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团队合作处理复杂伤口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39
1
作者 蒋琪霞 周济宏 +4 位作者 钱洪波 赵允召 马恒辉 彭青 翁志强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分析跨学科团队合作处理复杂伤口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复杂伤口治疗需要建立跨学科合作团队,包括造口治疗师、外科医生、病理科医生等。所有纳入患者先由伤口护理中心造口治疗师进行评估和检查,分析判断患者的健康问题,采用互... 目的:分析跨学科团队合作处理复杂伤口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复杂伤口治疗需要建立跨学科合作团队,包括造口治疗师、外科医生、病理科医生等。所有纳入患者先由伤口护理中心造口治疗师进行评估和检查,分析判断患者的健康问题,采用互助式或菜单式合作模式,按需联系相关专家会诊,制定专科治疗方案和伤口护理方案。由伤口护理中心护士负责执行方案并评价效果,统计并分析合作模式实施3年中不同类型复杂伤口的治愈率和平均愈合时间,回顾性分析实施前3年同类伤口的结果作对照。结果:合作模式实施后3年与实施前3年分别处理628例和563例复杂伤口,总体治愈率提高13.63%(P<0.05),平均愈合时间缩短25.67 d(P<0.05)。结论:跨学科团队合作模式有助于提高复杂伤口治愈率、缩短愈合时间,是提高伤口护理效果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团队 复杂伤口 综合干预 伤口愈合
下载PDF
甲壳素/壳聚糖医用敷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步宁 崔英德 +3 位作者 陈循军 尹国强 黎新明 贾振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0-526,共7页
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和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质、生理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无有害降解物,具有止血和抑菌作用,可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再生,在医用敷料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甲壳素和壳聚糖作为医用敷料的... 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和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质、生理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无有害降解物,具有止血和抑菌作用,可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再生,在医用敷料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甲壳素和壳聚糖作为医用敷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壳聚糖 敷料 复合 载药 伤口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钟孝政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在四肢创伤复杂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1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在四肢创伤复杂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1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VS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换药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创面面积分别为(26.52±10.19)cm2和(43.80±14.40)cm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显著低于对照组(46.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为(18.19±5.68)d,医疗费用为(16 359.48±1 759.89)元,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 复杂创面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西政 白龙 +2 位作者 陈科明 黄从伍 欧阳凯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分析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66例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抽取患者分为比对组(n=33)和观察组(n=33),所有患者均接受彻底清创以及全身抗炎处理,... 目的分析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66例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抽取患者分为比对组(n=33)和观察组(n=33),所有患者均接受彻底清创以及全身抗炎处理,同时为其提供创面感染治疗、补液治疗、输血治疗以及创面清洁和缝合治疗,对存在骨折现象患者进行骨折复位。比对组患者同时采用常规换药治疗,应用植皮术并封闭创面,观察组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观察患者移植皮瓣或者皮片成活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渗出物情况、并发症情况,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创面面积。结果比对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4.8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9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37,P=0.015)。比对组出现并发症患者共计8例,总发生率为24.24%,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患者共计3例,总发生率为9.09%,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38,P=0.033)。两组患者治疗前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5,P=0.07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面积明显小于比对组患病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63,P=0.031)。结论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疗效显著且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四肢创伤 复杂创面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虚实结合挂线法对高位复杂性肛瘘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洪保 何玉峰 张恩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21-123,128,共4页
目的:探讨虚实结合挂线法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内口上方实挂线法治疗,观察组(45例... 目的:探讨虚实结合挂线法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内口上方实挂线法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术后3个月复发率,瘢痕面积,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大便失禁严重度评分表(Wexner),术后1、3、5、7 d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术后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97.78%、2.22%和100.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瘢痕面积、创面愈合时间、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5、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实结合挂线法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方法,能减轻术后疼痛,减少瘢痕面积,促进创面愈合,保护肛门功能,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高位 复杂性 创面 愈合 肛门功能 虚实结合 挂线法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在复杂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处理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樾 谭谦 +5 位作者 王淑琴 许澎 葛华强 燕辛 徐晔 倪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4-8,共5页
目的:评估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复杂创面的疗效,讨论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笔者科室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24例复杂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行25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肌皮瓣5例)移植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8cm... 目的:评估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复杂创面的疗效,讨论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笔者科室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24例复杂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行25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肌皮瓣5例)移植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8cm×10cm~20cm×20cm,术中吻合1根动脉,1~2根伴行静脉。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36个月,皮瓣均成活,其中术后2例出现血管危象,经血管探查及重新吻合、桥接血管后血管再通;2例皮瓣下积液,经换药处理后痊愈。皮瓣供区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复杂创面效果良好,供区损伤小,针对血管危象等严重并发症,需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游离皮瓣移植 血管危象 复杂创面 并发症
下载PDF
Management of Complex Wounds with Dermal Substitute Assisted by a Negative Pressure System
7
作者 Cuahutémoc Márquez Espriella Ruiz Garza Jorge Gerardo +18 位作者 Barbosa Villarreal Fernando Dávila Díaz Rodrigo Cuervo Vergara Marco Antonio Campollo López Ana Priscila Gutierrez Alvarez Mauricio Chama Naranjo Alfredo García Corral Jesús Ricardo Pérez Benítez Omar Alberto Pulido López Ricardo Alberto Jaimes Duran Edwing Michel Garibaldi Bernot Mauro Cortes Aguilar Carlos Manuel García Córdova Carlos Emiliano Camacho Rodriguez Hayah Camacho Rodriguez Hayah Martinez Villalobos Claudia Nallely Ochoa Contreras Erick Cesar Randall Cruz Soto Herrera Lozano Luis Arturo 《Modern Plastic Surgery》 2023年第4期95-105,共11页
Introduction: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complex wound care is autografting. The advent of dermal substitutes has provided a novel too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bed to be grafted. However, most types of dermal matri... Introduction: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complex wound care is autografting. The advent of dermal substitutes has provided a novel too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bed to be grafted. However, most types of dermal matrices require the application of a skin graft a second time. Currently, other strate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vascularization process, such as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 which has been reported to reduce the time required for vascular growth and dermal matrix integration and thus achieve a shorter waiting period for autologous graft application.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dermal matrix management associated with NPWT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wounds. Methods: Seven patients with a diagnosis of complex wound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between July 1, 2015, and June 31, 2016. After debridement and having an adequate wound bed, patients who met the criteria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therapy were treated with dermal substitutes and a negative pressure system. The percentage of graft integration into the wound bed, complications,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duration of therapy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mean age was 42.5 ± 16 (39 - 54) years old;three women and four men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approximate size of skin loss was 120.7 ± 75 cm<sup>2</sup> (25 - 250 cm<sup>2</sup>). The combined therapy of dermal matrix plus NPWT was instituted in all cases for a period of 14 days.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with 100% graft integration in 6 of 7 cases.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after a mean hospital stay of 5.4 days. Conclus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utilization of combined dermal matrix plus NPWT therapy can be performed safely and effectively in patients with complex wounds with low complication rates and a short hospital st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complex wound Dermal Matrix wound Therapy
下载PDF
负压引流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在复杂感染性创面修复中应用效果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辉 胡骁骅 +3 位作者 杜伟力 张琮 程琳 沈余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758-760,764,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在复杂感染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的43例复杂感染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清创后应用负压引流封闭伤口,二期应用显微外...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在复杂感染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的43例复杂感染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清创后应用负压引流封闭伤口,二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皮瓣切取、修复。观察创面感染控制情况、手术方式、术后皮瓣存活情况及皮瓣与基底粘附情况,记录微生物检测结果。结果43例皮瓣中,39例皮瓣完全存活;3例腓肠神经皮瓣远端表皮水泡,换药愈合;1例膝上外侧穿支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过清创植皮后愈合。43例患者共培养出微生物59株,共27种,前3位的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其中,37.2%(16/43)的患者存在双重致病菌。结论在创面彻底清创及全身抗感染的基础上,利用负压引流技术可以较快为复杂感染性创面准备基底床,二期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对创面的修复和感染的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引流 显微外科技术 复杂性创面 感染性创面
下载PDF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复杂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欧阳思强 洪永俊 +1 位作者 伍绍成 阮才政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复杂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创面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患者52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抹药包扎方法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复杂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创面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患者52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抹药包扎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改良VSD方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基底创面肉芽许可后予以植皮或者皮瓣移植修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中40例患者接受了1次改良VSD治疗,12例患者接受了2次VSD治疗,VSD平均治疗(17.8±1.3)d,之后38例基底创面肉芽生长良好,行植皮手术,且术后均成活;14例患者由于骨或肌腱外露,肉芽不能够覆盖创面,行皮瓣移植修复,且术后也顺利成活;对照组平均接受治疗(37.6±1.7)d后,才符合植皮或者皮瓣移植条件,其中8例患者,由于骨或肌腱外露严重,平均换药21.5次,治疗(42.6±1.9)d;比较两组治疗时间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VSD是一种有效地治疗复杂性创面的技术,尤其是在治疗骨或肌腱外露等复杂创面时,该技术表现出了传统治疗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缩短了治疗周期,减少了患者痛苦,降低了治疗成本,更主要的是治疗效果有了显著地提升,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复杂性创面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两种类型游离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
10
作者 程二林 任鹏 +5 位作者 阿不来提·阿不拉 阿里木江·阿不来提 夏依买尔旦·买买提 伊力亚尔·吾买尔江 刘凯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60,共7页
目的探讨横向及纵向两种类型游离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显微修复外科2019年8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2例小腿复杂单一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10... 目的探讨横向及纵向两种类型游离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显微修复外科2019年8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2例小腿复杂单一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10例;年龄26~58岁,平均46.7岁;左侧12例,右侧10例;车祸外伤9例,医源性并发症8例,骨感染性疾病3例,肿瘤切除术后2例。创面面积10.0 cm×5.0 cm~15.0 cm×7.0 cm;设计、切取游离横向(16例)或纵向(6例)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股薄肌肌皮瓣面积12.0 cm×6.0 cm~22.0 cm×9.0 cm。记录股薄肌肌皮瓣切取时间及手术时间,切取时间40~60 min,手术时间3~5 h。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通过门诊、电话、微信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远期皮瓣外形、供区和受区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结果术后2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边缘青紫,皮缘渗血多,急诊手术探查发现股薄肌肌皮瓣近端带有的大隐静脉与受区大隐静脉吻合口栓塞,经过取栓后再次吻合皮瓣完全成活。大腿供区均Ⅰ期愈合,功能良好。随访5~25个月,平均14.4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受区创面愈合、无肿胀,感染创面得到控制。患肢功能采用Punor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5例,良5例,可2例。结论应用横向和纵向两种类型游离股薄肌肌皮瓣是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有效方法;将股薄肌肌皮瓣近端带有的大隐静脉与受区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吻合,能够减少静脉危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薄肌肌皮瓣 小腿 复杂创面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可调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复杂创面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济寰 曹东升 +5 位作者 谢娟 李红红 陈增红 朱邦中 鲍琼 娄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9-1521,共3页
选取96例大面积复杂创面,其中上肢创面及下肢创面各48例;按创面部位、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8组,其中4组上肢创面,4组下肢创面,每组12 例;在手术清创后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VSD)进行治疗,观察比较各组创面应用不同负压进行治疗后... 选取96例大面积复杂创面,其中上肢创面及下肢创面各48例;按创面部位、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8组,其中4组上肢创面,4组下肢创面,每组12 例;在手术清创后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VSD)进行治疗,观察比较各组创面应用不同负压进行治疗后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堵管率以及细菌量. 结果证实在上肢部位创面 VSD 中应用26. 60 -46. 55 kPa负压效果较好,在下肢创面中应用46. 55-66. 50 kPa负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负压值 复杂创面 疗效比较
下载PDF
Leucocyte-and platelet-rich fibrin as a rescue therapy for small-to-medium-sized complex wound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被引量:5
12
作者 Kadri Ozer Ozlem Colak 《Burns & Trauma》 SCIE 2019年第1期98-106,共9页
Background:Generally,advanced wound care resources are applied for complex wounds that pose a challenge to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teams.In this report,the use of leukocyte-and platelet-rich fibrin(L-PRF)is emphasized... Background:Generally,advanced wound care resources are applied for complex wounds that pose a challenge to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teams.In this report,the use of leukocyte-and platelet-rich fibrin(L-PRF)is emphasized for complex wounds as an alternative,simple,inexpensive,time-saving process that does not require hospitalization and has a healing potential over that of bare soft tissue,including bone,tendon,and ligaments.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tend the use of L-PRF in small-to-moderate-sized complex wounds of lower extremities in which L-PRF maintains the sensitive structures viable.Methods: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December 2017,17 small-to-moderate-sized complex wounds of lower extremities treated with L-PRF were recruited from the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clinic in Aydin State Hospital,Turkey.The treatment was administered twice per week in the outpatient clinic.Depending on the size and extension of the complex wound,two to fiv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to 8.5 ml dry,glass vacuum tubes with no anticoagulant,and samples were immediately centrifuged at 1630×g for 5 min to obtain L-PRF.Complete healing was defined as the day of complete wound epithelialization.Results:The median values of the initial wound size and wound duration were 12 cm^(2)(interquartile range,6 to 23 cm^(2))and 8 months before first admission(interquartile range,4 to 18 months),respectively.All wound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after L-PRF therapy and full closure after a median of 18months,with an interquartile range of 11 to 34 months of L-PRF applications.There were recurrences of wounds during the first 6 months after therapy.No adverse events were observed.Conclusions:Our results add to the growing evidence that L-PRF treatments protect and maintain bare soft tissue structures viable,facilitate the formation of granulation tissue and epithelization,and remarkably reduce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soft tissue surgeries in small-to-medium-sized complex w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ukocyte-and platelet-rich fibrin complex wound Bare bone Bare tendon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第5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08~2016-07住院部收治的90例创伤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创伤四肢骨折患者给予负...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08~2016-07住院部收治的90例创伤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创伤四肢骨折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创伤四肢骨折患者实施常换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5.56%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44%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理想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四肢创伤 复杂创面
下载PDF
脱细胞异体真皮复合移植修复皮肤缺损78例报告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目张 杨兴华 +3 位作者 雷少榕 张丕红 龙剑虹 黄晓元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 分析脱细胞异体真皮复合移植的效果。方法 对 10例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创面 ,2 3例烧伤病人肢体切痂创面 ,4 5例整形病人疤痕切除后创面施行“脱细胞异体真皮 +自体表皮”复合移植 ,共 78例次。结果  78例病人中有 6 9例所植的复... 目的 分析脱细胞异体真皮复合移植的效果。方法 对 10例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创面 ,2 3例烧伤病人肢体切痂创面 ,4 5例整形病人疤痕切除后创面施行“脱细胞异体真皮 +自体表皮”复合移植 ,共 78例次。结果  78例病人中有 6 9例所植的复合皮片全部成活 ,余 9例所植复合皮片部分成活 ,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复合移植后具有良好的组织弹性、耐磨性 ,是理想的皮肤替代物 ,它既能保证获得如较厚皮片移植的外观及功能上的效果 ,又能减少供皮区疤痕的产生 ;对皮肤撕脱伤创面及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削痂后的创面起到很好的替代真皮 ,减少疤痕挛缩 ,恢复功能的作用目的 分析脱细胞异体真皮复合移植的效果。方法 对 10例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创面 ,2 3例烧伤病人肢体切痂创面 ,4 5例整形病人疤痕切除后创面施行“脱细胞异体真皮 +自体表皮”复合移植 ,共 78例次。结果  78例病人中有 6 9例所植的复合皮片全部成活 ,余 9例所植复合皮片部分成活 ,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复合移植后具有良好的组织弹性、耐磨性 ,是理想的皮肤替代物 ,它既能保证获得如较厚皮片移植的外观及功能上的效果 ,又能减少供皮区疤痕的产生 ;对皮肤撕脱伤创面及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削痂后的创面起到很好的替代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体真皮 复合移植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自制冲洗式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复杂创面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常飞 常翔 +3 位作者 李杉 牛存良 殷秀萍 郑学勤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12期-,共4页
目的:分析自制冲洗式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48例复杂创面(56个创面)患者分为两组,自制装置治疗组30个创面,应用自制装置治疗;VSD辅料治疗组26个创面,应用VSD辅料治疗;另取26个创面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自制冲洗式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48例复杂创面(56个创面)患者分为两组,自制装置治疗组30个创面,应用自制装置治疗;VSD辅料治疗组26个创面,应用VSD辅料治疗;另取26个创面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换药治疗。观察以下指标:(1)创面愈合情况;(2)单个创面治疗费用;(3)治疗周期;(4)换药次数。结果自制装置组治愈率(62?51±1?78)%与VSD辅料组(63?35±1?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6?68±1?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22?40±3?01) d及换药次数(4?51±1?78)次与对照组(36?07±3?90) d,(14?68±1?95)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制持续冲洗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复杂创面,具有材料易得、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优点,适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 复杂创面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Magnetic field-mediated Janus particles with sustained driving capability for severe bleeding control in perforating and inflected wounds 被引量:2
16
作者 Qing Li Enling Hu +6 位作者 Kun Yu Mengxing Lu Ruiqi Xie Fei Lu Bitao Lu Rong Bao Guangqian Lan 《Bioactive Materials》 SCIE 2021年第12期4625-4639,共15页
Severe bleeding in perforating and inflected wounds with forky cavities or fine voids encountered during prehospital treatments and surgical procedures is a complex challenge.Therefore,we present a novel hemostatic st... Severe bleeding in perforating and inflected wounds with forky cavities or fine voids encountered during prehospital treatments and surgical procedures is a complex challenge.Therefore,we present a novel hemostatic strategy based on magnetic field-mediated guidance.The biphasic Janus magnetic particle(MSS@Fe2O3-T)comprised aggregates ofα-Fe2O3 nanoparticles(Fe_(2)O_(3) NPs)as the motion actuator,negatively modified microporous starch(MSS)as the base hemostatic substrate,and thrombin as the loaded hemostatic drug.Before application,the particles were first wrapped using NaHCO_(3) and then doped with protonated tranexamic acid(TXA-NH_(3)^(+)),which ensured their high self-dispersibility in liquids.During application,the particles promptly self-diffused in blood by bubble propulsion and travelled to deep bleeding sites against reverse rushing blood flow under magnetic guidance.In vivo tests confirmed the superior hemostatic performance of the particles in perforating and inflected wounds(“V”-shaped femoral artery and“J”-shaped liver bleeding models).The present strategy,for the first time,extends the range of magnetically guided drug carrier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in the hemorrhage control of perforating and inflected w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 particle Sustained driving Magnetic guidance HEMOSTASIS complex wound
原文传递
手部重度热压伤皮瓣修复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炳根 林联择 +2 位作者 张普国 黄明光 曾秋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84-78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皮瓣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的疗效.方法1990年1月~2000年12月,对39例各种原因所致手部重度热压伤采用不同皮瓣修复,术后尽早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不同皮瓣修复术后手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有...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皮瓣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的疗效.方法1990年1月~2000年12月,对39例各种原因所致手部重度热压伤采用不同皮瓣修复,术后尽早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不同皮瓣修复术后手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腿内侧皮瓣和前臂掌侧逆行皮瓣优于腹部带蒂皮瓣,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手的外形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伤 手部 创伤修复 皮瓣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复杂伤口创面23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海生 项炜 +7 位作者 陈彦 李想 吴松 朱力 王苗 郑峰 刘宁 王大明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14-316,共3页
复杂伤口和创面在急诊创伤中很常见,伤口创面污染严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深部的骨、关节、肌腱及肠管等裸露,撕脱伤巨大的创面间隙,一期很难封闭创面,传统引流不理想,极易合并感染、坏死,使伤情加重。近年来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 复杂伤口和创面在急诊创伤中很常见,伤口创面污染严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深部的骨、关节、肌腱及肠管等裸露,撕脱伤巨大的创面间隙,一期很难封闭创面,传统引流不理想,极易合并感染、坏死,使伤情加重。近年来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伤口、创面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创伤 复杂创面
原文传递
复杂创面患者双管型VSD术后抗生素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光俊 陈归荣 +2 位作者 余志洪 江美玲 曾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0期1544-1547,共4页
目的探讨双管型VSD 技术治疗不同部位复杂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 年10月至2018 年3 月本院收治的复杂创面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本院采用传统创伤处理技术的10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堵管率、抗生素... 目的探讨双管型VSD 技术治疗不同部位复杂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 年10月至2018 年3 月本院收治的复杂创面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本院采用传统创伤处理技术的10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堵管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处方更换次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软组织缺损或创伤、腹部创面、烫烧伤、放射性创面、胸骨创面肉芽恢复良好例数分别为25、12、13、15、15 例以及12、3、4、5、5 例,研究组患者各个复杂创面肉眼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感染率、堵管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5.0%、5.0%、(14.3±2.2)d 和15.0%、14.0%、(21.2±2.3)d;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感染率以及堵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研究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5),和更换处方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应用VSD 对患者复杂创面进行治疗,可显著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同时该技术应在规定的负压范围内,考虑到不同人群以及患者不同体质的差异视患者实际情况对负压进行适当的调整,过低或者过高的负压均不利于患者创面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创面 VSD 抗生素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复杂创面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凤娥 李振强 梁贤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8期188-191,共4页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复杂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复杂创面患者236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31例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照组105例采用传统换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二...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复杂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复杂创面患者236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31例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照组105例采用传统换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时间、住院时间与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时间为(10.73±1.32)d,对照组为(20.55±1.40)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20.32±1.56)d,对照组为(31.50±1.83)d,两组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正确应用及规范的术后护理,可为游离植皮或组织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条件,加快创面二期修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复杂创面 修复 应用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