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研究 被引量:111
1
作者 苏屹 姜雪松 +1 位作者 雷家骕 林周周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61,共18页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复杂社会系统,其主要包含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资源子系统、创新环境子系统三个部分,并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涌现性等复杂性系统特征,传统的还原论和线性处理方法无法全面地解决这...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复杂社会系统,其主要包含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资源子系统、创新环境子系统三个部分,并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涌现性等复杂性系统特征,传统的还原论和线性处理方法无法全面地解决这一问题。借鉴B-Z反应这一非线性化学反应,选择创新效果、创新潜力、创新配置三个状态变量隐喻B-Z反应中的三种主要物质,外界综合投入指数隐喻B-Z反应的控制参数,三个状态变量的调整参数隐喻B-Z反应中的反应速率,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从演进阈值增减性来看:近一年的发展中,黑龙江、江苏、广东、广西、海南、贵州、甘肃、宁夏、青海9个省级行政区的阈值增大,说明经过一年的发展,9个省级行政区域相对于上一年远离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演进点。另一方面,从演进阈值大小来看:创新能力较强省份和创新能力较弱省份的区域创新系统的阈值趋于两极化,创新能力较强省份的阈值部分极大,部分极小;创新能力较弱省份也出现了同样的状况。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创新系统的三个状态变量(创新效果、创新配置、创新潜力),从增强创新效果、优化创新配置、提升创新潜力三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协同演进 协同学 B-Z反应
下载PDF
“景观—文化”协同演进的历史城镇活态保护方法探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和平 肖竞 +1 位作者 曹珂 邢西玲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3,共6页
从对中国当前历史城镇保护的问题分析入手,通过对历史城镇景观表征与文化内涵作用关系的分析,提出以文化为线索组织城镇景观要素的保护思路,并从城镇格局、族群地段、街巷场所、典型地标等不同景观层面分别论述了历史城镇"景观—文... 从对中国当前历史城镇保护的问题分析入手,通过对历史城镇景观表征与文化内涵作用关系的分析,提出以文化为线索组织城镇景观要素的保护思路,并从城镇格局、族群地段、街巷场所、典型地标等不同景观层面分别论述了历史城镇"景观—文化"协同演进的活态保护策略,以期完善我国既有历史城镇保护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历史城镇 景观 文化 协同演进
下载PDF
核心企业合作能力、创新网络与产业协同演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郑胜华 池仁勇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42,共15页
基于协同演化的视角,本文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在分析合作能力和创新网络构成和演化的基础上,研究核心企业合作能力如何激发创新网络的主动性行为,实现创新网络的不断升级,进而带动相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核心... 基于协同演化的视角,本文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在分析合作能力和创新网络构成和演化的基础上,研究核心企业合作能力如何激发创新网络的主动性行为,实现创新网络的不断升级,进而带动相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核心企业合作能力、创新网络和产业发展相互之间存在正向作用关系;核心企业不同的战略取向决定了三者之间不同的协同演化路径。具体而言,核心企业追求适应战略的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路径呈现倒U形,核心企业追求稳定战略的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路径呈现倒W形,核心企业追求改变战略的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路径呈现向上的S形。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揭开核心企业创新网络更新升级及其基础上产业发展的黑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企业 合作能力 创新网络 协同演化
原文传递
基于并行协同进化遗传算法的多协作车间计划调度 被引量:26
4
作者 于晓义 孙树栋 褚崴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91-1000,共10页
为求解多协作车间的计划调度问题,提出了并行协同进化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基于工序的染色体编码方案。在遗传操作过程中,首先利用提出的基于工序约束的基因调整算法进行交叉操作和变异操作,保证了新个体满足工序约束。在解码操作过程中... 为求解多协作车间的计划调度问题,提出了并行协同进化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基于工序的染色体编码方案。在遗传操作过程中,首先利用提出的基于工序约束的基因调整算法进行交叉操作和变异操作,保证了新个体满足工序约束。在解码操作过程中,采用考虑设备能力空间的解码算法,使得解码产生的调度为活动调度。此外,运用协同进化的思想,提出了协同适应值计算的算法,使协作环境的变化能灵敏地反映在个体的适应值上,从而有效地指导种群的进化。实例表明,该算法能够满足多协作车间并行协同调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进化 遗传算法 生产计划 作业调度
下载PDF
中国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及其演化规律 被引量:21
5
作者 姜松 曹峥林 王钊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1,共6页
基于1985~2009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与GARCH模型对我国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及其演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我国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显著提高,但存在明显的时空差... 基于1985~2009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与GARCH模型对我国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及其演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我国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显著提高,但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西部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最高,其次是东部地区,最低的是中部地区;我国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演化中存在"集簇性"、"非对称性"以及长短期演化存在差异的规律性特征。基于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金融支农 协同效率 演化规律
下载PDF
多区域协同创新演化路径研究——构建3×3区域协同创新模式 被引量:20
6
作者 崔新健 崔志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62,共10页
进入21世纪,区域成为参与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利益体,单个区域或行为主体在多元环境的创新活动常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区域协同创新成为一种最佳可行性解决方案。文章从过程理论的角度研究多区域协同创新,探讨多区域协同创新演... 进入21世纪,区域成为参与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利益体,单个区域或行为主体在多元环境的创新活动常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区域协同创新成为一种最佳可行性解决方案。文章从过程理论的角度研究多区域协同创新,探讨多区域协同创新演化路径,并依据参与协同创新的区域及行为主体的不同,将演化路径分为同主体多区域协同创新、同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和跨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三条。研究发现,在同主体多区域协同创新中,由于相同的行为主体存在共性,易达成利益共同体,协同创新目标特点由行为主体类型决定;在同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中,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目标,协同需要逐步融合,但主体知识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可以弥补其它主体的不足;在跨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中,相比前面两者,协同创新范围更广、形式更灵活、专业性更强,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多元环境障碍,但显然也存在更多的协同障碍。文章还在三条演化路径分析的基础之上,以三个区域协同创新为例,构建了3×3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及演化路径,为多区域协同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 协同创新 演化路径 3×3模式
原文传递
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演进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丽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经过30多年的快速稳步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及先导性地位已逐步确立。本文基于协同学理论,针对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关系加以验证,纵览流通产业的成长历程,设计协同度评价模型,揭示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协... 经过30多年的快速稳步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及先导性地位已逐步确立。本文基于协同学理论,针对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关系加以验证,纵览流通产业的成长历程,设计协同度评价模型,揭示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协同演进的一般规律。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够协调,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推进效应大于抑制效应,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整体协调程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国民经济 协同演进 协同学
原文传递
中国产学研合作网络权重结构特征及演化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袁剑锋 许治 翟铖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5-126,共12页
基于权重结构视角,刻画我国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分布及结构演化。研究发现,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分布不均衡,网络主体间合作质量偏低。产学研合作趋于强关系异配网络演化,强关系主体合作广度差异性降低而深度异质性逐渐增强,网络"富... 基于权重结构视角,刻画我国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分布及结构演化。研究发现,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分布不均衡,网络主体间合作质量偏低。产学研合作趋于强关系异配网络演化,强关系主体合作广度差异性降低而深度异质性逐渐增强,网络"富人俱乐部"现象逐渐减弱。在我国"关系"社会背景下,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市场调节机制没有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导致大量网络主体机会主义、搭便车的短期合作行为,合作难以摆脱单向而缺乏深度交互的困境,技术创新系统中技术知识传递不对称,网络协同创新效应难以形成。因此,网络主体应充分重视网络关系管理,政府部门应优化设计市场机制,引导网络关系分布调控合作中的市场失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权重结构 网络关系强度 协同创新 演化
原文传递
支撑产业链协同的SaaS平台自适应演化技术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淑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5,共7页
为实现产业链协同SaaS平台在运行服务过程中面向各企业群及其业务需求变化的动态演化支持,针对平台企业联盟和用户的动态性,提出了基于动态绑定与隐式授权的企业联盟自适应演化管理和基于企业自治模型的用户自适应演化管理方法;针对平... 为实现产业链协同SaaS平台在运行服务过程中面向各企业群及其业务需求变化的动态演化支持,针对平台企业联盟和用户的动态性,提出了基于动态绑定与隐式授权的企业联盟自适应演化管理和基于企业自治模型的用户自适应演化管理方法;针对平台各企业联盟业务协同需求的动态性,建立了面向演化的业务功能与业务数据管理模型,提出了业务功能在线更新与业务数据库的同步演化算法,建立了SaaS平台自适应演化机制.通过在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协同SaaS平台研发过程中的应用表明,自适应演化方法能有效支持平台在不间断服务条件下,通过业务功能和业务数据库的在线演化满足各企业联盟业务功能扩展和动态更新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协同 SAAS 自适应演化 动态绑定 隐式授权 自治模型
下载PDF
国外协作学习理论的演进与前沿热点——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马婧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101,共7页
协作学习作为当代主流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在国际教育领域受到了高度关注。近二十年来,协作学习的研究在新的理念与技术条件的影响下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研究运用知识图谱的方法与技术对国外二十年来有关协作学习的1175篇SSCI来源文... 协作学习作为当代主流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在国际教育领域受到了高度关注。近二十年来,协作学习的研究在新的理念与技术条件的影响下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研究运用知识图谱的方法与技术对国外二十年来有关协作学习的1175篇SSCI来源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探索近二十年来国外协作学习理论演进的关键路径和研究的前沿领域与热点。研究显示,二十年来国外协作学习理论研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两次转型(研究单元变化、过程导向)和明显的技术整合趋势为特征的四个发展阶段:持续奠基发展期、研究单元转型与CSCL发端期、过程导向转型与信息技术的持续关注期、CSCL迸发与协作脚本理论发展期。研究得出的结论包括:情境学习理论对协作学习有重要的奠基作用;CSCL是目前协作学习领域最热门的研究分支,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协作学习系统等也受到高度关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成为目前最重要的研究前沿领域,其它前沿领域包括学习环境、知识管理、协作学习活动、学习成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学习 理论演进 研究前沿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下载PDF
紧凑城市立体化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青娟 罗克乾 沈中伟 《新建筑》 2020年第6期5-10,共6页
紧凑城市是基于土地与空间高效利用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立体化”是实现城市紧凑的关键策略。文章回顾并梳理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紧凑城市立体集约化发展既有研究;通过辨析交通、建筑、绿地生态以及经济、社会、法规等立体化核心要素... 紧凑城市是基于土地与空间高效利用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立体化”是实现城市紧凑的关键策略。文章回顾并梳理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紧凑城市立体集约化发展既有研究;通过辨析交通、建筑、绿地生态以及经济、社会、法规等立体化核心要素的内涵特征与制约因素,提出了紧凑城市立体发展下多核要素协同演进的运作机制;从区域、城市、社区等多尺度层级提出了立体化建设策略,力图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在我国完善城市化战略的背景下,紧凑立体空间的相应研究有利于实现城市健康发展,合理配置城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城市 立体化 多核要素 协同演进 发展机制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及趋势展望 被引量:17
12
作者 周全 程梦婷 +1 位作者 陈九宏 李正利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5,共9页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融合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聚焦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系统演化”几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刻画出这三个方面的研究脉络。文献梳理的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融合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聚焦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系统演化”几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刻画出这三个方面的研究脉络。文献梳理的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总结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阶段及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三个方向,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生态系统 开放式创新 协同创新 系统演化
下载PDF
共生视阈下平台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17
13
作者 辛杰 卞江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114,共18页
本文将共生理论引入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评价体系研究,阐述平台企业社会责任与共生理论的契合机理,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传统范式到共生范式的变迁,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共生视阈下的平台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维度、构成题... 本文将共生理论引入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评价体系研究,阐述平台企业社会责任与共生理论的契合机理,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传统范式到共生范式的变迁,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共生视阈下的平台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维度、构成题项及权重。三个一级指标是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单元、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模式、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环境,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单元包含政府责任、员工责任、客户责任等七个二级指标,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模式包含与平台入驻方的共生责任模式、与消费者/公众的共生责任模式等四个二级指标,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环境包含共生政治环境责任、共生文化环境责任、共生技术环境责任等五个二级指标。平台企业社会责任三级指标共包含59个题项,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平台属性和共生特质。本研究明确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及边界,更强调平台企业与其共生成员、履责对象的互动协同和共生演化,突破传统理论视角的局限和割裂地看待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局面,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从利益相关者语境下的企业单边评价范式进阶到平台语境下企业共生协同评价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平台企业社会责任 评价体系 协同演进
原文传递
中国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17
14
作者 孙学琴 王宝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24,共8页
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是保障两者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趋势明显,但总体上前者还受制于后者发展;网购节日化特征、双方服务水平相对不足、行业竞争无序及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两者协同发展;两者协... 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是保障两者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趋势明显,但总体上前者还受制于后者发展;网购节日化特征、双方服务水平相对不足、行业竞争无序及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两者协同发展;两者协同发展天然属性及两者快速发展前景为协同发展提供基础动力,政策助推、产业演化及环境助推为两者协同发展提供现实动力,前者注定两者协同发展将呈现更加紧密趋势,后者会加快这一趋势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购物 协同发展 动力体系 产业演化
下载PDF
基于CPFR的协同补货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戢守峰 曹楚 黄小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49-1052,共4页
针对传统的供应链需求预测模型中信息结构呈分散状态、对各成员预测结构差别大、影响库存补充策略的问题,创新地将CPFR技术应用到了协同补货的方法研究中,建立了基于最佳库存和最佳运送周期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 针对传统的供应链需求预测模型中信息结构呈分散状态、对各成员预测结构差别大、影响库存补充策略的问题,创新地将CPFR技术应用到了协同补货的方法研究中,建立了基于最佳库存和最佳运送周期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进化策略法对建立的模型求解.结果表明,随着各项参数值的提高,总成本也随之增加,即最佳运输周期与最佳库存量受各项参数值的影响,其结论也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FR 协同预测 泊松分布 协同补货 进化算法
下载PDF
新技术范式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制度变革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新争 曹宇彤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1-79,共9页
技术变革与制度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双螺旋动力,技术与制度是否协同匹配直接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和速度。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我国技术范式的转变,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技术范式和制度框架内技术—制度的互动稳态,激发了对制度创新的... 技术变革与制度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双螺旋动力,技术与制度是否协同匹配直接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和速度。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我国技术范式的转变,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技术范式和制度框架内技术—制度的互动稳态,激发了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当前,我国制度创新的供给明显滞后于技术范式的转换,现行的制造业相关产业政策与制造业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还不适应数字技术范式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这是导致制造业企业陷入生产率困境、转型升级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从多制度变革入手,通过调整传统的制度框架适应技术范式的转换,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体的制度变革路径包括改变强选择性的产业政策取向、致力于数字技术底层逻辑的制度变革、强化竞争导向的市场化制度改革、侧重促进协同创新的制度创新及聚焦动态能力的企业内部制度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范式 制度创新 协同演化 制造业转型升级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位调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化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龙跃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59,共8页
协同演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模式和必然路径。为提高集群协同演化耦合协调度和稳定性,融合协同学、生态学等理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归结为集群内自组织协同演化、政府调控下他组织协同演化两种生态关系,构建耦... 协同演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模式和必然路径。为提高集群协同演化耦合协调度和稳定性,融合协同学、生态学等理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归结为集群内自组织协同演化、政府调控下他组织协同演化两种生态关系,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基于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的组织种群协同演化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研究表明:组织种群影响因子、最大生态位等因素对组织种群生态位扩张及演化均衡态具有正向反馈作用;通过构建"自组织+他组织"集群协同演化模式,以集群自组织为核心,借助政府他组织,调节组织种群生态位,有助于提高集群演化均衡和耦合协调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调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协同演化
下载PDF
一种求解集成生产计划的混合协同进化算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泓 王建 谭小卫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12-1418,共7页
讨论了一类带有序列相关的机器调整时间和有限缓冲空间的流水车间批量计划与调度的集成优化问题,给出了该问题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求解混合协同进化问题的算法。模型的目标函数是使库存费用、缺货费用和加班费用之和最... 讨论了一类带有序列相关的机器调整时间和有限缓冲空间的流水车间批量计划与调度的集成优化问题,给出了该问题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求解混合协同进化问题的算法。模型的目标函数是使库存费用、缺货费用和加班费用之和最小,约束函数考虑了库存平衡约束和需求平衡约束。算法采用协同进化算法与遗传算法的并行混合搜索结构,通过迁移算子把协同进化的子种群和独立进化的公共种群有机联系起来,同时算法采用基于邻域的进化策略,以提高算法性能。最后,对三种不同规模的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车间 批量计划与调度 协同进化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协同进化的多平台联合对地观测优化调度 被引量:10
19
作者 白国庆 邢立宁 +1 位作者 贺仁杰 陈英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188,共7页
在分析了卫星与无人机在执行观测与资源调度上的特性差异基础上,建立了多平台联合对地观测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多平台协同进化调度算法(MPCCPSA)进行求解。MPCCPSA采用分层式协同进化架构解决了不同类型观测方案统一调度生成问题... 在分析了卫星与无人机在执行观测与资源调度上的特性差异基础上,建立了多平台联合对地观测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多平台协同进化调度算法(MPCCPSA)进行求解。MPCCPSA采用分层式协同进化架构解决了不同类型观测方案统一调度生成问题。根据不同类型平台使用特性以及观测目标集合特点,采用分治-合作策略将其分解分配到各平台,顶层的交叉、变异操作保证各种群的多样性,底层的分治、合作算子保证卫星与无人机之间保持观测能力动态互补,在确保可行解的前提下加快收敛速度。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空-天基多类型平台联合观测优化调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卫星 无人侦察机 联合观测 协同进化 优化调度
下载PDF
主流创新生态系统与新流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界定及竞争与协同机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任大帅 朱斌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8,共11页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对主流创新系统和新流创新系统的内涵和特征等进行了界定,并从内外部适应性主体、创新要素客体等视角,阐述了两个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中的反应-刺激模型以及基于...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对主流创新系统和新流创新系统的内涵和特征等进行了界定,并从内外部适应性主体、创新要素客体等视角,阐述了两个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中的反应-刺激模型以及基于生态学中的物种竞争和协同视角,研究了主流创新系统和新流创新系统竞争和协同的演化机制,分析了两者在演化周期不同阶段的竞争和协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系统 新流创新系统 协同机制 竞争机制 演化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