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诊断方法——比色法免疫学实验在检测风疹病毒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贞 许文波 +6 位作者 李聪勇 张珍英 刘中华 王同展 何维宽 周淑洁 王常银 《中国计划免疫》 2006年第6期489-494,共6页
目的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可以推广应用于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诊断风疹病毒感染的方法。方法来自山东、河南、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送检的咽拭子标本38份,同时分别用病毒分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判断]、免疫... 目的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可以推广应用于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诊断风疹病毒感染的方法。方法来自山东、河南、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送检的咽拭子标本38份,同时分别用病毒分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判断]、免疫荧光(IFA)法和比色法免疫学实验进行风疹病毒检测,并将三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三种方法分别检测38份咽拭子标本,阳性均为22份,阳性检出率均为57.9%,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与RT-PCR和IFA两种方法相比,比色法免疫学实验更快速简便,不需要昂贵的仪器,通过肉眼即可判断结果,而且结果敏感可靠。因此作为检测风疹病毒感染的方法,更适合在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病毒 比色法免疫学实验 免疫荧光法
原文传递
二氧化锰纳米片介导的旋毛虫病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冯馨锐 邹敏鸿 +5 位作者 徐凝 赵阳 李明娜 郑策 刘琰 赵臣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1-929,共9页
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样蛋白(Cystatin-like protein,CLP)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室前期制备的重组蛋白rCLP为检测抗原进行包被,抗CLP单克隆抗体(McAb)1H9作为竞争抗体,利用二氧化锰纳米片独特的光学特性,建立一种准确、快速、高效的旋毛... 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样蛋白(Cystatin-like protein,CLP)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室前期制备的重组蛋白rCLP为检测抗原进行包被,抗CLP单克隆抗体(McAb)1H9作为竞争抗体,利用二氧化锰纳米片独特的光学特性,建立一种准确、快速、高效的旋毛虫病比色免疫测定方法。采用旋毛虫人工感染猪血清、其他寄生虫感染猪血清及常规病毒疫苗免疫猪血清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刚地弓形虫、微小隐孢子虫、猪囊尾蚴、猪蛔虫、猪鞭虫感染猪的血清和常规病毒疫苗(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疫苗)免疫猪血清均为阴性,无交叉反应。对高(10000条/头)、中(1000条/头)、低(100条/头)3组感染剂量感染后不同时间的人工感染猪血清进行检测,该方法在高剂量组中检测的血清抗体阳性转化时间与商品化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一致,在中、低剂量组中血清抗体阳性转化时间晚于商品化试剂盒。同时,该方法在低剂量组中检测的旋毛虫感染阳性检出率高于人工消化法的检测结果,说明该方法敏感性较高。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加标回收验证,回收率为98.8%~102.7%,表明该方法稳定性高。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二氧化锰纳米片介导的旋毛虫病检测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操作简单、无须大型仪器即可出结果,可用于旋毛虫病的快速筛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样蛋白 比色免疫测定 二氧化锰纳米片
原文传递
基于多巴胺-量子点的比色免疫分析法对甲胎蛋白的高灵敏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雅妮 刘冰倩 +2 位作者 蔡杰 罗大娟 高荣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9-254,共6页
基于抗原抗体识别特异性,以多巴胺-Mn/ZnS量子点(DA-QDs)为反应媒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检测手段,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金纳米颗粒(AuNPs),其表面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羊抗小鼠免疫球蛋白G (IgG)修饰获得功能化二抗(IgG-AuNPs-H... 基于抗原抗体识别特异性,以多巴胺-Mn/ZnS量子点(DA-QDs)为反应媒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检测手段,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金纳米颗粒(AuNPs),其表面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羊抗小鼠免疫球蛋白G (IgG)修饰获得功能化二抗(IgG-AuNPs-HRP)作为信号放大标签,构建一种简便高灵敏的检测方法。在最优条件下,甲胎蛋白(AFP)质量浓度在0.1~80 pg/mL范围内,其响应信号与AFP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4 pg/mL。人血清白蛋白中AFP的加标回收率为87.7%~111.5%,相对标准偏差为0.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免疫法 多巴胺-Mn/ZnS量子点 酪胺信号放大
原文传递
IgG-Biotin-Avidin-HRP信号转导探针结合免疫比色法快速检测克罗诺阪崎肠杆菌 被引量:2
4
作者 叶玲娴 黄浩然 +4 位作者 柳露 吴遵义 黄建锋 赵广英 窦文超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7-243,共7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克罗诺阪崎肠杆菌的新型免疫比色法。用抗体修饰的磁球(MNPs-IgG)作为捕获探针分离、富集克罗诺阪崎肠杆菌,再通过免疫夹心法分别结合生物素标记的克罗诺阪崎肠杆菌抗体(Biotin-IgG)和亲和素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克罗诺阪崎肠杆菌的新型免疫比色法。用抗体修饰的磁球(MNPs-IgG)作为捕获探针分离、富集克罗诺阪崎肠杆菌,再通过免疫夹心法分别结合生物素标记的克罗诺阪崎肠杆菌抗体(Biotin-IgG)和亲和素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Avidin-HRP),形成的复合物与底物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发生显色反应,经硫酸终止后,有色产物的吸光度值与克罗诺阪崎肠杆菌浓度的对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103~107CFU/mL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0.2353x-0.2307。本研究成功设计优化了基于比色法的克罗诺阪崎肠杆菌定量检测新方法,检测限为8.68×10^2CFU/mL(S/N=3),加标样品检出率96%,检测时间不超过2.5 h,为实际应用与商品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探针 免疫磁性纳米颗粒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 免疫比色法 食源性致病菌
下载PDF
基于磁珠的多色比色免疫法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浩 蔡凤英 +1 位作者 刘来亭 张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23-127,共5页
黄曲霉毒素(AFT)是1种毒性大、致癌能力强的真菌毒素,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_(1)(AFB_(1))毒性最强,因此检测饲料中AFB1至关重要。文章介绍1种基于磁珠的新型金纳米颗粒多色比色免疫分析方法,用于肉眼高分辨率视觉检测饲料中超低浓度AFB_(1... 黄曲霉毒素(AFT)是1种毒性大、致癌能力强的真菌毒素,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_(1)(AFB_(1))毒性最强,因此检测饲料中AFB1至关重要。文章介绍1种基于磁珠的新型金纳米颗粒多色比色免疫分析方法,用于肉眼高分辨率视觉检测饲料中超低浓度AFB_(1)的含量,对国内外基于磁珠的多色比色法检测饲料中AFB_(1)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AFB_(1)等毒素的检测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饲料检测 磁珠 Au NRs多色 比色免疫法
下载PDF
基于杂交链式反应的可视化免疫分析检测癌胚抗原
6
作者 王静 张冰 +1 位作者 常宏宏 林建英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7-271,共5页
构建了基于杂交链反应的比色免疫分析方法,实现了对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的检测。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作用下,在磁珠表面构建夹心式免疫复合物,进一步结合杂交链式反应(HCR)作为信号放大策略,将染料曙红Y嵌入至DNA长链中。在可见光的... 构建了基于杂交链反应的比色免疫分析方法,实现了对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的检测。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作用下,在磁珠表面构建夹心式免疫复合物,进一步结合杂交链式反应(HCR)作为信号放大策略,将染料曙红Y嵌入至DNA长链中。在可见光的照射下,能使反应底液中的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由无色变为蓝色,且与癌胚抗原的浓度呈正相关性。在最优实验条件下,癌胚抗原的浓度在1 pg/mL^5 ng/mL范围内呈线性变化,检出限为1 p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免疫分析 可视化检测 杂交链反应
原文传递
基于PtNPs-PV的双重放大免疫比色法检测肉中莱克多巴胺痕量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淑贤 刘静 +5 位作者 付田 潘道东 孙杨赢 曹锦轩 曾小群 吴振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8-283,312,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免疫比色方法用于检测猪肉中莱克多巴胺的残留。该方法结合了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高选择性特点和胶体铂颗粒(Pt NPs)与多聚酶螯合物复合物(Pt NPs-PV)的信号放大效应,能特异、灵敏地检测样品中痕量的莱克多巴胺(Rac... 本文提出了一种免疫比色方法用于检测猪肉中莱克多巴胺的残留。该方法结合了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高选择性特点和胶体铂颗粒(Pt NPs)与多聚酶螯合物复合物(Pt NPs-PV)的信号放大效应,能特异、灵敏地检测样品中痕量的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残留。多聚酶螯合物(Power Vision,PV)上含有二抗和大量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与抗体特异结合的同时催化底物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产生显色沉淀,并且胶体铂颗粒(Pt NPs)也能催化DAB产生显色沉淀与复合物,从而达到双重放大效果。通过测定DAB沉淀吸光度的变化能对应计算样品中莱克多巴胺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测定条件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并在0.05~20 n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92,检测下限是0.025 ng/m L。所提出的方案具备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准确性高且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可以适应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残留的现场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VISION Pt NPS 竞争性免疫比色法 莱克多巴胺
原文传递
风疹病毒感染三种实验诊断方法应用分析
8
作者 吴瑞 杜全丽 +2 位作者 黄银娟 李一为 马超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6-78,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风疹病毒感染中IgM抗体、病毒核酸和病毒分离等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其在风疹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来源于2009年~2011年中风疹疫情暴发和医院门诊的47份临床诊断为风疹病毒感染患者血液和咽拭子标本... 目的通过比较风疹病毒感染中IgM抗体、病毒核酸和病毒分离等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其在风疹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来源于2009年~2011年中风疹疫情暴发和医院门诊的47份临床诊断为风疹病毒感染患者血液和咽拭子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检测血清中风疹病毒1gM抗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咽拭子中的风疹病毒核糖核酸(RNA)和病毒分离比色法免疫学实验(VICI)分离培养检测风疹病毒,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gM抗体和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78.7%和76.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VI—CI检测阳性率为36.2%,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显著(X2分别为17.4l和15.62,P〈0.01);IgM检测在出疹4天后阳性率可迭1000/,而核酸检测在出疹3天内阳性率为100%,病毒分离在出疹3天内阳性率可达68.42%。结论风疹IgM抗体及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相当,ELlSA检测lgM抗体操作简便,适用于出疹后期明确病原,而RT—PCR特异敏感,适用于感染早期病原诊断;而VICI实验步骤繁琐、所需时间长,阳性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病毒分离免疫比色法 (VICI)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