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膜尿素施用时期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积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孙旭东 孙浒 +3 位作者 董树亭 赵斌 刘鹏 张吉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79-2188,共10页
【目的】随着缓/控释肥的推广和农业劳动力越来越紧缺,简化施肥技术成为未来的一种施肥趋势。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季雨热同期,基施包膜尿素容易使养分前期释放过快后期养分缺失,无法满足玉米后期生长需求。通过研究包膜尿素施用时期来探究... 【目的】随着缓/控释肥的推广和农业劳动力越来越紧缺,简化施肥技术成为未来的一种施肥趋势。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季雨热同期,基施包膜尿素容易使养分前期释放过快后期养分缺失,无法满足玉米后期生长需求。通过研究包膜尿素施用时期来探究适合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种植的施肥方式,简化施肥生产同时保证玉米产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方法】供试夏玉米品种选用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5个试验处理为不施氮处理(CK)、一次施尿素处理(JN)、拔节-大喇叭口期分次施尿素处理(SN)、基施包膜尿素处理(BR)和拔节期施包膜尿素处理(JR)。通过大田试验探讨包膜尿素肥料施用时期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转运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ZD958和DH605各施氮处理较CK处理增产18.9%—24.7%和19.4%—28.9%。与JN处理相比,ZD958和DH605的SN处理平均增产4.15%和5.80%,其中ZD958的穗粒数显著提升。与BR处理相比,ZD958和DH605的SN处理平均增产1.44%和7.80%,JR处理平均增产2.10%和10.13%,其中ZD958的穗粒数显著提高,DH605的千粒重显著增大。两年试验都以JR处理产量最高,但JR与SN处理的产量无显著性差异。ZD958和DH605 JR处理的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比BR处理显著提高10.99%和6.78%,花后氮素积累量提高45.99%和43.87%,花后氮素吸收速率提高46.1%和43.5%。与SN处理相比,ZD958和DH605 JR处理的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提高5.15%和7.67%,花后氮素积累量提升18.78%和30.49%,花后氮素吸收速率提高18.39%和30.51%。ZD958和DH605 JR处理的氮素积累活跃期(ANAP)较BR处理增加13.74 d和25.87 d,成熟期籽粒含氮量(NAAG)提高12.78%和10.49%,花后氮素同化量(AANAA)提高50.87%和42.57%,氮素转运量(NTA)降低24.82%和25.38%,氮素转运效率(NTE)降低19.16%和12.04%,氮肥偏生产力(PFPN)提高2.07%和10.19%,氮肥农学利用率(AEN)提高11.47%和6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包膜尿素 施用时期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树脂包膜尿素对温室番茄肥效的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正景 邹志荣 +1 位作者 程瑞峰 陈昌文 《长江蔬菜》 2002年第7期35-38,共4页
试验观察了树脂包膜尿素对日光温室番茄的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EC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一次全量基施基本可以满足番茄整个生育期的氮素需求,相同产量水平下,包膜肥可以节省15%左右;包膜尿素处理土壤中矿质氮稳定而持久,有利于... 试验观察了树脂包膜尿素对日光温室番茄的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EC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一次全量基施基本可以满足番茄整个生育期的氮素需求,相同产量水平下,包膜肥可以节省15%左右;包膜尿素处理土壤中矿质氮稳定而持久,有利于植株平衡生长,畸形果率和果实硝酸盐含量明显下降;包膜尿素一次性使用,可避免人为加大追肥量而造成土壤盐渍化、EC值过高等问题;养分释放快的(60天型)和较慢者(100天型)两者混用,使土壤中速效氮水平更适合番茄吸收规律,有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包膜尿素 温室 番茄 肥效
下载PDF
包膜尿素控制释放过程传质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郝世雄 余祖孝 刘钟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9,共4页
根据质量守衡定律和F ick扩散定律建立了包膜尿素控制释放过程的传质模型,并用3种新颖的石蜡-松香混合物包膜尿素在蒸馏水中的释放数据和扫描电镜照片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描述和预测由扩散机制控制的包膜尿素的... 根据质量守衡定律和F ick扩散定律建立了包膜尿素控制释放过程的传质模型,并用3种新颖的石蜡-松香混合物包膜尿素在蒸馏水中的释放数据和扫描电镜照片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描述和预测由扩散机制控制的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行为,拟合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7 6,0.997 3和0.998 4。模型显示,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速率与膜的有效扩散系数Deff成正比,与尿素粒径的平方及膜的厚度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尿素 控制释放 传质模型
下载PDF
包膜尿素对日光温室土壤理化特性及番茄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正景 吕静霞 +2 位作者 苗艳芳 李景超 王树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73,共3页
以普通尿素分次施用为对照,研究日光温室盆栽番茄一次性全量基施2种树脂包膜尿素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包膜尿素单施或混施,土壤NO- 3-N水平和土壤电导率均较稳定,具有促进根系吸水、协调植株生长作用,增产幅度5... 以普通尿素分次施用为对照,研究日光温室盆栽番茄一次性全量基施2种树脂包膜尿素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包膜尿素单施或混施,土壤NO- 3-N水平和土壤电导率均较稳定,具有促进根系吸水、协调植株生长作用,增产幅度5 .2 5 %~2 0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包膜尿素 土壤理化特性 番茄
下载PDF
涂层尿素在石灰性土壤上的行为 被引量:8
5
作者 邢竹 郭建华 阎宗彪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6-23,共8页
本项试验主要探索涂层尿素在石灰性土壤上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水分含量条件下(10%、15%、20%),涂层尿素施入土壤后氨挥发速率均比普遍尿素低;涂层尿素施入土壤随即浇水,有良好的随水移动性能,肥料氮在土体中... 本项试验主要探索涂层尿素在石灰性土壤上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水分含量条件下(10%、15%、20%),涂层尿素施入土壤后氨挥发速率均比普遍尿素低;涂层尿素施入土壤随即浇水,有良好的随水移动性能,肥料氮在土体中的移动深度和肥料氮的回收率随浇水量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涂层尿素肥料氮的回收率比普通尿素高2.28个百分点。涂层尿素做底肥时,在小麦上的利用率比普通尿素高3.4个百分点,在玉米上高5.18个百分点;底、追结合施用涂层尿素在小麦上的利用率比普通尿素高5.6个百分点,在玉米上高9.5个百分点。涂层尿素在小麦和玉米上施用,其氮素的损失率比普通尿素低5.4~11.4个百分点。在种植小麦条件下涂层尿素施入土壤后,肥料矿化和供氮特征表现为小麦生长前期0~40Cm土层中速效氮含量低于普通尿素,小麦起身拔节以后,速效氮含量则高于普通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涂层尿素 石灰性土壤
下载PDF
肥包埋置测定包膜尿素在土壤中氮素释放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昌爱 于秀英 +2 位作者 杨力 林海涛 辛淑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55-2061,共7页
为了促进包膜控释肥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测定方法的标准化,本文详述了肥包埋置法的实施细节和过程,并分析了树脂包膜尿素在小麦种植期内土壤中的氮素释放特征.试验结果发现,树脂包膜尿素在土壤中10、20、30、60、90、120、150、180、240 ... 为了促进包膜控释肥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测定方法的标准化,本文详述了肥包埋置法的实施细节和过程,并分析了树脂包膜尿素在小麦种植期内土壤中的氮素释放特征.试验结果发现,树脂包膜尿素在土壤中10、20、30、60、90、120、150、180、240 d时的氮素累计释放率分别为8.55%、16.30%、27.71%、34.65%、43.14%、51.86%、59.56%、63.60%、69.39%.控释期120 d,在静水中累计释放率83.6%的树脂包膜尿素,在小麦种植土壤中,240 d的时间内氮素的累计释放率仅有69.39%.表明包膜控释肥在静水中的释放情况与田间土壤条件下有着巨大差异.尽管树脂包膜肥料具有显著的控制释放作用,但如何使其在土壤条件下得到全量释放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包法 肥包埋置法 氮素释放 树脂包膜尿素
下载PDF
缓释氮肥对超级杂交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国辉 周静 +4 位作者 龙继锐 陈敏 宋春芳 万宜珍 沈洪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99,共5页
在常规栽培和优化栽培模式下,分别选用施氮量折合成纯氮0,105,142.5,180 kg/hm2的4个缓释氮肥处理,研究了缓释氮肥对超级杂交早稻株两优02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栽培模式下,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 在常规栽培和优化栽培模式下,分别选用施氮量折合成纯氮0,105,142.5,180 kg/hm2的4个缓释氮肥处理,研究了缓释氮肥对超级杂交早稻株两优02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栽培模式下,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利用率、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以施纯氮142.5 kg/hm2的处理最合理;常规栽培模式下,以施纯氮180 kg/hm2的处理最优.相关性分析表明,优化栽培模式下,生物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籽粒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常规栽培模式下,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农学利用率均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表明生物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关系密切,因此,生物产量可作为评价超级杂交早稻氮肥利用率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早稻 氮肥利用效率 缓释氮肥 栽培模式
下载PDF
木质素包膜尿素(LCU)的研制及其肥效试验 被引量:47
8
作者 王德汉 彭俊杰 廖宗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利用工业木质素作为包膜材料对颗粒尿素进行包膜处理,制成一系列缓释尿素,并开展了玉米和菜心盆栽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等养分与等重量施肥情况下,木质素包膜尿素处理的玉米和菜心生物量均高于普通尿素,而且施用木质素包膜尿素处理的... 利用工业木质素作为包膜材料对颗粒尿素进行包膜处理,制成一系列缓释尿素,并开展了玉米和菜心盆栽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等养分与等重量施肥情况下,木质素包膜尿素处理的玉米和菜心生物量均高于普通尿素,而且施用木质素包膜尿素处理的两茬累积氮肥利用率也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最高的氮肥利用率比普通尿素提高了12.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包膜尿素 LCU 肥效试验 玉米 菜心
下载PDF
稻季施用不同尿素品种的氮素径流和淋溶损失 被引量:45
9
作者 王小治 高人 +2 位作者 朱建国 蔡祖聪 宝川靖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0-604,共5页
在太湖地区乌栅土上,利用大型原状土柱研究不同尿素品种、施肥量处理在稻季氮素径流和淋溶损失.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在基施情况下,田面水总氮浓度始终接近对照水平,通过径流损失的可能性很小.尿素处理施肥后2d内田面水氮浓度达最高值,随... 在太湖地区乌栅土上,利用大型原状土柱研究不同尿素品种、施肥量处理在稻季氮素径流和淋溶损失.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在基施情况下,田面水总氮浓度始终接近对照水平,通过径流损失的可能性很小.尿素处理施肥后2d内田面水氮浓度达最高值,随后急剧下降,施肥与径流产生时间的间隔是决定径流氮排放大小的关键因素,施肥5d后的降雨不易造成大的径流排放,氮径流损失与尿素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各处理间的氮素淋溶排放无显著差异,在2.66~3.25kg N/hm2之间;淋溶液中NO3--N浓度最高为0.83mgN/L,在正常施肥情况下,此类土壤氮的淋溶不会造成地下水NO3--N的严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氮素 径流 淋溶 包膜尿素 原状土柱
下载PDF
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9
10
作者 陈贤友 吴良欢 +2 位作者 韩科峰 李金先 应金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8-923,共6页
以晚粳稻"秀水110"为供试水稻品种,在2007、2008连续2年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硫磺加树脂双层包膜尿素(SPCU)和普通尿素(PU)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民习惯施用普通尿素PU100%(N 210 kg/... 以晚粳稻"秀水110"为供试水稻品种,在2007、2008连续2年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硫磺加树脂双层包膜尿素(SPCU)和普通尿素(PU)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民习惯施用普通尿素PU100%(N 210 kg/hm2)处理相比,等氮量下一次性基施包膜尿素SPCU100%、SPCU70%+PU30%和SPCU50%+PU50%处理产量为7644.0、7172.5和7008.2 kg/hm2,增产17.75%、10.49%和7.96%;氮肥利用率为27.64%、23.24%和18.06%,提高18.73、14.33和9.15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也有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尿素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水稻
下载PDF
延迟释放型包衣尿素对水稻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40
11
作者 曹兵 徐秋明 +1 位作者 任军 边秀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2-356,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普通尿素和延迟释放型包衣尿素在不同施用量、不同施肥方式(普通尿素为基肥+两次追肥;延迟释放型包衣尿素为接触施肥方式)条件下对移栽稻生长过程和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释放型包衣尿素在比普通尿素施氮...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普通尿素和延迟释放型包衣尿素在不同施用量、不同施肥方式(普通尿素为基肥+两次追肥;延迟释放型包衣尿素为接触施肥方式)条件下对移栽稻生长过程和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释放型包衣尿素在比普通尿素施氮量(N150kg/hm2)减少30%(N105kg/hm2)和50%(N75kg/hm2)时,对水稻生长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由于包衣尿素在田间的养分释放动态与水稻对氮素的吸收规律吻合,施用包衣尿素的水稻产量、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其中水稻产量增加12 7%~14 4%,吸氮量增加27 5%~32 7%;普通尿素和氮肥用量减少30%和50%的包衣尿素3个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19 9%、58 8%和89 9%。此外,施用包衣尿素比普通尿素水稻的子粒粗蛋白质含量提高9 2%~1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延迟释放 包衣尿素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高聚物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特性及其评价方法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玉凤 曹一平 +1 位作者 陈凯 张福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3-87,共5页
采用水浸法和土壤培养法测定了高聚物包膜尿素肥料的氮素释放特性 ,并用相关分析确定 2种方法的应用范围 ;通过盆栽试验评价了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性与水稻需肥规律的吻合性。结果表明 :1)水浸法可用于高聚物为主要膜材料的包膜尿素氮素... 采用水浸法和土壤培养法测定了高聚物包膜尿素肥料的氮素释放特性 ,并用相关分析确定 2种方法的应用范围 ;通过盆栽试验评价了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性与水稻需肥规律的吻合性。结果表明 :1)水浸法可用于高聚物为主要膜材料的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性的评价 ;2 )土壤培养法可用于评价包膜肥料的实际释放特性 ;3)自行研制的包膜尿素CH5 0和CH5 1在水中的释放曲线分别符合对数方程和乘幂方程 ,而日本出品的包膜尿素 (LPS)的氮素释放曲线为S型 ;4 )LPS在水浸法和土壤培养法中的氮素释放过程可分 3阶段即延迟释放阶段 (迟释期 )、快速释放阶段和缓速释放阶段 ,而CH5 0和CH5 1两种肥料的氮素释放没有明显的阶段区分 ;5 )盆栽试验证明LPS的养分释放特征更接近于水稻的需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包膜尿素 氮素 释放特性 评价方法 水浸法 土壤培养法
下载PDF
不同肥料配方一次性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42
13
作者 安景文 汪仁 +2 位作者 包红静 解占军 华丽民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74-877,共4页
应用不同肥料配方对玉米进行一次性深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等养分条件下一次性深施肥有助于玉米对养分的吸收;施用包膜尿素、增施钾肥和一次性深施肥能提高氮肥利用率;一次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等养分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单位面积的经... 应用不同肥料配方对玉米进行一次性深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等养分条件下一次性深施肥有助于玉米对养分的吸收;施用包膜尿素、增施钾肥和一次性深施肥能提高氮肥利用率;一次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等养分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包膜尿素虽然能提高氮肥利用率,但由于成本过高,增产效果不大,影响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一次性施肥 包膜尿素 肥料配方
原文传递
施用尿素稻田表层水氮素的动态变化及模式表征 被引量:36
14
作者 王小治 朱建国 +1 位作者 宝川靖和 封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52-856,共5页
稻田表层水氮浓度高低是决定氨挥发、硝化、反硝化及径流氮排放多少的关键因素。在太湖地区乌栅土上,采用田间实验方法及原状土渗漏液,研究了不同尿素品种、不同施肥量在稻麦轮作下,稻田表层水氮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包膜尿素表现... 稻田表层水氮浓度高低是决定氨挥发、硝化、反硝化及径流氮排放多少的关键因素。在太湖地区乌栅土上,采用田间实验方法及原状土渗漏液,研究了不同尿素品种、不同施肥量在稻麦轮作下,稻田表层水氮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包膜尿素表现出明显的缓释特性,在基施情况下,表层水总氮和NH4+-N浓度低,始终接近对照水平,氮素通过径流和氨挥发损失的可能性很小。施普通尿素后表层水总氮素负荷及流失潜能随时间呈指数递减,而表层水NH4+-N浓度及氨挥发潜能在施肥后约50h内随时间呈指数增加,之后又随时间呈指数递减的趋势,表层水总氮(TN)和NH4+-N变化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y=C0×e-kt,反应速率常数在不同施肥量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时期有显著差异。施肥与降雨的时间间隔将是决定径流氮损失的关键因素。施尿素后4d内是控制水田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在施尿素后1~4d内,稻田有较高的氨挥发潜能,而此后氨挥发损失的可能较小。适当增加田埂高度,或在施肥初期减少灌水以降低表层水深度,均可有效地减少径流氮素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氮素 动态变化 模式表征 包膜尿素
下载PDF
不同缓控释肥对鲜食玉米产量、品质及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36
15
作者 安文博 孙焱鑫 +3 位作者 李占台 王激清 邹国元 杨俊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22-2430,共9页
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对照(CK)、常规施肥(U)、增效尿素(DU)、包膜尿素(CU)、缓控释掺混尿素(CDU)共5个处理,研究了常规施肥(240 kg N·hm^-2)和不同缓控释肥料一次性减量施用(180 kg N·hm^-2)对鲜食玉米产量、品质与土壤... 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对照(CK)、常规施肥(U)、增效尿素(DU)、包膜尿素(CU)、缓控释掺混尿素(CDU)共5个处理,研究了常规施肥(240 kg N·hm^-2)和不同缓控释肥料一次性减量施用(180 kg N·hm^-2)对鲜食玉米产量、品质与土壤无机氮变化和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U处理氨挥发总量最高,追肥是产生氨挥发损失的重要因素;与U处理相比,DU、CU、CDU处理氨挥发减排78%~81%。收获后U处理80~100 cm土层硝态氮浓度最高,为51.6 mg·kg^-1,氮淋溶风险较高,而DU、CU、CDU处理同土层硝态氮含量均较低,降低了淋溶风险。与U处理相比,减氮25%的3个缓控释肥处理没有减产,并增加了籽粒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缓控释肥处理之间,DU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综上,减量施用新型缓控释肥可以实现鲜食玉米稳产提质,显著降低氨挥发损失和硝态氮淋失风险。与成本较高的树脂包膜控释肥相比,双效抑制剂增效肥(DU)成本低、制作便捷,是鲜食玉米专用肥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包膜尿素 增效尿素 氨挥发 减量施肥
原文传递
包膜控释尿素保肥供肥效果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廖松 樊小林 贺训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17,共5页
采用电导法和好气培养连续取样法探讨包膜控释尿素保肥供肥效果及其机理 ,探讨评价包膜控释供肥速度的方法。结果表明 ,在恒温条件下培养 42 d,包膜型控释尿素在土壤中确有控制养分释放、延长供氮时间的作用 ,与对照相比供氮时间可延长 ... 采用电导法和好气培养连续取样法探讨包膜控释尿素保肥供肥效果及其机理 ,探讨评价包膜控释供肥速度的方法。结果表明 ,在恒温条件下培养 42 d,包膜型控释尿素在土壤中确有控制养分释放、延长供氮时间的作用 ,与对照相比供氮时间可延长 30 d以上。即将尿素包膜制成控释肥料 ,可以明显抑制尿素的水解 ,从而起到保肥的效果。试验结束时 ,土壤残留肥料中的含氮量为肥料含氮总量的 2 1%。结果还证明 ,用电导法和土壤培养法得到的控释尿素的供氮曲线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 ,故可以用电导法简单、快速测定控释肥料的供氮速度 ,评价包膜控释肥的肥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型控释尿素 供氮量 保肥 供肥效果 电导法 肥效
下载PDF
南京郊区番茄地中氮肥的效应与去向 被引量:31
17
作者 曹兵 贺发云 +1 位作者 徐秋明 蔡贵信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39-1844,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和微区试验,研究了施用化学氮肥对南京郊区菜地番茄产量、氮肥去向及氮素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土壤和有机肥供氮充分,氮肥施用未增加番茄产量.用差值法计算得到的氮肥利用率在14.5%~22.5%之间.15N标记尿素微区试验表明... 采用田间小区和微区试验,研究了施用化学氮肥对南京郊区菜地番茄产量、氮肥去向及氮素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土壤和有机肥供氮充分,氮肥施用未增加番茄产量.用差值法计算得到的氮肥利用率在14.5%~22.5%之间.15N标记尿素微区试验表明,施入氮量的16.6%~28.8%被作物吸收,氮素总损失为34.2%~46.0%.施用化学氮肥增加了土壤剖面中的硝酸盐含量,番茄收获时,10%~10.2%的标记尿素被淋洗到40cm以下土层.增施化学氮肥也显著增加了菜地土壤的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其中反硝化损失占施入氮量的5.50%~6.01%;N2O排放量占施入氮量的2.62%~4.92%.但番茄生长期间未检测到氨挥发.减少氮肥用量或施用包衣尿素可降低菜地施用氮肥的环境风险,特别是减少硝酸盐淋洗和硝化反硝化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氮肥去向 氨挥发 反硝化损失 N2O排放 硝酸盐淋洗 包衣尿素
下载PDF
包膜尿素对芹菜产量、品质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熊又升 陈明亮 +2 位作者 何圆球 熊桂云 喻永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9,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自制)和尿素等肥料在两种质地灰潮土上对芹菜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和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包膜尿素较尿素使当季芹菜增产11.5%-15.2%,氮素吸收增加5.9%-9.5%,氨挥发损失N减少14.2%-14.9%,淋失...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自制)和尿素等肥料在两种质地灰潮土上对芹菜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和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包膜尿素较尿素使当季芹菜增产11.5%-15.2%,氮素吸收增加5.9%-9.5%,氨挥发损失N减少14.2%-14.9%,淋失和反硝化氮损失减少25.5%-28.3%,氮素利用率提高19.2%-27.1%,土壤持留氮增加32.0%-37.3%。芹菜植株硝态氮含量降低44.2%-58.9%,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品质改善;后茬作物生菜增产14.4%-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尿素 芹菜 氮素利用率 氮平衡
下载PDF
不同控释肥品种对大白菜产量、氮素吸收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曹兵 徐秋明 +3 位作者 李亚星 胡学军 秦岭 杨宜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5,共5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控释氮肥品种(脲醛、线型和S型包衣尿素)一次性基施对大白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与常规施氮措施中尿素300 kg/hm2的施用量相比,脲醛、线型和S型包衣尿素的施氮量分别为300,240(减量20%)和225 kg/hm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控释氮肥品种(脲醛、线型和S型包衣尿素)一次性基施对大白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与常规施氮措施中尿素300 kg/hm2的施用量相比,脲醛、线型和S型包衣尿素的施氮量分别为300,240(减量20%)和225 kg/hm2(减量25%),其中S型包衣尿素处理中的化学氮肥由33%的普通尿素和67%的S型包衣尿素均匀混合而成。结果表明:在大白菜上施用氮肥(有机肥和化肥)均会不同程度地增产,其中施用有机肥增产8.22%,在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化学氮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普通尿素、脲醛、线型和S型包衣尿素分别增产1.15%,4.27%,4.62%和4.97%。有机氮的利用率为33.0%,在有机肥基础上施用化学氮肥的利用率降低,普通尿素的氮肥利用率不到1%,脲醛、线型和S型包衣尿素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8.9%,13.1%和8.4%。施氮对大白菜的品质影响不大,各处理的鲜菜硝酸盐和Vc含量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脲醛 包衣尿素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固-液反应包膜尿素膜的微结构与红外光谱特征及氮素释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毛小云 冯新 +2 位作者 王德汉 孙克君 廖宗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4-710,共7页
应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仪对2种固-液反应型包膜尿素的膜结构及成膜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水中氮素溶出特性探讨了膜的结构特征与控释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固-液反应型包膜尿素膜由固体颗粒间的紧密排列并通过液体胶联的多层叠加构成,叠... 应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仪对2种固-液反应型包膜尿素的膜结构及成膜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水中氮素溶出特性探讨了膜的结构特征与控释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固-液反应型包膜尿素膜由固体颗粒间的紧密排列并通过液体胶联的多层叠加构成,叠加层间和单层固体颗粒间排列的紧密程度决定膜的孔隙度和孔径大小,且与包膜材料特性有关。对膜谱学特征研究表明,固、液2种包膜材料在复合成膜过程中固体粉末表面的O-H与液体包膜材料的双键位置有键合作用,这种键合作用是膜形成和保证膜强度的基础。2种包膜尿素氮素释放速度有较大差别,且与膜结构密切相关,膜的孔隙度和孔径大小是决定氮素溶出速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反应包膜尿素膜 微结构 红外光谱特征 氮素释放特性 成膜机理 扫描电镜 包膜控释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