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可降解塑料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唐赛珍 陶欣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共6页
简述了中国塑料工业的生产和消费概况及一次性塑料废弃物的现状和防治对策 ,重点介绍和讨论了中国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发展概况以及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和思考 。
关键词 中国 降解塑料 废弃物 资源 堆肥化
下载PDF
辽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的2阶段生物修复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培军 台培东 +3 位作者 郭书海 刘宛 蔺欣 张春桂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4-78,共5页
建立了污染土壤预制床处理工程 ,对不同类型原油污染土壤分别进行堆腐处理 ,历时 2个阶段 ,共运行2 1 0d .当稀油、稠油、特稠油和高凝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总量 (TPH)为 2 5 8~ 77 2 g·kg- 1时 ,经过 5 3d(为第 1阶段 )的运行 ,TP... 建立了污染土壤预制床处理工程 ,对不同类型原油污染土壤分别进行堆腐处理 ,历时 2个阶段 ,共运行2 1 0d .当稀油、稠油、特稠油和高凝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总量 (TPH)为 2 5 8~ 77 2 g·kg- 1时 ,经过 5 3d(为第 1阶段 )的运行 ,TPH去除率 3 8 3 7%~ 5 6 74 % .第 2年 (为第 2阶段 )继续处理 1 5 6d ,TPH降解率达到 66 5 9%~80 96% .连续运行结果表明 ,污染土壤中易分解的石油烃污染物大部分在第 1阶段得到降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 石油污染土壤 辽河油田 堆腐
下载PDF
固体有机废物堆肥过程中氮的转化 被引量:28
3
作者 单德鑫 李淑芹 许景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65-269,共5页
文章论述了固体有机废物堆肥过程中氮的转化过程,主要在氨化、硝化、反硝化、固定和氮以淋洗液和废气的形式排放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并对影响此过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堆肥过程中氮素的合理调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固体有机废物 堆肥过程 氮的转化 合理调控
下载PDF
填充料和通气对污泥堆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艳霞 王敏健 +1 位作者 王菊思 陈同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15-1020,共6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填充料和通气状况对污泥堆肥起始升温的影响。结果表明 ,填充料含量高的配比升温速度明显比填充料含量低的配比快 ;高填充料配比的堆体 (填充料占堆料的 1 /2~ 1 /3)在起始升温阶段可以不进行氧气的供给 ;低填充... 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填充料和通气状况对污泥堆肥起始升温的影响。结果表明 ,填充料含量高的配比升温速度明显比填充料含量低的配比快 ;高填充料配比的堆体 (填充料占堆料的 1 /2~ 1 /3)在起始升温阶段可以不进行氧气的供给 ;低填充料的配比和加入回流堆肥的配比 (填充料占堆料的 1 /4~ 1 /9) ,由于堆体的孔隙少 ,则必须进行通气量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填充料 通气量 温度 堆肥过程
下载PDF
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形成胡敏酸的组成和结构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吴景贵 王明辉 +2 位作者 万忠梅 姜亦梅 吴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3-451,共9页
采用化学方法和谱学方法对玉米秸秆腐解生成胡敏酸(CCSR HA)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CSR HA的碳组成可分成三个部分:脂肪族碳、芳香族碳和羧基碳,它们的含量分别为59.62%、26.94%和13.44%。CCSR HA主要的官能团包括羟基、烷... 采用化学方法和谱学方法对玉米秸秆腐解生成胡敏酸(CCSR HA)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CSR HA的碳组成可分成三个部分:脂肪族碳、芳香族碳和羧基碳,它们的含量分别为59.62%、26.94%和13.44%。CCSR HA主要的官能团包括羟基、烷基、羧基、酰胺基、苯环、烷氧基及碳水化合物结构,木质素残体是其骨架,碳水化合物结构或类糖结构及烷基片段是其主要组成单元。其类型属于Rp型胡敏酸。未腐解的玉米秸秆本身就含有类胡敏酸物质(OCSR HA),OCSR HA和CCSR HA的官能团组成上有一定差异,后者结构中,甲基、亚甲基、次甲基、醚键官能团和酚羟基的含量降低,而酰胺成分、游离的羧基、甲氧基、碳水化合物组分相对含量升高,脂族性升高,芳香性降低,芳香度由初始的42.19降至腐解后的29.97,并且与无机物质的结合能力增强。就元素组成的变化看,CCSR HA中C和H元素的含量趋于降低,而N和O元素的含量趋于升高。CCSR HA同土壤胡敏酸相比,糖类结构含量较高,并且以片段的形式与水解木质素残体相连。羧基含量较低,但以不同的连接方式存在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胡敏酸 腐解过程 结构
下载PDF
玉米叶片残体腐解过程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吴景贵 曾广赋 +4 位作者 汪冬梅 席时权 姜岩 王明辉 耿玉晖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395-1400,共6页
采用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对玉米植株叶片残体腐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叶片残体腐解的进行,羟基、酮羰基、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含量逐渐降低,甲氧基的含量增加。叶片残体中化合物的脂族性降低,而芳香性则趋于升高和... 采用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对玉米植株叶片残体腐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叶片残体腐解的进行,羟基、酮羰基、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含量逐渐降低,甲氧基的含量增加。叶片残体中化合物的脂族性降低,而芳香性则趋于升高和增强,羧基在腐解的过程中皆以羧酸盐的形式存在,有机成分中的无机元素特别是硅释放出来,并以SiO2等氧化物的形式逐渐积累,其它阳离子则形成碳酸盐。氮肥的加入促进了玉米叶片残体的腐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片残体 腐解过程 秸秆还田 沤肥
下载PDF
接种微生物条件下牛粪+麦秸堆腐过程有机组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鲜妮 来航线 +1 位作者 田霄鸿 王旭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17-2421,共5页
大量排放的畜禽粪便若利用不当则会对环境构成威胁,经微生物发酵、制成高效有机肥料是粪肥与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试验以牛粪添加不同比例的小麦秸秆为原料,在接种和非接种微生物的条件下进行堆腐,研究了腐解过程有机组分及腐... 大量排放的畜禽粪便若利用不当则会对环境构成威胁,经微生物发酵、制成高效有机肥料是粪肥与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试验以牛粪添加不同比例的小麦秸秆为原料,在接种和非接种微生物的条件下进行堆腐,研究了腐解过程有机组分及腐殖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腐解进行,乙醇溶性组分含量逐渐降低;水溶性组分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随腐解进行呈现一定波动,但总体呈降低趋势;木质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全碳含量降低,腐殖物质碳占全碳的比例逐渐增加,H/F比值逐渐升高。秸秆的加入比例越高越有利于木质素的积累,牛粪所占比例越大则越有利于腐殖物质的形成。接种微生物可促进有机物料中各有机组分的分解,并有利于腐殖物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秸秆 堆肥过程 有机组成 外源微生物 接种
下载PDF
污泥堆肥技术及工艺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车悦驰 颜蓓蓓 +3 位作者 王旭彤 陈冠益 旦增 孟德安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4-173,共10页
我国污泥产量逐年增长,污泥处置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污泥堆肥技术因其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污泥处置技术。高效化、高值化、智能化是目前污泥堆肥技术的发展方向。从堆肥调理剂的优化发展、污泥堆肥的曝气策略、除臭工艺及... 我国污泥产量逐年增长,污泥处置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污泥堆肥技术因其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污泥处置技术。高效化、高值化、智能化是目前污泥堆肥技术的发展方向。从堆肥调理剂的优化发展、污泥堆肥的曝气策略、除臭工艺及堆肥设备的工艺优化等方面,归纳总结了目前污泥堆肥技术工艺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从废物利用、可回收设备研发利用、生物生命活动利用的角度开发堆肥调理剂;结合传感器反馈、软件数值模拟等技术,改良堆肥工艺设备;引进新型曝气及除臭工艺,研发高效堆肥设备。以期为可为我国污泥堆肥工艺的发展及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堆肥 调理剂 工艺优化 除臭工艺
原文传递
好氧堆肥中通风工艺与参数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徐鹏翔 王越 +1 位作者 杨军香 李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03-2408,共6页
通风是影响好氧堆肥过程中温度变化、微生物活性、气体成分、水分去除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文章总结了好氧堆肥中通风工艺与参数研究进展。主要结论如下:好氧堆肥有三种通风方式,即自然通风、被动通风和强制通风,其中强制通风在堆肥科... 通风是影响好氧堆肥过程中温度变化、微生物活性、气体成分、水分去除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文章总结了好氧堆肥中通风工艺与参数研究进展。主要结论如下:好氧堆肥有三种通风方式,即自然通风、被动通风和强制通风,其中强制通风在堆肥科学研究和堆肥工程中应用较多。定时开-关周期循环控制、氧含量反馈控制和最大氧消耗率反馈控制是好氧堆肥中典型的三种通风控制方式,定时开-关周期循环控制和氧含量反馈控制方式被认为是在工厂化堆肥中应用的标准控制方式,最大氧消耗率反馈控制是一种新型的控制方式,控制效果较好,但在实际工程中尚未被应用。堆肥通风速率因原料和堆肥形式不同而不同,研究结果认为通风速率为0.2~0.6 L·min^(-1)·kg^(-1)有机物质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搅拌是一种特殊的堆肥通风方式,在搅拌过程中,通过分子扩散和能量梯度驱动空气质量运动,从而为堆体供给足够的氧气,这一方式在槽式和反应器堆肥中应用较多。实际堆肥工程中,条垛式堆肥一般采取翻堆结合自然通风工艺,槽式堆肥采取分段强制通风工艺,反应器堆肥一般采取间歇式通风工艺;条垛式和槽式堆肥建议翻堆频率为1 d 1次,槽式和反应器堆肥建议通风速率为0.05~0.2 m3·min^(-1)·m^(-3)有机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堆肥 通风 工艺参数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堆肥化处理对畜禽粪便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及抗性基因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田哲 张昱 杨敏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6-943,共8页
随着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的广泛应用,畜禽粪便已成为四环素类抗生素和抗性基因的重要富集位点,其未经处理直接施用具有潜在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风险。堆肥化处理可有效消减畜禽粪便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并且对抗性基因的扩散和... 随着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的广泛应用,畜禽粪便已成为四环素类抗生素和抗性基因的重要富集位点,其未经处理直接施用具有潜在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风险。堆肥化处理可有效消减畜禽粪便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并且对抗性基因的扩散和传播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本综述比较了不同的堆肥化工艺对粪肥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消减的效果,并重点讨论了其微生物降解机理,总结了堆肥化处理对粪肥中四环素抗性基因消减的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了堆肥化处理过程中抗性基因变化的微生态机理与控制策略,最后提出了采用热水解等预处理工艺去除抗生素压力和采用厌氧堆肥化工艺增强抗性基因控制的技术建议,以及从动态的角度采用高通量的检测技术来解析抗性基因消减机制的研究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四环素类抗生素 四环素抗性基因 堆肥化 控制
原文传递
垃圾堆肥工艺过程动态模拟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席北斗 李英军 +3 位作者 张晓萱 黄国和 秦肖生 刘鸿亮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3,共4页
选取通气量、含水率、温度、底物浓度等作为堆肥控制因子,在堆肥生物反应动力学的基础上,根据堆肥反应过程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以及微生物比生长速度与含水率、堆肥温度的依存关系,结合翻转式堆肥反应装置操作运行条件,对厨房垃圾好... 选取通气量、含水率、温度、底物浓度等作为堆肥控制因子,在堆肥生物反应动力学的基础上,根据堆肥反应过程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以及微生物比生长速度与含水率、堆肥温度的依存关系,结合翻转式堆肥反应装置操作运行条件,对厨房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堆温、含水率、有机物、微生物量及氧气消耗量等变化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并将模拟结果与堆肥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证明,除了由于反应装置保温不理想引起堆温和含水率二者有偏差外,总体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堆肥结果基本吻合。另外还开展了利用所开发的模型进行堆肥通气优化的应用研究。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出口氧气控制在10%~18%时,采用间歇供氧,不仅能提高堆肥效率,而且可以使供氧时间减少40%以上。经过堆肥实验验证模拟结果是正确的。由此可见,利用模型模拟堆肥过程,快速优化堆肥方案是可行与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堆肥 控制因子 好氧堆肥 有机物 厨房垃圾 含水率 运行条件 反应装置 工艺过程 反应过程
下载PDF
生活垃圾堆肥工艺条件及其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席北斗 李英军 +3 位作者 刘鸿亮 孟伟 秦肖生 黄国和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1-34,共4页
为了改善堆肥微环境 ,提高生活垃圾堆肥速率 ,研究堆肥工艺条件及其反应动力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控制堆肥工艺条件 ,如初始温度、含水率、C/N比及堆料颗粒大小 ,研究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生物、化学及物理因素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生... 为了改善堆肥微环境 ,提高生活垃圾堆肥速率 ,研究堆肥工艺条件及其反应动力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控制堆肥工艺条件 ,如初始温度、含水率、C/N比及堆料颗粒大小 ,研究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生物、化学及物理因素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生活垃圾堆肥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合理控制堆肥初始反应条件 ,能明显提高堆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堆肥工艺 一级反应动力学 C/N比 改善 微环境 含水率 反应条件 颗粒大小 研究
下载PDF
抗生素制药菌渣的处理处置技术进展与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石鹏 艾晗 +1 位作者 王辉 孙德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6-494,共9页
通过文献查阅和对国内数十家典型抗生素制药企业实地调研,本文分析了近6年(2007—2012年)国内抗生素制药菌渣产量、市场份额、地域分布等情况,对抗生素处理处置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包括堆肥、厌氧消化、酵母膏用品、菌渣水煤浆、菌渣活... 通过文献查阅和对国内数十家典型抗生素制药企业实地调研,本文分析了近6年(2007—2012年)国内抗生素制药菌渣产量、市场份额、地域分布等情况,对抗生素处理处置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包括堆肥、厌氧消化、酵母膏用品、菌渣水煤浆、菌渣活性炭技术。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国内的菌渣处理处置和资源化技术中堆肥、厌氧消化最受多数企业认可。然而,各类抗生素制药菌渣处理处置技术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相关污染物,残留抗生素效价在进行资源化利用时还需谨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抗生素制药菌渣 堆肥 厌氧消化 资源化 处理过程
下载PDF
猪粪和牛粪与秸秆配合堆腐过程中腐殖物质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文圣 王旭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1-544,共4页
选用猪粪和牛粪与小麦秸秆分别按体积比75∶25和50∶50进行配合,在接种和不接种微生物条件下进行堆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堆腐的进行,各处理总有机碳(TO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腐殖物质碳质量占TOC质量的比例呈增加趋势,接种微生物促进了... 选用猪粪和牛粪与小麦秸秆分别按体积比75∶25和50∶50进行配合,在接种和不接种微生物条件下进行堆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堆腐的进行,各处理总有机碳(TO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腐殖物质碳质量占TOC质量的比例呈增加趋势,接种微生物促进了TOC的矿化和腐殖质的形成。在堆腐过程中,牛粪与秸秆2种配比处理胡敏酸/富里酸含量(H/F)比值随着堆腐进程均呈现上升趋势,而猪粪与秸秆2种配比处理H/F比值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堆腐结束时,接种微生物处理H/F比值均比不接种微生物处理高,说明接种微生物有利于胡敏酸的形成。从接种微生物促进腐殖质形成的效果来看,牛粪比猪粪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牛粪 小麦秸秆 堆腐过程 腐殖物质
下载PDF
高效石油降解微生物堆制法处理油污土壤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东平 胡凌燕 +2 位作者 周伶俐 李亚维 杨家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88,共3页
采用高效石油降解菌复合堆制法来处理油污土壤(土样1和土样2),对过程中的基本参数如温度、pH和水分进行适时的调控;定期分析添加的高效石油降解菌菌数变化以及总油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这种堆制方式对油污土壤的修复作用十分明显,扣除其他... 采用高效石油降解菌复合堆制法来处理油污土壤(土样1和土样2),对过程中的基本参数如温度、pH和水分进行适时的调控;定期分析添加的高效石油降解菌菌数变化以及总油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这种堆制方式对油污土壤的修复作用十分明显,扣除其他因素的影响,生物修复的去除率分别为42.9%和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微生物 堆制处理 石油降解
下载PDF
基于在线近红外光谱的堆肥全过程关键参数快速检测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增玲 黄圆萍 +2 位作者 沈广辉 梅佳琪 韩鲁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6-361,384,共7页
为探究在线近红外光谱仪对堆肥全过程含水率、pH值、电导率、有机质质量分数、总碳质量分数、总氮质量分数和碳氮比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分析的可行性,以采集的60个堆肥全过程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在线近红外光谱仪、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 为探究在线近红外光谱仪对堆肥全过程含水率、pH值、电导率、有机质质量分数、总碳质量分数、总氮质量分数和碳氮比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分析的可行性,以采集的60个堆肥全过程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在线近红外光谱仪、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有机肥堆肥过程中含水率、pH值、电导率、有机质质量分数、总碳质量分数、总氮质量分数和碳氮比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在线近红外光谱仪可实现堆肥全过程上述关键参数的速测(RSD<10%),其中,含水率和总氮质量分数的R_(2C)和R_(PD)分别为0. 94和3. 62、0. 92和3. 14,模型效果优秀; pH值、总碳质量分数和碳氮比的R_(2C)和R_(PD)分别为0. 90和1. 89、0. 83和2. 12、0. 82和2. 15,模型效果良好;电导率和有机质质量分数的R_(2C)和R_(PD)分别为0. 79和1. 85、0. 80和1. 93,模型效果一般,模型精度有待提高。各参数近红外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偏差很小,并且近红外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随堆肥时间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关键参数 过程分析 在线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厨余垃圾好氧堆肥技术及优化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乔如陆 王凌霄 +4 位作者 孙玉鑫 李国学 常瑞雪 李季 李彦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1-828,共8页
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后厨余垃圾的分出量与日俱增,现有资源化处理利用设施面临巨大挑战.好氧堆肥技术的处理规模灵活、设施可调整、工艺适配性高,具有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的应用潜力,深入剖析厨余垃圾好氧堆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对未... 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后厨余垃圾的分出量与日俱增,现有资源化处理利用设施面临巨大挑战.好氧堆肥技术的处理规模灵活、设施可调整、工艺适配性高,具有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的应用潜力,深入剖析厨余垃圾好氧堆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对未来实现其“高效、高品质、低污染”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系统综述好氧堆肥处理厨余垃圾的基本原理和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深入剖析添加微生物菌剂和调节环境参数(自由空域、含水率、颗粒粒径、通风量等)两类方法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总结得出两类方法都是通过提高功能性微生物的活性来加快发酵速率并实现污染气体的减排,而利用土著功能性微生物能够避免菌剂添加失灵、种群间竞争等问题,并指出环境参数调节应重点关注物料比表面积和孔隙度的平衡,提高氧气的利用率以增强功能性微生物的活性,进而获取最佳的厨余垃圾好氧堆肥工艺参数,为反应器的设计以及现有工程的改造升级提供参数支撑.未来厨余垃圾好氧堆肥技术的工艺优化应是多方面的有机结合,通过多学科交叉和高效技术结合实现对功能性微生物的改造,构建智能化、数字化的厨余垃圾好氧堆肥过程,降低处理成本.(图4表1参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堆肥 厨余垃圾 微生物菌剂 环境参数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NIRS和Local PLS算法的堆肥关键参数实时动态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圆萍 沈广辉 +3 位作者 廖科科 吴亚蓝 韩鲁佳 杨增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95-202,共8页
为对不同堆肥工艺堆肥全过程关键参数进行实时动态分析,该研究以牛粪便和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规模化槽式和膜覆盖好氧堆肥,采集堆肥全过程样本,分析了2种堆肥技术堆肥全过程中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和碳氮比等关键参数的变化,并结合Local ... 为对不同堆肥工艺堆肥全过程关键参数进行实时动态分析,该研究以牛粪便和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规模化槽式和膜覆盖好氧堆肥,采集堆肥全过程样本,分析了2种堆肥技术堆肥全过程中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和碳氮比等关键参数的变化,并结合Local PLS算法建立了2种堆肥技术堆肥全过程中上述参数的通用速测模型,得出以下结果:1)2种主要工艺关键参数数值及变化规律均不同,且在整个堆肥过程中有显著性变化(P<0.05);2)所建立的Local PLS模型的RPD(Ratio of Prediction to Deviation)为4.47,RSD(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为3.37%,可达到很好的预测效果;有机质含量和碳氮比的R_P^2分别为0.74和0.77,RPD大于1.5,RSD小于10%,模型可用于定量预测;近红外预测值与实测值随堆肥时间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实现规模化堆肥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实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堆肥 算法 过程分析 槽式堆肥 膜覆盖堆肥 关键参数 Local PLS
下载PDF
堆肥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及12-20-Ⅰ型翻抛机的特点 被引量:7
19
作者 毛建华 王正祥 +1 位作者 许前欣 朱正荣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25-27,共3页
对堆肥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堆物的有机质含量、碳氮比、pH值以及堆体的温度、水分含量和通气供氧量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自行研制的翻抛机在满足通气供氧量,调节温度和水分,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功能及特点。
关键词 堆肥化过程 12-20-I型翻抛机 有机肥 有机质含量 碳氮比 水分含量 温度 PH值 通气量
下载PDF
废烟末袋式堆肥基础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智 范茂攀 +2 位作者 王宇蕴 汤利 李季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7-611,共5页
试验结合云南生产实际,以烟草废弃物和猪粪为基本原料,结合不同水分处理[45%,50%,55%,60%(质量分数)],进行烟草废弃物袋式堆肥工艺研究,为相关的堆肥企业提供参考或企业标准。结果表明,采用袋式发酵(厌氧或缺氧发酵)C/N比下降迅速,到堆... 试验结合云南生产实际,以烟草废弃物和猪粪为基本原料,结合不同水分处理[45%,50%,55%,60%(质量分数)],进行烟草废弃物袋式堆肥工艺研究,为相关的堆肥企业提供参考或企业标准。结果表明,采用袋式发酵(厌氧或缺氧发酵)C/N比下降迅速,到堆肥结束,各个处理(45%,50%,55%,60%处理)的碳氮比(C/N比)分别是18.4,17.7,17.2,16.0。高水分处理(处理55%和处理60%)的C/N比显著低于低水分处理(处理45%和处理50%)的C/N比,堆肥结束后各个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GI值)都超过50%,4个处理(45%,50%,55%,60%)堆肥的GI值分别是85%,84%,81%,80%,可以较好地完成堆肥过程;堆肥结束后的全氮含量分别是14.0,13.4,12.8,12.7 g/kg,其中45%处理和50%处理的全氮含量显著高于(P<0.05)其他2个处理。堆肥进行到第18天以后物料损失基本稳定。整个堆肥过程中低水分处理(处理1:45%水分处理,处理2:50%水分处理)堆肥质量减少30%左右,高水分处理(处理3:55%水分处理,处理4:60%水分处理)堆肥质量减少3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烟末 袋式堆肥 堆肥工艺 堆肥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