂的临床效果及术后牙龈退缩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60例先天性牙槽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自体髂骨松质骨移植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CGF治疗。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均进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检查,并采用Bergland分型比较两组患者牙槽嵴植骨效果和牙槽嵴裂隙内新生骨的最小垂直骨桥高度(Shortest vertical Length of bone Bridge,SLB)、最小骨宽度(Shortest anteroposterior Bone Width,SBW)以及骨密度等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裂隙近中牙牙龈退缩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植骨总达标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分级均无IV级;观察组患者术3、6个月SLB、SBW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SLB、SBW值与术后3个月比较均明显变小,但观察组骨吸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骨体积分数和骨密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裂隙近中牙牙龈退缩人数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髂骨松质骨联合CGF修复治疗对先天性牙槽嵴临床疗效显著,可进一步改善植骨效果,减少骨吸收率,术后牙龈退缩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裂 自体骨移植 浓缩生长因子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牙龈退缩
下载PDF
CBCT系统的X射线管组合机头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薄腾飞 崔燕南 +1 位作者 钱砾 罗守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8-842,共5页
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有精度高、辐射低、图像质量高等优点,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为了对牙科CBCT系统中的X射线管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对X射线管组合机头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该系统是CBCT系统的核心,它包括了X射线管组... 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有精度高、辐射低、图像质量高等优点,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为了对牙科CBCT系统中的X射线管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对X射线管组合机头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该系统是CBCT系统的核心,它包括了X射线管组合机头与控制计算机的通信、CBCT系统主控制板对X射线管组合机头的控制,以及主控制板与平板探测器之间的同步等。本文以PIC16F877A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并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电路和相应的操作软件。本系统已在当前的CBCT系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X射线组合机头控制 PIC单片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