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设计过程中产品模型协同批注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国强 郝永平 曾鹏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面向分布式异构环境下的协同设计,分析协同设计过程中产品模型的协同批注流程,提出一套基于W eb的产品模型异步协同批注解决方案,建立了异步协同批注系统的功能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具体实现。通过共享模型技术,解决由不同三维设计建模... 面向分布式异构环境下的协同设计,分析协同设计过程中产品模型的协同批注流程,提出一套基于W eb的产品模型异步协同批注解决方案,建立了异步协同批注系统的功能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具体实现。通过共享模型技术,解决由不同三维设计建模系统所引起的批注过程中的异构问题,为分布式异构环境下协同设计的实现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协同批注 异步协同设计 共享模型
下载PDF
协同设计系统一致性保证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窦万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7,共4页
协同设计系统是对传统的CAD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也是并行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基于图形对象数据的并发冲突与一致性管理的特点 ,提出了一个支持产品协同设计的并发控制模型和一致性管理策略 ,它在并发操作发生冲突时自动进行冲突... 协同设计系统是对传统的CAD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也是并行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基于图形对象数据的并发冲突与一致性管理的特点 ,提出了一个支持产品协同设计的并发控制模型和一致性管理策略 ,它在并发操作发生冲突时自动进行冲突处理和产生分支 ,在经过给定的时间以后 ,系统要求冲突双方进行协商或自动进行分支聚合。根据图形对象数据的语义 ,给出对象关联度概念和视图的自动聚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一致性管理 并行设计 CAD 对象关联度 视图标记 并发操作
下载PDF
基于领域本体的指挥空间概念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叶挺 凌云翔 刘钢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7,共5页
目前指挥所中采用的交互技术基本停留在图形交互界面阶段,缺少交互的自然性、高效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处理,降低了指挥决策的效率,制约了指挥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分析国内外在未来指挥所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了"... 目前指挥所中采用的交互技术基本停留在图形交互界面阶段,缺少交互的自然性、高效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处理,降低了指挥决策的效率,制约了指挥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分析国内外在未来指挥所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指挥空间"这一概念,然后从指挥空间领域本体着手建立指挥空间概念模型,对人与指挥所设备通过"对话"实现的指挥控制活动进行合理描述,并给出了一个指挥所协同态势标绘实例。目的是在概念层上把握指挥所中的人机交互,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指挥空间"的深入研究,最终实现"指挥空间"内自然的人机交互,提高指挥员的指挥决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挥空间概念模型 未来指挥所 人机交互 领域本体 协同标绘
下载PDF
产品外形协同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4
作者 武汇岳 栗少萍 +2 位作者 周淑秋 滕东兴 董兴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5-287,306,共4页
提出了协同设计工作模式,给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定义了用户的权限分配,研究了基于交互日志的传输方式,讨论了协同设计过程中的实时更新机制。最后采用了基于MVC的体系结构构建了一个原型系统,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该技术思路的正... 提出了协同设计工作模式,给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定义了用户的权限分配,研究了基于交互日志的传输方式,讨论了协同设计过程中的实时更新机制。最后采用了基于MVC的体系结构构建了一个原型系统,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该技术思路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批注 实时更新
下载PDF
空地协同机器人目标定位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黎荣华 汪双 张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05-310,共6页
针对空地协同机器人中无人机对地面无人车的实时精准定位问题,提出一种红色双圆型定位标记及标记识别与定位方法。引入颜色分割与轮廓提取相结合的方式,减少提取到的轮廓特征数量,排除背景信息干扰以减少误识别;提出一种圆形轮廓快速检... 针对空地协同机器人中无人机对地面无人车的实时精准定位问题,提出一种红色双圆型定位标记及标记识别与定位方法。引入颜色分割与轮廓提取相结合的方式,减少提取到的轮廓特征数量,排除背景信息干扰以减少误识别;提出一种圆形轮廓快速检测算法,快速识别目标轮廓并准确定位目标像素坐标和方向;基于针孔相机成像模型,根据目标像素坐标和方向,估计出目标在机体坐标系下三维坐标和偏航角。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与地面无人车相对高度1.5 m时,该方法在x轴和y轴方向定位误差分别为3.9 mm和3.6 mm,每帧图像平均处理耗时为11.6 ms,优于基于核相关滤波的识别定位方法的13.3 mm、14.3 mm和56.3 ms。该方法与无人机控制相结合,可以实现无人机协同跟踪与自主降落功能,提升空地协同机器人作业效率,具有显著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地协同机器人 无人机 实时精准定位 定位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