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哈盆地煤成油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程克明 赵长毅 +1 位作者 苏爱国 何忠华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7年第2期5-10,19,共7页
本文提出了煤成油气首要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为有利成油的煤相—流水沼泽相。煤中所富含的早期生烃组分(基质镜质体、木栓质体和树脂体等),在R。值为0.35%时即开始生烃,0.6%时已达高峰,0.7%~0.8%时生烃结束;计算表明,煤中微孔对... 本文提出了煤成油气首要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为有利成油的煤相—流水沼泽相。煤中所富含的早期生烃组分(基质镜质体、木栓质体和树脂体等),在R。值为0.35%时即开始生烃,0.6%时已达高峰,0.7%~0.8%时生烃结束;计算表明,煤中微孔对烃类的吸附阀值为86mg/g,煤生烃必需大于该值才有烃类排出;通过对煤的孔隙分布及其对烃类吸附的研究表明,煤成烃最有利的排驱时期在R。为0.8%以前;早期构造、油源断层及区域性盖层是形成煤成油藏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煤层 沉积相 煤成油 初次运移
下载PDF
微量元素在煤成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小薇 程克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0-44,共5页
通过对吐哈盆地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质及原油中微量元素的研究,并在与世界及我国其它地区原油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煤成烃中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运用微量元素进行了油源对比的尝试。
关键词 煤成油 微量元素 油源对比 油气生成
下载PDF
典型海相油和典型煤成油轻烃组成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祥 张敏 黄光辉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22,共5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典型海相原油和吐哈盆地典型煤成油的轻烃组分、Mango参数和成熟度等分析后发现:2类原油轻烃组分含量差异明显,塔中隆起海相油富含正庚烷,吐哈盆地煤成油则富含甲基环己烷;塔中隆起海相油Mango参数K1值分布在0...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典型海相原油和吐哈盆地典型煤成油的轻烃组分、Mango参数和成熟度等分析后发现:2类原油轻烃组分含量差异明显,塔中隆起海相油富含正庚烷,吐哈盆地煤成油则富含甲基环己烷;塔中隆起海相油Mango参数K1值分布在0.97~1.19之间,与Mango所报道的结果相一致,而吐哈盆地煤成油的K1值却异常高(1.35~1.66);塔中隆起海相油成熟度参数庚烷值(32.3%~45.4%)和异庚烷值(1.9~3.7)高于煤成油,已处于高成熟阶段,塔中隆起典型海相油的形成温度要明显高于吐哈盆地煤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油 煤成油 轻烃 庚烷值 异庚烷值 Mango轻烃参数
下载PDF
冀中坳陷苏桥-文安油气田混源油定量识别模式研究(一):原油成因分类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敏 王东良 +1 位作者 朱翠山 赵红静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通过对原油的族组成、碳同位素、饱和烃和芳烃地球化学特征的剖析,查明苏桥-文安地区原油中不仅存在煤成油,而且存在由煤成油与下第三系原油混合而成的混源油。煤成油表现出饱和烃含量极其丰富、Pr/Ph值高(大于2)、三环萜烷以低碳数(C19... 通过对原油的族组成、碳同位素、饱和烃和芳烃地球化学特征的剖析,查明苏桥-文安地区原油中不仅存在煤成油,而且存在由煤成油与下第三系原油混合而成的混源油。煤成油表现出饱和烃含量极其丰富、Pr/Ph值高(大于2)、三环萜烷以低碳数(C19~C21)化合物占优势并有递减变化趋势、C24四环萜烷丰富和伽马蜡烷含量低等地球化学特征。下第三系原油与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恰恰相反,Pr/Ph值低(小于1)、低碳数三环萜烷含量低并有递增变化趋势、C24四环萜烷的含量不高和伽马蜡烷含量相对丰富。混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介于煤成油与下第三系原油之间,但参数值受控于端元油混入的绝对含量。在以上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冀中坳陷煤成油、下第三系油和混源油的识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原油成因 煤成油 混源油 冀中坳陷 油气田
下载PDF
冀中坳陷苏桥—文安地区混源油定量识别模式研究——典型原油混合实验及混源油识别模式 被引量:19
5
作者 梁宏斌 张敏 +3 位作者 王东良 孟凡成 朱翠山 冯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9-693,共5页
通过典型原油混合实验及其产物的地球化学剖析,揭示当煤成油和下第三系原油混合时,随着下第三系原油的增加,C19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30重排藿烷,C29甾烷和重排甾烷逐渐变小;而姥鲛烷和植烷,伽马蜡烷和C27甾烷含量则逐渐增加。利用饱... 通过典型原油混合实验及其产物的地球化学剖析,揭示当煤成油和下第三系原油混合时,随着下第三系原油的增加,C19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30重排藿烷,C29甾烷和重排甾烷逐渐变小;而姥鲛烷和植烷,伽马蜡烷和C27甾烷含量则逐渐增加。利用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和芳烃化合物绝对浓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冀中坳陷苏桥—文安地区混源油定量识别模式图版。根据混源油识别的模式,判断苏49井的混源油是由10%的下第三系原油和90%的煤成油混合而成;相反文1021井混源油则是由90%的下第三系原油和10%的煤成油混合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源油 原油 煤成油 下第三系 冀中坳陷 定量识别 图版 甾烷 地球化学 饱和烃
下载PDF
吐哈盆地“煤成油”问题再认识 被引量:16
6
作者 苏传国 朱建国 +3 位作者 孟旺才 蒋兵 王天鹏 王文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3-458,共6页
吐哈盆地被认为是典型的煤成油盆地。通过煤岩的富氢显微组成、模拟生烃特征、特殊的油气成藏规律及不同地区预测资源量与探明油气资源量之间的对比分析发现,吐哈盆地侏罗系煤岩并不具有大规模生、排液态烃并形成商业性油田的能力。结... 吐哈盆地被认为是典型的煤成油盆地。通过煤岩的富氢显微组成、模拟生烃特征、特殊的油气成藏规律及不同地区预测资源量与探明油气资源量之间的对比分析发现,吐哈盆地侏罗系煤岩并不具有大规模生、排液态烃并形成商业性油田的能力。结合其他地质、地球化学证据,认为台北凹陷中侏罗统油气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煤成油”,而是深层湖相与煤系的“混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侏罗系 煤成油 机理
下载PDF
库车坳陷陆相烃源岩及原油中的氧芴系列化合物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景贵 刘文汇 +2 位作者 郑建京 陈国俊 孟自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3,47,共5页
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 7个湖相泥岩和 3个煤岩以及 5个陆相原油样品中的萘、联苯、氧芴、芴、二笨并噻吩、菲、蒽、惹烯、和苯并蒽系列 10种重要芳烃化合物。研究发现 ,氧芴系列化合物在煤岩样品中丰度高 ,在湖相... 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 7个湖相泥岩和 3个煤岩以及 5个陆相原油样品中的萘、联苯、氧芴、芴、二笨并噻吩、菲、蒽、惹烯、和苯并蒽系列 10种重要芳烃化合物。研究发现 ,氧芴系列化合物在煤岩样品中丰度高 ,在湖相泥岩样品中丰度低。据岩、油芳烃总离子流图中氧芴系列化合物 ,特别是氧芴之相对丰度对比研究结果判识 ,沙 3井白垩系原油、羊塔克 5井下第三系和白垩系原油以及却勒 1井下第三系原油可能为库车坳陷下侏罗统阳霞组或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的煤成油 ,英买 7井奥陶系原油和牙哈 1井下第三系原油可能为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湖相泥岩成油。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库车坳陷油源对比研究和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三叠系 侏罗系 湖相泥岩 煤岩 芳烃 氧芴 煤成油 湖相泥岩成油
下载PDF
显微组分荧光机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长毅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10,共3页
运用分子轨道理论并引入能带理论,从分子统计学角度,提出了显微组分的荧光机理。指出分子游离相内生荧团与生荧团之间的能量转换效率,及生荧团与大分子网络相之问能量传递效率决定了显微组分的荧光性质;显微组分荧光变异机理则受3... 运用分子轨道理论并引入能带理论,从分子统计学角度,提出了显微组分的荧光机理。指出分子游离相内生荧团与生荧团之间的能量转换效率,及生荧团与大分子网络相之问能量传递效率决定了显微组分的荧光性质;显微组分荧光变异机理则受3个因素的制约,即温度效应、光氧化效应及“游离”效应。进而从显微组分荧光机理出发,对吐哈盆地煤成烃显微组分生油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基质镜质体、木栓质体和角质体是吐哈盆地煤成烃主要贡献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油 荧光 显微组分 生荧团 油气勘探
下载PDF
煤系低熟油形成机制及其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钟宁宁 王铁冠 +1 位作者 熊波 黄光辉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7,共7页
从煤系有机质组成的复杂性和“显微组分分期生油”的角度,讨论了煤系中低熟油生成的可能性。结合实例阐述了树脂体早期生烃和木栓质体早期生烃两种煤系低熟油形成机制。根据对煤的物理性质与煤层排液过程关系的分析指出,低熟油生成时... 从煤系有机质组成的复杂性和“显微组分分期生油”的角度,讨论了煤系中低熟油生成的可能性。结合实例阐述了树脂体早期生烃和木栓质体早期生烃两种煤系低熟油形成机制。根据对煤的物理性质与煤层排液过程关系的分析指出,低熟油生成时期恰好是煤层释放液态烃类的最佳时期。因此,煤系存在低熟油形成机制可能是煤成油有效聚集的先决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 煤成油 地球化学 石油生成
下载PDF
吐哈盆地侏罗纪煤系有机质成烃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长毅 程克明 何忠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27,共5页
吐哈盆地是典型的煤成油气盆地。其主要成烃贡献组分为基质镜质体。应用重液分离富集技术获得较高纯度的单显微组分,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13CNMR)和热解气相色谱(Py-GC)对其生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显微组分生油能力大小顺序为... 吐哈盆地是典型的煤成油气盆地。其主要成烃贡献组分为基质镜质体。应用重液分离富集技术获得较高纯度的单显微组分,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13CNMR)和热解气相色谱(Py-GC)对其生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显微组分生油能力大小顺序为孢子体、角质体、基质镜质体、木栓质体和丝质体,基质镜质体生油能力为孢子体的一半;进入生油高峰早晚顺序为基质镜质体、角质作、木栓质体、孢子体。在此基础上,结合显微组分荧光机理,并考虑显微组分在烃源岩中所占比例,建立了吐哈盆地煤及其显微组分生烃模式。通过煤相分析,指出下三角洲平原及其上发育的分流间湾沼泽是煤系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场所,流水沼泽相是煤成烃最有利相带。依据化学键能分析,提出O、S等杂原子的存在是煤中有机显微组分早期成烃的先决条件,非烃在煤成烃演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 煤成油 煤成气 有机质演化 生烃模式
下载PDF
典型海相油和煤成油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文俊 张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25-28,165,共4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典型海相原油和吐哈盆地典型煤成油的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系统剖析,对比分析了海相油与煤成油在饱和烃生标组合上的差异。海相油中Pr/Ph小于1,补身烷含量远高于升补身烷含量,三环萜烷含量丰富、富含C23、C24...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典型海相原油和吐哈盆地典型煤成油的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系统剖析,对比分析了海相油与煤成油在饱和烃生标组合上的差异。海相油中Pr/Ph小于1,补身烷含量远高于升补身烷含量,三环萜烷含量丰富、富含C23、C24三萜化合物且C24四环萜烷含量较低,Ts/Tm较高、且伽马蜡烷含量明显高于煤成油,C27规则甾烷含量较高,而重排化合物含量较低。煤成油中Pr/Ph大于2.5,升补身烷含量高于补身烷含量,三环萜烷含量很低、富含C19、C20三萜化合物且C24四环萜烷含量较高,Ts/Tm很低、基本不含伽马蜡烷,C29规则甾烷含量相对较高;富含重排化合物。2类原油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模式与组成特征揭示了其有机质的来源、类型、成熟度与沉积环境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油 煤成油 饱和烃 塔里木盆地 吐哈盆地
下载PDF
伊敏湖底褐煤抽提物中有机氧化合物的组成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培荣 姚焕新 +2 位作者 陈奇 赵红 张大江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3-38,共6页
研究了海拉尔盆地伊敏湖底褐煤抽提物中3类有机氧化合物(酸、醇、酮)的组成特征。在酸性组分中,正构一元酸丰度最高,占29.2%,其分布以nC24为主峰,EOP为10.0;藿烷酸的丰度为20.69%,包括αβ,βα和ββ... 研究了海拉尔盆地伊敏湖底褐煤抽提物中3类有机氧化合物(酸、醇、酮)的组成特征。在酸性组分中,正构一元酸丰度最高,占29.2%,其分布以nC24为主峰,EOP为10.0;藿烷酸的丰度为20.69%,包括αβ,βα和ββ三种构型;相对丰度最高的是20Rββ升藿烷酸。在中性非烃组分中,正构醇和甲基酮分别占24.6%和5.78%,其中正构醇的分布以nC24为主峰,EOP为16.7,而甲基酮的分布以nC29为主峰。此外,还检测出了藿烯酸、甲基藿烷酸和甾醇、甾酮及藿酮。对比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可知,正构酸和醇都与正构烷烃具有生源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褐煤 煤成油 油气勘探 沉积物
下载PDF
吐哈盆地“煤成油”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传国 朱建国 +2 位作者 孟旺才 蒋兵 王天鹏 《吐哈油气》 2005年第1期14-20,共7页
吐哈盆地被认为是典型的煤成油盆地。但通过煤岩的富氢显微组成、模拟生烃特征、特殊的油气成藏规律及不同地区预测资源量与探明油气资源量之间的对比分析,发现吐哈盆地侏罗系煤岩可能并不具有大规模生、排液态烃并形成商业性油田的能... 吐哈盆地被认为是典型的煤成油盆地。但通过煤岩的富氢显微组成、模拟生烃特征、特殊的油气成藏规律及不同地区预测资源量与探明油气资源量之间的对比分析,发现吐哈盆地侏罗系煤岩可能并不具有大规模生、排液态烃并形成商业性油田的能力。结合其它的一些地质、地球化学证据,认为台北凹陷中侏罗统地层中的油气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煤成油",更可能是深层湖相与煤系的"混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油 混源油 生烃 吐哈盆地 排液 油田 液态烃 煤系 地球化学 侏罗系
下载PDF
南方龙潭组树皮体在水介质条件下热压模拟试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金龙 《南方油气地质》 1995年第2期34-42,7-8,共9页
首次对二叠系乐平煤中特殊的显微组分树皮体在水介质条件下进行大样品量、系统性的成烃热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树皮体是一种具有较高液态烃产率的有机显微组分,总产烃率可达到322.907kg/t有机质,其中液态烃(热解油)产率高峰达到148.671... 首次对二叠系乐平煤中特殊的显微组分树皮体在水介质条件下进行大样品量、系统性的成烃热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树皮体是一种具有较高液态烃产率的有机显微组分,总产烃率可达到322.907kg/t有机质,其中液态烃(热解油)产率高峰达到148.671kg/t有机质。树皮体烃类(液态烃)组成具有低蜡、高芳烃、轻质油为主的特征。树皮体成烃具有多阶段性、成烃时间长的特点,尤其是焦瘦煤阶段(R_r=1.3%~2.0%)以凝析油和湿气为主,占阶段生烃量54.80%~77.7%,过成熟阶段仍能生油,占阶段生烃量25.99%。这为二叠系乐平煤成烃(特别是煤成油)机理研究和资源定量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重要参数,与现代干酪根降解气一油一气的成烃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别,也有别于不同显微组分的差异成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潭组 煤系 树皮体 模拟试验 煤成油 热演化
下载PDF
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纪残留盆地煤成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志武 周立发 何明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9-702,共4页
从烃源岩资源潜力及其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入手,全面探讨了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的煤成烃勘探前景。研究表明,煤系是石炭-二叠纪残存盆地中最主要的烃源岩,其厚度大,类型较好,生烃潜力大,存在多期生烃过程,其中,印支和喜马拉雅运动期... 从烃源岩资源潜力及其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入手,全面探讨了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的煤成烃勘探前景。研究表明,煤系是石炭-二叠纪残存盆地中最主要的烃源岩,其厚度大,类型较好,生烃潜力大,存在多期生烃过程,其中,印支和喜马拉雅运动期是最重要的埋藏生烃期;圈闭类型主要包括沉积圈闭和断褶构造圈闭两类,圈闭形成期与油气运聚期配置较好;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主要包括有效烃源岩分布、输导体系的输导能力、构造定型期与油气运聚期的有效配置和古近纪构造格局等;可能存在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和古潜山型3种油气聚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口坳陷 石炭系 二叠系 煤成油 勘探
下载PDF
虎林盆地古近系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薛海涛 许淼 +1 位作者 徐庆霞 王泽淼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29,61,共4页
通过对虎林盆地古近系原油物性、族组成、色谱、色谱-质谱、碳同位素进行分析,发现该原油具有两高两低特征,即高蜡、高饱和烃含量、低非烃和沥青质含量、低密度.饱和烃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虎林盆地古近系原油具有异常高的姥鲛烷/植烷比值... 通过对虎林盆地古近系原油物性、族组成、色谱、色谱-质谱、碳同位素进行分析,发现该原油具有两高两低特征,即高蜡、高饱和烃含量、低非烃和沥青质含量、低密度.饱和烃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虎林盆地古近系原油具有异常高的姥鲛烷/植烷比值,生物标志化合物中伽马蜡烷含量低,甾类以C29甾烷为主,同时古近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相对偏重,其碳同位素值约为-27‰,具有典型煤成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林盆地 煤成油 古近系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煤成油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7
作者 蒲静 秦启荣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7年第6期7-9,共3页
煤和煤系地层可以生成天然气,并可以形成工业性气藏已成定论,但能否成油,即使生成石油,能否形成工业性油藏。我国的煤岩学家和石油地球化学家,以50~60年代相继发现的与煤系地层有关的一些小油田为实例,如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鸳鸯湖油田... 煤和煤系地层可以生成天然气,并可以形成工业性气藏已成定论,但能否成油,即使生成石油,能否形成工业性油藏。我国的煤岩学家和石油地球化学家,以50~60年代相继发现的与煤系地层有关的一些小油田为实例,如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鸳鸯湖油田(石炭一二叠系)、四川盆地西部的中坝凝析油气田(上三叠统)、柴达木盆地冷湖油田(侏罗系)等,尤其是在土哈盆地都善弧形构造带上,发现了一批与侏罗系地层有关的煤系油气田。经10多年来的潜心研究,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煤和煤系地层可以生油,能形成工业性的油气藏。从而,扩展了我国新的找油领域,揭开了陆相煤系地层生油找油理论新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油 成熟度 镜质体 生油门限
下载PDF
辽河盆地桃园─荣兴屯地区煤成烃模拟
18
作者 何光玉 陈荣书 张家骅 《断块油气田》 CAS 1997年第3期5-7,共3页
在考虑剥蚀作用与火成岩影响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地史和成熟史恢复,在分析国内有关煤成烃热模拟实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辽河盆地桃园──荣兴屯地区下第三系煤成烃模式,进而对目的层进行了生烃史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关键词 辽河盆地 煤成气 煤成油 排烃量 模拟
下载PDF
黄县盆地下第三系有机岩生烃组分剖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波 李贤庆 +3 位作者 钟宁宁 王铁冠 范英才 李培军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28,35,共7页
黄县盆地下第三系有机岩中含有丰富的壳质组和腐泥组,尤其发育树脂体和藻类体,这些富氢组分的荧光性质各不相同。根据产状和荧光特征,可将树脂体划分为3种类型,藻类体划分为2种类型。GC/MS 检测结果表明,饱和烃和芳烃馏分中存在大量的... 黄县盆地下第三系有机岩中含有丰富的壳质组和腐泥组,尤其发育树脂体和藻类体,这些富氢组分的荧光性质各不相同。根据产状和荧光特征,可将树脂体划分为3种类型,藻类体划分为2种类型。GC/MS 检测结果表明,饱和烃和芳烃馏分中存在大量的树脂生源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树脂体含量与总烃含量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显微镜下,样品中发现大量渗出沥青体。研究认为树脂体和藻类体是黄县盆地下第三系有机岩早期生烃的重要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生油 有机质 煤成油 早第三纪 黄县盆地
下载PDF
Panorama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Turpan-Hami Basin
20
作者 Wang Wuhe (Senior Geologist of Turpan-Hami Petroleum Research Institute, CNPC) 《China Oil & Gas》 CAS 1997年第1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EXPLORATION coal-formed oil RESERVE JURASSI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