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个人-团队匹配研究动态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
机构
扬州大学商学院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53-160,共8页
-
基金
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前期研究重大项目(2014DP2024)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FJ2016A015)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FJ2015C174)
-
文摘
随着个人-团队匹配构念由个体层次向群体层次拓展,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成为新兴的集体构念。在揭示个人-团队匹配定义、维度与测量、多维构念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个人-团队匹配的前因变量和影响效应展开系统述评,构建了个人-团队匹配研究设计框架,指出未来研究的5个方向,即个人-团队匹配的结构维度与测量研究、前因与影响效应研究、多层次研究、纵向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
-
关键词
个人-团队匹配
个体层次匹配
群体层次匹配
集体匹配
-
Keywords
Person-group(team)fit
Individual-level fit
Group-level fit
collective fit
-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概念、机制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
机构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出处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106,共7页
-
基金
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十三五’适应驱动创新需要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DP2024)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十三五’时期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研究"(项目编号:FJ2016A015)
-
文摘
作为一个新兴的集体构念,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被认为是激发高水平团队有效性的关键条件。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又称集体匹配,被概念化为一种团队成员对于彼此之间以及与团队工作环境要求之间兼容性的共享知觉或共同评价。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分为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二者对团队过程和团队结果均产生重要影响。在系统梳理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概念、产生机制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研究框架,指出后续相关研究方向包括: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前因探索、影响过程和边界条件探讨、多维度检验、纵向研究设计和跨文化研究。
-
关键词
个人-团队匹配
群体层次匹配
集体匹配
研究框架
-
Keywords
person-group (PG) fit
group-level fit
collective fit
research framework
-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