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1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反馈系统改善胸外按压质量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魏捷 杜贤进 +1 位作者 吕菁君 田丹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观察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操作中应用实时反馈系统对胸外按压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110名急诊科和院前急救人员利用高级复苏模型,在心肺复苏反馈技术报告系统的监测下(背对电脑显... 目的观察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操作中应用实时反馈系统对胸外按压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110名急诊科和院前急救人员利用高级复苏模型,在心肺复苏反馈技术报告系统的监测下(背对电脑显示器),按照(2015AHACPR指南》推荐要求实施胸外心脏按压2min。观察并记录每位操作者胸外心脏按压平均速率(次/min)、平均深度(cm)、胸廓回弹速率(chestcompressionre]easevelocity,CCRV)(eenti.inches/s)。在休息1h后面对反馈系统的显示屏再次进行2min的胸外按压,电脑系统记录以上参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应用反馈系统前后,有效胸外按压率分别为(20.25±26.89)%伪.(70.16±20.18)%;按压深度分别为(5.15±0.76)cm vs.(5.52±0.29)cm。按压深度不够以及按压深度过度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应用前43.64%vs.10%;14.55%vs0.09%;平均按压频率分别为(102.26±6.76)次/min强(121.29±9.89)次/min;平均按回弹速率分别为(1430.81±218.79)centi-inches/svs.(1575.62±135.71)centi-inches/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110)。结论加强CPR质量参数的监测与实施实时反馈系统能有效提高胸外按压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 胸外按压 实时 反馈系统 质量监测 胸廓回弹 培训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耳穴疗法的刺激方法及取穴规律 被引量:20
2
作者 鲍娜 王琼 +14 位作者 贾叶娟 杨克 孔令娟 孙彦辉 李晓峰 徐晶 张选平 张莘 杜玉茱 李俊蕾 杨青青 冯欣欣 石晶 贾春生 王建岭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2-376,共5页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耳穴疗法相关的文献,以单纯应用耳穴疗法治疗疾病的期刊、学位论文为数据样本,并对文献进行筛选、录入、审核、数据提取、统计分析,挖掘耳穴疗法中刺激方法的药物(针具)应用情况、穴位应用、选择何侧耳穴治疗疾病...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耳穴疗法相关的文献,以单纯应用耳穴疗法治疗疾病的期刊、学位论文为数据样本,并对文献进行筛选、录入、审核、数据提取、统计分析,挖掘耳穴疗法中刺激方法的药物(针具)应用情况、穴位应用、选择何侧耳穴治疗疾病以及每天按压耳穴次数及时间问题。在刺激方法中,药物(针具)种类多,其中王不留行籽应用最多,占总刺激方法的60.89%;按压次数及时间在临床的应用较随意;耳穴疗法选择的主穴较少;取健侧耳穴治疗疾病效果显著;取单、双侧耳穴治疗疾病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疗法 刺激方法 穴位应用 按压次数 按压时间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SEED格式STEIM2数据压缩算法在实时地震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洪体 陈阳 庄灿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4年第4期14-19,共6页
在一定带宽内,及时、高效、无失真地传输地震数据是地震数据传输的基本要求,SEED格式给出的数据格式在数据压缩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但SEED格式没有定义数据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机制和检验方法,因而影响实时传输中的使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 在一定带宽内,及时、高效、无失真地传输地震数据是地震数据传输的基本要求,SEED格式给出的数据格式在数据压缩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但SEED格式没有定义数据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机制和检验方法,因而影响实时传输中的使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EED格式的STEIM2数据压缩算法,同EDAS数据包形式兼容的实时压缩数据包编码方法,来实现实时压缩数据的传输。经理论评估和实际数据检验,它容易实现,效率高,安全,可靠,完全可以应用于实时数据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D STEIM2 数据压缩 实时传输
下载PDF
透水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谭燕 谭源 +2 位作者 肖衡林 朱云涛 彭烨键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128,135,共4页
以湖北地区天然碎石为粗骨料,通过试验研究了透水混凝土在不同骨料粒径、水灰比和压实时间情况下的抗压、抗折强度的变化,得到了3个因素对透水混凝土强度影响的基本规律:透水混凝土的强度随骨料粒径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透水混凝... 以湖北地区天然碎石为粗骨料,通过试验研究了透水混凝土在不同骨料粒径、水灰比和压实时间情况下的抗压、抗折强度的变化,得到了3个因素对透水混凝土强度影响的基本规律:透水混凝土的强度随骨料粒径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透水混凝土的强度随水灰比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透水混凝土的强度随压实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骨料粒径 水灰比 压实时间
下载PDF
Key parameters controlling electrical resistivity and strength of cement treated soils 被引量:15
5
作者 章定文 陈蕾 刘松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991-2998,共8页
The improvement of question soils with cement shows great technic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dvantages. And interest in introducing electrical resistivity measurement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cement treated soils ... The improvement of question soils with cement shows great technic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dvantages. And interest in introducing electrical resistivity measurement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cement treated soils has increased markedly recently due to its economical, non-destructive, and relatively non-invasive advantages. This work aims to quantify the effect of cement content (aw), porosity (nt), and curing time(T) on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p) and unconfined compression strength (UCS) of cement treated soil. A series of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ests and UCS tests of cement treated soil specimen after various curing periods were carried out. A modified Archie empirical law was propos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cement content and curing period on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cement treated so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nt/(aw·T) and nt/(aw·T^1/2) ratio are appropriate parameters to assess electrical resistivity and UCS of cement treated soil,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CS and electrical resistivity was also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 treated soil electrical resistivity unconfined compression strength cement content POROSITY curing time
下载PDF
虚拟网络计算(VNC)协议中的编码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飞蝶 李锦涛 史红周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3-95,共3页
VNC协议由于它真正的瘦客户技术和平台独立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编码方法作为VNC协议中核心技术,对远程图形显示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VNC协议中的编码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种高效快速的编码方法。
关键词 VNC协议 编码方法 压缩率 解码时间
下载PDF
软土路基超载设计与卸载时机的确定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道志 陈东升 《中南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9,共4页
预压是最常用的软土地基处治方法。在工期较短,预压时间受到限制时,可采取超载预压的方法加快预压期的沉降量。根据广东省阳茂高速公路软基实况及基于沉降监测资料的分析,进行软土地基超载设计并推算相应的超载厚度,同时探讨了卸载时机... 预压是最常用的软土地基处治方法。在工期较短,预压时间受到限制时,可采取超载预压的方法加快预压期的沉降量。根据广东省阳茂高速公路软基实况及基于沉降监测资料的分析,进行软土地基超载设计并推算相应的超载厚度,同时探讨了卸载时机的确定方法,确保预压期内地基应完成的沉降量和预压期末地基的固结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路基 超载设计 卸载时机 预压 高速公路 确定方法
下载PDF
经桡动脉路径心脏介入术后缩短止血器压迫时间对病人桡动脉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倩 郑雪梅 +2 位作者 周芳 张文 于涛 《循证护理》 2015年第4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采用弹力带加压型(R型)止血器止血适宜的时间。[方法]对245例经桡动脉路径行介入术后的病人使用止血器对桡动脉进行压迫止血,按止血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4h组,n=127)和对照组(6h组,n=1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采用弹力带加压型(R型)止血器止血适宜的时间。[方法]对245例经桡动脉路径行介入术后的病人使用止血器对桡动脉进行压迫止血,按止血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4h组,n=127)和对照组(6h组,n=118),对两组术后发生出血、血肿、骨筋膜室综合征、静脉回流障碍、动脉闭塞等桡动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4h解除止血器的病人与6h解除止血器的病人相比,出血、血肿等并发症没有增加(P>0.05);静脉回流障碍明显减少(P<0.05)。[结论]经桡动脉路径行介入术的病人适宜于术后4h解除止血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止血器 压迫时间
下载PDF
无人机序列图像压缩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田金文 谢清鹏 +1 位作者 谭毅华 柳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6-78,共3页
根据无人机的运动特点,求出序列图像之间的重叠区域,将运动序列图像转变成静态图像,然后以类EBCOT算法完成拼接图像的压缩.压缩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压缩效率和运行时间上均优于H.264等视频压缩标准,可较好地满足无人机图像的传输需求.
关键词 视频压缩 无人机 压缩效率 运行时间
下载PDF
基于疲劳-蠕变载荷等效转换的涡轮盘载荷谱编制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10
10
作者 肖阳 徐可君 +1 位作者 秦海勤 贾明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16-2324,共9页
针对雨流计数法在峰谷值提取时进行等值压缩,忽略保载时间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损伤曲线的疲劳-蠕变载荷等效转换方法。利用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函数和损伤等效原则,建立了不同应力水平、不同保载时间下疲劳-蠕变载荷与疲劳... 针对雨流计数法在峰谷值提取时进行等值压缩,忽略保载时间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损伤曲线的疲劳-蠕变载荷等效转换方法。利用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函数和损伤等效原则,建立了不同应力水平、不同保载时间下疲劳-蠕变载荷与疲劳载荷之间的等效换算模型。利用涡轮盘材料试验数据,计算了不同循环加载条件下的等效换算比,得到了其随保载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改进的雨流计数法,编制了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盘载荷谱,并将其与寿命-时间分数预测法相结合,得到了涡轮盘剩余寿命。结果表明,改进的雨流计数法综合考虑了疲劳-蠕变耦合损伤对涡轮盘寿命造成的影响,相比于传统雨流计数法,寿命预测误差降低了15.02%,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流计数法 等值压缩 保载时间 等效转换 载荷谱 寿命预测
下载PDF
手法复位PCVP与单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曹强 段明明 +3 位作者 张亮亮 冯阳阳 周煜虎 王剑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2期54-58,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手法复位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 目的对比观察手法复位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85例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复合组40例采用手法复位PCVP治疗,常规组45例采用单侧PKP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治疗费用、骨水泥分布等级,术前术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AV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复合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透视次数、治疗费用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复合组骨水泥用量大于常规组,骨水泥分布等级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后凸Cobb角、AVH、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PCVP治疗OVCF不仅可达到常规PKP复位伤椎、改善后凸畸形的效果,而且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但在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方面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 手法复位 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后凸畸形 手术时间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气囊压迫器不同压迫时间止血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金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究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桡动脉气囊压迫器不同压迫时间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月于玉环市人民医院行TRI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两组均在TRI术后使用桡动脉气... 目的探究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桡动脉气囊压迫器不同压迫时间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月于玉环市人民医院行TRI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两组均在TRI术后使用桡动脉气囊压迫器对桡动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A组术后2 h开始减压放气,每隔1 h减压1次,至8 h时完全解除压迫;B组术后4 h开始减压放气,每隔2 h减压1次,至12 h时完全解除压迫。比较两组止血效果、术后术侧肢体血氧饱和度(Sp O2)、穿刺处疼痛不适情况、术侧手掌肿胀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均成功止血,B组有4例患者未能一次成功止血,A组止血成功率(100.00%)显著高于B组(9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B组术侧肢体SpO2显著低于A组,A组舒适度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侧手掌肿胀程度显著低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I术后桡动脉气囊压迫器第一次减压时间提前至术后2 h,压迫总时间8 h,可有效止血,改善患者术侧肢体指端末梢供血,降低手掌肿胀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 桡动脉气囊压迫器 压迫时间
下载PDF
养护制度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杰 吴瑾 赵林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80-2682,2687,共4页
合理的养护制度可保证高性能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但工程中因多方面原因,养护制度难以有效保证。以工程中常用养护制度为对象,试验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对高性能混凝土7 d、28 d和56 d抗压强度发展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养护制度的实质和作用... 合理的养护制度可保证高性能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但工程中因多方面原因,养护制度难以有效保证。以工程中常用养护制度为对象,试验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对高性能混凝土7 d、28 d和56 d抗压强度发展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养护制度的实质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湿草帘覆盖养护是综合效果最佳的养护方法,并以7 d养护为宜。试验结果可为工程养护制度的选取提供方案指导和量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护制度 高性能混凝土 抗压强度 养护方法 养护时间
下载PDF
用于高速数据采集的DMA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永军 《石油仪器》 1998年第4期25-26,52,共2页
提高数传速率是设计微机控制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DMA技术是指外设与微机主存之间数传的一种方式。在DMA方式下 ,数传过程不是由CPU控制 ,而是在专用接口芯片DMA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的 ,它适用于外设和主存之间批量数... 提高数传速率是设计微机控制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DMA技术是指外设与微机主存之间数传的一种方式。在DMA方式下 ,数传过程不是由CPU控制 ,而是在专用接口芯片DMA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的 ,它适用于外设和主存之间批量数据的高速数据传输。在微机控制的动态测试系统 ,数传一个字节的时间为 31.2 5ns,若采用程序查询或中断方式实现A/D转换器与微机主存之间的数传 ,还很难在 31.2 5ns内传输一个字节的数据 ;而采用DMA方式数传 ,用压缩时序工作 ,则在大多数情况下 ,在 2个时钟时间内完成一个字节的数传 ,因此 ,DMA数传能满足一般高速数据采集的需要 ,且有硬软件设计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数据传输 DMA技术 微机控制
下载PDF
Deep Model Compression for Mobile Platforms:A Survey 被引量:7
15
作者 Kaiming Nan Sicong Liu +1 位作者 Junzhao Du Hui Liu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77-693,共17页
Despi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and embedded hardware, directly executing computationexpensive and storage-intensive deep learning algorithms on these devices’ local side remains constrained for sensory data ... Despi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and embedded hardware, directly executing computationexpensive and storage-intensive deep learning algorithms on these devices’ local side remains constrained for sensory data analysi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summarize the layer compression techniques for the state-of-theart deep learning model from three categories: weight factorization and pruning, convolution decomposition, and special layer architecture designing. For each category of layer compression techniques, we quantify their storage and computation tunable by layer compression techniques and discuss their practical challenges and possible improvements. Then, we implement Android projects using TensorFlow Mobile to test these 10 compression methods and compare their practical performances in terms of accuracy, parameter size, intermediate feature size,computation, processing latenc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o further discuss their advantages and bottlenecks,we test their performance over four standard recognition tasks on six resource-constrained Android smartphones.Finally, we survey two types of run-time Neural Network(NN) compression techniques which are orthogonal with the layer compression techniques, run-time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ost optimization with special NN architecture,which are orthogonal with the layer compression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learning MODEL compression run-time RESOURCE management COST optimization
原文传递
人工林杉木压缩整形过程中的定形工艺 被引量:6
16
作者 钱俊 沈哲红 +1 位作者 金永明 严建敏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27,共3页
以蒸汽压力、时间及定形结束时蒸汽卸压速度为参数,对杉木压缩整形工艺的定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整形过程中定形的蒸汽压力、定形时间对杉木定形后的体积压缩恢复率影响显著,而定形完成后的蒸汽卸压速度无显著影响;2)定形的蒸汽压... 以蒸汽压力、时间及定形结束时蒸汽卸压速度为参数,对杉木压缩整形工艺的定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整形过程中定形的蒸汽压力、定形时间对杉木定形后的体积压缩恢复率影响显著,而定形完成后的蒸汽卸压速度无显著影响;2)定形的蒸汽压力、定形时间的各个水平之间的定形效果差异极显著,理想的定形效果是在0.8MPa的饱和蒸汽压下持续4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杉木 压缩整形 定形 蒸汽压力 定形时间
下载PDF
压缩深层神经网络隐藏层维度对其分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成凌飞 贺扬 +1 位作者 张培玲 李艳 《电子科技》 2019年第1期72-75,共4页
为了使深层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少量训练时间的性能。文中汲取压缩神经网络的思想,通过将深层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与隐藏层按照不同的比例将隐藏层的维度进行压缩,并在传统压缩深层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在其顶层添加一个分类层,使深... 为了使深层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少量训练时间的性能。文中汲取压缩神经网络的思想,通过将深层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与隐藏层按照不同的比例将隐藏层的维度进行压缩,并在传统压缩深层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在其顶层添加一个分类层,使深层神经网络拥有分类的能力。实验将构建的深层神经网络应用于MNIST手写数据集的分类测试,结果表明,经过适当压缩的深层神经网络比未被压缩的深层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而且节省了大量的训练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神经网络 分类 压缩比例 泛化能力 训练时间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对压缩货车周转时间提高运输效率的探讨 被引量:8
18
作者 史玉捷 《价值工程》 2010年第11期106-107,共2页
由货车周转时间的定义即可得知,如果能够成功压缩货车周转时间,加快车辆周转,尤其在全路空车严重不足时,则可以有效控制货车周转时间、提高货车车辆运用效率,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更何况在当前新形势下,加速货车周转,对于国铁即... 由货车周转时间的定义即可得知,如果能够成功压缩货车周转时间,加快车辆周转,尤其在全路空车严重不足时,则可以有效控制货车周转时间、提高货车车辆运用效率,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更何况在当前新形势下,加速货车周转,对于国铁即意味着能以同样数量的货车完成更多的运输任务,进而增加运输收入;对于地方铁路或专用铁路则意味着将大大减少对国铁货车占用费的支出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车 压缩 提高 周转时间 运输效率
下载PDF
Static softening behaviors of 7055 alloy during the interval time of multi-pass hot compression 被引量:6
19
作者 Liang-Ming Yan Jian Shen +1 位作者 Jun-Peng Li Bai-Ping Mao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41-246,共6页
Multipass plain strain compression test of 7055 alloy was carried out on Gleeble 1500D thermomechanical simulato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rval time on static softening behavior between two passes. Microstructural f... Multipass plain strain compression test of 7055 alloy was carried out on Gleeble 1500D thermomechanical simulato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rval time on static softening behavior between two passes.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lloy deformed with delay times varying from 0 to 180 s after achieving a reduction of ,-~52 % in the 13 stages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TEM and EBSD observations. The 14th pass of peak stresses after different delay times were gained. The peak stress decreases with the interstage delay time increasing, but the decreasing trend is gradually slower. Static recovery, meta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or static recrystallization can be found in the alloy during two passes. The recovery and recrystallization degree increases with longer interstage delay time. The static recovery is the main softening mechanism. Subgrain coalescence and subgrain growth together with particle-stimulated nucleation are the main nucleation mechanisms for static recrystal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5 aluminum alloy Hot compression Microstructure Interval time
下载PDF
基于PDEs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江珊珊 杨静 范丽亚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6,共10页
针对提取图像判别信息的基于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PDEs)的方法做了进一步研究。研究进化次数对图像特征质量的影响和压缩函数的压缩速度对图像特征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DEs的进化可以降低遮挡的影响以及对... 针对提取图像判别信息的基于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PDEs)的方法做了进一步研究。研究进化次数对图像特征质量的影响和压缩函数的压缩速度对图像特征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DEs的进化可以降低遮挡的影响以及对光暗具有鲁棒性,但PDEs的进化次数以及压缩函数和压缩速度严重影响图像特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微分方程 图像特征 遮挡 压缩函数 进化次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