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盏花素抗凝血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0
1
作者 王影 杨祥良 +1 位作者 刘宏 唐晓荞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56-658,共3页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凝血时间 (CT)、凝血酶原时间 (PT)、血小板第 3因子 (PF3 )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ELT) ,从抗凝机制的不同角度研究灯盏花素的抗凝作用。结果 :灯盏花素能显著延长CT、PT ,抑制PF3 活性 ...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凝血时间 (CT)、凝血酶原时间 (PT)、血小板第 3因子 (PF3 )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ELT) ,从抗凝机制的不同角度研究灯盏花素的抗凝作用。结果 :灯盏花素能显著延长CT、PT ,抑制PF3 活性 ,缩短ELT。结论 :灯盏花素的抗凝血作用是通过影响PF3 和凝血因子V而实现的 ,并能显著提高纤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抗凝血作用 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第3因子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下载PDF
板蓝根凝集素效价与抑制感冒病毒作用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胡兴昌 程佳蔚 +1 位作者 刘士庄 左向阳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56-57,共2页
为研究菘蓝板蓝根与马蓝板蓝根凝集素的活性差异及其与抑制流感病毒作用的关系。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提取两种板蓝根的凝集素 ,分别测定各自的血凝活性 ,并进行对流感病毒 (A1/京防 /97- 5 3H1N1,A1/京防 /2 6 2 /95 )的抑制试验。结果 :... 为研究菘蓝板蓝根与马蓝板蓝根凝集素的活性差异及其与抑制流感病毒作用的关系。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提取两种板蓝根的凝集素 ,分别测定各自的血凝活性 ,并进行对流感病毒 (A1/京防 /97- 5 3H1N1,A1/京防 /2 6 2 /95 )的抑制试验。结果 :马蓝板蓝根凝集素具有血凝活性 ,而菘蓝板蓝根几乎无血凝活性 ,两者有显著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菘蓝 马蓝 凝集素 血凝活性 流感病毒
下载PDF
右归饮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宋才渊 沈兴潮 +4 位作者 吕帅杰 鲍航行 金红婷 肖鲁伟 童培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观察右归饮治疗SD大鼠激素性股骨头的疗效,探讨其药物作用机制及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右归饮组、激素模型组;右归饮组和激素模型组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腹腔联合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进行造模,正... 目的:观察右归饮治疗SD大鼠激素性股骨头的疗效,探讨其药物作用机制及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右归饮组、激素模型组;右归饮组和激素模型组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腹腔联合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进行造模,正常对照组在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注射。右归饮组在造模的同时,每天右归饮灌胃,连续8周,激素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予等容积0.9%氯化钠溶液代替。各种动物在第8周末进行行为学检测,并取血测定血脂和血凝指标。结果:右归饮组能降低血脂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凝PT和APTT等相关指标(P<0.01),在高密度脂蛋白方面无作用。右归饮能改善大鼠一般情况和行为学中旷场试验、垂直得分、抓力等指标(P<0.05)。结论:右归饮对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饮 股骨头坏死 血脂 血凝 运动活动
原文传递
海藻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新梅 闫美艳 《齐鲁药事》 2009年第4期228-231,共4页
海藻多糖是一类重要的海洋天然产物,目前已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本文就其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 海藻多糖 生物活性 凝血 免疫调节 氧化活性
下载PDF
橡胶蛋白——一种与胶乳凝固有关的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植物凝集素 被引量:13
5
作者 曾日中 黎瑜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8年第A00期24-28,共5页
橡胶蛋白(Hevein)是一种存在于巴西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乳管细胞特化的液泡———黄色体(lutoid)内、与几丁质结合的小分子(47kD)单链蛋白质,在橡胶粒子的凝絮和胶乳的凝固过程中表... 橡胶蛋白(Hevein)是一种存在于巴西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乳管细胞特化的液泡———黄色体(lutoid)内、与几丁质结合的小分子(47kD)单链蛋白质,在橡胶粒子的凝絮和胶乳的凝固过程中表现出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类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植物凝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蛋白 胶乳凝固 抗真菌活性 植物凝集素
下载PDF
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进显 罗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2196-2198,共3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4年5月收集的134例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分成DVT组和非DVT组,其中DVT组24例,选取同时期健康人群11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观察... 目的观察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4年5月收集的134例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分成DVT组和非DVT组,其中DVT组24例,选取同时期健康人群11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观察不同时间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PAgT)、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纤溶酶原活性(PI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APTT、PT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FIB、PAgT、D-D、TAT含量DVT组>非DVT组>对照组,而PIg水平DVT组<非DVT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DVT组FIB、PAgT、D-D、TAT明显高于非DVT组,PIg则明显低于非DVT组(P<0.05);DVT组FIB、PAgT、D-D、TAT、PIg阳性率分别为83.33%、87.50%、100.00%、95.83%和75.00%,明显高于非DVT组的48.18%、40.91%、64.55%、61.82%和52.73%(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DVT形成的影响因素有D-D和TAT(OR分别为9.578和10.124,P值分别为0.001、0.003),与其他指标无关(P>0.05)。结论 D-D和TAT升高与创伤性骨折DVT形成紧密,是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凝血功能 纤溶活性 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关性
下载PDF
正常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丁钰 孙迎娟 郑春喜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2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 研究凝血、抗凝、纤溶指标在妊娠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和预防中的价值。方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阃(脚)、纤维蛋白原(nB)、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因子VIII活性(VI—II:... 目的 研究凝血、抗凝、纤溶指标在妊娠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和预防中的价值。方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阃(脚)、纤维蛋白原(nB)、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因子VIII活性(VI—II:C)、D-二聚体(D—D)六项血凝指标共86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30例,正常晚孕组36例,正常非孕妇女20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娠期胛、APIT均缩短,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正常非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正常孕妇AT—Ⅲ明显低于正常非孕妇女(P〈0.001、P〈0.01);VⅢ:C、FIB、D—dimer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正常孕妇均明显高于正常非孕妇女(P〈0.001、P〈0.01)。结论正常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血栓形成倾向,产前做凝血、抗凝、纤溶指标的检测对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Ⅲ 凝血因子 Ⅷ活性
下载PDF
肠膜明串珠菌HDE1的分离鉴定及其胞外多糖抗氧化和牛奶凝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臧文晶 刘丽娜 赵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5-162,共8页
为了拓展产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来源,获得来源明确、产量稳定、具有优良生物学特性的乳酸菌胞外多糖。本研究从自制橘子发酵液中利用产黏菌落法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综合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API 50 CHL试... 为了拓展产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来源,获得来源明确、产量稳定、具有优良生物学特性的乳酸菌胞外多糖。本研究从自制橘子发酵液中利用产黏菌落法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综合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API 50 CHL试验,对其进行鉴定,利用抗氧化及牛奶凝结试验研究了该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抗氧化及牛奶凝结等特性。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了一株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该菌株16S rDNA序列片段长度为1444 bp,GenBank登录号为OM302141。菌株HDE1胞外多糖的总糖、蛋白质、糖醛酸含量分别为41.73%±1.74%、0.29%±0.03%和7.69%±0.42%。该胞外多糖在浓度为3 mg/mL时展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当胞外多糖浓度为5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50.00%±0.05%,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40.00%±0.02%,H_(2)O_(2)^(-)自由基清除能力超过了50%,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49.96%±0.03%,胞外多糖的总还原力为38.82%±0.09%。牛奶凝结研究结果表明,HDE1在36 h能够使添加3%(w/v)蔗糖的脱脂牛奶完全凝结。这些结果表明菌株HDE1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牛奶凝结特性,在食品、医药及益生领域展现出良好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膜明串珠菌 胞外多糖 牛奶凝结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沙棘油对实验性血栓形成及凝血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许青媛 陈春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1年第3期70-73,共4页
沙棘油能使实验性血栓形成延迟,具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沙棘油有一定的抗凝作用,主要参与内源性凝血系统;且有促纤溶作用,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呈阳性反应。
关键词 沙棘油 血栓形成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穿山甲高温砂炒炮制增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逊 刘睿 +5 位作者 赵呈雷 吴芝园 朱晔 谈如蓝 刘竞天 张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03-1609,共7页
目的穿山甲传统生品不入药,需炮制后方可入药,因此对穿山甲高温砂炒的炮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TLC、Nano LC-Q Exactive Orbitrap MS对穿山甲炮制前后的脂溶性成分及蛋白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对炮制过程中显著增加的环二肽成分... 目的穿山甲传统生品不入药,需炮制后方可入药,因此对穿山甲高温砂炒的炮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TLC、Nano LC-Q Exactive Orbitrap MS对穿山甲炮制前后的脂溶性成分及蛋白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对炮制过程中显著增加的环二肽成分的形成进行模拟炮制。并对L-丝-L-酪环二肽的活性进行筛选。结果穿山甲经砂炒炮制后,脂溶性成分无显著变化、蛋白成分显著减少,环二肽显著增加。环二肽的形成主要与炮制过程中的受热有关,在低温条件下,直链肽N端可环化生成L构型的环二肽,在高温环境下,直链肽N端及C端均可快速环化生成环二肽。L-丝-L-酪环二肽可延长凝血时间并增加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率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同时还具有显著的镇痛活性,这与穿山甲传统功效相一致。结论穿山甲经炮制后产生的L-丝-L-酪环二肽可能是穿山甲炮制增效的物质基础。这对揭示穿山甲药效物质基础、寻找穿山甲替代资源、保护穿山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 炮制机制 Nano LC-Q Exactive ORBITRAP MS 脂溶性成分 蛋白成分 L-丝-L-酪环二肽 模拟炮制 凝血时间 镇痛活性
原文传递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俐 刘建新 +1 位作者 周青 眭荣燕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3,共2页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关键词 蛇床子素 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纤溶活性
下载PDF
SLE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汪雅婷 周廷栋 +1 位作者 程娟 管世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4期2036-2038,2042,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以及其与病程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SLE患者126例为SLE组,根据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2000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无活动、轻度活动、中度活动、重...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以及其与病程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SLE患者126例为SLE组,根据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2000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无活动、轻度活动、中度活动、重度活动4组。对其入院治疗前的血栓与凝血指标作回顾性分析,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活动度(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Sysmex CS-5100对以上项目进行检测,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SLE组血浆P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PTT、D-D、FDP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活动组与中度活动组间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无活动组与轻度活动组的AP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D-D在轻度活动组与重度活动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D-D、FDP与患者SLEDAI-2000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SLE患者凝血功能紊乱,总体呈高凝状态。疾病活动度与高凝状态呈正相关。联合检测PT、APTT、TT、D-D以及FDP,对SLE发展中血栓的形成有较好的提示作用,并对SLE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判断及进展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见血青总生物碱凝血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杨 樊晓旭 +1 位作者 柴淑丽 王丽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0-873,共4页
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见血青总生物碱(TALN),配置成10mg/mL见血青总生物碱药液(TASLN),测试药液凝血活性.实验以生理盐水(NS)为空白对照、云南白药做阳性对照,体内凝血实验以小白鼠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局部创面止血实验以兔... 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见血青总生物碱(TALN),配置成10mg/mL见血青总生物碱药液(TASLN),测试药液凝血活性.实验以生理盐水(NS)为空白对照、云南白药做阳性对照,体内凝血实验以小白鼠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局部创面止血实验以兔子为实验对象,记录背部创伤止血时间;体外凝血实验选用抗凝兔血,分别测定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以及复钙时间.结果显示:TALN的体内和体外凝血实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了老鼠出血时间(212.95s)和出血量(42.5格)、家兔的凝血时间(凝血板法时间为192.23s、试管法时间为245.48s)、凝血酶原时间(PT)(12.22s)及血浆复钙时间(RT)(180.78s);局部创面止血实验结中,TASLN组平均止血时间为81.50s,相对于NS组125.20s明显缩短且与云南白药组75.20s的结果差异不显著.说明:TALN具有良好的凝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血青 总生物碱 凝血活性
下载PDF
维生素K_1干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丁伟英 耿英杰 沈强 《系统医学》 2017年第7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K_1治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医院ICU 2015年1月—2016年12月份共76例经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致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例,应用维生素K_1干预治疗,分析其临床特点。... 目的观察维生素K_1治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医院ICU 2015年1月—2016年12月份共76例经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致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例,应用维生素K_1干预治疗,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76例患者年龄(76.1±9.5)岁,其中47例(61.8%),女性29例(38.2%)。原发病以重症肺炎最多见,其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急性胆囊炎、肠梗阻、尿路感染、急性胰腺炎等。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0~6.0 g/d,2~10 d后发现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活动度(PT%)(38.9±11.3)%较前明显降低(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2±0.9)较前明显升高(P<0.05),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34.7±13.2)s、凝血酶原时间(PT)(13.2±3.3)s,均较用药前明显延长(P<0.05),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加用维生素K_1干预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PT%)较前明显升高,INR较前明显降低(P<0.05),APTT有所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有所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致部分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者加用小剂量维生素K_1治疗可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凝血功能 维生素K1 凝血酶原活动度 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国际标准化比值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冷沉淀解冻后凝血因子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其隆 梁若鹄 +4 位作者 陈龙菊 甘芳香 符雪丽 黄彦 车火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冰冻冷沉淀解冻融化后,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为临床使用冷沉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2袋(200 mL/袋)新鲜冰冻血浆,用离心法制备冷沉淀12袋,每袋冷沉淀混匀后立即用保存管分装成多个样本(2 mL/管),速冻... 目的探讨冰冻冷沉淀解冻融化后,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为临床使用冷沉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2袋(200 mL/袋)新鲜冰冻血浆,用离心法制备冷沉淀12袋,每袋冷沉淀混匀后立即用保存管分装成多个样本(2 mL/管),速冻后-30℃保存。样本在37℃融化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4℃保存,另一组置于24℃保存,两组分别于0、3、6、12、24、36、48、60 h进行PT、APTT、TT、FIB、FⅡ、FⅤ、FⅦ、FⅧ、FⅨ、FⅪ水平测定。结果融化后的冷沉淀在不同温度保存,PT、APTT、TT、FIB、FⅤ、FⅨ、FⅪ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Ⅱ、FⅦ和FⅧ变化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融化后的冷沉淀在两组温度保存48 h,APTT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5),在4℃6 h及24℃36 h,FⅧ水平下降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4℃组保存,FⅧ衰减速度更快。除APTT、FⅧ外,其他指标在两种温度下60 h均无明显的改变。结论融化后的冷沉淀在60 h的保存期内,除FⅧ外,其他凝血因子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在临床输注上,除非急需补充FⅧ,融化后保存60 h的冷沉淀仍可输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沉淀 凝血因子 活性 温度 时间
下载PDF
三种速冻方法制备新鲜冰冻血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晓丽 张微 +7 位作者 徐书琴 李天君 李美霖 车进 张燕华 麻静敏 张文学 贾艳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速冻方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制剂的质量差异,探讨适合血站使用的制备血浆的速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血浆速冻机速冻法、速冻冰箱平摆速冻法、速冻冰箱竖直速冻法3种方法速冻新鲜冰冻血浆,并随机抽取每种方法的20袋血浆进行... 目的分析不同速冻方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制剂的质量差异,探讨适合血站使用的制备血浆的速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血浆速冻机速冻法、速冻冰箱平摆速冻法、速冻冰箱竖直速冻法3种方法速冻新鲜冰冻血浆,并随机抽取每种方法的20袋血浆进行血浆蛋白含量(TP)、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g)、凝血因子Ⅷ(FⅧ)含量、凝血因子Ⅴ(FⅤ)含量检测。结果 3种方法速冻过程的中心温度降低到-30℃的平均时间(min)分别为23.7±0.7、216.8±2.2、432.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速冻机速冻法、速冻冰箱平摆速冻法、速冻冰箱竖直速冻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FⅤ含量(IU/m L)分别为1.13±0.1、0.98±0.13、0.84±0.09,FⅧ含量(IU/m L)分别为1.15±0.16、0.93±0.11、0.79±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含量(g/L)分别为64.17±5.32、64.06±4.67、63.92±5.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制备的Fg含量(g/L)分别为2.52±0.22、2.31±0.23、2.37±0.26,速冻机速冻法与速冻冰箱,平摆速冻放置和竖直放置这2种方法制备的Fg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2种方法制备的Fg含量(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速率和血浆中心温度是制备新鲜冰冻血浆的2个关键参数,应建立科学的血浆速冻方法,保障血浆产品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速冻 凝血因子 活性
下载PDF
姬松茸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性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文君 王璐瑶 +1 位作者 周华 韦萍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0年第3期318-323,共6页
凝集素是一类能够识别特异性糖并与之非共价结合的蛋白或糖蛋白,因其具有特定的识别受体,故在免疫系统和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用DEAE-Sepharose FF弱阴离子交换层析、SP-Sepharose强阳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 G-75分子筛凝... 凝集素是一类能够识别特异性糖并与之非共价结合的蛋白或糖蛋白,因其具有特定的识别受体,故在免疫系统和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用DEAE-Sepharose FF弱阴离子交换层析、SP-Sepharose强阳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 G-75分子筛凝胶层析对姬松茸凝集素进行分离纯化,研究理化因素对其凝血活性的影响及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纯化的样品经SDS-PAGE电泳分析得到单一条带,姬松茸凝集素是含有2个相同亚基的同源二聚体,其分子量都为1.20×10^5。纯化后的姬松茸凝集素相对粗提液的回收率为28.99%,纯化倍数为19.06倍。姬松茸凝集素对热有较好的耐受性,但温度为90℃时失去凝血活性;在强酸或强碱下丧失活性,最适pH为7~9;凝集活性不受金属离子的影响;葡萄糖是其专一性结合糖。姬松茸凝集素对褐腐菌的生长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西瓜枯萎病菌和黑曲霉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凝集素 凝血活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凝及纤溶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祖跃 辛艳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凝及纤溶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的高脂血症模型,同时连续ig给予LP(20 mg/kg)或空白溶媒30 d,测定大鼠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凝及纤溶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的高脂血症模型,同时连续ig给予LP(20 mg/kg)或空白溶媒30 d,测定大鼠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 in tim 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thrombp lastin tim e,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 lasm inogen activator,t-PA)活性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 lasm inogen activator inh ib itor1,PAI-1)活性。结果与饲HFD组比较,饲HFD大鼠在连续ig给予LP(20 mg/kg)30 d后,大鼠血浆TG含量平均下降27%,TC含量平均下降21%,LDL-C含量平均下降39%,HDL-C含量平均增加24%;血浆APTT显著延长而PAI-1活性降低(P<0.05),t-PA活性显著增加(P<0.01)。结论番茄红素不但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而且可能通过防止脂质过氧化而有效改善动物血凝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高脂血症 血凝 纤维蛋白溶解
下载PDF
凝血指标联合心脏彩超对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思薇 王安琪 +1 位作者 陈文娜 王柏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245-2247,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气虚血瘀、气滞血瘀与痰浊瘀阻3种常见证型间凝血指标以及心脏彩超的差异及意义,为临床冠心病中医分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收治至今的12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分为气虚血瘀组...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气虚血瘀、气滞血瘀与痰浊瘀阻3种常见证型间凝血指标以及心脏彩超的差异及意义,为临床冠心病中医分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收治至今的12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分为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和痰浊瘀阻组,检测各组患者凝血及心脏彩超指标,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T活动度在3组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 <0. 05),组间比较痰浊瘀阻组显著高于气虚血瘀组(P <0. 01)和气滞血瘀组(P <0. 05);左房前后径在3组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 <0. 05),组间比较气滞血瘀组显著低于气虚血瘀组(P <0. 05)。其余指标在各组间存在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3种中医证型的冠心病患者中,痰浊血瘀组PT活动度最高,提示其形成血栓的风险高于其他两组。气滞血瘀组病人的左房内径最小,提示其心脏扩张程度略轻于其他两组。本研究结果提示,PT活动度与心脏左房前后径两个指标联合检测可以做为鉴别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证型 凝血 左房内径 PT活动度
下载PDF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tic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峰 张贵斌 赵文洲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6-158,共3页
Objective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 of D-dimer (DD),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 and plasminogen (PLG) activity in plasma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in patients with ... Objective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 of D-dimer (DD),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 and plasminogen (PLG) activity in plasma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o investigate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The concentrations of D-dimer, t-PA, and PAI-1 in plasma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in patients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he PLG biological activity was detected using the chromophore metho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s.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D-dimer, t-PA and PAI-1 in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plasma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normal subjects (P<0.01). Conversely, the level of PLG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patients than in the controls (P<0.01).Conclusion Hypercoagulability and secondary hyperfibrinolysis exis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ARCTION D-DIMER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LASMINOGEN coagulation fibrinolytic activ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