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5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3K/Akt/NF-κB通路调控ABCB1/P-gp介导的人结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隋华 付晓伶 +5 位作者 潘树芳 石晓兰 靳宝辉 朱惠蓉 任建琳 李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的表达是目前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I3K)信号通路参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但PI3K信号通路与多药耐药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的表达是目前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I3K)信号通路参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但PI3K信号通路与多药耐药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点对ATP结合蛋白亚家族1抗体(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介导的人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HCT-116/L-OHP细胞多药耐药性的调控作用。方法:将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20μmol/L)处理人结肠癌HCT-116/L-OHP细胞2 h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耐药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related-2,MRP-2)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蛋白Akt、p-Akt、IκB、p-IκB的表达变化;CHIP—PCR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对ABCB1基因启动子的影响。结果: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后,奥沙利铂对HCT-116/L-OHP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由(157.48±16.73)μg/mL降至(53.68±3.18)μg/mL,逆转指数为2.93(P<0.01)。HCT-116/L-OHP细胞的p-Akt、p-IκB和P-gp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Akt、IκB、LRP和MRP-2表达变化不明显。NF-κB能够与ABCB1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结论: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可增强人结肠癌HCT-116/L-OHP耐药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抑制p-Akt和p-IκB的磷酸化表达水平,逆转P-gp介导的肠癌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磷脂酰肌醇-3-激酶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35
2
作者 韩丁培 陆爱国 +7 位作者 冯浩 王蒲雄志 曹奇峰 冯波 宗雅萍 张卓 马君俊 郑民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短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2003年6月至2010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24例右半结肠癌病人纳入研究。其中腹腔镜组(LR组)177例,开腹组(OR组)147例。回顾性... 目的分析并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短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2003年6月至2010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24例右半结肠癌病人纳入研究。其中腹腔镜组(LR组)177例,开腹组(OR组)147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疗效及长期存活率等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临床资料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R组在术后恢复方面均显著优于OR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组为22.45%,LR组为1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组淋巴结清扫数(11.4±4.1)枚,LR组为(15.2±10.1)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肿瘤复发与转移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R组1、3、5年总存活率为97.18%、83.73%及70.37%,OR组为94.56%、77.84%及6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安全、有效,短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癌 开腹手术
原文传递
结肠癌组织MMP-2和MMP-9及VEGF表达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光茂 原银萍 +1 位作者 赵翠秀 宋希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16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9和VEGF表达情况,并以25例正常结肠组织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9和VEGF表达情况,并以25例正常结肠组织作为对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9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6%、78.3%和90.0%,高于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9和VEGF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MMP-9和VEGF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反映结肠癌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MMP-2 MMP-9 VEGF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术前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唯成 李睿 +2 位作者 陈天武 张小明 郭丹丹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2-54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结肠癌术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月间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结肠癌的58例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31~78岁,平均(49.58±14.28)岁。对术前MSC...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结肠癌术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月间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结肠癌的58例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31~78岁,平均(49.58±14.28)岁。对术前MSCT检测到的腹腔可疑转移淋巴结进行分析,分别以淋巴结短径、相对强化值及综合上述2种参数等作为判定淋巴结转移的标准,并采用Kappa检验对MSCT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后发现,以淋巴结短径≥8 mm、相对强化值≥50 HU及短径≥5 mm且相对强化值≥30 HU作为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时MSCT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相对较好(κ分别为0.809、0.764、0.786)。在不同的腹腔淋巴结分布区域,上述3种诊断标准用于肠旁淋巴结组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κ分别为0.816、0.802、0.800),用在肠系膜中及肠系膜根部淋巴结组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中等(κ分别为0.631、0.673、0.574及0.527、0.626、0.502)。结论 MSCT可根据淋巴结大小、强化差值等参数对结肠癌病人术前淋巴结转移做出判断,从而为评估临床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结肠癌 淋巴结转移 病理学
下载PDF
冻融抗原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对结肠癌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唐华 银平章 +1 位作者 孔令非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研究冻融的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对结肠癌小鼠是否具有治疗作用。方法 :用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2 6冻融抗原体外冲击致敏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DC ,观察其体外刺激荷瘤小鼠脾细胞增殖的能力及其诱导的CTL对C2 ... 目的 :研究冻融的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对结肠癌小鼠是否具有治疗作用。方法 :用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2 6冻融抗原体外冲击致敏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DC ,观察其体外刺激荷瘤小鼠脾细胞增殖的能力及其诱导的CTL对C2 6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体内以 3× 10 5DC /只一次或多次接种于已荷瘤 10d结肠癌的小鼠同侧腹股沟皮下 ,观察抗原冲击的DC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体外抗原冲击致敏的DC能显著刺激荷瘤小鼠脾脏T细胞增殖 ,其诱导的CTL对C2 6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 ,在效靶比为 10∶1,5∶1,2 .5∶1时其杀伤率分别 88 1% ,71.4%和 5 0 .0 % ;抗原冲击致敏的DC体内多次皮下免疫后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能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一次性DC体内免疫接种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不明显。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治疗 结肠癌 冻融抗原
下载PDF
Stat3反义寡核苷酸联合化疗调控结肠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5
6
作者 马向涛 王杉 +2 位作者 杜如昱 叶颖江 崔志荣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12-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Stat3反义寡核苷酸 (Stat3AS ON)联合 5 氟尿嘧啶 (5 FU )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Stat3AS ON与 5 FU处理结肠癌细胞HCT116,Westernblot检测Stat3、p Stat3、CyclinD1与bcl xL表达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 ,流式... 目的 探讨Stat3反义寡核苷酸 (Stat3AS ON)联合 5 氟尿嘧啶 (5 FU )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Stat3AS ON与 5 FU处理结肠癌细胞HCT116,Westernblot检测Stat3、p Stat3、CyclinD1与bcl xL表达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结果 Stat3AS ON与 5 FU作用于HCT116细胞 72h后 ,G1期细胞比率由 63 .7%上升至 82 .2 % ,S期细胞比率分别由 17.6% ,下降至 9.9% ,凋亡细胞百分比由 6.1%增加至 3 2 .0 %。Stat3AS ON与 5 FU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 ,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 ,联合应用Stat3AS ON与 5 FU可以起协同作用 ,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Stat3信号转导通路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反义寡核苷酸类 增殖 脱噬作用
原文传递
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29
7
作者 高明 王存川 +2 位作者 杨景哥 龚瑾 唐家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3月~2012年3月采用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32例与同期30例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安全性及其疗效。结果 2组术后...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3月~2012年3月采用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32例与同期30例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安全性及其疗效。结果 2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标本长度、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5.0月及57.0月,差异无显著性(log-rankχ2=0.995,P=0.318)。结论完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可获得相同手术安全性及肿瘤学疗效。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更加微创,但手术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肿瘤
下载PDF
一种癌性恶病质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2
8
作者 周伟 江志伟 +1 位作者 姜军 黎介寿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0-491,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癌性恶病质动物模型 ,并观察其营养指标和体液因子的变化。方法 将 2 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和荷瘤两组 ,荷瘤组动物皮下种植小鼠结肠腺癌 2 6细胞悬液 (1× 10 6个 /只 )。接种后监测两组小鼠的体重 ,摄食... 目的 建立一种癌性恶病质动物模型 ,并观察其营养指标和体液因子的变化。方法 将 2 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和荷瘤两组 ,荷瘤组动物皮下种植小鼠结肠腺癌 2 6细胞悬液 (1× 10 6个 /只 )。接种后监测两组小鼠的体重 ,摄食量和皮下肿瘤大小。 16d后测量血清中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浓度以及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IL 6)水平。结果 两组小鼠食物摄入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16d后对照组和荷瘤组去瘤体重分别为 (2 4.88± 1.78)、(19.73± 1.3 7)g ,两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两组小鼠血清葡萄糖浓度分别为 (8.10± 1.18)、(4 .2 8± 0 .68)mmol/L ,胆固醇浓度分别为 (2 .86± 0 .2 5 )、(4 .5 6± 1.5 8)mmol/L ,皮质醇浓度分别为 (0 .0 4± 0 .0 2 )、(0 .17± 0 .0 4) μmol/L。对照组未测出TNF α和IL 6活性 ,而荷瘤组TNF α和IL 6浓度分别为 (10 5 .0 7± 2 7.5 6)ng/L和 (2 .62± 1.3 8) μg/L ,两组间血糖、胆固醇、皮质醇、TNF α以及IL 6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该模型成功复制了癌性恶病质 ,动物存在显著的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 ,是研究癌性恶病质发生机制及其调控措施的较理想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恶病质 动物模型 结肠癌 小鼠 白蛋白 甘油三酯 胆固醇
原文传递
左半结肠癌梗阻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27
9
作者 蓝祥海 万礼仪 +3 位作者 权毅 易国平 徐亮 王元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5-307,309,共4页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梗阻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间行外科治疗的78例左半结肠癌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I期切除吻合术后灌洗造瘘组(16例)和非灌洗组(14例)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8.8%和14.3%(P>0.05),吻合口漏的...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梗阻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间行外科治疗的78例左半结肠癌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I期切除吻合术后灌洗造瘘组(16例)和非灌洗组(14例)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8.8%和14.3%(P>0.05),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分别为6.3%和7.1%(P>0.05),营养组(8例)无切口感染和吻合口漏发生。结论不应把灌洗造瘘作为提高左半结肠癌梗阻I期切除吻合术手术安全性的首选方法,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和恰当的手术方式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灌洗 结肠造口
下载PDF
青龙衣多糖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胡泽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36-139,共4页
目的: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方面探讨青龙衣多糖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青龙衣多糖(10,20,50,100 mg·L-1)处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CT-116细胞,另设空白组,MTS法检测24,48,72,96 h后的... 目的: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方面探讨青龙衣多糖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青龙衣多糖(10,20,50,100 mg·L-1)处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CT-116细胞,另设空白组,MTS法检测24,48,72,96 h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PI单染法,Annexin-FITC/PI双染法分别检测48 h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48 h后Akt及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青龙衣多糖对HCT-116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效应;与空白组比较,各处理组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且各质量浓度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除10 mg·L-1组外,其余组早期凋亡率均有显著性增加,而各剂量组的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均明显升高,且各质量浓度间的凋亡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p-Akt/Akt明显降低,且各质量浓度间p-Akt/Ak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龙衣多糖在体外可直接抑制或杀伤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能力,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衣多糖 结肠癌 增殖 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26
11
作者 钱闯 慈昌学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924-925,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8年间收治的43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采用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治疗14例,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治疗11例,Hartm ann手术7例,姑息性结肠造口7例,...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8年间收治的43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采用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治疗14例,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治疗11例,Hartm ann手术7例,姑息性结肠造口7例,探查活检手术4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3例,腹腔感染2例。结论结肠肿瘤并发急腹症临床常见但误诊率较高,及时外科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下载PDF
中药干预对结肠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四方 何明大 +4 位作者 朱伟光 李灿 胡春宏 周旭辉 陈海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干预对结肠癌化疗期间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动态变化。方法:9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50例在FOLFOX4化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法立方的中药进行辨证治疗,对照组46例仅采用单纯化疗。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 目的:研究中药干预对结肠癌化疗期间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动态变化。方法:9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50例在FOLFOX4化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法立方的中药进行辨证治疗,对照组46例仅采用单纯化疗。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QLQ-C30)中文版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化疗前1天(B1)、化疗第2天(T2)、化疗间歇期第7天(I7)和第14天(I14)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B1后开始下降,T2降至最低,I7后呈缓慢上升趋势,I14回升至最高,但仍低于B1水平;SAS、SDS则呈反向变化。两组生活质量和SAS、SDS总分在B1、T2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I7、I14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期间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呈现先下降后缓慢回升的变化趋势,益气健脾清热解毒中药能部分逆转生活质量的下降,改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结肠癌 焦虑 抑郁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回结肠血管为入路标志的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根治术24例报告 被引量:24
13
作者 马冰 杜晓辉 +2 位作者 夏绍友 田文 刘培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回结肠血管为入路标志的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的难点及处理。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对24例结肠癌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按肿瘤处理原则,内侧入路,结扎相应血管,清扫淋巴结,并通过小切口在腹腔外进行切除吻合。结... 目的探讨回结肠血管为入路标志的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的难点及处理。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对24例结肠癌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按肿瘤处理原则,内侧入路,结扎相应血管,清扫淋巴结,并通过小切口在腹腔外进行切除吻合。结果 24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36~20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15~200 ml,平均40 ml。清扫淋巴结12~25枚,平均17枚。辅助切口4~7 cm,平均5 cm。术后住院6~9 d,平均7 d。除1例术后切口液化感染外,无其他切口或穿刺口并发症发生,无肠漏及腹腔感染等发生。18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2例发生肝转移,其余患者未见有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正确选择后腹膜切开点,有利于肠系膜上静脉游离和融合筋膜间隙的分离;正确理解全结肠系膜切除、熟知胃结肠干的解剖变异,是减少术中出血和顺利完成规范化手术的成功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癌 全结肠系膜切除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与5-氟尿嘧啶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冼沛中 康旭 +1 位作者 李明意 王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25-826,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与5氟尿嘧啶对大肠癌LoVo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台盼蓝染色法测定药物对LoVo细胞抑制作用与时间和剂量的关系,用荧光显微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台盼蓝实验表明,经40μg/L复方...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与5氟尿嘧啶对大肠癌LoVo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台盼蓝染色法测定药物对LoVo细胞抑制作用与时间和剂量的关系,用荧光显微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台盼蓝实验表明,经40μg/L复方苦参注射液单独处理细胞,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率24h,12.8%;48h,25.4%;72h,42.2%。12.5mg/L5Fu单独处理的LoVo细胞,其增殖抑制率24h,16.3%;48h,23.1%;72h,29.3%;而当两者合用时,对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率24h,26.8%;48h,72.3%;72h,84.6%。复方苦参注射液和5Fu对LoVo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发生凋亡。实验范围内其细胞凋亡成时间与剂量依赖关系。并且复方苦参注射与低浓度的化疗药物有协同作用,可产生较强的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复方苦参注射具有直接的抗肿瘤作用,并且具有增强5Fu化疗药物作用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5-氟尿嘧啶 癌细胞凋亡 LoVo细胞增殖 琼脂糖凝胶电泳 细胞生长抑制 细胞抑制作用 台盼蓝染色法 剂量依赖关系 抑制细胞增殖 5-FU化疗 荧光显微镜 增殖抑制率 抗肿瘤作用 24h 72h 诱导凋亡 协同作用 化疗药物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15
作者 肖格林 张海涛 +2 位作者 余水全 李水连 鲁发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5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针对结肠癌术前淋巴结(LN)的转移价值判定。方法对已确诊结肠癌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检出的LN进行分析,分别以LN长径、LN强化差值以及LN短径与长径比值等方面判定淋巴结有无转移,并与术后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对照。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针对结肠癌术前淋巴结(LN)的转移价值判定。方法对已确诊结肠癌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检出的LN进行分析,分别以LN长径、LN强化差值以及LN短径与长径比值等方面判定淋巴结有无转移,并与术后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多层螺旋CT对LN的转移标准:长径≥7mm、强化差值≥70Hu及短长比≥0.7等转移标准与病理结果比较一致性较好。结论多层螺旋CT做为无创、快捷的影像检查方法,依据LN的形态、强化等参数,可以在结肠癌术前对淋巴结有无转移做出较准确判断,并可以为临床对术前选择合理术式及愈后评估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结肠癌 淋巴结(LN)
下载PDF
MMP-2、MMP-9及VEGF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6
作者 端传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1期44-45,48,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86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2、MMP-9及VEGF在结肠癌组织及正常结...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86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2、MMP-9及VEGF在结肠癌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9及VEGF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5、0.01),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9及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MMP-2、MMP-9与VEGF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2,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9及VEGF高表达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三者可作为反映结肠癌进展的重要指标,为判断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根治结肠癌 被引量:20
17
作者 陆爱国 郑民华 +8 位作者 冯波 李健文 胡艳艳 王明亮 胡伟国 董峰 毛志海 臧潞 蒋渝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6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03年10月我科为41例右半结肠癌病人所行的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进行随访,以研究其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及肿瘤的根治性效果。结果:无术中严重并发...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03年10月我科为41例右半结肠癌病人所行的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进行随访,以研究其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及肿瘤的根治性效果。结果: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2例(4.9%)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为(152.65±28.29)min、术中出血平均(112.94±96.36)ml。病人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2.24±0.56)、(3.94±1.64)、(13.94±6.5)d。清扫淋巴结总数(11.24±8.02)枚[结肠上旁淋巴结(6.82±4.72)枚,系膜间淋巴结(2.59±2.43)枚,血管根部淋巴结(1.82±2.53)枚],手术切除标本长度(20.88±5.28)cm;除2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肠梗阻外余病人未见术后并发症;所有病人均获随访(12~46)个月,平均(29.15±7.95)个月,2例(4.9%)局部复发,3例(7.3%)发生肝转移,短期(46个月)累计生存率为74.50%。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是安全有效的,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癌 根治切除
下载PDF
八宝丹对结肠癌荷瘤小鼠的血、脾和骨髓中的髓系抑制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吴皓 李鸿 +1 位作者 祁鑫 裴迎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八宝丹的抑瘤作用和肿瘤免疫学机制。方法:建立C26荷瘤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吉西他滨和八宝丹进行治疗。治疗后,计算各组抑瘤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细胞悬液、骨髓细胞悬液中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比例。结... 目的:探讨中药八宝丹的抑瘤作用和肿瘤免疫学机制。方法:建立C26荷瘤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吉西他滨和八宝丹进行治疗。治疗后,计算各组抑瘤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细胞悬液、骨髓细胞悬液中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比例。结果:C26荷瘤小鼠血液、脾脏及骨髓中MDSC比例明显增高,与空白对照组小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吉西他滨和八宝丹都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51.21%和30.43%。与模型组相比,吉西他滨组能降低荷瘤小鼠外周血和脾脏中MDSC含量(P<0.01),而八宝丹能降低荷瘤小鼠外周血、脾脏和骨髓细胞中MDSC比例(P<0.05,P<0.01)。结论:八宝丹对荷瘤小鼠外周血、脾脏及骨髓中的MDSC比例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这可能是其抗肿瘤,改善肿瘤免疫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髓系抑制性细胞 吉西他滨 八宝丹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5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崔学尧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和5-氟脲嘧啶(5-FU)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和毒副作用。方法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晚期结肠癌56例,应用L-OHP+5-FU+CF联合治疗方案治疗,21d为一个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3... 目的观察国产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和5-氟脲嘧啶(5-FU)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和毒副作用。方法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晚期结肠癌56例,应用L-OHP+5-FU+CF联合治疗方案治疗,21d为一个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3个周期的治疗后间隔1个月评价疗效。同时,ELISA法检测其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42.9%,初次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复治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IL-2、TNF-α、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毒副作用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及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发生率也较高,无治疗相关死亡者。结论 L-OHP+5-FU+CF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疗效较好,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毒副作用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奥沙利铂 亚叶酸钙 5-氟脲嘧啶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熊锐华 任庆 +4 位作者 田秀荣 唐新云 刘卫明 李桂兰 冯亚琳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7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化疗中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97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奥沙利铂组(A组)35例,CapeOX组(B组)32例,mFOLFOX6组(C组)30例,三组分别行相应方案化疗。结果:A组CR2例(5.7%),PR17例(48...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化疗中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97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奥沙利铂组(A组)35例,CapeOX组(B组)32例,mFOLFOX6组(C组)30例,三组分别行相应方案化疗。结果:A组CR2例(5.7%),PR17例(48.6%),B组CR1例(3.1%),PR17例(53.1%),C组CR1例(3.3%),PR13例(43.3%),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B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较C组少,手足综合征较C组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A、B组之间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三组在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腹泻、口腔炎、肝肾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炎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化疗中疗效确切,毒副反应低,临床应用方便,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替吉奥 奥沙利铂 化学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