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致密砂岩气及在勘探开发上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399
1
作者 戴金星 倪云燕 吴小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7-264,共8页
致密砂岩气藏系指聚集工业天然气的致密砂岩场晕或圈闭,根据其储集层特征、储量大小及所处区域构造位置高低,可将致密砂岩气藏分为两类:"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和"圈闭型"致密砂岩气藏,前者通常位于构造低部位,圈闭... 致密砂岩气藏系指聚集工业天然气的致密砂岩场晕或圈闭,根据其储集层特征、储量大小及所处区域构造位置高低,可将致密砂岩气藏分为两类:"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和"圈闭型"致密砂岩气藏,前者通常位于构造低部位,圈闭界限模糊,无统一气水界面,往往气水倒置,储源一体或近源;后者位于圈闭高处,上气下水,储量规模较小但产量相对较高。中国致密砂岩气都是煤成气,组分以烷烃气(C1 4)为主,甲烷含量最高,烷烃气具正碳同位素系列;非烃气(主要是CO2和N2)含量低。截至2010年底,中国致密砂岩气的储量和年产量分别占全国天然气储量和产量的39.2%和24.6%,预计将来比例还会提高。与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气相比,中国近期在非常规气勘探开发中应以致密砂岩气为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致密砂岩大气田 地球化学特征 气源 煤成气 勘探开发 优先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煤成气勘探进展 被引量:97
2
作者 杨华 刘新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7,共9页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实践,根据煤成气勘探现状,分析煤成气成藏控制因素,总结煤成气勘探进展。鄂尔多斯盆地已探明煤成气地质储量5.24×1012 m3,发现煤成气气田12个,主要分布于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碎屑岩和下古生界奥陶系碳...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实践,根据煤成气勘探现状,分析煤成气成藏控制因素,总结煤成气勘探进展。鄂尔多斯盆地已探明煤成气地质储量5.24×1012 m3,发现煤成气气田12个,主要分布于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碎屑岩和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中。上古生界形成致密砂岩气藏,广覆式生烃的煤系烃源岩和大面积分布的砂岩储集层相互叠置,储集层先致密后成藏,天然气近距离运移、大面积成藏,发现了苏里格气田,探明地质储量3.49×1012m3,落实了盆地东部和陇东地区两大储量接替区。下古生界形成海相碳酸盐岩气藏,上覆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向下运移聚集成藏,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和白云岩储集层为天然气富集主要场所,发现了靖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7 000×108 m3,同时发现多个含气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古生界 煤成气 致密气 碳酸盐岩气藏 成藏条件 勘探进展
下载PDF
不同煤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对比 被引量:76
3
作者 陈振宏 王一兵 +1 位作者 宋岩 刘洪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2,共3页
研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是揭示煤层气成藏机理及高效开发煤层气的基础。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吸附、解吸特征受煤储层物性差异的控制,呈现出显著差别,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空白。利用煤层气成藏物理模拟及热变模拟实验等手... 研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是揭示煤层气成藏机理及高效开发煤层气的基础。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吸附、解吸特征受煤储层物性差异的控制,呈现出显著差别,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空白。利用煤层气成藏物理模拟及热变模拟实验等手段,研究了高、低煤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的根本性差异,并深入剖析了该差异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高煤阶煤层气藏吸附平衡时间长且较分散,初期相对解吸百分率与相对解吸速率低;低煤阶煤层气藏吸附平衡时间短而集中,初期相对解吸百分率与相对解吸速率高;其化学分子结构、物理结构及显微组分的差异是导致该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高煤阶煤层气藏解吸效率较低,开发难度较大,低煤阶煤层气藏开发较容易。同时,构造热事件对高煤阶煤储层的改造作用很显著,有助于高煤阶煤层气藏的开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阶 煤层气 气藏形成 模拟 吸附 解吸 机理 开发
下载PDF
新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70年来的重大进展 被引量:65
4
作者 戴金星 秦胜飞 +4 位作者 胡国艺 倪云燕 甘利灯 黄士鹏 洪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7-1046,共10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从贫气国跃升为世界第6产气大国。1949年中国年产气为1117×10^4 m^3、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85×10^8 m^3,人均年用气量和储量分别为0.0206 m^3和0.7107 m^3。至2018年,人年均国产气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从贫气国跃升为世界第6产气大国。1949年中国年产气为1117×10^4 m^3、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85×10^8 m^3,人均年用气量和储量分别为0.0206 m^3和0.7107 m^3。至2018年,人年均国产气114.8576 m^3,人均国内储量12011.08 m^3,70年内人年均国产气量和国内储量分别增加5575倍和16900倍。勘探开发大气田是快速发展天然气工业的主要途径。中国目前已发现大气田共72个,主要分布在四川(25个)、鄂尔多斯(13个)和塔里木(10个)3个盆地,2018年这3个盆地大气田共产气1039.26×10^8 m^3,占中国总产气量65%,至2018年底72个大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124504×10^8 m^3,占全国天然气储量16.7×10^12 m^3的75%。天然气新理论推动中国天然气工业更好更快发展,1979年以来煤成气新理论助力中国大批以煤系为主要烃源岩的气田的发现,2018年煤成气大气田产量分别占中国产气量和大气田产气量的50.93%和75.47%。页岩气理论推动下,本世纪发现涪陵、长宁、威远和威荣页岩气田,2018年已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10455.67×10^8 m^3,年产气108.8×10^8 m^3,昭示了中国页岩气有较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煤成气 页岩气 产量 储量 勘探开发进展
下载PDF
煤成气及鉴别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5
作者 戴金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290-1305,共16页
煤系成烃理论形成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发现煤能生气并可成藏,但未关注成油,创立了纯朴的煤成气理论;60年代发现煤中壳质组成油贡献大,可形成煤成油田,产生煤成油理论,但未关注成烃中的油气比例;70年代中国学者发现煤系成烃以气... 煤系成烃理论形成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发现煤能生气并可成藏,但未关注成油,创立了纯朴的煤成气理论;60年代发现煤中壳质组成油贡献大,可形成煤成油田,产生煤成油理论,但未关注成烃中的油气比例;70年代中国学者发现煤系成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创立了完整的煤成气理论.煤系成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的根据:一是8个煤种中都发现有成气作用产物的气孔;二是煤的原始物质是由生气为主、低H/C原子值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三是化学结构上煤以利于生气的甲基和缩合芳环为主;四是从泥炭至无烟煤热模拟实验获得大量气346~422 m3/t,只有少量轻质油.以往天然气类型鉴别以气相组分为主,现在把鉴别指标发展为气液固(干酪根)三相,扩大了鉴别范畴.从碳同位素、轻烃和生物标志物三方面,综合研制了鉴别煤成气和油型气的26个指标,还研编了若干鉴别图版和δ^(13)C-Ro关系式,提高了天然气鉴别可信度.煤成气理论开辟了天然气勘探新领域,使指导勘探天然气理论从"一元论"(油型气)发展为"两元论"(煤成气和油型气),为中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2016年中国天然气和煤成气储量、产量与煤成气理论出现之前的1978年相比,分别提高了52,408,10和216.6倍,使中国从贫气国变为世界第6产气大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天然气鉴别 碳同位素 轻烃 大气田
原文传递
沁水盆地南部高煤阶煤层气井排采工艺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4
6
作者 秦义 李仰民 +2 位作者 白建梅 于文军 程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25,119-120,共4页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在沁水盆地南部进行高煤阶煤层气开发5年来,已实现年外输气量4×108 m3,排采工艺和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还存在对该区煤储层认识不深入,没有成熟的排采技术可以借鉴,井底流压与产气量、产水量的关系...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在沁水盆地南部进行高煤阶煤层气开发5年来,已实现年外输气量4×108 m3,排采工艺和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还存在对该区煤储层认识不深入,没有成熟的排采技术可以借鉴,井底流压与产气量、产水量的关系认识不清,缺乏专用排采工具等问题。为此,开展了气、水、煤粉多相流动态变化对煤储层的敏感性研究,揭示出了不同开发方式下的煤层气排采规律,并制订出相应的排采技术规范——"五段三压"法(排水段、憋压段、控压段、高产稳产段和衰竭段;井底流压、解吸压力、地层压力);研发配套的排采工具,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稳、高效、低成本的煤层气井排采技术系列——排采设备及工艺优化技术、内置防砂管技术和煤层气井智能控制技术;深化产气规律认识,建立了半定量科学排采工作制度,从而降低了对煤储层的伤害,提高了单井产气量。该工艺为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田樊庄、郑庄区块15×108 m3煤层气产能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南部 煤层气 高煤阶 排采工艺 排采制度 生产能力 技术支撑
下载PDF
四川盆地超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3
7
作者 戴金星 倪云燕 +3 位作者 秦胜飞 黄士鹏 彭威龙 韩文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8-597,共10页
对四川盆地38口井超深层(埋深大于6 000 m)天然气组分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以判明超深层天然气成因。四川盆地超深层天然气组分具如下特征:甲烷占绝对优势,含量最高达99.56%,平均86.67%;乙烷含量低,平均为0.13%;几乎没有丙、丁烷,... 对四川盆地38口井超深层(埋深大于6 000 m)天然气组分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以判明超深层天然气成因。四川盆地超深层天然气组分具如下特征:甲烷占绝对优势,含量最高达99.56%,平均86.67%;乙烷含量低,平均为0.13%;几乎没有丙、丁烷,为干气,属过成熟度气。硫化氢含量最高为25.21%,平均为5.45%;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为:δ^(13)C_1值从-33.6‰变化至-26.7‰,δ^(13)C_2值从-32.9‰变化至-22.1‰,绝大部分没有倒转而主要为正碳同位素组成系列。烷烃气氢同位素组成为:δD_1值从-156‰变化至-113‰,少量井δD_2值从-103‰变化至-89‰。二氧化碳碳同位素组成为:δ^(13)C_(CO_2)值从-17.2‰变化至1.9‰,绝大部分在0±3‰范围。根据δ^(13)C_1-δ^(13)C_2-δ^(13)C_3鉴别图版,盆地超深层烷烃气除个别井外绝大部分为煤成气。根据二氧化碳成因鉴别图和δ^(13)C_(CO_2)值,判定除个别井外,超深层二氧化碳绝大部分为碳酸盐岩变质成因。龙岗气田和元坝气田超深层硫化氢为非生物还原型(热化学硫酸盐还原成因),双探号井的超深层硫化氢可能为裂解型(硫酸盐热裂解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超深层 煤成气 硫化氢 地球化学 龙岗气田 元坝气田
下载PDF
水动力对煤层气成藏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52
8
作者 刘洪林 李景明 +1 位作者 王红岩 赵庆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7,共3页
水文地质条件是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一般认为地层总矿化度高值区的形成反映为闭塞的水动力环境,水体外泻条件差,封闭条件极好,因而,地层水的矿化度是反映煤层气运聚、保存和富集成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研究发现,高煤阶煤层气符... 水文地质条件是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一般认为地层总矿化度高值区的形成反映为闭塞的水动力环境,水体外泻条件差,封闭条件极好,因而,地层水的矿化度是反映煤层气运聚、保存和富集成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研究发现,高煤阶煤层气符合上述规律,但是低煤阶煤层气却正好相反,低煤阶由于其生气量较小,其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在于二次生物成因气,而活跃的、低矿化度的地层水有利于二次生物气的生成。研究结果对我国西北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水动力 成藏 高煤阶 低煤阶 准噶尔盆地 吐哈盆地 沁水盆地
下载PDF
应力敏感及液锁对煤层气储层伤害程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杨胜来 杨思松 高旺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0-92,共3页
煤层气成功开发的关键是提高单井产能,而提高日产气量的途径之一是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储层伤害。文章研究了有效应力变化及入井液体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问题。通过实验测定发现,煤层气储层压力敏感性伤害的程度远大于砂岩储层,在有效覆... 煤层气成功开发的关键是提高单井产能,而提高日产气量的途径之一是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储层伤害。文章研究了有效应力变化及入井液体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问题。通过实验测定发现,煤层气储层压力敏感性伤害的程度远大于砂岩储层,在有效覆压增加10MPa时,渗透率仅为原始值的20%左右,而气藏砂岩能保持原始渗透率的90%;入井液体饱和度为10%时对储层渗透率伤害超过50%。该研究为进一步认识伤害程度以及采取降低伤害的措施提供了指导意见,文章还提出尝试选择水力冲孔、水力割缝等其它增产措施,以及在各种施工中应尽量控制液体滤失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应力 地层损害 机理 研究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60年的重大进展 被引量:36
10
作者 戴金星 黄士鹏 +1 位作者 刘岩 廖凤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9-698,共10页
通过对1949年到2009年60年来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增长情况的分析,总结了煤成气理论的意义和勘探成就,梳理了大气田的勘探开发成果和意义。研究认为60年以来,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储量上从贫气国跃为世界前列国。1... 通过对1949年到2009年60年来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增长情况的分析,总结了煤成气理论的意义和勘探成就,梳理了大气田的勘探开发成果和意义。研究认为60年以来,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储量上从贫气国跃为世界前列国。1949年中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只有3.85×108m3,2009年超过了7×1012m3。2)天然气年产量跃为世界第七。194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只有1117×104m3,2009年则达852×108m3。3)煤成气理论推进了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1979年中国煤成气理论的出现,开辟了天然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使指导天然气勘探理论从"一元论"发展为"二元论"。4)勘探开发大气田是快速发展中国天然气工业的重要途径。至2009年底中国共发现44个大气田,大气田总储量占全国的80.5%,天然气年产量占全国的66.4%。60年间中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勘探开发 天然气 中国
下载PDF
2000年以来中国大气田勘探开发特征 被引量:36
11
作者 戴金星 吴伟 +1 位作者 房忱琛 刘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共9页
截至2013年底,中国共探明51个大气田,天然气储量持续高峰增长、产量快速上升、管网建设蓬勃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总结2000年以来中国大气田勘探、开发的特征,可以为发现更多的大气田提供借鉴和思路。中国大气田勘探特征:仅发现于沉积面... 截至2013年底,中国共探明51个大气田,天然气储量持续高峰增长、产量快速上升、管网建设蓬勃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总结2000年以来中国大气田勘探、开发的特征,可以为发现更多的大气田提供借鉴和思路。中国大气田勘探特征:仅发现于沉积面积大于10×10~4km^2的盆地,已在9个盆地中探明了大气田;2005年前大气田探明天然气总储量较少,为2.708588×10^(12)m^3,之后则较大,2013年底探明天然气总储量为8.168377×10^(12)m^3;大气田储量丰度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超过86倍,储量丰度最大的克拉2气田为59.05×10~8m^3/km^2,最小的靖边气田为0.684×10~8m^3/km^2;深度介于3000~4500m的大气田探明储量比例大,占总储量的46.11%。中国大气田开发特征:大气田的产量是中国天然气工业的支柱,2013年大气田总产量达922.72×10~8m^3,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76.3%;大气田的产量中以煤成气为主,2013年大气田中煤成气总产量为710.13×10~8m^3,煤成气占全国大气田总产量的77.0%;关键大气田(苏里格、靖边、大牛地、普光、克拉2等气田)的产量是支撑产气大国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气田 煤成气 勘探 开发 储量 产量 沉积面积 产层深度
下载PDF
乌马营潜山天然气藏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藏过程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亚光 杨子玉 +1 位作者 肖枚 程远忠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3-286,共4页
乌马营潜山是黄骅坳陷南区凹陷内深埋的潜山。鸟深1井在奥陶系顶部风化壳钻遇了具工业价值的古生古储的潜山天然气藏。探讨了该气藏的成因后指出:乌马营潜山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天然气碳同位素与环烷指数显示出天然... 乌马营潜山是黄骅坳陷南区凹陷内深埋的潜山。鸟深1井在奥陶系顶部风化壳钻遇了具工业价值的古生古储的潜山天然气藏。探讨了该气藏的成因后指出:乌马营潜山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天然气碳同位素与环烷指数显示出天然气不同成分间存在较大的成熟度差异,且天然气同位素发生倒转;乌深1井天然气为同源多阶天然气复合注入的产物。根据古构造恢复及包裹体研究认为,乌马营潜山天然气藏显示出两期成藏特征——早期(中生代)古气藏的改造和晚期(第三纪)少量天然气的混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马营潜山 天然气藏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深埋潜山 煤成气 黄骅坳陷 古生界 奥陶系
下载PDF
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特点与勘探开发技术 被引量:34
13
作者 李五忠 田文广 +2 位作者 孙斌 王宪花 赵玉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4,29,共3页
低煤阶煤层气藏具有煤层厚度大、渗透性好、含气量低但吸附饱和度较高等特征。国外近几年煤层气突破主要集中在美国粉河盆地、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等低煤阶区,其勘探开发实践证实,低煤阶煤层气藏可以获得工业气流,达到商业开发规模。在... 低煤阶煤层气藏具有煤层厚度大、渗透性好、含气量低但吸附饱和度较高等特征。国外近几年煤层气突破主要集中在美国粉河盆地、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等低煤阶区,其勘探开发实践证实,低煤阶煤层气藏可以获得工业气流,达到商业开发规模。在介绍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估和展望。结果表明:我国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丰富,其中西部地区的准噶尔、吐哈、三塘湖、天山、塔里木、鄂尔多斯等盆地侏罗系低煤阶含气面积共计约20.68×104km2,煤层气资源量达19.96×1012m3,占全国煤层气总资源量的54%,具有很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低煤阶 气藏形成 勘探 开发 技术 勘探区
下载PDF
次生型负碳同位素系列成因 被引量:34
14
作者 戴金星 倪云燕 +5 位作者 黄士鹏 龚德瑜 刘丹 冯子齐 彭威龙 韩文学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类型有3种:随烷烃气分子碳数递增,δ^13C值依次递增称为正碳同位素系列,是有机成因原生烷烃气的一个特征;随烷烃气分子碳数递增,δ^13C值依次递减称为负碳同位素系列;不按以上2种规律而出现不规则增减则称为碳... 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类型有3种:随烷烃气分子碳数递增,δ^13C值依次递增称为正碳同位素系列,是有机成因原生烷烃气的一个特征;随烷烃气分子碳数递增,δ^13C值依次递减称为负碳同位素系列;不按以上2种规律而出现不规则增减则称为碳同位素倒转。负碳同位素系列又分为原生型和次生型2种。原生型负碳同位素系列是无机成因的;次生型负碳同位素系列是正碳同位素系列经次生改造来的,出现在过成熟的页岩气和煤成气中。关于次生型负碳同位素系列成因的观点繁多,包括:二次裂解、扩散、过渡金属和水介质在250-300℃范围内发生氧化还原作用导致乙烷和丙烷瑞利分馏等。详细研究对比后发现不论页岩气或者煤成气,次生型负碳同位素系列仅出现在过成熟页岩或源岩区,在成熟和高成熟页岩或者源岩区未见次生型负碳同位素系列,由此得出过成熟或者高温(>200℃)是次生型负碳同位素系列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此主控因素下可由二次裂解、扩散或者乙烷和丙烷瑞利分馏的一种或几种方式促使次生型负碳同位素系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系列 次生型负碳同位素系列 页岩气 煤成气 成因
原文传递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气的成因类型 被引量:31
15
作者 戴金星 倪云燕 +4 位作者 黄士鹏 彭威龙 韩文学 龚德瑜 魏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7-848,共12页
基于中国祁连山冻土带、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台西南盆地的陆坡等天然气水合物样品资料,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气的成因类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木里地区中侏罗统江仓组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气主要是油型气,为自生自储型,δ^(13)C_1值... 基于中国祁连山冻土带、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台西南盆地的陆坡等天然气水合物样品资料,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气的成因类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木里地区中侏罗统江仓组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气主要是油型气,为自生自储型,δ^(13)C_1值为-52.7‰^-35.8‰,δ^(13)C_2值为-42.3‰^-29.4‰;还发现了少量煤成气,气源岩可能主要为中侏罗统木里组含煤地层,δ^(13)C_1值为-35.7‰^-31.3‰,δ^(13)C_2值为-27.5‰^-25.7‰。南海珠江口盆地与台西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气主要是CO_2还原型生物气,δ^(13)C_1值为-74.3‰^-56.7‰,δD1值为-226‰^-180‰;还发现热成因气遗迹,δ^(13)C_1值为-54.1‰^-46.2‰。综合国内外20个地区(盆地)相关天然气水合物气地球化学资料,提出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热成因气既有油型气也有煤成气,以油型气为主,在中国祁连山和加拿大温哥华岛附近识别出了少量煤成气,煤成气δ^(13)C_1值重即大于等于-45‰,δ^(13)C_2值大于-28‰;油型气δ^(13)C_1值为-53‰^-35‰,δ^(13)C_2值小于-28.5‰。世界天然气水合物气主要是生物成因气,并以CO_2还原型生物气为主,仅在俄罗斯贝加尔湖盆地发现乙酸发酵型生物气。CO_2还原型生物气δD1值重即大于等于-226‰,乙酸发酵型生物气δD1值轻即小于-294‰。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的生物气δ^(13)C_1值最重的为-56.7‰,最轻的为-95.5‰,其中-75‰^-60‰是高频段。世界天然气水合物气δ^(13)C_1值最重为-31.3‰,最轻的为-95.5‰;δD_1值最重的为-115‰,最轻的为-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狐海域 祁连山冻土带 天然气水合物气 生物气 油型气 煤成气 碳氢同位素组成 成因类型
下载PDF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及侏罗系煤成气碳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33
16
作者 吴小奇 黄士鹏 +1 位作者 廖凤蓉 李振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8-427,共10页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为须家河组自生自储气藏和上覆侏罗系次生气藏提供气源。须家河组气藏主要分布在川西和川中气区,侏罗系气藏主要分布在川西气区。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为典型热成因气,表现出腐殖型气的特点。整体...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为须家河组自生自储气藏和上覆侏罗系次生气藏提供气源。须家河组气藏主要分布在川西和川中气区,侏罗系气藏主要分布在川西气区。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为典型热成因气,表现出腐殖型气的特点。整体上看侏罗系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与须家河组天然气基本一致,须家河组煤成气碳同位素组成表现出自下而上逐渐变轻的趋势;侏罗系各层天然气则由于来源不尽相同而碳同位素组成规律性不明显,但具有近源聚集的特点。横向上川西气区南部烷烃气δ13C值大于北部,且均明显大于川中和川南气区的值。须家河组和侏罗系中少许气样发生了碳同位素的倒转,主要是受同源不同期气混合的影响。油型气的混合不仅使得川中气区部分煤成气气样δ13C值偏小,而且导致部分气样发生碳同位素的倒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侏罗系 煤成气 碳同位素
下载PDF
外源产甲烷菌降解褐煤产气实验 被引量:32
17
作者 汪涵 林海 +2 位作者 董颖博 隋梦琪 李洋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4-768,共5页
为研究外源菌降解褐煤产气能力,从厌氧消解污泥中提取产甲烷菌群,以褐煤为碳源进行菌种驯化,开展产气实验,并对驯化后菌群的产气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驯化实验发现:驯化后该菌群初始产气时间由驯化前的12 d缩短为6 d,且30d内产气总量... 为研究外源菌降解褐煤产气能力,从厌氧消解污泥中提取产甲烷菌群,以褐煤为碳源进行菌种驯化,开展产气实验,并对驯化后菌群的产气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驯化实验发现:驯化后该菌群初始产气时间由驯化前的12 d缩短为6 d,且30d内产气总量增加了29.2%;经检测,生成气体主要为CH4和少量CO2,未检测到重烃气。产气影响因素实验表明:该菌群最佳产气初始培养基pH值为7.0,产气量分别约为初始pH值为6.4、7.4时的1.9倍和2.4倍;煤的粒径也是影响产气量的因素之一,表现为粒径越小,产气量越大,但产气量随粒径变小变化不明显;培养基本身产气量约占总产气量的50%,原因可能是其中添加了微量L-半胱氨酸(0.5g/L)和酵母浸出液(1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烷菌 褐煤 外源菌 驯化 煤层气
下载PDF
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技术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李明宅 孙晗森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29,共5页
煤层气预测采收率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可采储量的计算精度。实际情况表明,按气藏分别赋予采收率值与采用综合平均采收率相比,可采储量计算结果有差异,而且地质储量越大差异也就越大。在对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方法评述的基础上,借助于已提... 煤层气预测采收率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可采储量的计算精度。实际情况表明,按气藏分别赋予采收率值与采用综合平均采收率相比,可采储量计算结果有差异,而且地质储量越大差异也就越大。在对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方法评述的基础上,借助于已提交探明储量报告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使用数值模拟法和等温吸附曲线法综合求取采收率的方法:储量计算区内按气藏分别赋予采收率值,以达到提高可采储量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目的。陕西韩城煤层气田的探明储量采用综合法求取采收率,并获得了国土资源部的批准。该气田的3号、5号和11号煤层气藏采收率分别取值45.8%、53.1%和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采收率 预测方法 等温吸附曲线 数值模拟 可采储量
下载PDF
煤成气轻烃组分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与天然气勘探 被引量:29
19
作者 胡国艺 李谨 +1 位作者 李志生 王淑英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8,共7页
采用烃源岩热模拟实验和轻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方法,对煤热解轻烃生成模式及煤系烃源岩热解轻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研究表明,在成熟度Ro值为1.1%-1.7%时,煤热解轻烃大量生成;当Ro值大于1.7%时,以芳烃生成为主。煤热解轻烃中苯和甲苯碳... 采用烃源岩热模拟实验和轻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方法,对煤热解轻烃生成模式及煤系烃源岩热解轻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研究表明,在成熟度Ro值为1.1%-1.7%时,煤热解轻烃大量生成;当Ro值大于1.7%时,以芳烃生成为主。煤热解轻烃中苯和甲苯碳同位素均较重,苯的碳同位素值平均为-22.2‰,甲苯的碳同位素值平均为-22.1‰,与母源有机质干酪根碳同位素值非常接近,具有良好的碳同位素继承效应。对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四川和松辽等盆地煤成气轻烃组分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煤成气具有甲基环己烷分布优势,在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和正庚烷相对组成中,173个煤成气样品中有92%的样品甲基环己烷相对含量大于50%;煤成气轻烃中苯、甲苯、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碳同位素重,碳同位素值平均分别为-20.9‰-、20.4‰、-21.9‰和-22.0‰。应用轻烃组成变化对苏里格煤成气大气田天然气运移方向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气藏形成时期,天然气运移方向为由南向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轻烃 甲苯 碳同位素 天然气运移方向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中国大气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若干特征 被引量:28
20
作者 戴金星 于聪 +4 位作者 黄士鹏 龚德瑜 吴伟 房忱琛 刘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共13页
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等分析,对中国大气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若干特征进行了总结。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发现48个大气田,探明地质总储量占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的81.5%。中国大气田的主要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有:①天然气组分以烷烃气为主,甲烷... 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等分析,对中国大气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若干特征进行了总结。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发现48个大气田,探明地质总储量占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的81.5%。中国大气田的主要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有:①天然气组分以烷烃气为主,甲烷平均含量88.22%,乙烷、丙烷和丁烷平均含量分别为3.31%、0.97%和0.49%;②大气田天然气类型以煤成气为主,48个大气田中有27个为煤成气田;③储集层的层系和岩类多,其中二叠系和三叠系发现的储量最多;主要储存在砂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中,砂岩中的储量最高;④致密砂岩大气田起举足轻重作用,48个大气田中有16个为致密砂岩大气田;⑤"晚期成藏"和"超晚期成藏",晚期成藏有利于天然气的保存从而有利于发现大气田;⑥气藏类型多,有构造、岩性和地层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气田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煤成气 油型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