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研究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 被引量:18
1
作者 贾雷 赵艳玲 +6 位作者 邢小燕 王伽伯 邹文俊 李瑞生 杨宏博 程丹红 肖小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741-2744,共4页
目的: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研究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真实性。方法:考察麻黄汤及麻杏石甘汤的给药剂量和测量时间,并进行验证性实验,测定ATPase等能量代谢指标。结果:给药剂量为10倍人体给药剂量(麻黄汤0.80 g.kg^-1,... 目的: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研究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真实性。方法:考察麻黄汤及麻杏石甘汤的给药剂量和测量时间,并进行验证性实验,测定ATPase等能量代谢指标。结果:给药剂量为10倍人体给药剂量(麻黄汤0.80 g.kg^-1,麻杏石甘汤2.26 g.kg^-1),测量时间为给药后3060 min。与空白组比较,麻黄汤组小鼠在高温区停留比例明显降低(P〈0.01);与麻黄汤组比较,麻杏石甘汤组小鼠在高温区停留比例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麻黄汤组小鼠的Na^+-K^+-ATPase活性显著性增强(P〈0.05),麻杏石甘汤组小鼠的Na^+-K^+-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均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从动物行为学角度验证了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存在,结果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对其寒热赋性具有一致性,肝组织ATP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麻杏石甘汤 寒热药性 冷热板示差法
原文传递
Express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ld(Han) and Hot(Re) n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Strobal and Rhubarb) based on the cold/hot plate differentiating assay 被引量:10
2
作者 ZHAO HaiPing1,2, ZHAO YanLing1, WANG JiaBo1, LI HanBing1,2, REN YongShen1,2, ZHOU CanPing1,3, YAN Dan1 & XIAO XiaoHe1· 1 China Military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302 Military Hospital, Beijing 100039, China 2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5, China 3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9年第12期1192-1197,共6页
In this study, objec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ld (Han) and Hot (Re) n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e.g. Strobal and Rhubarb, are determined by using a cold/hot plate differentiation technology. A novel,... In this study, objec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ld (Han) and Hot (Re) n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e.g. Strobal and Rhubarb, are determined by using a cold/hot plate differentiation technology. A novel, self-designed cold/hot plate differentiating instrument, with methodological stud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vention of Strobal and Rhubarb on the temperature tropism of mice. Compared with the ICR and BALB/c mice, it was found that KM mice on the cold/hot plate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temperature, within the tolerant temperature range of 15-40 ℃ . The temperature tropism behavior of mice is influenced by treatment with Rhubarb and Strobal, as is the activity of ATPase in liver tissue. These trend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ld/Hot n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s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theory.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old/Hot n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might be objectively represented by the temperature tropism of animal by means of cold/hot differentiating ass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UBARB Strobal cold/hot n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s cold/hot plate DIFFERENTIATING ASSAY
原文传递
基于XGBoost和SHAP的中药寒热药性识别及寒热特征标记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喜科 赵文华 +2 位作者 付先军 马志庆 魏国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984-4993,共10页
目的运用集成学习中的XGBoost算法探索构建中药寒热药性识别模型,采用SHAP进一步探索中药寒热特征标记与寒热药性识别结果的关系。方法利用61味中药的紫外光谱数据集,运用集成学习中的XGBoost算法,构建中药寒热药性识别模型,通过稳定性... 目的运用集成学习中的XGBoost算法探索构建中药寒热药性识别模型,采用SHAP进一步探索中药寒热特征标记与寒热药性识别结果的关系。方法利用61味中药的紫外光谱数据集,运用集成学习中的XGBoost算法,构建中药寒热药性识别模型,通过稳定性评价和外推评价等方式评估模型的性能,采用SHAP对中药寒热特征标记进行可视化。结果模型评价方面,在稳定性比较中,本文模型在单溶剂下的ACC和AUC分别为0.852、0.865,多溶剂下的ACC为0.770;在外推比较中,本文模型在单溶剂下的ACC和AUC分别为0.810、0.828,多溶剂下的ACC为0.786;可视化方面,寒性中药在紫外波长400和267 nm的吸收度具有相似性,而热性中药在紫外波长400、299和301 nm的吸收度具有相似性。结论与经典模型相比,本文模型对中药寒热药性具有更好的识别能力。具有相似的紫外光谱的中药,其药性同样具有相似性,初步证明了物质成分相似的中药具有相似的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寒热药性 中药寒热特征标记 集成学习 XGBoost SHAP 可视化
下载PDF
小鼠限食/低温游泳模型评价黄连、吴茱萸及其复方寒热药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任永申 王伽伯 +6 位作者 赵艳玲 张萍 赵海平 张学儒 周灿平 肖小河 金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21-1227,共7页
建立黄连、吴茱萸及其复方左金丸、反左金丸寒热药性评价的新方法。通过限食游泳、饲喂高蛋白饲料复制小鼠体质模型;采用冷热板示差法,考察药物对小鼠温度趋向性的干预作用;同时测定耗氧量、肝组织ATP酶活性,考察药物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建立黄连、吴茱萸及其复方左金丸、反左金丸寒热药性评价的新方法。通过限食游泳、饲喂高蛋白饲料复制小鼠体质模型;采用冷热板示差法,考察药物对小鼠温度趋向性的干预作用;同时测定耗氧量、肝组织ATP酶活性,考察药物对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药物作用按"黄连→左金丸→反左金丸→吴茱萸"方向传递;即黄连增加动物在高温区分布,降低耗氧量及Na+-K+-ATP酶活性(n=6,P<0.01或P<0.05),而吴茱萸表现相反;提示黄连之性"寒"与吴茱萸之性"热",与传统理论认识一致。该方法可以直观且客观地表征黄连、吴茱萸寒热药性的差异及配伍后的变化趋势,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寒热药性 动物行为学 温度趋向性 黄连 吴茱萸
原文传递
动物行为学在中药寒热药性研究中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邢小燕 赵艳玲 +5 位作者 孔维军 贾雷 王伽伯 鄢丹 李瑞生 肖小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9-524,共6页
从宏观动物行为学角度,结合计算机和现代影像处理技术,通过监测动物在具有不同寒热属性药物的作用下对环境温度趋向性行为的变化,获得通过直接观察难以评定的多行为学参数,评价药物的寒热属性,进而表征其寒热属性的差异。该方法可实时... 从宏观动物行为学角度,结合计算机和现代影像处理技术,通过监测动物在具有不同寒热属性药物的作用下对环境温度趋向性行为的变化,获得通过直接观察难以评定的多行为学参数,评价药物的寒热属性,进而表征其寒热属性的差异。该方法可实时在线、无扰、直观且客观、定性且定量地监测实验动物的寒热趋向性,从整体动物水平表征中药寒热药性,符合中药用药特点,适应于中医药理论体系,是中药药性研究方法的一次大胆尝试,为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动物对温度趋向行为变化的内在联系,阐明中药寒热药性的客观真实性与科学内涵,建立符合中药应用特点的寒热药性客观评价方法,审视和研究中药药性乃至整个中医药基础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行为学 中药寒热药性 动物温度趋向性 中药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