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基线血压和7年累积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26
1
作者 赵冬 吴兆苏 +7 位作者 王薇 刘静 吴桂贤 曾哲淳 王文化 刘军 秦兰萍 刘飒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12-617,共6页
目的 以较大人群、较广的地理覆盖面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提供中国人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量化关系的数据 ;探讨收缩压和舒张压作为危险因素标识或致病因素在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的关系上存在的差别 ;分析血压对急性脑卒中和冠... 目的 以较大人群、较广的地理覆盖面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提供中国人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量化关系的数据 ;探讨收缩压和舒张压作为危险因素标识或致病因素在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的关系上存在的差别 ;分析血压对急性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发病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别及控制血压对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公共卫生意义 ;初步评价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治疗和分级标准。方法 对 1992年建立的 11省市 35~ 6 4岁队列人群共 2 9488人基线血压水平和 1992~ 1999年共 138177 1观察人年中急性心血管病 (包括脑卒中和冠心病 )事件发病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进行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 ,两者均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发病危险的有效标识 ,但收缩压水平对急性心血管病事件 ,特别是脑卒中危险的影响强度明显大于舒张压 ,收缩压≥ 180mmHg(1mmHg =0 133kPa)组与收缩压 <12 0mmHg组人群相比 ,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病危险单因素分析时高 2 2倍 (脑卒中 31倍 ,冠心病 8倍 ) ,多因素分析时高 11倍 (脑卒中 16倍 ,冠心病 4倍 )。血压对于与急性脑卒中事件和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影响无论在强度、影响方式和预防的公共卫生意义上存在明显差别 ,人群中 79 7%的脑卒中事件可归因于血压的升高 ,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脑血管意外 冠状动脉疾病 队列研究 心血管疾病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诊断和危险分层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76
2
作者 武阳丰 赵冬 +8 位作者 周北凡 王薇 李贤 刘静 李莹 孙佳艺 赵连成 吴兆苏 诸骏仁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8-433,共6页
目的为配合制订《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适合我国人群疾病和危险因素特点的血脂异常诊断界值和以血脂异常为基础的危险分层方案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的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方法汇总"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 目的为配合制订《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适合我国人群疾病和危险因素特点的血脂异常诊断界值和以血脂异常为基础的危险分层方案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的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方法汇总"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和"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队列研究"资料(基线入组共计40719人,年龄35~64岁,男女约各半,随访总计345 140.5人年),用统一的分析方案分析血脂异常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ICVD,包括冠心病事件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关系。相对危险的估计采用多元 Cox 比例风险模型,并控制其他危险因素。采用该模型计算不同危险因素组合时一个50岁的人今后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用于确定危险分层方案。结果两队列均呈现如下规律:(1)TC 和 LDL-C 水平与 ICVD 发病危险的关系是连续性的,并无明显的拐点;(2)LDL-C<3.37 mmo]/L(130 mg/dl)与 TC<5.18 mmol/L(200 mg/dl)的发病率(绝对危险)基本接近,而 LDL-C<4.14 mmol/L(160 mg/dl)与 TC<6.22 mmol/L(240 mg/dl)的发病率基本接近;(3)TC<5.18 mmol/L(200 mg/dl)时的绝对危险略高于理想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的绝对危险,TC≥6.22 mmol/L(240 mg/dl)时的绝对危险略低于高血压1级的绝对危险;(4)随着HDL-C 水平的降低,ICVD 发病危险增加;(5)TG 与 ICVD 发病危险间未见显著关联;(6)在任一 TC水平,仅合并高血压时 ICVD 发病的绝对危险已高于合并3个其他危险因素时 ICVD 发病的绝对危险。结论我国人群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可准确定为:TC<5.18 mmol/L(200 mg/dl)或 LDL-C<3.37mmol/L(130 mg/dl)为合适范围,TC 5.18~6.19 mmol/L(200~239 mg/dl)或 LDL-C 3.37~4.12mmol/L(130~159 mg/dl)为边缘升高,TC≥6.22 mmol/L(240 mg/dl)或 LDL-C≥4.14 mmol/L(160mg/dl)为升高。HDL-C<1.04 mmol/L(40 mg/dl)为减低,1.04~1.53 mmoL/L(40~59 mg/dl)为正常,≥1.55 mmol/L(60 mg/dl)为理想水平。此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危险性评估 心肌缺血 流行病学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和预后 被引量:87
3
作者 吴丽娥 刘鸣 +9 位作者 张月辉 赵晓玲 杨杰 谈颂 张世洪 吴波 谭燕 王清芳 王丽春 李伟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了解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病因分型的构成,分析不同亚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性登记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间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分析TOAST各亚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目的了解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病因分型的构成,分析不同亚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性登记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间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分析TOAST各亚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1例。TOAST各亚型构成比如下:不明原因型36.1%,小动脉闭塞型29.6%,心源性栓塞型23.7%,大动脉粥样硬化型9.7%,其他明确病因型0.9%。各型6个月末病死率比较,心源性栓塞型最高(27.6%),小动脉闭塞型最低(1.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型6个月末死亡/残疾率比较,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最高(45.2%),小动脉闭塞型最低(7.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型6个月末复发例数较少,结论尚有待进一步验证。结论TOAST分型作为一种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方法,可以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估计和复发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分型 预后 小动脉 病因 亚型 患者 大动脉
原文传递
钢铁厂工人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62
4
作者 余善法 陈国顺 +7 位作者 焦洁 谷桂珍 张焕玲 王兴明 周文慧 吴辉 李艳红 郑玉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探讨2006-2015年某钢铁厂噪声作业工人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情况。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2006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纳入动态研究队列中并在随访时对其进行纯音听力测试,有6297名完成两次以上健康检查和听... 目的探讨2006-2015年某钢铁厂噪声作业工人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情况。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2006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纳入动态研究队列中并在随访时对其进行纯音听力测试,有6297名完成两次以上健康检查和听力测定,纳入最终的研究与分析。对该钢铁厂工人噪声作业环境进行测定,并对其累积噪声暴露量进行评估。测量工人8h等效连续声级dB(A),按照不同作业岗位的噪声暴露水平,并将其分为高、中、低暴露组,暴露水平分别为80.6~85.0、85.1-90.0、90.1~103.4dB(A)。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中、高暴露组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病的RR值及95%CI值,并对发病风险进行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温和毒物接触水平调整分析。结果6297名调查对象在观察期间发生职业噪声性听力损失392例,发病率为6.23%;高频听力损伤318例,发病率为5.05%。职业性噪声聋74例,发病率1.18%。高、中、低暴露组听力损失发病率分别为9.22%(158/1713)、6.49%(204/3142)和2.08%(30/1442),其中高频听力损失发病率分别为7.41%(127/1713)、5.25%(165/3142)和1.80%(26/1442),噪声聋发病率分别为1.81%(31/1713)、1.24%(39/3142)和0.28%(4/1442)。累积噪声暴露量≤84.99、85.00~87.99、88.00~90.99、91.00-93.99、94.00-96.99、97.00~100.99、101.00~102.99和≥103.00dB(A)·年组听力损失发病率分别为0(0/185)、1.22%(2/164)、2.52%(17/674)、3.83%(35/913)、5.80%(106/1827)、6.02%(67/1113)、9.20%(95/1003)和18.04%(70/388)。与低暴露组相比,高暴露组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噪声聋的RR(95%CI)值分别为4.78(3.22—7.11)、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职业性 队列研究 噪声性听力损失 噪声聋 噪声暴露
原文传递
四川省绵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队列研究HIV新发感染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1
5
作者 王毅 李六林 +9 位作者 徐杰 李志军 张光贵 樊静 赵西和 贾蜀光 杨红 姚卫 周力 龙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0,共5页
2006--2011年中国男男性行为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HIV抗体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HIV高发人群和防治重点[1-2]。中国过去针对MSM的研究以横断面调查为主,HIV感染率一直被用来了解和判断MSM人群中的HIV的流行水平,... 2006--2011年中国男男性行为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HIV抗体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HIV高发人群和防治重点[1-2]。中国过去针对MSM的研究以横断面调查为主,HIV感染率一直被用来了解和判断MSM人群中的HIV的流行水平,而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仅用HIV感染率是难以对HIV流行水平进行准确判断的,也难以评估预防干预措施的效果,而HIV新发感染率才是评估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队列研究 感染 男男性行为者
原文传递
队列研究的设计、实施及方法学问题 被引量:58
6
作者 刘建平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31-336,共6页
队列研究在循证医学的证据等级中为Ⅱ级证据,仅次于随机对照试验,是临床医疗防治措施评价的重要证据来源之一。近年来开始在传统医学疗法评价中得到应用。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类型、实施步骤以及在中医... 队列研究在循证医学的证据等级中为Ⅱ级证据,仅次于随机对照试验,是临床医疗防治措施评价的重要证据来源之一。近年来开始在传统医学疗法评价中得到应用。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类型、实施步骤以及在中医药领域运用的关键方法学问题,旨在为中医药的临床研究拓宽思路,为新方法的引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研究 循证医学 评价研究
下载PDF
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和腰围与主要慢性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李嘉琛 吕筠 +8 位作者 高萌 余灿清 郭彧 卞铮 裴培 杜怀东 陈君石 陈铮鸣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41-1547,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BMI与主要慢性病发病及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时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和腰围。分析中剔除基线现患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COPD和糖尿病者,纳入428113名研究对象。使...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BMI与主要慢性病发病及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时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和腰围。分析中剔除基线现患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COPD和糖尿病者,纳入428113名研究对象。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MI和腰围与主要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COPD、2型糖尿病)发病及全死因死亡的关联。结果在平均10年随访期间,共有131454人发生≥1种上述慢性病,26892人死亡。主要慢性病发病风险随BMI增加而升高,与正常体重(18.5≤BMI<24.0 kg/m^2)者相比,超重(24.0≤BMI<28.0 kg/m^2)和肥胖(BMI>28.0 kg/m^2)者的风险比分别为1.26(95%CI:1.24~1.27)和1.59(95%CI:1.57~1.62)。BMI过低或过高均与全死因死亡风险升高有关。腰围与主要慢性病发病及全死因死亡风险呈正向关联。按照中国人群体重标准,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约12%主要慢性病发病。结论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是中国成年人主要慢性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腰围 慢性病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儿童青少年肥胖与成年后糖尿病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9
8
作者 侯冬青 赵小元 +6 位作者 刘军延 陈芳芳 闫银坤 程红 杨平 单馨影 米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期肥胖与成年期血糖水平及糖尿病的关系。方法于1987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朝阳、西城及海淀区选择6所小学和6所中学,对体检当天6—18岁在校学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病及肢体残疾者除外)进行体...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期肥胖与成年期血糖水平及糖尿病的关系。方法于1987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朝阳、西城及海淀区选择6所小学和6所中学,对体检当天6—18岁在校学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病及肢体残疾者除外)进行体格发育、血压测量及问卷调查,共计3198名。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进行随访体检及问卷调查,检测血生化指标,共随访到1225名。7~18岁儿童肥胖判定使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标准,6岁儿童肥胖使用美国CDC儿童青少年生长曲线BMI年龄别性别第95百分位值作诊断界值;成年期肥胖采用BMI^28kg/m。诊断。糖尿病诊断:FPG≥7.0mmol/L和/或2hPG≥11.1mmol/L和/或糖化血红蛋白(HbAlc)/〉6.5%和/或服用降糖药和/或使用胰岛素。控制相关变量(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饮食和睡眠等生活方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期肥胖与成年期糖尿病之间的关联。结果基线肥胖组在成年后血糖诊断糖尿病患病率(16.2%,18/111)高于非肥胖组(5.6%,62/1114)(Z2=18.76,P〈0.001);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患病率(18.1%,20/111)也高于非肥胖组(6.9%,77/1114)(Z2=16.66,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控制性别、随访时年龄、吸烟、饮酒、饮食和睡眠因素后,仅儿童肥胖或成年期肥胖不会增加成年期血糖诊断糖尿病发生风险[0R(95%CI)值分别为1.90(0.86—4.19)、1.71(0.50~5.79)];儿童与成年期均肥胖可增加成年期血糖诊断糖尿病的发生风险[0R(95%CI):4.50(2.22.9.14)];调整控制性别、随访时年龄、吸烟、饮酒、饮食和睡眠因素后,仅仅儿童期肥胖或成年期肥胖不会增加成年期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儿童 成年人 糖尿病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变化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风险的15年前瞻队列随访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张倩 胡尚英 +8 位作者 冯瑞梅 董丽 陈凤 张询 潘秦镜 马缓飞 史少东 赵方辉 乔友林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2-797,共6页
目的评估筛查队列人群15年间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变化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风险。方法1999年建立的1997例35~45岁的山西省宫颈癌筛查队列(SPOCCS-I)人群分别在2005年、2010年和2014年进行细胞学和HR-HPV检测筛查... 目的评估筛查队列人群15年间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变化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风险。方法1999年建立的1997例35~45岁的山西省宫颈癌筛查队列(SPOCCS-I)人群分别在2005年、2010年和2014年进行细胞学和HR-HPV检测筛查随访,以新发中度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作为病变结局终点,计算HPV感染率和CIN2+发病率的变化以及CIN2+的发病风险。结果HPV的感染率为15.7%~22.3%.CIN2+的检出率为1.1%~4.3%。在15年随访时间内,基线HR—HPV阳性组CIN2+的累积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基线HR-HPV阴性组(P〈0.01)。4次HPV阳性者CIN2+的发病风险高达40.0%,4次HPV阴性者CIN2+的发病风险仅为0.6%(RR调整=55.0,95%CI为11.3~268.4)。结论随访15年间,山西襄垣县农村妇女的HR—HPV的感染率和CIN2+的发病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HR-HPV阳性者的15年发病风险一直高于HR-HPV阴性者,HR-HPV阴性者6年内进展为CIN2+的风险较低,且HPV阳性次数越多.新发CIN2+的发病风险越高。提示HPV感染及宫颈癌高发区的HPV筛查间隔可以延长至5~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肿瘤 队列研究 发病风险
原文传递
上海市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燕婷 张宏伟 +2 位作者 任宏 陈健 王晔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6-498,共3页
目的预测上海市流感样病例的发病趋势。方法应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对上海市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由流感监测点医院每日报告的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 目的预测上海市流感样病例的发病趋势。方法应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对上海市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由流感监测点医院每日报告的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前114周资料建立模型,后9周资料评估模型预测效果。结果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构建 ARIMA(1,0,0)(1,1,0)26模型,非季节性和季节性自回归系数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01)。白噪声残差分析显示序列白相关函数的 Box-Ljung 统计量最小值为0.803(P>0.1),残差为随机性误差。1~114周资料所建立模型 lgy_t=0.879 lgY_(t-1)+0.418 lgY_(t-26)-0.367 lgY_(t-27)+0.582 lgY_(t-52)-0.512 lgY_(t-53)预测效果良好,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内,符合率达100%。结论 ARIMA 模型能较好模拟上海市流感样病例的发病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模型 统计学 队列研究 人口(种群)监测
原文传递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关系队列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叶荣伟 李宏田 +2 位作者 马蕊 任爱国 刘建蒙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与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利用131867名单胎儿母亲的围产保健监测数据,根据妊娠期是否发生妊高征,建立队列(妊高征组14278例、非妊高征组117589名)。妊高征根据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和...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与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利用131867名单胎儿母亲的围产保健监测数据,根据妊娠期是否发生妊高征,建立队列(妊高征组14278例、非妊高征组117589名)。妊高征根据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根据发病时间又分为产时、孕晚期和孕中期发病组。结局指标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估计相对危险度和95%可信区间。结果妊高征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分别为4.9%(701/14278)、3.6%(507/14278),非妊高征组分别为3.4%(4031/117589)、1.8%(2110/11758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0.8和202.0,P值均〈0.001)。轻、中和重度妊高征组早产发生率依次为3.9%(404/10358)、5.8%(181/3099)和14.1%(116/821),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依次为2.5%(258/10358)、4.9%(151/3099)和11.9%(98/821),线性趋势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6.4和426.1,P值均〈0.001)。产时、孕晚期和孕中期发病组早产发生率依次为4.2%(373/8813)、5.7%(278/4867)和8.4%(50/598),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依次为3.0%(267/8813)、4.2%(206/4867)和5.7%(34/598),线性趋势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5.4和239.8,P值均〈0.001)。结论妊高征增加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早产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比较的历史队列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刘书馨 金蕊 +5 位作者 刘红 王志宏 滕兰波 董毳 郐婷婷 张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年第9期771-776,共6页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大连市中心医院开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满3个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根据原发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肾...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大连市中心医院开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满3个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根据原发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组。生存时间为开始血液透析治疗至死亡的时间,删失值的定义为至随访结束时(2016年12月31日)仍存活患者、失访患者及肾移植患者。研究观察的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生存情况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风险评估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独立性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入选769例患者,男465例(60.5%),女304例(39.5%),患者开始透析年龄(56.2 ± 14.9)岁。糖尿病肾病组患者305例(39.7%),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464例(60.3%),随访中位时间为21个月,全因死亡患者170例(21.7%)。糖尿病肾病组1、2、3、4、5、6和7年生存率为94%、77%、68%、56%、44%、31%、26%;非糖尿病肾病组1、2、3、4、5、6和7年生存率为94%、87%、81%、77%、69%、65%、60%。糖尿病肾病组与非糖尿病肾病组相比,生存率更低(χ2=23.656,P < 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开始透析年龄、糖尿病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射血分数(EF)、合并冠心病、脑卒中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始透析年龄、原发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F、合并冠心病、脑卒中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滤过 队列研究 生存率
原文传递
儿童接种不同免疫程序国产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后3年抗体持久性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何寒青 李倩 +5 位作者 严睿 周洋 唐学雯 邓璇 谢淑云 陈直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 分析儿童接种不同免疫程序国产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后3年时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方法 于2015年7月,选择浙江省衢州市的开化县和常山县为研究现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选择最后1... 目的 分析儿童接种不同免疫程序国产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后3年时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方法 于2015年7月,选择浙江省衢州市的开化县和常山县为研究现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选择最后1剂次接种国产MMR满3年(36-38个月)的儿童,共170名,作为常规免疫接种组(8月MR组);选取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建立的2针MMR队列中171和173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8、18月龄时接种MMR(8月MMR组)和12、22月龄时接种MMR组(12月MMR组),并在其完成初免MMR后以及最后1剂次MMR满3年后,分别采集静脉血2-3 ml,用ELISA法检测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IgG抗体.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差异.结果 514名调查对象中,男性为248名(48.25%),女性为266名(51.75%);接种国产MMR后3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1%(504例)、93.4%(480例)和88.1%(453例),抗体GMC分别为1012.33 mU/ml、502.87 U/ml和50.53 U/ml.3组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均在97%及以上;3组中12月MMR组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8.8%(171/173),8月MR组和8月MMR组分别为88.2%(150/170)和93.0%(159/171)(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1);风疹病毒的抗体阳性率也是12月MMR组最高,为94.8%(164/173),8月MR组和8月MMR组分别为82.9%(141/170)和86.6%(148/171)(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2).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病毒抗体GMC最高的均是12月MMR组,分别为1217.30(1119.35-1323.82)mU/ml、717.07(643.83-798.65)U/ml和62.54(56.21-69.58)U/ml;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GMC最低为8月龄MR组,分别为812.01(734.52-897.67)mU/ml和363.28(305.42-432.11)U/ml;风疹最低为8月MMR组,为44.10(39.08-49.76)U/ml;以上差异均有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接种规划 抗体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孕期血压与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王媛 唐慧荣 +4 位作者 王娅 郑明明 叶晓东 戴毅敏 胡娅莉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67-773,共7页
目的建立江苏省妊娠期妇女的孕周-血压曲线和各百分位数对应的血压值,研究各孕期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的孕妇,最终发生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者的血压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前瞻性妊娠期纵向队列,于2017年7月至2020年9... 目的建立江苏省妊娠期妇女的孕周-血压曲线和各百分位数对应的血压值,研究各孕期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的孕妇,最终发生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者的血压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前瞻性妊娠期纵向队列,于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招募早孕期(11~13周^(+6))单胎妊娠妇女,并于中孕期(19~23周^(+6))、晚孕期(30~33周^(+6))、近预产期(35~38周^(+6))进行随访。妊娠相关信息录入Viewpoint 6.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采用标准血压测量方法现场测量血压。使用最小均方误差(LMS)函数拟合孕周-血压曲线,并计算每个随访时间点的各百分位数对应的血压。采用logistic回归法计算血压≥第95百分位数(P95)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发生率的OR值。结果最终3728例单胎妊娠妇女纳入本研究,包括正常妊娠孕妇3490例(93.62%,3490/3728),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孕妇238例(6.38%,238/3728)。孕周-血压曲线显示,与早孕期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在中孕期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均在2 mmHg以内;而在同一孕期,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P95与第50百分位数(P50)比较上升幅度较大,分别增加14、11、11 mmHg左右。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早孕期收缩压≥P95的孕妇为收缩压<P95者的4.36倍(95%CI为2.99~6.35),早孕期舒张压≥P95的孕妇为<P95者的5.22倍(95%CI为3.65~7.46),早孕期平均动脉压≥P95的孕妇为<P95者的5.14倍(95%CI为3.61~7.32);接近预产期时,相应的发病风险分别为16.76、27.45和27.31倍。不同孕期,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每增加1 mmHg,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相应增加,早孕期分别升高24%(OR=1.24,95%CI为1.15~1.33)、44%(OR=1.44,95%CI为1.31~1.59)、47%(OR=1.47,95%CI为1.33~1.61);中孕期与早孕期相似;晚孕期的发病风险进一步升高;接近预产期时,舒张压或平均动脉压每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血压 高血压 妊娠性 先兆子痫 参考值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母亲孕期情绪症状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关系的出生队列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陶慧慧 邵婷 +7 位作者 倪玲玲 孙艳丽 严双琴 顾春丽 曹慧 黄锟 陶芳标 童世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的生命早期影响因素,探讨母亲孕期情绪症状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联。方法基线资料来源于中国安徽出生队列(C-ABCS)中的马鞍山市出生队列。该队列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市...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的生命早期影响因素,探讨母亲孕期情绪症状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联。方法基线资料来源于中国安徽出生队列(C-ABCS)中的马鞍山市出生队列。该队列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市4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孕期保健的孕妇中招募研究对象,共计5084名孕妇及4669名单胎活产儿进入队列;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孕期焦虑和抑郁症状。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对队列进行随访,采用家长填写的长处与困难量表(SDQ)了解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共随访有SDQ评定结果的3~6学龄前儿童3653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焦虑、抑郁症状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联。结果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异常率分别为6.3%(229/3653)、7.5%(274/3653)、7.6%(278/3653)、2.8%(103/3653);困难总分异常率为7.6%(277/3653);亲社会行为异常率为10.9%(398/3653);影响因子异常率为27.4%(981/3577)。母亲孕早期焦虑、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2.7%(100/3653)、4.7%(171/3653);母亲孕中期焦虑、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2.0%(66/3375)、3.6%(122/33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孕龄、户口、家庭收入、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与母亲孕早、中期均无焦虑症状症状儿童的相比,母亲孕早、中期均有焦虑症状儿童情绪症状异常的风险较高,0R(95%CI)值为5.90(2.00~17.48);与母亲孕早、中期均无抑郁症状症状儿童的相比,母亲孕早、中期均有抑郁症状儿童情绪症状异常的风险较高,0R(95%CI)值为3.07(1.30一7.28);与母亲孕中期无焦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 情绪 怀孕期间 行为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新形势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的新机遇 被引量:31
16
作者 胡志斌 顾爱华 +1 位作者 王建明 沈洪兵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5-216,239,共3页
在"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战略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面临新的形势:(1)以组学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被应用于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的工作中;(2)计算机技术和医学信息技术正推动本学科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与变革;(3)在全国不... 在"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战略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面临新的形势:(1)以组学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被应用于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的工作中;(2)计算机技术和医学信息技术正推动本学科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与变革;(3)在全国不同区域,围绕不同疾病,启动了大型人群队列建设,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契机。本学科应重点围绕组学技术与队列人群、大数据与疾病防控、自然和社会新态势与全民健康等方面,培养复合型研究人才与研究团队,拓展学科研究领域和覆盖面,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预防医学 新技术 大数据 队列研究 健康中国
原文传递
高尿酸血症与新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李岩 赵冬 +3 位作者 刘静 李治安 勇强 王薇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06-90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人群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系,探讨血清尿酸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早期预防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研究(CMCS)中的一部分,2002年对1442人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2007年进行第二... 目的通过分析人群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系,探讨血清尿酸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早期预防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研究(CMCS)中的一部分,2002年对1442人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2007年进行第二次颈动脉超声检查,本研究对两次资料完整且基线无颈动脉斑块的810人进行分析。结果(1)基线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年龄标化后为5.4%,男性7.7%,女性3.9%;(2)5年间颈动脉斑块发病率年龄标化后为45.3%,男性51.7%,女性42.7%,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发病率在四个测量部位中最高;(3)调整年龄、吸烟、高TC、高TG、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等因素,女性高尿酸血症是颈总动脉分叉处新发斑块的独立的危险凶素,OR为3.56(P=0.02,95%CI=1.21~10.41)。结论高尿酸血症对女性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发生有独立的预测作用,对男性颈动脉斑块形成无独立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冠状动脉硬化 颈动脉疾病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1302例单中心观察性肝细胞癌真实世界队列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后 被引量:30
18
作者 何雅婧 张植明 +1 位作者 何伟猛 侯金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2-1007,共6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整体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预后。方法持续记录2011年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在南方医院肝病中心确诊并住院诊治的1302例HC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及复发、生存特征。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整体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预后。方法持续记录2011年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在南方医院肝病中心确诊并住院诊治的1302例HC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及复发、生存特征。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与复发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1302例患者男:女8. 50:1,平均(52. 46±11. 51)岁。病因以HBV感染者最多,共1163例(89. 32%),其中HBeAg阳性者:HBeAg阴性者1:3. 05; HCV 32例(2. 46%),HBV合并HCV感染者12例(0. 92%)。1012例合并肝硬化(77. 73%)。肝功能分级中,以Child-Pugh A~B和白蛋白-胆红素(ALBI) 1~2级为主。巴塞罗那(BCLC)分期:0期76例(5. 84%),A期474例(36. 41%),B期236例(18. 13%),C期504例(38. 71%),D期12例(0. 92%)。261例(20. 05%)基线治疗即获根治,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余1041例(79. 95%)中,TACE为主要治疗方法。随访时间0. 27~88. 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 33个月。所有患者的5年中位生存时间为(21. 53±1. 59)个月,95%可信区间(95%CI):18. 411~24. 656,不同BCLC分期间的生存差异明显(P <0. 001)。在根治患者中,5年中位生存时间未获得,5年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40. 90±4. 81)个月,95%CI:31. 467~50. 333。结论 HCC在人口学、病原学、瘤体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均存在其流行病学特点,仍存在早期发现率低、根治率低、生存时间短等问题,整体防治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 预后 队列研究
下载PDF
我国中年人群的营养素摄入状况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林峰 赵连成 +2 位作者 周北凡 李莹 武阳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48-852,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中年人群中营养素摄入状况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1983—1984年在北京、广州4组人群中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和膳食调查,1993—1994年采用相同的方法对上述人群进行了除膳食调查以外全部项目的复查。本研究对基线有膳... 目的探讨我国中年人群中营养素摄入状况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1983—1984年在北京、广州4组人群中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和膳食调查,1993—1994年采用相同的方法对上述人群进行了除膳食调查以外全部项目的复查。本研究对基线有膳食资料、无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且参加1993—1994年复查的653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53人中1983—1984年至1993—1994年共170人发生高血压。将研究对象按经热量校正后的营养素摄入量3分位数分为3组,对多种营养素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蛋白质摄入量和高血压发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关联,钠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关联,其他营养素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联大多较弱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膳食蛋白质和钠可能是影响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的膳食因素,在我国中年人群中增加膳食蛋白质的摄入、同时减少钠的摄入,对于预防高血压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高血压 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 营养素摄入量 防高血压 发病关系 中年人群 摄入状况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孕中晚期增重速率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和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华雯 张丽君 +3 位作者 卢莎 徐佳惠 Nisile Kakongoma 胡文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3621-3626,共6页
背景妊娠期总增重与分娩孕周紧密相连,选择增重速率作为研究指标,可以减少孕周对研究结果的干扰。目前有关妊娠期增重速率的既定建议存在争议且很少有研究探讨孕中晚期增重速率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结局的相关性。目的探讨孕中... 背景妊娠期总增重与分娩孕周紧密相连,选择增重速率作为研究指标,可以减少孕周对研究结果的干扰。目前有关妊娠期增重速率的既定建议存在争议且很少有研究探讨孕中晚期增重速率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结局的相关性。目的探讨孕中晚期增重速率对GDM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住院生产并纳入“杭州市母婴健康队列”(注册号:ChiCTR1900026149)的370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2021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推荐的孕中晚期增重速率,将研究对象分为增重速率过慢组(n=115)、增重速率正常组(n=152)和增重速率过快组(n=103)。分析三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是GDM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661,95%CI(1.291,9.460)〕、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OR=2.288,95%CI(1.090,4.805)〕、高脂血症〔OR=2.085,95%CI(1.656,6.630)〕及分娩巨大儿〔OR=4.591,95%CI(1.238,17.031)〕的危险因素(P<0.05),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是分娩早产儿〔OR=0.117,95%CI(0.014,0.959)〕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孕妇妊娠期增重不合理现象普遍,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增加了GDM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脂血症及分娩巨大儿的风险,但降低了发生早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孕中晚期增重速率 妊娠并发症 分娩结局 队列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