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常耀超 王云 +1 位作者 袁朝新 孙留根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共4页
在实验室建造了3 m高的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装置,并在此基础上以河砂为原料研究了试验前后主床物料粒度分布和旋风分离器带出物料粒度分布;主床压力分布试验是通过测量不同鼓风量下主床不同高度压力值,来反映床内颗粒运动及固体颗粒的滞... 在实验室建造了3 m高的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装置,并在此基础上以河砂为原料研究了试验前后主床物料粒度分布和旋风分离器带出物料粒度分布;主床压力分布试验是通过测量不同鼓风量下主床不同高度压力值,来反映床内颗粒运动及固体颗粒的滞留量;物料循环量试验得出物料循环量与气量和装料量密切相关;其次对循环流化床的重要部件-流动密封阀做了详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冷态试验 循环量 流动密封阀
下载PDF
410 t/h煤粉锅炉冷热态试验
2
作者 王军明 孙州岳 阎丽敏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9年第6期23-27,共5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热电厂4#炉存在频繁掉焦、灭火,减温水量和NO x明显偏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急需寻找一种合适的运行方式。文章主要参照同心双切圆燃烧系统理念,在冷态下对该锅炉进行了流场模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热电厂4#炉存在频繁掉焦、灭火,减温水量和NO x明显偏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急需寻找一种合适的运行方式。文章主要参照同心双切圆燃烧系统理念,在冷态下对该锅炉进行了流场模拟,并在热态下通过降低一次风速、关小二次风,以贴壁风组织气流的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采取调整措施后,煤粉着火提前,减温水量从36.1 t/h下降至13.6 t/h,NO x也从700 mg/m^3下降至498 mg/m^3,水冷壁结焦得到缓解,燃烧稳定性也大幅提升。将运行方式推广至不同负荷,运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冷热态 试验
下载PDF
水煤浆锅炉着火燃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宁 刘彦 +1 位作者 王关晴 徐江荣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1-945,共5页
通过冷热态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加入水煤浆雾矩前后对流场的影响以及水煤浆雾矩在冷热态流场中的差别,得出影响烟气回流形成的3个因素及其重要性:高温烟气受热膨胀以及水煤浆颗粒化学反应导致水煤浆雾矩刚性锐减,由... 通过冷热态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加入水煤浆雾矩前后对流场的影响以及水煤浆雾矩在冷热态流场中的差别,得出影响烟气回流形成的3个因素及其重要性:高温烟气受热膨胀以及水煤浆颗粒化学反应导致水煤浆雾矩刚性锐减,由中心向壁面扩散是回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水煤浆雾矩的高速射流对回流区形状产生重要影响;旋流燃烧器的旋转射流对回流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锅炉 着火 燃烧 冷热态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W型火焰锅炉冷态空气动力特性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车刚 徐通模 +1 位作者 许卫疆 惠世恩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22,共4页
针对引进的配备直流缝隙式燃烧器的法国Stein公司36 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型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利用热线风速仪测量炉内的流场速度 ,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炉内W型气流的流场图 ,并对不同工况流场的气流速度分布规律、炉内气流的... 针对引进的配备直流缝隙式燃烧器的法国Stein公司36 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型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利用热线风速仪测量炉内的流场速度 ,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炉内W型气流的流场图 ,并对不同工况流场的气流速度分布规律、炉内气流的充满度、气流行程、炉膛出口处的速度偏差等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冷态模型实验 空气动力场 燃烧器 火焰锅炉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可调旋风分离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秀平 袁东辉 +2 位作者 孙世超 段伦博 赵长遂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139,共8页
为消纳新能源发电,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需要参与到深度调峰中,这导致CFB锅炉床温过低,脱硝效率下降,影响锅炉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本文提出通过在旋风分离器锥形筒开孔并通入干扰风的方式来控制分离效率,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采用... 为消纳新能源发电,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需要参与到深度调峰中,这导致CFB锅炉床温过低,脱硝效率下降,影响锅炉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本文提出通过在旋风分离器锥形筒开孔并通入干扰风的方式来控制分离效率,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采用冷态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首先搭建了冷态实验装置,对干扰风的通入形式和速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然后采用CFD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将验证过的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某台330 MW机组CFB锅炉上。结果表明:在180°与270°孔中,分离效率随着干扰风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0°和90°孔中,分离效率随着干扰风速的增大而减小。综合来看,在90°孔中通入干扰风降低分离效率的效果较好;吹扫角度向下45°能够进一步降低分离效率。本文对参与深度调峰的CFB锅炉灵活性改造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CFB 旋风分离器 分离效率 冷态实验 CFD模拟
下载PDF
220t/h锅炉冷态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衡丽君 段坤杰 何长征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3-577,共5页
针对锅炉传统冷、热态性能试验存在的局限性,以220t/h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为原型,建立其可实现的k-ε数学模型,结合锅炉冷态性能试验,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模拟炉内空气动力场。数值模拟结果与冷态试验结果的基本一致性和两种结果分... 针对锅炉传统冷、热态性能试验存在的局限性,以220t/h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为原型,建立其可实现的k-ε数学模型,结合锅炉冷态性能试验,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模拟炉内空气动力场。数值模拟结果与冷态试验结果的基本一致性和两种结果分布趋势的较好吻合性说明该数值模拟方法能较好地反映炉内真实的流场特性,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及可靠性,为进一步完善锅炉冷态性能试验和进行热态数值试验提供更全面的数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冷态性能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旋流燃烧器中二次直流风速对NO_x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志军 周丛丛 +3 位作者 邵杰 刘建忠 周俊虎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9,共7页
对新型低NOx旋流燃烧器,采用FLUENT冷态模拟和冷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其冷态空气动力场。通过对新型低NOx旋流燃烧器的轴向速度、气流射程、回流区、射流边界等的分析,得出二次直流风速v=20 m/s时轴向速度衰减平缓且射程最长,回流... 对新型低NOx旋流燃烧器,采用FLUENT冷态模拟和冷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其冷态空气动力场。通过对新型低NOx旋流燃烧器的轴向速度、气流射程、回流区、射流边界等的分析,得出二次直流风速v=20 m/s时轴向速度衰减平缓且射程最长,回流区面积最大,回流长度狭长,扩展角比较小,不容易产生火焰贴壁和结渣。同时,给出了新型低NOx旋流燃烧器的轴向速度衰减和射流边界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NOx旋流燃烧器 冷态模拟 冷态试验 二次直流风速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鹏利 赵小兵 李连友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7-29,共3页
以某电厂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冷态试验情况为例,介绍CFB锅炉冷态试验项目、方法及各项试验的具体要求,并分项介绍准确的冷态试验方法对锅炉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CFB锅炉 冷态试验 风量标定 布风板 阻力特性
下载PDF
DSB型低氮旋流燃烧器冷态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梁法光 周虹光 张开飞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3-46,共4页
通过测量不同工况下的出口风量和火花示踪试验,对双分级旋流燃烧器(DSB)进行了冷态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DSB燃烧器一次风速调节范围宽,可将空气分级和燃料分级相结合,因此具有很好的多煤种适应性和NOx控制性能。
关键词 DSB燃烧器 旋流燃烧器 冷态试验 空气分级 燃料分级 NOX排放
下载PDF
电站锅炉非理想风道流场数值模拟及风量测量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大猛 石践 +3 位作者 姚斌 郭金城 肖建 石航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5-60,共6页
本文在对圆形风道理想流场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对带挡板、弯管及缩孔等典型非理想流场进行模拟计算与冷态模型试验。研究表明:节流元件前流场分布均匀,适宜进行流量测量;节流元件后,流场分布极不均匀,存在涡流区、低速区,各节流元件间差... 本文在对圆形风道理想流场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对带挡板、弯管及缩孔等典型非理想流场进行模拟计算与冷态模型试验。研究表明:节流元件前流场分布均匀,适宜进行流量测量;节流元件后,流场分布极不均匀,存在涡流区、低速区,各节流元件间差异较大,无规律性;流场紊乱程度存在差异,非均流段截面流速大于管道速度,弯管较为接近,挡板偏差最大;新型组合式文丘里风量测量装置流量系数基本稳定,阻力小,对非理想流场具有一定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风道系统 风量测量 非理想流场 数值模拟 冷态试验 测量装置
下载PDF
国产首台450t/hCFB锅炉冷态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安国银 边疆 +3 位作者 彭波 魏刚 张保瑞 周若明 《河北电力技术》 2003年第4期1-3,28,共4页
通过对一、二次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试验、炉膛布风板空板阻力试验以及料层厚度为500mm的料层阻力试验,确定风量标定系数及料层阻力曲线,找出临界流化风量,同时检查布风板布风均匀性和有关风机的出力特性,确定冷渣器排渣控制参数,为循环... 通过对一、二次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试验、炉膛布风板空板阻力试验以及料层厚度为500mm的料层阻力试验,确定风量标定系数及料层阻力曲线,找出临界流化风量,同时检查布风板布风均匀性和有关风机的出力特性,确定冷渣器排渣控制参数,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稳定、正常运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冷态试验 研究 风量标定
下载PDF
链条炉横向配风不均匀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常兵 虞亚辉 +1 位作者 季俊杰 王清成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8-291,共4页
横向配风不均匀性会严重影响链条炉效率。针对此问题,对一台20t/h链条炉供风系统进行了7个工况的实炉冷态试验,结果表明炉排的侧密封不严和风门变形是造成配风不均的主要原因。以实测数据为边界条件,采用k-ε湍流模型对单风室内部气体... 横向配风不均匀性会严重影响链条炉效率。针对此问题,对一台20t/h链条炉供风系统进行了7个工况的实炉冷态试验,结果表明炉排的侧密封不严和风门变形是造成配风不均的主要原因。以实测数据为边界条件,采用k-ε湍流模型对单风室内部气体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扩流压降、动压转化为静压、以及风室内涡流扰动是造成横向配风不均的内在原因。结合国内研究的大风仓小风斗供风系统以及国外垃圾焚烧炉的下饲式供风形式的各自优点,提出了下饲式大风仓小风斗供风系统。对这两种大风仓小风斗进行的数值模拟表明,改进后的供风系统能有效地提高横向配风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条炉 冷态试验 横向配风 数值模拟
下载PDF
SCR系统钢梁对催化剂入口烟气流动等参数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晓军 喻聪 +1 位作者 司风琪 江晓明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13,144,共7页
利用冷态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某660 MW燃煤锅炉SCR烟气脱硝系统顶层预留层钢梁对烟气流速、氨气浓度以及催化剂磨损的影响。研究发现:催化剂上方钢梁对烟气具有分流作用,导致烟气速度和入射催化剂的角度在同一特定区域出现峰值,造... 利用冷态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某660 MW燃煤锅炉SCR烟气脱硝系统顶层预留层钢梁对烟气流速、氨气浓度以及催化剂磨损的影响。研究发现:催化剂上方钢梁对烟气具有分流作用,导致烟气速度和入射催化剂的角度在同一特定区域出现峰值,造成催化剂的磨损;工字钢规格越大、宽高比越大、数目越多、距催化剂首层距离越近,催化剂入口烟气相对速度偏差系数越大;钢梁扰流对氨浓度分布的影响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冷态试验 数值模拟 催化剂磨蚀
原文传递
SCR烟气脱硝冷态实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廷芳 刘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7,共7页
针对某660 MW机组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存在脱硝效率低,氨耗量大及氨逃逸率超标的情况,按1∶12搭建了SCR装置的物理模型,在冷态条件下进行了SCR脱硝烟气流场及浓度场冷态实验,同时借助STAR-CCM+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 针对某660 MW机组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存在脱硝效率低,氨耗量大及氨逃逸率超标的情况,按1∶12搭建了SCR装置的物理模型,在冷态条件下进行了SCR脱硝烟气流场及浓度场冷态实验,同时借助STAR-CCM+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影响SCR脱硝性能的结构参数及各喷氨口喷氨量进行了优化调整。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冷态实验的结果较吻合;优化调整后的SCR装置脱硝效率得到改善,氨逃逸率降至3mg/m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烟气脱硝 冷态实验 数值模拟 流速分布 氨浓度场
下载PDF
布风板孔径对流化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及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霄 司慧 +1 位作者 郭晓慧 赵东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48,共6页
采用双欧拉流体模型与颗粒流动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3种不同孔径布风板下颗粒流化效果进行数值模拟,获得颗粒的流态化特性。同时通过流化床反应器冷态实验,验证了孔径对流态化特性曲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2、3 mm孔径的布风板中,孔径... 采用双欧拉流体模型与颗粒流动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3种不同孔径布风板下颗粒流化效果进行数值模拟,获得颗粒的流态化特性。同时通过流化床反应器冷态实验,验证了孔径对流态化特性曲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2、3 mm孔径的布风板中,孔径越小,最终压力降越大,同时临界流化气速越低;1 mm孔径下床层的膨胀较为显著,流化床中气泡所含固体体积分数较低,且漏料最少,同时减小孔径有利于颗粒做规律性的循环运动,从而促进物料混合;流化稳定后,在静床层高度以上的位置上,颗粒体积分数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且1 mm孔径的下降趋势最平缓,颗粒分布较均匀;颗粒在流化床内的径向分布为典型的环-核结构,且孔径越小,核区的颗粒速度越低,而环区速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风板 孔径 冷态试验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火电机组引风机变频节能分析及控制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祝建飞 王煦 +3 位作者 杨太勇 沈建峰 陈梁 叶颖俊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1年第3期47-52,共6页
引风机耗用电量约占厂用电量20%左右,采用变频控制是降低引风机电耗和厂用电率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变频运行后引风机设备适应性和炉膛负压可控性等问题,引风机采用变频控制的比例较低。理论分析引风机变频运行的节能原理,并通过运行曲线... 引风机耗用电量约占厂用电量20%左右,采用变频控制是降低引风机电耗和厂用电率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变频运行后引风机设备适应性和炉膛负压可控性等问题,引风机采用变频控制的比例较低。理论分析引风机变频运行的节能原理,并通过运行曲线变化来说明节能效果。静叶可调引风机的设计调节裕量会加剧低负荷下静叶节流损失,运行效率显著下降,介绍了某1000MW机组静叶可调引风机变频控制的技术特点,变频运行后节电率平均达52.2%,降低供电煤耗率约1.4g/(kW·h);动叶可调引风机低负荷下运行效率相对较高,仍可通过变频方式进一步降低电耗,介绍了某320MW机组动叶可调引风机变频控制策略,变频运行后节电率平均达27.5%,降低供电煤耗率约0.9g/(kW·h);分析对比不同机组引风机电耗率与机组负荷的相对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采用静叶变频方式的经济性较好。针对变频运行适应性问题,提出了静叶-变频联合控制策略,适当牺牲节能效果来提高设备可靠性,另外也可通过更换高弹联轴器来降低扭振幅度。分析风烟系统冷态和热态的主要区别,设计冷态模拟试验来验证和完善引风机变频控制功能,降低热态试验风险,并介绍了某1000MW机组试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静叶可调引风机 动叶可调引风机 变频控制 冷态模拟试验
下载PDF
不同配风方式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玉斌 李争起 任枫 《发电设备》 2008年第6期461-463,共3页
针对某1 025 t/h W型火焰锅炉过热器超温、火焰稳定性差等问题,建立了冷态试验台,对炉内流动状况进行了模化试验。利用FLUENT软件对炉内一、二次风配比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阐明了不同配风方式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流场的影响。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锅炉 炉内空气动力特性 冷态试验 数值模拟 无量纲穿透深度
下载PDF
层燃垃圾焚烧炉的冷态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效洲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8-471,518,共4页
对前拱高度与炉排长度之比为0.333、后拱高度与炉排长度之比为0.12和前拱倾角为45°的层燃垃圾焚烧炉进行了8种工况的冷态试验分析,实验得出:较合适的前后拱动量流率比在1∶2.1~1∶5.4范围内;在垃圾层表面以上空间,湍动度沿炉排长... 对前拱高度与炉排长度之比为0.333、后拱高度与炉排长度之比为0.12和前拱倾角为45°的层燃垃圾焚烧炉进行了8种工况的冷态试验分析,实验得出:较合适的前后拱动量流率比在1∶2.1~1∶5.4范围内;在垃圾层表面以上空间,湍动度沿炉排长度方向分布的总趋势呈炉前、炉后的湍动度值小,在3.5%~6%范围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燃垃圾焚烧炉 空气动力 冷态试验
原文传递
低热值煤层气旋流燃烧器低负荷运行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林 唐强 张力 《电站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1,共3页
通过对旋流燃烧器在低负荷工作状态下的冷态试验,利用热线风速仪对其出口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燃烧器流场的分布状况。在试验前对热线风速仪进行了标定,研究了喷口角度变化对燃烧器出口速度场的影响。分析了各种工况下的轴向、切向速... 通过对旋流燃烧器在低负荷工作状态下的冷态试验,利用热线风速仪对其出口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燃烧器流场的分布状况。在试验前对热线风速仪进行了标定,研究了喷口角度变化对燃烧器出口速度场的影响。分析了各种工况下的轴向、切向速度的变化状况并且通过烟气示踪定性地了解了喷口内中心回流区的形成以及喷口外射流扩展角的差异。通过分析得到,该燃烧器在不同负荷状态下均搭配各种角度喷口时能较好地组织合理的空气动力场。通过冷态试验研究,为下一步热态试验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流场 旋流燃烧器 热线风速仪 冷态试验
下载PDF
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冷态动力场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邵伟 彭耀 王宪敏 《山东煤炭科技》 2011年第5期176-178,共3页
该文介绍了国内最大掺烧煤泥的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济三电公司力1#锅炉冷态动力场试验,重点分析了锅炉冷态动力场试验的特点。对于同类型锅炉的设计、调试和运行,特别是节能、防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44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 冷态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